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程序分析

2014-01-25 03:18阎莉范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脑膜炎菌落平板

阎莉范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100)

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程序分析

阎莉范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本文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对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程序进行分析。方法 以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奈瑟菌举例说明,对其微生物检验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逐一说明。结果 粪便样本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存在黑色中心有光泽的菌落,在平板上挑选出典型菌落,玻片凝聚试验为不凝聚,其临床报告结果为:“该标本未培养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该血液标本在巧克力色血平板上有湿润、光滑、黏性、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存在,经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并经相关生化检验均符合脑膜炎奈瑟菌相关标准,其临床检验报告结果为“该标本发现脑膜炎奈瑟菌生长”。结论 所有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都要本着安全、准确、快速、敏感、低耗的原则,以标准化的检验程序保证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

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

随着临床对于抗生素合理使用以及医院感染控制等意识的显著增强,对常见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已经成为临床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1],该项工作的质量高低可以直接反映该院的医院感染防控水平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本文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对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程序进行分析。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粪便标本、血液标本、伊红美蓝琼脂平板(EMB)、培养箱、双糖、蔗糖胨水、胰胨肉汤、培养基瓶、巧克力色血平板、显微镜。

1.2 方法

1.2.1 大肠肝菌检验:选取患者有脓血或者黏液的粪便2 g,将粪便样本放置在灭菌的广口瓶中,及时送检。将粪便标本划线接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放置在(35±1) ℃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时间在16~24 h,培养后观察菌落,在菌落中挑取大肠杆菌可疑菌落,将其移种在双糖、蔗糖胨水中,观察大肠杆菌生化反应,如果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反应标准,再将该菌挑取下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多家诊断血清联合进行玻片凝聚性实验[2]。

1.2.2 脑膜炎奈瑟菌检验:在患者的拟采血位置扎好止血带,在选择的静脉穿刺位置用碘酊进行消毒,碘酊干后再使用乙醇脱碘消毒,抽取血液标本5 mL,将血液标本立即注入经的液体培养基内,轻轻摇晃使血液标本和经预热的胰胨肉汤培养基液充分混合,放置在浓度为10%的二氧化碳环境中进行培养[3],如果发现存在可疑细菌,挑取可疑细菌移种在巧克力色血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注意要对巧克力色血平板进行事先的预热处理,将接种好的巧克力色血平板放置在浓度为5%~10%,温度为35 ℃的二氧化碳环境中进行培养,时间为18~48 h,观察是否有脑膜炎奈瑟菌生长,再提取菌落继续进行相关生化检验以区分其他奈瑟菌。

2 结 果

2.1 大肠肝菌检验:该粪便样本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存在黑色中心有光泽的菌落,在平板上挑选出典型菌落,玻片凝聚试验为不凝聚,其临床报告结果为:“该标本未培养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2.2 脑膜炎奈瑟菌检验:该血液标本在巧克力色血平板上有湿润、光滑、黏性、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存在,经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并经相关生化检验均符合脑膜炎奈瑟菌相关标准,其临床检验报告结果为“该标本发现脑膜炎奈瑟菌生长”。

3 讨 论

大肠杆菌为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短杆菌,可以发酵多种糖类,可以产酸、产气,大肠埃希菌致病物质是血浆凝固酶,可以导致食物中毒及成人腹泻的发生。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病原菌,经革兰染色呈阴性,并呈双排列,需氧,在临床培养中对于营养基的要求很高,分解糖类不产气,但是产酸,在进行人工培养中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移种,会被自身产生的自溶酶所溶解。

常见的临床标本有血液、骨髓液、粪便、尿液、痰液等,要想达到微生物检验的理想标准就一定要从标本的采集、送检、培养等各个环节入手,严格规范相关程序,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检验失败。例如本文对于粪便标本的采集,就要在采集后立即送检,如果没有及时送检很容易出现杂菌的过度生长,同时在采集时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避免由于粪尿混合而导致的阳性检出率错误,在临床标本的采集上需要注意无菌操作的规范性、采集时间的合理性,做好安全防护,并对样本进行及时的检验;血液标本的培养要注意血液和培养基的比例,通常为1∶10,并在检验前要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了解,如患者在检验前曾经服用过磺胺类的药物也可以进行检验,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5 mL的对氨苯甲酸。

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质量和水平的方法是:加速细菌生长,例如在培养基中加入营养物质,改善培养环境,保持培养温度的恒定,或者加入一些可以抵消标本中抗菌物质的药物;快速分离,例如多次移种,可以提高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简易快速的鉴定,例如通过简单、快速的生化反应及时检验,避免感染的进一步扩散;对细菌学检验单的复核,例如对于送检单的标本来源科室、目的等信息进行再一次的核实,避免进行的操作未达到送检目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另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污染菌的干扰,这也是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始终较低的问题之一[4],我们临床主要应用的方法是:首先对菌落的位置进行观察,如是否出现在标本的划线部位;通过相关知识对于细菌的特点是否符合常规进行判断;对于培养的时间长短是否符合常规情况进行分析[5];对可以细菌进行图片观察,利用形态来识别是否是目的菌。

目前,本院的微生物实验室依旧处于仪器落后、设备不全、检验水平低、检验速度慢以及缺乏专业化人员的问题,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在标准化程序处理上提高水平,作为检验人员也要积极、不断学习各种常见临床标本微生物的特性、检验流程、注意事项,细心、耐心的完成各项微生物检验工作,对于临床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寻求答案,积极克服所面临的困难,最大程度提高本院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质量,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最为可靠的参考依据。综上所述,所有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都要本着安全、准确、快速、敏感、低耗的原则,以标准化的检验程序保证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

[1] 段晓丹.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程序[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3(10):6.

[2] 孙大惠.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 (24):98-99.

[3] 郭基平,袁晖蓉,陈幼红,等.标本涂片革兰染色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3(32):155.

[4] 颜晓宁,周志敏.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4(23):140.

[5] 周正任.医学微生物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8, 152-152.

R446

:A

:1671-8194(2014)32-0381-02

猜你喜欢
脑膜炎菌落平板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菌落图像分割与计数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Vaccination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菌落总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