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2014-01-25 03:18谭小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重症

谭小英

(辰溪县火马冲镇中心卫生院,湖南 怀化 419500)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谭小英

(辰溪县火马冲镇中心卫生院,湖南 怀化 419500)

目的 分析讨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从而进行系统性总结,为今后对于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产生原因,患者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临床检查,以及治疗后预后这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梳理。结果 在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最终治愈37例,28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其中3例患者出现死亡。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临床表现形式较多,病死率较高,同时预后较为困难的一种疾病,对于其治疗应当主张早发现,及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临床疗效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是一种由于病毒所引起的心肌炎性病变,是一种感染性心肌疾病[1]。其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所造成,在患者病毒感染初期,不同的病毒会使得患者出现不一样的临床表现,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患者均会出现其对应临床表现的流感,乙型肝炎。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2],并没有采取积极地治疗方法,因此可能导致机体对于病毒产生一定的炎性反应,最终可以发展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有相关文献表明,多种人类疾病常见的病毒可以引发患者产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较快,一般来说,患者在发病前均会出现一定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胃肠道不适,表现为发热、腹泻等症状。当患者炎性反应到达心肌附近时,患者会出现相应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对于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应当进行及早的治疗[3]。

鉴于上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并且发病率较高,因此本次研究中,我们将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相关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产生原因,患者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临床检查,以及治疗后预后这几个方面。选取我院1年内收治的68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35.62±16.31)岁。患者病程1~30 d,平均病程(18.23±16.91) d。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应通过相应的临床检查进行确诊,相关诊断标准应当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组指定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中的标准进行确诊。其规定,若患者在临床检查时出现心电图异常,心源性休克等症状,可以对其进行确诊。但是,在本次研究中,若患者患有原发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则应当排除在本次研究在外,另外给予其相应的临床治疗。

1.3 研究方法

1.3.1 患者临床表现:对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全部患者在发病前15 d内出现了发热症状,同时23例患者在发热的同时出现了咳嗽,流鼻涕症状。27 例患者出现腹泻,肠胃剧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在患者发病15 d后,25例患者出现了头晕,胸闷症状,24例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症状,19例患者出现心悸症状,并出现心源性休克。

1.3.2 实验室检查:对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进行血液采集后,进行相应的生化检查,其中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清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血清病毒学检查等。实验结果表明,患者的血清学检测中,当患者出现急性重症心肌炎时,血清中CK,CK-MB的含量会显著升高,经过治疗后患者上述蛋白水平会恢复正常。对患者进行血清病毒学检查时,发现血清中患者感染的病毒,其中26例患者为流感病毒,30例患者为腮腺炎病毒,2例患者为萨科齐病毒B组。

1.3.3 治疗方法:对上述68例患者经过上述临床检查后,对于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治疗方法如下:①对患者采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发病时患者的众多身体代谢功能受到损伤,对患者进行肾上腺素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抢救功能,尽快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药量随着患者治疗时间而进行递减。②对患者给我我院的优质护理,使患者卧床进行充分休息,使得疾病能够更好地恢复,同时,对患者进行心跳等生命体征监护,从而方便及时发现危险情况从而对患者进行抢救。③若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应当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强心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联合米力农进行治疗,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症状。

1.3.4 预后:本次研究中,3例患者最终死亡,病死率为4.41%,病死率较高,3例死亡的患者中,1例患者是由于呼吸困难导致,1例患者是由于急性心力衰竭导致,1例患者是由于出现心肌梗死造成。起病较急,3例患者均在发病3 d内死亡,病情较重,因此,对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尽早进行诊断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4 统计学分析:在本次研究中,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保证实验结果真确有效,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进行表示(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研究结果

在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最终治愈37例,28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其中3例患者出现死亡。其中出现病情好转的28例患者目前恢复良好,见表1。

R542.2+1

:B

:1671-8194(2014)32-0182-02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