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

2014-01-25 03:18王鸿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精神病服药服用

王鸿艳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

王鸿艳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应用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服药护理和用药后的护理。结果 应用药物治疗精神病的患者90例经过护理,护理前拒绝服药的55例,护理后有82例均可以自觉服用药物;护理前有35例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护理后86例都具有很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加强对应用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活状态。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不仅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而且使患者恢复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精神病;药物治疗;护理

精神病是因为大脑功能的活动发生了紊乱,所以会在行为、意志、情感和认识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疾病的总称,精神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先天遗传、体质因素、个性特征和社会性环境因素等。精神病患者主要采用长期依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来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众所周知,精神病患者与正常患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依从性差,即不主动配合治疗,最终导致药物不能发挥其的治疗效果。目前,随着精神医学的快速发展,已将精神药物的治疗手段由原来的强制性治疗逐步转化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治疗,即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护理。因此,如何进行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焦点。本文就精神病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为44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不仅是一座拉近护患之间的友谊桥,也是患者对新生活憧憬的起点,更是提高治疗效果的良方。由于精神病患者具有缺乏自知力,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并伴有病态的思维方式等特点,因此药物治疗前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这时的心理指导要体现出尊重和关心患者,同时要具备较强的交流技巧,善于察言观色,学会换位思考,有效地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掌握患者的性格特征,改变他们的某些不当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他们去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医疗环境,这些工作都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抵触心理,博取到患者的信任。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要向患者缓慢、详细、耐心地讲解精神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该病复发后的严重性,维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和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非常重要。另外,可以向患者介绍药物治疗精神病成功的范例,让患者对未来充满信心。此外,事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认识到精神病具有病程长且复发率很高的特点[1],意识到维持服用药物对该病的重要意义,让他们给予患者极大的鼓励,使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1.2.2 服药护理:由于精神病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在服用药物时需要特殊的护理。首先,在发药时要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最好从依从性好的患者开始。其次,协助患者用事先准备好的温水服用药物。最后,患者服用药物后,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尤其是颊部和舌下,确定已将药物咽下,才能离开,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藏药的事件发生。针对不同症状或时期的患者,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对于有攻击性或冲动行为的患者,需要冷静的对待,不可激怒患者,必要时采用束缚带加以控制其行为;对于具有自杀倾向或病态思维的患者,需要格外警惕,时刻关注其服药动作,服药后仔细检查,避免藏药或扔药对于急性发作、没有自知力的患者,需要耐心的说服;对于恢复期的患者,需要积极鼓励服药,并向其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2]。

1.2.3 用药后护理:由于精神病患者具有行为、意志、情感和认识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特殊特征,当患者病情复发时,往往不能正常的表达出自己的不适,因此,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精神和躯体行为的变化,是否出现头昏、嗜睡、吞咽困难、肌张力增强和流涎等药物的不良发应。若出现这些症状,要耐心与患者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剂量。此外,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经济能力,给予药物,避免出现因为经济负担的加重而诱发或加重病情的现象发生[3]。

2 结 果

应用药物治疗精神病的患者90例经过心理护理、服药护理和用药后的护理,护理前拒绝服药的55例,护理后有82例均可以自觉服用药物;护理前有35例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护理后86例都具有很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讨 论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的增大,精神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但是人们对于精神病的预防和认识却依旧处于懵懂的阶段。精神病可分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4种主要类型。目前,药物治疗仍是精神病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因此,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来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由于精神病患者具有行为、意志、情感和认识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特殊特征,而恐惧和抵触心理很强烈,没有自知力,对药物治疗有所抗拒,最终导致病情加重,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服药护理和用药后护理的特殊护理措施。通过有效地心理护理,博得患者的信任,为药物治疗奠定基础,促使治疗顺利进行。严格按照服用药物的程序,监督患者顺利服用,并针对不同症状或时期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协助。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若有异常,及时处理。总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赵维敏,李明芳.住院精神病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05-106.

[2] 于颖.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J].护理研究与实践,2011,23 (22):2831,2876.

[3] 王菊华.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9,4(5):245-247.

R473.74

:B

:1671-8194(2014)32-0299-01

猜你喜欢
精神病服药服用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