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适用专家证据的有用性标准

2014-02-03 10:14季美君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司法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证据规则证言陪审团

季美君(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论适用专家证据的有用性标准

季美君(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在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据制度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2012年3月我国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作了一些重要修改,如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并新增规定了控辩双方享有聘请专家证人的权利等。但在什么情况下,法庭应同意控辩双方的申请允许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又应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采纳专家证据?或许,英美法系国家在运用专家证据时的有用性标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点思路。

一、何谓有用性标准(helpfulness)

通俗地说,所谓有用性标准(或称有用性规则),是指专家证据能否为法庭解决案件中存有争议的专门性问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是专家证据是否具有可采性的一个实质性条件。一般证据在判断其是否具有可采性时,除了看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外,还应考虑合法性问题,即获取该证据的手段、方式、内容及其形式是否合法。而作为专家证据,则要考虑有用性问题,即专家证据能否为事实裁判者解决案件中存有争议的问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如果法官和陪审团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就能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对案件的事实作出判断,那就没有使用专家证据的必要性,所提供的专家证据也就不具有可采性。而对于专家证据中的科学证据而言,如测谎结论、DNA鉴定等,则更要考虑其从有用性标准衍生出来的可靠性问题。科学证据的可靠性是指专家证据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①Dale A.Nance,“Reliability and the Admissibility of Experts”, Seton Hall Law Review, Vol.34:192.(2003).,即专家在加工证据资料时所依据的科学理论是否可靠、其推理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所依据的理论是可靠的,其采用的推理方法亦正确,那么该科学证据就具有可靠性。但如何判断某一类科学证据的可靠性,最初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具体标准,各法院的法官都是依据自己对“可靠性”的理解来采纳科学证据的。

由于科学证据是专家运用其在特定领域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的结果,而法官通常又缺乏该特定领域内的知识,如果只把眼光盯在专家证言的结论上,往往就很难搞清楚不同的专家证言之间到底谁真谁伪。在美国,学者们认为判断科学证据的可靠性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理论本身是否正确;二是将理论应用于某项技术的方法是否正确,即分析证据资料的方法是否正确。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可靠性不是一个非白即黑的概念,而应当是一个程度概念,正如戴尔·南斯(Dale A. Nance)教授所说的:“法院和评论人员应当抛弃一个二元的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的关于可靠性的概念,也就是说,证据要么是客观可靠的,要么是不可靠的,而应赞同一个递进的概念,证据的可靠性是一个程度问题”②Dale A.Nance,“Reliability and the Admissibility of Experts”, Seton Hall Law Review, Vol.34:192.(2003).。但事实上,因可靠性概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再加上科学证据的种类繁多,迄今为止,美国的判例和规则仍没有给出衡量可靠程度的方法,也很少规定达到何种程度的可靠性就可以满足可采性的要求③胡卫平:《专家证据的可采性——美国法上的判例和规则法理分析》,《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6期。,也许这就像证据相关性的概念一样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属于法官自由裁量的范畴。

二、有用性标准的适用及相关判例

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如专家证人经法庭交叉询问后被认为是有资格以专家身份作证的,那么接下来法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看他的证言是否能帮助裁判者理解或判断案件中存有争议的事实,也就是专家证据的有用性问题。

在法庭上,要判断某一专家证言是否满足有用性标准,这是即刻要作出决定的问题,即某一特定的专家能否帮助解决正在审理的案件中的某一具体问题④See Bridger v. Union R. Co., 355 F.2d 382,388(6th Cir. 1966).(该案涉及“马上决定”问题,要求对与案件中复杂问题有关的证言可能存在的价值作出预断)。如果所涉及的问题是技术性的且超出普通经验的范围,这一标准就很好适用⑤See United States v. Morales, 108 F.3D 1031, 1039 (9th Cir. 1997)(该案涉及记账原则问题); and Busby v. Orlando, 931 F.2d 764, 783-784 (11th Cir.1991). (该案涉及航海终点日志中有关种族歧视声明的解释问题)。但通常情况下,这类问题往往与科学相关或者涉及专业问题,或者与某一生意或工作的行为有关,或者与某一普遍认同的特殊技能或信息库有关,因而,有用性标准就会涉及这些领域内的专家证言是否具有可采性问题⑥限于文章的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据问题。。

在刑事案件中,专家们可以通过描述刑事活动中专门的组织及运作模式来提供帮助,其范围可以是毒品贩卖、伪造、赌博以及其它有组织犯罪形式等⑦See United States v. Lopez-Lopez, 282 F.3d 1, 13-14(1st Cir. 2002).。在这些犯罪案件中,专家证言可以帮助解读在没有经验的观察者眼里或者单独来看没什么含义的活动可能具有的含义和重要性⑧See United States v. Parra, 402 F.3d 752, 758 (7th Cir.2005).(此案涉及毒品交易的反监控技术问题)。在这些案件中,专家能够提供有用的背景知识,并通过描述、解释截取的对话、街头交易和记录中的暗语,有助于事实裁判者理解交易习惯、对话和业务,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⑨See United States v.Villarman- Oviedo,325 F.3d 1, 12-13 (1st Cir. 2003)(该案涉及暗语问题); United States v. Parker, 32 F.3d 395,400 (8th Cir. 1994).(该案涉及笔记本中的记录问题)。此外,专家还可以通过影像比较,帮助辨认银行监控录像中拍摄到的那个人是不是就是案件中的被告人⑩See United States v. Alexander, 816 F.2d 164, 169 (5th Cir. 1987)(该案涉及到转影像比较专家和整牙医生作证问题); United States v. Sellers, 566 F.2d 884, 886 (4th Cir. 1977).(该案中的专家证言认为被告人不是银行监控录像中出现的那个人)。

在英国,有用性标准也是其适用专家证据的一条实质性条件,相关的著名判例有Turner一案。在该案中,上诉法院面临的问题是:被告人被指控谋杀了其女友,他提供了精神病方面的专家证据以证明其行为属于激情杀人。在审理此案时,劳顿(Lawton)大法官认为:被告人所提供的这一专家证据被法庭认为不具有可采性的关键原因是,这一证据在该案的特殊情况下,对陪审团判断案件的事实没有任何帮助。专家意见具有可采性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它能给法庭提供科学信息,并且这些科学信息是法官或陪审团的经验和知识所不了解的。如果在已得到证明的事实的基础上,法官或陪审团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就能对案件的事实作出判断并形成自己的结论,那就不需要专家证人的帮助。比如,根据常识,人们都知道,即便是两个相爱的人,有时也会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得不可开交,盛怒之下也难免会出手打人,一不小心将人打死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懊悔和深切的悲伤。因此,在这一案件中,被告人是否属于激情杀人,法官或陪审团凭借自己的常识就能作出判断,因而不需要精神病专家的帮助。在此情况下,根据英国的判例,是不能用专家证人的意见来代替陪审团或治安法官的意见的,因此,该专家证据不具有可采性。这就是有用性标准的实质所在。

在澳大利亚,法庭在适用专家证据时,与英美国家有用性标准相类似的规则叫普通知识规则,虽然名称不同,但在适用专家证据时的作用却基本相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排除证据的采纳。所谓普通知识规则,是指只有在专门知识超出陪审团的知识和经验范围时才有必要聘请专家来提供专家证据。其基本原理是如果证据所涉及到的知识和经验,在陪审团完全有能力作出判断的范围之内,就没有必要聘请专家,而且一旦聘请专家就会延长审判时间,影响审判效率。另外,专家的出现可能会对陪审团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如果审案的法官认为所争议的事情属于普通知识范围内的,他们就会拒绝采纳专家证据。

事实上,无论是英美国家的有用性标准,还是澳大利亚的普通知识规则,从本质上看,都是法官们限制适用专家证据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传统上,这一普通法规则曾被用来阻止专家证据适用于那些可以由专业知识的门外汉如法官或陪审团有能力来解决(competently approached)或处理的事情⑪⑪See Smith v The Queen (1990) 64 ALJR 588, also see R v B (1987) 1 NZLR 362 at 367; Doyle (1987, p692).。在澳大利亚,直到1995年,新南威尔士刑事上诉法院在Sperling R一案中阐述普通知识规则时,仍然认为当某一问题属于普通人的知识范围而不需要专家帮助时,即专家证据在案件中不具有有用性时,专家证据就不能被采纳。事实上,当一个人被认为是专家时,也并不意味着他(她)可以对属于陪审团范围内的事说三道四,因为证据一旦被罩上科学的光环也有可能是非常有害的。通常情况下,作为普通人的陪审员,其知识面是相当广的,对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案件事实,尤其是与社区生活或地方风俗习惯有关的事实问题,陪审员是完全有能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如果法庭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就能运用普通人的知识及能力对摆在他们面前的证据的份量及重要性作出判断的话,所提供的专家证据就不具有可采性⑫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相反,“如果所涉及的问题,没有经验的人在没有专家的帮助下,不可能对之作出准确的判断,法庭就会采纳具备特殊资格的证人所提供的意见”⑬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因此,法庭经常适用这一规则的目的是防止滥用专家证据对法官和陪审团判断案件事实造成误导,也就是说,在没有必要适用专家证据时采用专家证据,就好比在钢制的平台上洒水,滑倒的危险反而会更大是一个道理⑭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

在澳大利亚,运用普通知识规则排除专家证据的典型判例为1960年高等法院作出判决的Clark v Ryan一案,此后,该判例经常被法庭引用。在此案中,梅西斯(Menzies)法官说:“在这个案子中,我认为陪审团在没有专家证人的帮助下,就能从案件所提供的事实证据中得出被告的马车确实凸出来并越过道路中心线的结论,因为牲畜在拐弯的时候没有按原动力的方向前进。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接受专家意见的余地,因为当牲畜改变方向时就会超越原动力,而这一点只要有理智的人就算没有受过训练也有可能会意识到”⑮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另外,在R v Faulkiner 一案中,麦克菲森(McPherson)法官在谈到Clark v Ryan 和R v Camm(1883)案时认为,当一个领域不要求特殊的从业习惯或学习才能理解的时候,它就属于“人生经验中的普通领域,每个陪审员都被认为拥有这样的人生经验且能履行其在审判中对证据作出判断的职责,并能根据证据合理地推断出结论”⑯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同理, 麦克姆(Malcolm)法官认为:“如果陪审团在没有专家意见帮助的情况不能理解相关事实的话,专家证据就具有可采性”⑰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

由此可见,不管是有用性标准,还是普通知识规则,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事实上都是一条排除专家证据最常用的规则之一,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换句话说,如果法官认为案件中所涉及的问题属于常人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就能理解并理性地作出评判和推断的事,就不需要在该领域内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的帮助,也就没有必要使用专家证人,因而专家的证言就不具有可采性。从另一角度看,当专家证据对案件中存有争议的问题不能提供实质性帮助时,或者不需要专家证人的帮助时,专家证据就成了多余之物而无需提供。可以说,这两条规则都是阻止专家证据进入法庭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美国,有关有用性标准的争议是:有用性标准究竟是排除专家证据适用的一条规则还是采纳专家证据的一条标准?作为后者,在司法实践中运作良好。因此,最为简单的事实是,即便案件中所争议的问题在普通知识和经验的范围内,也并不意味着专家证言不能提供帮助,专业知识及技能可能有助于提高事实裁判者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度⑱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当然,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由审理案件的法官来决定某一争议的问题是否需要专家证言来作证⑲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 法官在采纳还是排除专家证据这一问题上享受自由裁量权,而且其决定会得到维持,除非存在明显的错误”⑳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正如美国最高法院曾指出的,“证据规则,特别是规则第702条确实将确保专家证言既要有可靠的依据又要与手头要解决的事实问题相关这一任务分配给了法官”㉑⑫See R v Abbey (1982) 68 CCC (2d) 394 at 409 per Dickson J.⑬R v Perry (1990) Acrim R 243 at 249 per Gleeson Citing Clark v Ryan (1960) 103 CLR 486.⑭See Davie v Magistrates of Edinburgh (1953) SC at 40.⑮See Clark v Ryan (1960)103 CLR 486 at 593.⑯See Rose v The Queen (1993) 69 ACrim R 1at 8.⑰See Cameron v. The Queen (1990) 2 WAR 1 at 18.⑱See Carrol v. Otis Elevator Co., 896 F.2d 210, 212 (7th Cir. 1990).(该案涉及到专家证言有关颜色亮丽的物体对小孩子具有吸引力问题)United States v. Pino, 606 F. 2d 908, 919 (10th Cir. 1979).(该案中的精神病专家证言认为一个人受惊吓可能看起来像醉酒的症状)⑲See Paul C.Giannelli, Understanding Evidence, LexisNexis Group 2009, Third Edition, page 318.⑳Salem v. United States Lines Co., 370 U.S. 31,35 (1962).㉑Daubet v. Merrell Dow Pharm., Inc., 509 U.S.579,597 (1993).这里所说的证据规则,指的是1976年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该规则第702条规定:如果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有助于事实审理者在决定有争议的事实时理解证据,有资格成为专家的证人可以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的形式作证……。在司法实践中,案件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仅凭普通证人对事实问题的简单作证,同样身为普通人的陪审员已难以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因而,现如今的法庭上难得有案件不需要专家证人提供帮助了,而充当专家证人的,通常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安全专家、人为因素工程师(human factors engineers)、心理学家以及其它方面的专家等。当然有些专家是好的,也有不好的㉒㉒See Paul F. Rothstein, Myrna S. Raeder and David Crump, Evidence in a Nutshell (5th Edition), Thomason/West, 2007, page 308.㉓Christopher B. Mueller and Laird C. Kirkpatrick, Evidence(Fourth Edition), Wolters Kluwer Law and Business, 2009, page 636.㉔汪建成、孙远:《刑事鉴定结论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㉕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54页。㉖有关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可参见季美君著:《专家证据比较研究》一书中的第三章“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㉗有关专家证言与普通证言之间的区别,可参见季美君、姚石京:《国外专家证人制度探析及借鉴》,《中国司法》,2012年第8期。。有时,“当案件中出现复杂的专业问题时,要是那些身为门外汉的事实裁判者得不到特定领域内的专家证人的解释帮助,那简直难以想象”㉓㉒See Paul F. Rothstein, Myrna S. Raeder and David Crump, Evidence in a Nutshell (5th Edition), Thomason/West, 2007, page 308.㉓Christopher B. Mueller and Laird C. Kirkpatrick, Evidence(Fourth Edition), Wolters Kluwer Law and Business, 2009, page 636.㉔汪建成、孙远:《刑事鉴定结论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㉕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54页。㉖有关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可参见季美君著:《专家证据比较研究》一书中的第三章“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㉗有关专家证言与普通证言之间的区别,可参见季美君、姚石京:《国外专家证人制度探析及借鉴》,《中国司法》,2012年第8期。。毫无疑问,这自然加重了法官在把关是否要采纳专家证据时的责任。件事实是一个经验层面的问题,凡是有普通常识与一般逻辑思维能力的正常的理性人足以胜任”㉔㉒See Paul F. Rothstein, Myrna S. Raeder and David Crump, Evidence in a Nutshell (5th Edition), Thomason/West, 2007, page 308.㉓Christopher B. Mueller and Laird C. Kirkpatrick, Evidence(Fourth Edition), Wolters Kluwer Law and Business, 2009, page 636.㉔汪建成、孙远:《刑事鉴定结论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㉕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54页。㉖有关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可参见季美君著:《专家证据比较研究》一书中的第三章“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㉗有关专家证言与普通证言之间的区别,可参见季美君、姚石京:《国外专家证人制度探析及借鉴》,《中国司法》,2012年第8期。。因此,1975年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702条规定:“ 是否使用专家证言,取决于专家证言对事实裁判者能否有所帮助,如果没有帮助,将是浪费时间的、多余的,因此就应当予以排除”㉕㉒See Paul F. Rothstein, Myrna S. Raeder and David Crump, Evidence in a Nutshell (5th Edition), Thomason/West, 2007, page 308.㉓Christopher B. Mueller and Laird C. Kirkpatrick, Evidence(Fourth Edition), Wolters Kluwer Law and Business, 2009, page 636.㉔汪建成、孙远:《刑事鉴定结论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㉕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54页。㉖有关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可参见季美君著:《专家证据比较研究》一书中的第三章“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㉗有关专家证言与普通证言之间的区别,可参见季美君、姚石京:《国外专家证人制度探析及借鉴》,《中国司法》,2012年第8期。。这就是上述阐述的适用专家证据时的有用性标准。

换句话说,专家所提供的有关科学、技术或其它专业知识,只有在有助于事实裁判者理解证据或确定案件中有争议的事实的时候,专家才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训练或教育以意见或其它方式出庭作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并不意味着具备了有用性的专家证据,法庭就必须毫无例外地采纳,而是必须同时符合相关的可采性规则并不属于证据排除规则的范畴,这样的证据才会被法庭所采纳。

综上所述,在考虑是否适用并采纳专家证据时,我国法官也不妨借鉴一下英美法系国家法官的做法:先看看控辩双方聘请的专家证人在法庭上提供的专家证言是否与案件中存有争议的专门性问题相关,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对自己准确判断这一问题有帮助,即有用性标准;另外,还要看这些专家证言是否符合相关的可采性规则,如资格规则、专业领域规则以及终局性问题规则等㉖㉒See Paul F. Rothstein, Myrna S. Raeder and David Crump, Evidence in a Nutshell (5th Edition), Thomason/West, 2007, page 308.㉓Christopher B. Mueller and Laird C. Kirkpatrick, Evidence(Fourth Edition), Wolters Kluwer Law and Business, 2009, page 636.㉔汪建成、孙远:《刑事鉴定结论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㉕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54页。㉖有关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可参见季美君著:《专家证据比较研究》一书中的第三章“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㉗有关专家证言与普通证言之间的区别,可参见季美君、姚石京:《国外专家证人制度探析及借鉴》,《中国司法》,2012年第8期。。总之,这是一个综合分析判断的过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身为法官,在判例法国家也不是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他必须遵循先例,而且必须有充分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同时还应明白专家证言与普通证言的本质区别㉗㉒See Paul F. Rothstein, Myrna S. Raeder and David Crump, Evidence in a Nutshell (5th Edition), Thomason/West, 2007, page 308.㉓Christopher B. Mueller and Laird C. Kirkpatrick, Evidence(Fourth Edition), Wolters Kluwer Law and Business, 2009, page 636.㉔汪建成、孙远:《刑事鉴定结论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㉕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54页。㉖有关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可参见季美君著:《专家证据比较研究》一书中的第三章“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㉗有关专家证言与普通证言之间的区别,可参见季美君、姚石京:《国外专家证人制度探析及借鉴》,《中国司法》,2012年第8期。。

三、我国适用专家证据的现状及借鉴

我国新刑诉法实施一年多来,涉及适用专家证据时,目前最让法官们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是:什么时候该允许当事人聘请的专家证人出庭作证?采纳专家证据的标准是什么?而当事人心里最没把握的也是自己花大钱聘请的专家证人到时候能不能有机会在法庭上为己方的利益作证。因此,看看已成功运行了好几百年的英美法系国家的众多判例,就会明白适用专家证据的一道重要门槛就是有用性标准,只有在专家证人提供的证言对事实裁判者认识或判断案件中存有争议的事实问题能提供实质性帮助时,专家证据才有适用的必要性。由此,我们的法官和当事人们也可参照这一标准来决定是否允许专家证人出庭或聘请专家证人。

众所周知,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对抗制诉讼中,刑事案件中的事实问题是由陪审团来决定的。他们在审理事实问题时,通常要对证据的相关性程度及证明力大小作出判断,从而对事实问题作出认定。因此,如果陪审团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就能够对事实问题作出认定,就不需要专家证言的补充。“无论是大陆法系率先提出的自由心证原则,还是作为英美各国诉讼模式之独特景观的陪审团审判都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在诉讼过程中根据证据认定案

(见习编辑 朱腾飞)

猜你喜欢
证据规则证言陪审团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民事诉讼证人证言采信问题探析
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完善研究
关于建立“人民陪审团”制度的构想
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则
漏洞百出的证言
刑事证据规则立法建议报告
浅议我国刑事证据规则
Step Ⅱ
漏洞百出的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