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4-01-25 03:18芦红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结肠癌切口手术

芦红艳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芦红艳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方法。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9例结肠癌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术前、术后护理,69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患者状态平稳,术后恢复效果明显。其中痊愈23例,明显好转3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85%。结论 通过对69例结肠癌患者的护理观察,加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结肠癌是在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结肠黏膜上皮发生的恶性病变,是结肠部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40~50岁发病率最高。近年来,在生活习惯、膳食结构及其他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结肠癌发病率在我国呈现上升化、年轻化趋势。结肠癌病死率高,占我国恶性肿瘤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因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多数患者在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随着人们医学观念的转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病情进展、治疗、预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提升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在现代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现就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对69例结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9例,其中男47例,女22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6.3岁。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17例患者触诊时触及包块,7例患者出现脓血或黑便,经结腹部CT、肠镜、病理检查,确诊结肠癌。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结肠癌患者病死率高,因患者本身对于癌症的恐惧,精神压力较大,加之昂贵的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负担,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有耐心、同情心,对患者进行热心的辅导,使患者克服心理不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认真解答患者的问题,主动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有效性、可行性。同时要安抚家属情绪,争取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

2.1.2 术前准备:①一般护理:术前进行包括查血像、钡剂灌肠、腹部CT、B超、结肠镜等在内的实验室检查。②皮肤准备:术前1天要剃除手术区毛发,包括阴毛。③肠道护理:肠道护理可降低结肠内菌量,减轻术中污染,预防术后腹腔、切口感染的发生。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观察:因麻醉、创伤、疼痛、手术打击,患者术后易出现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护理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及血糖状况,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量及输液速度,输液速度不能过快,防止出现肺水肿。对于伴有疼痛的患者,要根据疼痛部位、性质、伴随症状,使用镇痛泵,对于不能缓解者,可肌内注射50~100 mg盐酸哌替啶。

2.2.2 切口、造瘘口护理:老年患者因组织修复能力及再生能力下降,切口难以愈合,增加患者并发感染、切口裂开的可能。护理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状况,必要时使用腹带保护切口。患者咳嗽时要协助按压切口。同时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炎症。术后要加强肠管保护,观察瘘口血运及排便,创口是否有红、肿、积脓,肠管有无回缩等。术后2~3 d开放造瘘口并使用塑料薄膜使其与腹壁切口隔开,防止频繁稀便污染腹壁切口。使用50%硫酸镁湿敷瘘口周围皮肤。

2.2.3 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防止出现受压、扭曲、打折、脱出。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色、质、量,一旦异常要处理。在拔除尿管之前要先夹导尿管,在患者有尿意时放开,帮助患者训练膀胱收缩功能,自动恢复自主排尿。拔出尿管后要记录排尿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膀胱麻痹、尿潴留。

2.2.4 并发症护理:尿路感染的预防,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每日护理尿道口2次,维续引流系统的密闭,及时更换引流袋,在肛门排气后,可泡服鱼腥草,以预防感染。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手术导致患者呼吸容量减少,呼吸频率浅快,加上疼痛,咳嗽排痰受限,患者呼吸道痰多、黏稠。护理时要指导患者按压切口用力咳痰,帮助患者拍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肠粘连的护理,手术对全腹脏器造成扰动,易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协助患者翻身,促进肠功能恢复,并争取尽早下床活动。

3 结 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术前、术后护理,69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患者状态平稳,术后恢复效果明显。其中痊愈23例,明显好转3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85%。

4 小 结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结肠癌手术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预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意义就变得十分重要。细致、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帮助患者平稳过渡,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要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术前要与患者加强沟通,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正确面对手术,并为手术做好其他准备,帮助患者将状态调整至最佳;术中要积极配合医师,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护;术后要密切监视,认真对待,以专业精神帮助患者预防各项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患者康复。在护理过程中,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外,还要认真、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提高应对疾病的信心,改善愈后。总之,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者可明显提高提高结肠癌患手术治愈率,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1] 任韧.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6 (6):207-208.

[2] 李玉英.31例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0):97.

R473.73

:B

:1671-8194(2014)32-0323-01

猜你喜欢
结肠癌切口手术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手术之后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