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病理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14-01-25 03:18孙远南项迪红虞永祥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病理切片病理科圈员

孙远南 项迪红 虞永祥

(浙江萧山医院药剂科、病理科,浙江 杭州 311201)

品管圈在病理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孙远南 项迪红 虞永祥

(浙江萧山医院药剂科、病理科,浙江 杭州 311201)

目的 通过在病理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常规病理切片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 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进行原因分析,提高工作质量。结果 影响常规病理切片原因从活动前的55件/天,下降到活动后23件/天。结论 通过推行品管圈的活动,不断提高病理科的质量管理,更好为患者服务。

品管圈;病理科;质量管理;应用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5~12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高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手法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1]。我院药剂科从2011年最新引入品管圈活动,在药剂科的帮助下病理科科从2013年开始引入品管圈活动,本次开展的主题是提高常规病理切片的质量,取得满意效果,以下是整个过程的经验分享。

1 品管圈实施

1.1 成立品管圈:病理科的品管圈通过自愿报名共有10位科室成员参加。投票产生圈长1名、副圈长1名,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了病理科的品管圈圈名为镜界圈,并制作了精美的圈徽,两个圈的形状代表显微镜的目镜,寓意诊断组;两个圈的颜色-红、蓝代表HE染色,象征技术组,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共同努力;两片绿叶象征着生命力,代表无穷的希望,只要有希望,希望不灭,生活就会处处是春天。药剂科派1人为辅导员。

1.2 主题选定: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需要改善的7个主题,圈员按照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四个项目进行打分,按照1~5分评分取平均值,最后选定得分最高的项目“提高常规病理切片的质量”为本期品管圈的活动主题。

主题评价表题目依次顺序为:①提高常规病理切片的质量:上级政策3.5分,可行性4.2分,迫切性4.0分,分圈能力4.0分,总分为15.7分。②提升免疫组化的制片、诊断质量:上级政策3.5分,可行性3.8分,迫切性3.5分,分圈能力3.0分,总分为13.8分。③缩短术中冰冻报告时间:上级政策3.2分,可行性3.2分,迫切性3.0分,分圈能力3.0分,总分为12.4分。④细胞学中的阳性率的提高:上级政策3.8分,可行性3.5分,迫切性3.0分,分圈能力3.0分,总分为12.3分。⑤精简流程提高借换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上级政策2.5分,可行性3.0分,迫切性2.6分,分圈能力3.5分,总分为11.6分。⑥规范流程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上级政策2.4分,可行性3.2分,迫切性2.0分,分圈能力4.0分,总分为11.6分。⑦降低病理科成本:上级政策3.5分,可行性3.2分,迫切性3.0分,分圈能力2.0分,总分为11.7分。

1.3 拟订活动计划表:开展品管圈活动强度目的性、规划性,需要制定一个好的计划书,活动计划书必须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并有效监督活动的进程,保证活动的顺利的开展。经过圈员的集体讨论,此次品管圈活动的时间为2013年4月至7月,为了使选定的主题能顺利的开展,对本次品管圈活动拟定一份活动计划,用甘特图列出各个步骤所需时间以及主要负责人,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按照计划的时间逐步实施。

1.4 现状把握:现状把握最主要的目的是掌握事实,了解问题的现状,严重程度,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主要使用手段为查检表。根据常规病理切片的操作制定了流程图,具体如下:接受标本,标本登记编号,标本固定,取材记录,脱水浸腊,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阅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文病理报告。利用查检表对2013年4月1日至4月30日数据进行了一次统计,影响病理常规切片质量的原因平均为55件/天,主要项目有皱折、切片偏厚、染色不佳、刀痕、胶水外溢、钙化等。

1.5 目标设定:主题选定和现状把握后,必须拟定改善的目标。目标值设定合理与否和后期改善项目的多少以及最终的效益有关。依照80/20原则,确定改善为82.62%(重点皱折占39.33%、切片偏厚占29.26%、染色不佳占14.03%),因为第1期活动圈能力设定为60%,通过计算,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55-(55×82.62%×60%)=28件/天。

1.6 解析:为了达到设定的目的,根据现况把握中找到的改善重点进行对应分析,展开解析。通过全体圈员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内容:皱折、切片偏厚、染色不佳。其中产生皱折、切片偏厚的原因主要有室温过高、腊块过冰、脱水时间过长、刀片不及时更换、切片机老化。产生染色不佳的原因主要有室温过高、室温过低、脱水时间过长。

1.7 对策拟定:针对以上原因,通过全体圈员的集体讨论,并对对策进行了现场评分,根据所得分数高低选出了需执行的对策:缩短无水乙醇的时间为2.5 h,每20 d更换试剂;及时更换刀片;购买新切片机1台;购买放置腊块的合适冰盒。

1.8 对策实施:对策拟定以后,需要对选定的对策进行实施。对实施过程中,负责人要担负起教导的责任,密切注意实施状况,收集相关的数据。如果发现效果并不理想,需及时与圈长及各位圈员讨论与沟通,必要时停止此对策,改用其他对策。①缩短无水乙醇浸泡的时间:无水乙醇浸泡太长导致脱水过度组织过硬,时间太短导致脱水不够难以控制,通过多次试验,从原来4 h改为2.5 h,按无水乙醇浓度比20 d更换试剂。②及时更换刀片:发现刀口钝或有刀痕马上更换。③购买新切片机:旧切片机磨损比较多,新购买新切片机1台。④购买放置腊块的合适冰盒:原来泡沫冰盒的表面不平整,腊块容易热,新冰盒比较平整不容易发热。

1.9 效果确认:①有形成果:经过近3个月的对策实施后,影响常规病理切片原因件数从活动前的55件/天,下降到活动后23件/天,目标达标率106%,超额完成了任务。②无形成果:品管圈活动的价值更多在于其无形成果,本次所取得的无形成果,例如圈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3.4提高到4.6,责任心从3.2提高到4.4,沟通协调能力从3.1提高到4.5,自信心从2.9提高到4.3,团队凝聚力从3.0提高到4.5,积极性从3.1提高到4.2,品管手法从2.4提高到4.3,和谐度从3.2提高到4.2,每一项均有很大的进步。

1.10 标准化:通过全体圈员讨论通过,修订了病理科切片、出片的标准操作常规;制定了每月进行常规切片的质控检查操作常规。

2 结 论

本次品管圈活动作为病理科第一期品管圈,在开始推行时就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注,成为顺利开展的基石;其次,兄弟科室的帮助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药剂科的帮助;最后,圈员们积极主动地为品管圈活动献计献策,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圈员的主人翁作用,也是此次品管圈活动顺利完成的因素。总体来说,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提振了圈员的信心,增强了团队荣誉感,促进了圈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病理科质量管理,更好为患者服务。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于医院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质量、节约成本等;对于管理层使工作容易开展,减轻工作成本;对于个人可获得机会培训、进修,体现个人价值获得成就感,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有非常大的作用。

[1]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9.

R192.6

:C

:1671-8194(2014)32-0372-02

社会发展重大科技攻关政策引导项目(2013322)

猜你喜欢
病理切片病理科圈员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床旁快速现场评价的探索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层培养教学模式总结及思考
新进展文献介绍在临床病理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洪水浸泡后病理切片和蜡块的抢救措施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冷雾化两用机在病理石蜡组织切片中的应用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