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横溪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探讨

2014-01-26 15:55陈红武林辉
自然保护地 2014年2期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发展

陈红武林辉

(1浙江省兰溪市横溪镇林业站 321101;2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兰溪市横溪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探讨

陈红武1林辉2

(1浙江省兰溪市横溪镇林业站 321101;2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根据当前国家支持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传统蚕桑业生产效益下滑的情况下,经过分析考察试验,选择了薄壳山核桃产业作为新的发展方向。针对新出现的问题,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对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提出了“一地二园三区四游”的总体布局,即一个良种繁育基地,两个园区(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园),三个分区(核心区、辐射区、发展区),四种旅游方式(农家休闲游、生态餐饮游、自助采摘游、山地消暑游),以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带动山区经济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经济林;种植结构调整;薄壳山核桃

1 背景

横溪镇是兰溪市最北部的一个乡镇,全镇土地总面积120737亩,其中林地面积97399亩,山多田少,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原桑树种植面积较大,约20000亩,蚕桑业是农户主要收入之一。但近年来,由于茧、丝稠市场持续低迷,蚕桑生产效益下滑。而大部分桑树已进入衰产期,桑叶质量产量下降,林农疏于管理,造成林地退化,大部分变成荒山、荒地。如何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有效利用原来种桑树的林地,提高当地农林生产力,使农林增效,农民增收,成为横溪镇人民政府的一个急需解决问题。经组织相关人员赴薄壳山核桃产地南京、建德等地考察,邀请多方专家现场把脉,认为发展薄壳山核桃经济林果种植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试验,成功引种了薄壳山核桃,通过大苗移栽,部分果树已经挂果,其风味独特,让林农又有了一个希望,一个新的产业将在横溪镇得到大力发展。

2 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的有利条件

2.1 发展薄壳山核桃前景广阔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是世界著名干果、高档木本食用油料、绿化及林材兼用树种,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于一身,极具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是世界公认的“一次栽植,百年受益”树种,在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缓解油粮争地矛盾中显示出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是积极响应中央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政策,符合当前种植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有利于林农的增收,对发展山区经济有积极的意义,发展前景广阔。

2.2 良好的自然条件

横溪镇具有良好的薄壳山核桃栽植、发展的自然条件。横溪镇年平均气温为17.7℃,全年无霜期265天,常年≥10℃的活动积温530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多在1300~1500mm之间,土壤pH在6-7.5之间,主要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最好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这些自然条件都符合薄壳山核桃生长的要求,是发展薄壳山核桃的理想区域。

2.3 蚕桑业下滑,需要寻找新发展途径

横溪镇原桑树种植面积较大,约20000亩,蚕桑业是农户主要收入之一。但近年来,由于茧、丝稠市场持续低迷,蚕桑生产效益下滑。而大部分桑树已进入衰产期,桑叶质量产量下降,林农疏于管理,造成林地退化,大部分变成荒山、荒地。如何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有效利用原来种桑树的林地,提高当地农林生产力,使农林增效,农民增收,成为横溪镇人民政府的一个急需解决问题。

2.4 国家大力扶持木本油料产业

在全球性粮油安全问题步步紧逼之下,如何确保我国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又有效解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把目光投放到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的广阔山地上,聚焦在木本粮油树种上,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2009年1 月,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的眼光对我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思路调整,第一次把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且作为单独的一条,放在靠前的位置。2011年,中央财政启动了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工作,累计整合和统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等十项资金共26亿元,同时带动地方财政整合和统筹资金1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此后中央财政加大力度支持优势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是缺乏种植传统,群众栽植积极性不高。横溪镇素有栽桑、养蚕、缫丝的传统,一直是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当地并无栽植其他果用经济林和木本油料林的传统,群众对经济林培育特别是薄壳山核桃的培育技术及相关效益认识不深,部分群众仍持怀疑、观望态度,栽植热情不高。

(2)二是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蚕茧、丝稠市场持续低迷,蚕桑产业效益快速下滑,加之原先栽植的桑树己进入衰退期,桑叶质量下降,当地蚕农已失去了种植、管理桑园的积极性,农户承包的20000余亩桑园逐渐荒废。相关的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都已经使用多年,陈旧而破损严重。现在薄壳山核桃经营所需的农资只能靠传统的肩扛背驮方式上山,直接制约了薄壳山核桃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3)三是缺乏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横溪镇薄壳山核桃产业存在栽植面积小、专业合作组织少、深加工企业缺乏的问题。没有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无法拉动产业的资金、规模、技术水平,全镇产业全面快速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4 产业发展思路

根据横溪镇的实际情况,镇政府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科技创新,集成优化丰产栽培技术应用,全面提高薄壳山核桃优质丰产种植水平。进一步完善薄壳山核桃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坚持产业、科技和推广相结合,使科技服务于产业发展,使薄壳山核桃产业成为横溪镇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

4.1 规划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布局,基地化带动,示范性引导,适度规模发展。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引导推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3)坚持以科技为依托,积极推广应用薄壳山核桃良种、新技术,强化管理,努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4)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新造和低产林改造相结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5)坚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新机制。

(6)坚持政策激励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4.2 建设范围

横溪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涉及里董金、通津桥、胡宅宋宅、城头、大斯、国庆、何坞、横塘、梅坑、前湖、双溪口、田畈周、西塘下、于街等15个村。薄壳山核桃种植总面积为10559亩,其中薄壳山核桃良种繁育用地面积100亩(采穗圃基地50亩,苗圃基地50亩),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用地面积10459亩。

4.3 规划布局

根据横溪镇自然地形、现有种植规模、良种选育基础和近期良种种苗保障供给能力,以及宜林地资源优劣、可供程度等条件,结合发展目标、项目建设需要、各村发展意愿,为便于薄壳山核桃良种繁育、丰产栽培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合理充分利用资源,按照“一地二园三区四游”进行布局。

4.3.1 一地

一地就是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国内薄壳山核桃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种苗供应相对不足。为了保证产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规划用地总面积100亩,其中采穗圃50亩、苗圃50亩,地点选择在里董金村,地块集中、交通便利、灌溉条件良好。主要功能是通过引种优良母株进行培育,为育苗基地提供优质穗条,然后再利用先进育苗技术对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进行快繁,为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良种壮苗。

良种繁育基地内,苗圃建设采用钢架遮荫棚(3.3万平方米)进行遮挡,以免受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另外,为了嫁接的方便和堆放一些基地用材,需建设嫁接房100平方米、材料库房20平方米。

4.3.2 二园

二园包括科技示范园和现代农业园。

科技示范园建设。建设科技示范园用于对薄壳山核桃种植技术的科学研究,研究薄壳山核桃良种丰产性及配置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园区位于里董金村,共营建薄壳山核桃试验示范林350亩。

现代农业园建设。借助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契机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往种植养殖无公害绿色、果蔬、水产、畜禽等方向发展,采用良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形成生态农业生产的模式。在通津桥村建设以薄壳山核桃种植为主的农业园区建设。在薄壳山核桃林地里播种白三叶、黑麦草等牧草,同时放养土鸡。在园区内曲径小路和假山安排休息亭等风景小品,设置园区服务的附属设施。结合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发展现代农业园。

4.3.3 三区

根据目前各村的发展意愿,以及可用于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划分为三个区:核心区、辐射区、外延区。

核心区包括里董金村、国庆村、通津桥村、田畈周村、上横塘村、胡宅村、西塘下村、下溪前村、宋宅村、前胡村、金村、大斯村、立平头村、何坞村、店丘村等15个村。土地面积59784亩,规划种植薄壳山核桃面积9208亩,占15.4%。

辐射区包括梅坑村、城头村等2个村。土地面积23235亩,规划种植薄壳山核桃面积714亩,占3.1%。

外延区包括新胜村、施宅村、双溪口村、陈派宅村、于街村、桐坞岭村、渔塘下村、沈宅村、上甲山村等9个村。土地面积37718亩,规划种植薄壳山核桃面积626亩,占1.7%。

4.3.4 四游

在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种植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以薄壳山核桃为品牌,通过旅游带动市场,提高知名度,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

农家休闲游。以里董金村、城头村、前胡村、胡宅村为核心,建设农家休闲基地。以现有农家小院为住所,改善卫生条件,但不破坏原有氛围。提供自给自足的乡间自助式休闲空间,游客可以短期或长期居住,体验乡村生活,减轻压力,进行心理充电。

生态饮食游。建设农家乐旅游设施,以农家土菜为主打品牌,采用绿色有机食品,根据季节推出本地特色菜肴,加以现采现摘等休闲体验方式带动农家乐餐饮业,为游客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服务。

自助采摘游。利用薄壳山核桃鲜食有其独特风味、采摘容易、携带方便、保存时间长等特点,借鉴杨梅采摘游的成功经验,开展薄壳山核桃采摘自助游。

消暑山地游。开展消夏避暑、户外营地等旅游项目。利用良好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开展森林避暑、滨水休闲等旅游项目。依托城头风景区优越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水源地进行严格保护,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突破单一的观光,打造集山水观光、户外运动拓展等于一体的山水生态旅游。

5 结语

为了提高当地林业生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横溪镇党委、政府决定积极响应中央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政策,进一步开发利用本镇资源,靠山吃山,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经专家把脉、多地考察,确定了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的道路,并进行了统筹规划,积极引导林农进行种植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横溪镇的薄壳山核桃产业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要发展壮大该产业还需要政府的扶持、林农的积极参与,

应进一步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推动该产业在横溪镇快速发展。

[1]刘广琴.薄壳山核桃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2]常君,姚小华.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与加工利用.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3]韩宁林.薄壳山核桃在中国.浙江林业科技 ,1995.

[4]吴国良,张凌云,潘秋红,等.美国山核桃及其品种性状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3,05.

声 明

为了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或特别声明需另作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并证订本刊。

《华东森林经理》编辑部

2014年5 月

S759.3+4

B

1004-7743(2014)02-0019-04

2014-02-20

猜你喜欢
薄壳山核桃发展
美国薄壳山核桃家庭原味炒制试验
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与发展策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山核桃
安徽庐江:山核桃成农民脱贫“致富果”
鸡蛋与薄壳建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松鼠的山核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