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

2014-01-27 17:10沈贵洪许灿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氧分压纳洛酮呼吸衰竭

沈贵洪 张 治 许灿龙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ICU,浙江 杭州 31125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一种可以预见和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典型临床特征为气流受限持续存在,且呈进行性进展,并伴有肺和气道对尘埃、颗粒、有害气体等的炎症反应性增加〔1,2〕。治疗的主要目的为预防病程进展、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3,4〕。按病程分类,COPD可分为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时,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本研究旨在调查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在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60~93〔平均(74.59±10.36)〕岁;病程7~33年,平均(17.38±8.82)年。对照组年龄60~89〔平均(73.84±9.83)〕岁;病程6~35年,平均(18.48±9.02)年。COPD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即二氧化碳分压≥50 mmHg、氧分压≤60 mmHg;同时均具有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指征。排除标准:①无无创呼吸机使用禁忌证,如肺大泡、大气道阻塞;②上消化道出血、感染中毒性脑病、重度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自主呼吸较弱、昏迷。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病程、血气分析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进行改善通气、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无创呼吸机主要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进行参数设置;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 m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静滴7 d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精神神经症状及发绀等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二氧化碳分压下降10 mmHg以上,且氧分压增加>10 mmHg,可停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有效:患者上述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但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及氧分压增加均未达10 mmHg,需给予无创呼吸机继续治疗;无效:患者上述症状体征较前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疗效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及心率。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3例、15例、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例、14例、10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动脉血气变化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20±0.07)、(7.12±0.93)kPa、(8.21±1.42)kPa,治疗后分别为(7.39±0.06)、(8.81±1.49)kPa、(6.72±0.76)kPa。对照组治疗前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19±0.08)、(7.15±1.01)kPa、(8.26±1.32)kPa,治疗后分别为(7.27±0.09)、(7.71±0.89)kPa、(7.53±1.27)kPa。两组患者治疗后pH值、氧分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H值、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分别为(30±8)次/min、(109±14)次/min,治疗后分别为(18±3)次/min、(80±6)次/min。对照组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分别为(29±5)次/min、(110±15)次/min,治疗后分别为(24±4)次/min、(99±11)次/min。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COPD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8%,老年患者发病率更高,在所有致死原因中,该疾病居第4位,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该疾病患者一般需长期用药,给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据WHO统计,COPD居所有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对老年COPD伴发呼吸衰竭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4~8〕。

纳洛酮本身无内在活性,但可通过竞争性的拮抗阿片受体而发挥作用〔9~11〕,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麻醉性镇痛药的急性中毒和急性乙醇中毒,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抑制症状。将纳洛酮用于老年COPD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时,它可通过拮抗内啡肽的缩血管和呼吸抑制作用,降低肺动脉高压和提高氧分压;通过抑制腺体分泌,可减少痰液生成,以免痰液过多堵塞气道〔12~14〕。此外,纳洛酮还可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凝作用减少患者肺内血栓的形成。

与有创呼吸机相比,无创呼吸机可避免侵入性操作,具有费用低、痛苦小的优点〔15,16〕,临床应用广泛。随着无创呼吸机功能的不断完善、改进,其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渐增大,它增加患者气道通气量,降低呼吸阻力,并可减少患者持续自主呼吸而引起的呼吸疲劳,可保证患者的氧供应,保证其基本活动不受影响。

综上,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用于治疗老年COPD伴发呼吸衰竭时,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情况,降低其呼吸频率及心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及使用。

4 参考文献

1李 霞.纳洛酮联合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39-40.

2陈继红,黄晓波,许 旺.BIPAP呼吸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7):607-8.

3杜 鹏.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1):45-6.

4王晓红,汪洪波.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120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9):1067-8.

5曹启生.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707-8.

6温 宇.Bipap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肺结核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689-90.

7敖小军.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6):62-3.

8刘和平,项 杨.BiPAP呼吸机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29-30.

9李 宁,张继惠,邵东辉.纳洛酮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Ⅱ型呼衰肺性脑病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2):50-2.

10林 涛,邹文英,邓治平,等.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4):263-4.

11徐圣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0):4-6.

12曹林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江西医药,2010;45(2):129-31.

13刘 清,李开龙.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34-5.

14郭 伟,张新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1):38-41.

15徐淑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35-7.

16任凯峰.影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疗效的因素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6):1903-4.

猜你喜欢
氧分压纳洛酮呼吸衰竭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