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醒脑通窍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1-25 03:18马志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通窍醒脑血肿

马志超

(吉林省双辽市中心医院, 吉林 双辽 136400)

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醒脑通窍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马志超

(吉林省双辽市中心医院, 吉林 双辽 136400)

目的 探讨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醒脑通窍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行醒脑通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显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醒脑通窍汤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醒脑通窍汤;西医综合治疗

我院为探讨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醒脑通窍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将接收的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48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年龄为64.3岁;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最小为49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64.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综合保守治疗,即给予患者控制血压、脑水肿、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西医综合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醒脑通窍汤治疗,该方的主要成分为:西洋参(单煎)、大黄(后下)各6 g,丹参、郁金各10 g,胆南星、三七各15 g,麝香0.15 g(冲服),上述诸药用水煎服,1天1剂,分2次服用;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应给予其鼻饲给药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治疗前后颅内血肿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3 疗效判定。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91%,患者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46%,但未达到90%,患者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18%,但未达到45%;无变化: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未达到18%;恶化,治疗后患者的伸进功能缺损评分增加程度>18%,或死亡。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总例数×100%[1]。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78例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采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同时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则展开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性显著,记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39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0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9.2%,对照组39例患者中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7例,无变化4例,恶化1例,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3.6%,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颅内血肿大小为(23.2±6.1)mL,治疗后为(3.1±1.8)mL;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1.4±9.2),治疗后为(16.1± 1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颅内血肿大小为(22.9±6.4)mL,治疗后为(9.41±3.2)mL;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2.8± 9.8),治疗后为(21.5±10.8);两组患者治疗前颅内血肿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多为年龄为50~70岁的人人群,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春季及冬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2]。患者在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症状后极易在血肿周围脑组织形成水肿带,进而极易造成神经细胞及其轴突发生变性甚至坏死现象。而脑水肿则极易导致患者颅内压上升,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则极易导致脑组织灌注压下降,引起脑缺氧使得脑组织损害及血管扩张现象发生,进而极易导致血管运动麻痹,使得患者脑水肿症状加重,从而极易引起昏迷及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3]。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上认为脑出血属于“中风”范畴,中医认为脑出血主要是因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整齐虚弱使得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致[4]。因此,中医上通常认为正气亏虚为中风的基础。该病病位在脑,其和心、肝、脾、肾有着较大的关联。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不外风、痰、气、虚、瘀六种。因此,中医上通常将醒脑开窍、逐瘀化痰、清热熄风作为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醒脑通窍汤主要有西洋参、胆南星、三七、大黄、丹参、郁金、麝香等药物组成,其中西洋参性甘凉,其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清热生津的功效。脾气健运、肺气宣畅则可达到痰浊自消的目的;同时气盛血行,则可达到淤血自消的目的,进而可取得扶正祛邪的效果,是治本之药[5]。且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西洋参还具有良好的抗休克及镇静大脑的效果。而三七则具有良好的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效果,且该药物还具有止血不留瘀的效果。大黄则具有清热解毒、通腑泻下的作用,其兼具活血化瘀作用,和三七通用则可达到良好的止血不留瘀的效果。胆南星的主要功效为清热化痰、息风定惊。麝香的主要功效为通窍醒脑、清热豁痰。而郁金则具有行气解郁,化痰开窍的作用。通过对上述药物的联合使用可共同发挥醒脑开窍、逐瘀化痰、清热熄风的作用。因此,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该药方治疗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显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颅内血肿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醒脑通窍汤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1] 孙秀芹,董西刚.不同剂量的纳络酮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

[2] 陆珊珊,陈东亮,杨敏.术前路径在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21):3262-3263.

[3] 邱树舫.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30例[J].人民军医,2011,54(6):493-493.

[4] 刘百春,李子强.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CT辅助下不同微创手术的疗效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5):205-206.

[5] 金今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33-34.

R743.34

:B

:1671-8194(2014)32-0273-02

猜你喜欢
通窍醒脑血肿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