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构建彩票公信力的措施及其借鉴

2014-02-03 19:37王长斌
政法论丛 2014年4期
关键词:州政府公信力彩票

王长斌

(澳门理工学院博彩教学暨研究中心,澳门)

我国自1987年开始发行彩票以来,弊案频出,严重侵蚀了国彩票的公信力。在增强我国彩票公信力的讨论中,不少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提出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但是,其中有些意见对西方国家彩票经营及管理体制颇有误解,不利于我国找到正确的解决彩票问题的路向。例如,有些人认为美国等国家的彩票之所以信誉高,是因为建立了经营与监管分立的体制,由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监督彩票公司的运营。而我国则是由政府机构直接经营彩票,由于利益之所在,我国政府机构对彩票的监督不可能严格、公平,这是我国彩票信誉不高的根本原因。因此,这些专家认为我国彩票要想根除弊端,就要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实现彩票经营与监督的分立,并成立专门的彩票监管委员会。[1][2][3]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多数西方国家与我国一样,实行彩票经营与监管合一的体制。[4]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彩票经营机构自我监管能够成功,而我国的自我监管却出现诸多问题?西方国家在保证彩票公信力方面真正能为我国借鉴的内容是什么?本文以美国的彩票经营与监管经验为参照,探讨构建我国彩票公信力的问题。

一、美国彩票经营与监管合一体制的历史发展简要考察

美国现行彩票经营与管理合一的体制是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美国彩票的兴衰史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17世纪初的殖民地时期,终于19世纪中叶;第二个阶段较第一个阶段短暂许多,始于19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到20世纪初止;第三个阶段始于20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5]在前两个阶段中,彩票都是由私人机构经营,结果造成弊案丛生,政府不得不予以禁止。第三个阶段总结前两个阶段失败的经验,采取政府机构直接经营彩票的方式。

(一)第一阶段: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

彩票在美国的历史比美国建国的历史还要长。在美国独立之前,即北美殖民地时期,尽管人们对于博彩的态度不一,但彩票作为一个筹集资金的手段被普遍使用。所有最初的13个殖民地都发行彩票,通常还不止一个机构发行。这一时期的彩票基本上是由私人非营利组织经营的,彩票发行的收入被用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以及兴办教育(包括资助建设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其他公共事业。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候,大陆议会甚至试图发行一千万美元的彩票筹集战争资金,但最终因发行规模太大而不得不放弃。[6]

随着美国的独立及扩张,彩票也在各州盛行。但在19世纪初,美国要求禁止彩票的呼声逐渐高涨。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政府财政状况逐渐好转,不再需要发行彩票补贴财政;第二,以道德为基础反对彩票的意见开始占了上风;第三,在1820年至1830年期间,私人开办的彩票丑闻频出。例如,美国国会于1823年批准一个私人公司发行一支旨在建设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彩票,但组织者携款潜逃,中奖人始终没有得到奖金。因此,美国各州于1840年至1860年期间逐渐禁止发行彩票,到1860年的时候,只有德拉华、肯塔基、密西西比三个州还存在小规模的彩票。[6][7]

(二)第二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南部各州为了筹集战后重建的资金,再次允许发行彩票,但是多数彩票存活的历史并不长。唯一存在时间较长的是路易斯安那州彩票公司。该彩票公司同样属于私人组织,但它从州政府获得了25年的专营权。特别突出的是,该公司借助于美国联邦邮政,将彩票销售到其他州,从而成为一个全国性销售的彩票。但在1890年,该彩票公司贿赂政府官员试图获得续期的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导致联邦政府通过法律禁止该公司利用联邦邮政销售彩票。1893年,该公司未获续期。从此之后,一直到1964年,美国不再存在合法销售的彩票。[6][7]

(三)第三阶段:20世纪六十年代至今

1964年,新罕布什尔州率先创办了州政府直接运营的彩票,紧接着,纽约于1967年、新泽西于1971年跟进。时至今日,美国50个州中已有43个州,外加华盛顿特区,开办由州政府垄断的彩票。[8]此次彩票的兴起与前两次发行彩票的主要不同点之一,是彩票经营的形式。前两次彩票的发行与销售主要是私人组织,而此次彩票的发行与销售却是州政府直接负责。最近两年,美国少数州开始尝试彩票的私营化,但只是将部分功能承包给私人公司,并未改变州政府直接经营彩票的基本形式。

此次彩票的发展方兴未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州政府经营的彩票甚少出现彩票弊案。一直以来,美国人对于州营彩票的公正性相当认可,认为美国现代彩票基本上是“摆脱丑闻”的(free of scandal)。[6][9]事实上,美国各州自1964年开启州营彩票至今,历经半个世纪,涉及彩票的弊案数量很少,较有影响的是1982年宾夕法尼亚州彩票发生的一次欺诈性丑闻。①

二、美国彩票经营与监管合一体制的具体内容

(一)彩票的经营由州政府垄断

美国宪法把是否允许赌博的权力授予了各州政府,所以,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彩票经营与管理系统,各州自行独立决定是否允许发行彩票以及如何发行彩票。1964年,新罕布什尔州成为20世纪美国第一个发行由州政府直接经营的彩票的州。其后各州纷纷跟进,纷纷采用这一体制。2002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在当时所有允许发行彩票的37个州中,23个州的彩票是由州政府设立的独立管理机构经营,其他14个州的彩票经营机构是设立在州政府的某个机构内,多为州政府的收入或财政部门。对于彩票经营机构的人员管理,有31个州采取与州政府其他公务员同样的管理方式。[10]

美国彩票之所以采取政府直接经营的模式,主要是因为:第一,州政府直接经营彩票可以保证政府获得发行彩票的全部收益。如果彩票由私人经营,政府只能采用征收彩票税的形式,获得部分收益。而政府直接经营,所有收益都归于政府,政府可以利用这笔钱补助教育、养老等“好的事业”(good causes),缓解社会对发行彩票的舆论压力,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起到补贴政府财政的作用。第二,保证彩票不被犯罪分子控制。因为美国长期禁止彩票,所以,犯罪集团长期控制地下博彩行业。20世纪六十年代正是美国西部博彩业重镇拉斯维加斯为清理犯罪集团而伤脑筋的时候,所以,1964年新罕布什尔州与此后其他州重开彩票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保证彩票与犯罪集团绝缘。由州政府直接经营彩票,可以避免其落入犯罪集团的手中。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美国历史上私人经营的彩票丑闻频出,由政府直接经营彩票可以减少彩票发行与销售中的欺诈行为,也可以减少私人组织贿赂政府官员的现象。[11]

(二)美国各州彩票由经营机构自我监督

美国各州的彩票不仅由州政府直接经营,而且由负责经营彩票的机构自我监管。这些州的彩票经营与监管机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设立专门的彩票机构,负责彩票的经营与监管;另一类是不设专门的彩票机构,而是由州政府的某个部门(如前所述,多为州政府的收入或财政部门)负责彩票的经营与监管。

所谓专门管理机构的形式,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立一个彩票委员会,同时另外设立一个日常经营彩票的机构。例如加利福尼亚州1984年通过《加州彩票法》(The California State Lottery Act)设立彩票委员会,委员会由不超过5名的兼职委员组成,彩票委员会并非日常办公机构,而是采取隔一段时期开会的方式。在加州,彩票委员会至少每季度开一次会。除了彩票委员会之外,按照法律的规定,加州另外成立一个机构,称为California State Lottery, 负责彩票的日常运营与监管工作,州长任命一位Director负责领导这个机构。彩票委员会的任务是观察与指导彩票的运营与监管,具体包括制定政策、提出建议、听取Director的汇报等。Director性质上属于委员会的执行机构,需要接受委员会的指导,但委员会不负责彩票的日常经营;另一种是不采取委员会形式,而是直接成立一个彩票发行与销售机构。例如明尼苏达州1989年通过的《明尼苏达州彩票法》(Chapter 349A)创立明尼苏达彩票局,局长由州长商参议院后任命。

无论彩票经营采取何种形式,监管都是一种模式,即自我监管。具体方式是在彩票经营机构内部设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执行法律规定的各种规章与程序,监管彩票的设计、发行与销售,保证彩票的诚实、公正与信实。

俄勒冈州彩票机构的自我监管较为别出心裁。《俄勒冈州彩票法》(ORS461)规定,为了监管目的,彩票经营机构属于州政府的一个部门,具有刑事执法机构性质,负责安全监管的职员有治安警察身份。彩票经营机构在内部专设一个安全部门,负责彩票的具体监管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俄勒冈州彩票经营机构与警察部门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保证彩票的公信力。[12]所以,对于俄勒冈州彩票而言,自我监管与第三方监管兼而有之。

(三)美国彩票近年来的私营化现象

2011年开始,美国少数州开始尝试把彩票承包给私人经营,伊利诺伊州是第一个彩票私营化的州,此后又有印第安纳和新泽西两州跟进。这些州彩票的私营化打破了美国彩票长期以来由州政府直接经营的局面。但是,这些州的私营化并非“国退民进”,只不过是把州彩票经营的某些环节,例如彩票品种开发、市场销售、广告等,承包给私人公司。私营化之后,原来的州彩票机构仍然享有彩票经营的垄断地位,其工作人员继续从事与过去类似的工作,仍然属于公务人员,只不过有些环节需要听命于私有公司的经理。因此,美国所谓彩票的私营化,只是部分的私有化,而且并未导致经营与监管分立的体制出现。

美国彩票私营化的目的,是试图解决政府机构在彩票经营中的低效率,而不是针对彩票的公正性。多年来,美国人对于州政府直接经营彩票的批评,主要在于政府销售彩票并大肆作彩票广告,鼓励人们参与博彩,不符合州政府保护公众利益的目标。对彩票的批评基本上没有涉及彩票公正性的问题。[6]美国某些州之所以考虑彩票私营化,是因为,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私营机构比政府机构更有效率。政府机构不像私人所有者那样追求利润,所以难以达到私人公司的效率与生产力。[7]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不少州的彩票收益出现大幅度下滑,所以有些州试图从私营化着手,利用私营公司的创造性,获得更多的彩票销售收益。[13]

三、美国各州保证彩票公信力的主要措施

美国各州保证彩票公信力的措施主要还是靠严密的法律制度以及认真地执行已经确定的法律制度。其采取的具体措施涉及到事前预防、事中的严格监管以及事后的审计与检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雇员进行背景调查,防止不良分子进入彩票系统

对彩票机构及其雇员进行背景调查,是美国各州最主要、最常用的预防措施。美国各州彩票法对于彩票公司的职员(employees)、向彩票公司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商(vendors)以及彩票零售商(retailors)均有严格的禁止性规定。例如,明尼苏达州彩票法规定,任何人如果曾经犯与赌博有关的罪行,或者在过去5年内犯重罪或涉及欺诈的罪行,均不得受雇于州彩票公司;②任何人在过去5年内犯重罪,或较重的轻罪(gross misdemeanor),或涉及欺诈的犯罪,或与赌博有关的犯罪,不能成为彩票零售商;③如果一个意欲成为彩票公司供应商的人,在过去10年内犯过重罪,或在过去5年内犯过较重的轻罪或与赌博有关的轻罪,或在过去5年内犯过涉及欺诈的罪行,州彩票公司不得与之签约。④

为了执行法律规定,彩票公司负责安全及执法的部门将对上述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对于州彩票公司的受雇人员,背景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刑事犯罪记录、信用记录、纳税记录、教育背景、驾驶记录、与博彩业有无关联、工作表现查询、个人性格特质查询等。调查的方式包括请警察部门出示报告、查询有关数据库、与当事人或与当事人有关联的人面谈等。对于零售商及供应商,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当事人有无刑事犯罪记录。由于供应商多为公司,所以调查的范围主要是公司的关键人员,例如占有一定股份的股东、董事以及公司的高级雇员等,一般不涉及公司的一般雇员。

对雇员进行背景调查,是西方国家博彩业采用的最常用、最核心的措施之一。背景调查范围较广,不仅调查雇员是否有过犯罪,而且调查其信用、性格等是否适合在彩票系统工作。背景调查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措施,虽不能保证通过背景调查的雇员能够完全与犯罪或不良行为绝缘,但确实有助于减少犯罪的概率。同时,背景调查还向公众显示政府保证彩票公信力的决心,有利于彩民增加对彩票的信心。

(二)对零售商进行合规调查以及非法行为调查

零售商获得销售彩票的资格后,州彩票公司的安全部门还会经常现场检查零售商销售彩票的场所与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在完成现场检查后,检查人员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写出检查报告,责令零售商改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特别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营业执照被吊销。

州彩票公司安全部门的另外一个任务是调查非法或可疑行为,例如彩票被职员丢失或盗窃,或被顾客盗窃,彩票被水浸、火烧或被其他手段损坏,彩票被调换等行为,确保只有合法购买以及有效的彩票才能兑奖。

(三)确保彩票游戏的公正性

一般而言,各州彩票在彩票游戏的公正性方面规定相当周全,以明尼苏达州对于刮开型彩票的安全规定为例,一种刮开型彩票从设计出来到兑奖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州彩票公司设计出一项新的刮开型彩票并向制作彩票的厂家发出订货通知;(2)彩票公司的官员亲临彩票制作厂家的生产场所,复查并核准彩票;(3)制作厂家复查彩票,排查有无错印、污损或其他毛病的彩票;(4)一个独立审计人复查所有彩票记录,确保中奖号码已经放置在彩票中;(5)完成以上程序后,州彩票公司批准彩票缴付运输;(6)用密封及安全性能高的卡车将彩票从制作厂家直接运送到州彩票公司的仓库;(7)两份电脑档案(与彩票分开)送到州彩票公司;(8)彩票被送到一个独立实验室,检验彩票的安全性(例如彩票是否容易被揭开或以其他手段看到号码);(9)彩票被送到州彩票公司的实验室,检验彩票的安全性;(10)州彩票公司下载电脑档案到自己的电脑系统。技术人员检查电脑记录,检查奖金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只有安全部门的职员才能检查档案,被检查确认后的档案被用来最终确认获奖彩票的有效性;(11)当内部职员和独立实验室核准彩票以及州彩票公司证实游戏的奖金比例后,彩票才被分发给零售商;(12)零售商出售彩票之前,必须扫描彩票中的条码以“激活”彩票。被“激活”后的彩票才能出售和兑奖。只有零售商才能“激活”彩票;(13)奖金在600美元之下可以直接在零售商的场所兑奖;奖金在600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必须在州彩票公司的地区办公室兑奖;超过3万美元,必须在州彩票公司的总部兑奖。[14]

(四)确保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

除了对具体游戏的安全程序外,州彩票公司还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其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以保障所有游戏的公正性。在明尼苏达州,进入州彩票公司的信息系统必须得到该公司安全部门的核准并且必须使用密码登入。州彩票公司安全部门每日接收雇员电脑活动报告,因此,该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何人进入电脑系统以及所做何事。对于电脑系统的安全性,州彩票公司除了自己进行内部审计外,“多州彩票协会”(The Multi-State Lottery Association, MUSL)也每两年对州彩票公司的电脑信息安全进行审计,确保符合该协会的标准。[14]

(五)对彩票安全措施进行审计

为了保证自我监管的严肃及有效性,各州法律一般会规定一套安全审计程序。例如,加州彩票法第8880.46条规定,彩票委员会必须在开始出售彩票之后的9个月内,聘请一个在安全程序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独立公司,对于彩票公司运营的安全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研究与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职员的安全性、彩票零售商的安全性、向彩票公司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商的安全性、供应商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防止彩票欺诈采取的措施的安全性、抽奖过程的安全性、电脑的安全性、数据交流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安全控制以及为防止侵入而设置的安全措施、彩票分销的安全性、关于确认获奖以及支付程序的安全性、涉及未认领奖金的安全性、每一个具体的彩票游戏的安全方面、在已经预先印制上获胜者的彩票游戏中寻找获胜者方面的安全性、以及适用于彩票公司及其运营的其他任何方面的安全性。安全研究及评估报告必须呈交彩票委员会、州长、审计长(the Controller)、司库(the Treasurer)、州检察长及州议会。在第一次审计完成之后,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类似的安全审计程序。

四、对构建我国彩票公信力的启示

我国彩票的公信力久为社会所诟病,但其历经四分之一世纪仍未找到解决之良方。诚然,社会现象是复杂的,很难找到一帖即灵的灵丹妙药。而且,外国成功的经验,未必移植到我国就能成功。但是,学习外国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沿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监督与经营分立机制不是构建彩票公信力的必要条件

在关于构建我国彩票公信力的讨论中,大部分意见赞成建立监管与经营分立的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建立市场化的彩票公司,并成立专职监管彩票的政府部门,例如彩票监管委员会,似乎没有彩票监管委员会,中国彩票的公信力就不可能得到保证。然而,我们看到,美国各州的彩票并非监管与经营分立的体制,而其彩票的公信力却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说明,监管与经营分立的体制并非构建彩票公信力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同样有可能保证彩票的公信力。这提醒我们,不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成立彩票监管委员会上,否则很可能只是徒增一个好看而无用的官僚机构而已。事实上,从我国的现实经验来看,成立专职的彩票监管委员会,不一定能够保证彩票发行与销售的公正性。例如,我国有证监会,股票市场的公正性长期以来却饱受质疑。[15]所以,成立彩票监管委员会,即便对保护彩票的信誉有帮助,看起来也不是保证彩票公正性的核心因素。

(二)严密的法律及监控制度是保证彩票公信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美国各州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彩票法律制度极为健全、细致,其严密的规管措施涵盖彩票发行与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为试图作弊的人设置了重重障碍。而我国在这方面显然相去甚远。我国自1987年发行彩票,但直到2009年才颁布一部大纲性质的《彩票管理条例》,其间20多年的时间就靠彩票发行部门零散发布的“通知”、“办法”支撑。而那些所谓的“通知”、“办法”也是相当原则,缺乏应有的严密性、细致性及可操作性。事实上,我国相当多的彩票弊案与管控措施不严密具有直接的关系。不少罪犯之所以可以轻易得手,正是因为各地彩票的安全管控措施漏洞百出。2009年《彩票管理条例》以及其后公布的《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虽然开启了法律制度建设的大门,但离保证彩票公信力所需要的严密性与细致性仍然相去甚远。

我国彩票发行与销售二十多年之久,其间弊案频出,社会反响强烈,但政府似乎反应迟钝,迟迟无法建立所需要的法律制度,这实在是值得认真检讨的事情。从较宏观的方面看,这可能与我国的立法体制与立法习惯有关。我国彩票立法体制(其他方面的立法亦类似)的弊端,是中央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立法,而他们实际上对于彩票操作的实务不太熟悉,这势必阻碍彩票法律的针对性、严密性与细致性。根据《彩票管理条例》,起草制定彩票法律规章的权力在财政部以及民政部与体育总局。⑤通常情况下,如果有立法需要,这些部门任命一些人组成立法小组,立法小组的人进行调查研究,负责写出法律法规的草案。从事彩票操作实务的人,最多是向立法人员提提建议或意见,难以真正参与到立法过程中去。而在美国各州,彩票立法的典型过程是先由州议会通过一部较具原则性的彩票法,然后由彩票委员会通过各种细则性的法律规章。然而,无论是彩票法,还是彩票规章,草案的撰写基本上是从事实务操作的人士,州议会或州彩票委员会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讨论、通过这些草案。就立法习惯而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法制历史尚短,较强调立法“宜粗不宜细”,所以制定出来的法律较具原则性,漏洞因此也比较多。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这种立法指导思想确实有改变的必要了。尤其是对于管控性质的法律,对于管控的具体措施,必须规定得具体、明确、严密,多从小处、细处着眼。

(三)对彩票从业者进行资格审查

美国对于彩票从业者的资格审查或称准照制度是一项极其特殊的制度,在保证彩票的公信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行业资格审查的重点是考察申请人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而彩票业的资格审查制度更加注重申请人的人品、遵纪守法的历史背景和财务状况。换言之,对彩票从业者的资格审查属于“正直性审查”(probity check)。从美国各州的实际情况看,美国对彩票经营机构以及与彩票经营有密切联系机构的核心人员的审查相当严格和全面,甚至比对美国联邦调查局执法人员的资格审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方面是出于历史原因,[16]P68-70另一方面是出于保证彩票业公信力的需要。众所周知,彩票是极其依赖公信力的行业。如果公信力受损,则不仅影响公众购买彩票的积极性和彩票销售额,严重者甚至影响彩票业的生存,这并非危言耸听,美国历史上两次禁止彩票销售,均因为彩票弊案所导致的公信力丧失。从实际效果上看,这一制度确实能把某些不适当的人排除在彩票业之外,从而对于彩票业的形象起到维护作用。因此,尽管对彩票从业者进行严格细致的资格审查耗时费力,甚至被批评为过分监管,但美国各州仍然坚持这一制度。

我国2009年实施的《彩票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未对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及其人员规定任何资格审查制度,2012年颁布实施的《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彩票代销者作了一些资格要求,但也仅限于年满18周岁、有适当的资金、场所以及近五年内无刑事处罚记录和不良商业记录等一般性要求。⑥这些零星的、简陋的规则显然不足以阻挡不当人士进入彩票业。2004年发生的臭名昭著的“西安彩票宝马作假案”,其核心人物杨永明早就有作假冒领奖金的前科,后来却成了西安彩票发行销售的承包人。[17]假如我国有资格审查制度,应该可以将其排除在彩票业之外。

(四)对彩票安全措施进行审计是加强彩票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美国各州在彩票机构运营的第一年,以及此后每隔几年,都要对彩票安全措施进行审计。这种审计或者由立法机构进行,或者由独立第三方进行,目的是检查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安全措施是否得到落实,还需要哪些改进。美国各州承担彩票安全审计的人员逐项对照彩票发行与销售机构落实法律的情况,写出审计报告并公之于众,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这种检查显然与我国的突击性、走过场式的检查不同。我国的彩票法律虽然写明财政部与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彩票监督工作,⑦但并未写明如何监督、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监督,致使所谓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总起来看,我国彩票公信力的建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与社会同心协力,从制度建设入手,逐步加以改善。尽管社会是复杂的,即使法律制度达到完美,也未必能够保证不出弊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基本的法律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或者未得到切实地执行,我国彩票的公信力将继续受到挑战。

注释:

① 1980年,在一次使用乒乓球抽奖的过程中,几个负责抽奖电视转播的人互相串通,把液体注入某些特定的球内,增加中奖机会。该案的主犯被判7年监禁。

② Minn. Stat. (2004), §§349A.02, subd.6.

③ Minn. Stat. (2004), §§349A06.subd.2.

④ Minn. Stat. (2004), §§349A07.subd.3.

⑤ 《彩票管理条例》第五条。

⑥ 《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

⑦ 《彩票管理条例》第五条。

参考文献:

[1] 许力攀,刘文涛.彩票监管机制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04,12.

[2] 张玉超. 我国彩票法律制度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1.

[3] 朱新力,唐明良. 政府对彩票业的法律规制——问题、成因及和谐社会的制度面应对[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2.

[4] Douglas, Andrew. The National Lottery and Its Regulation: Process, Problems and Personalities [M]. New York: Continuum, 2001.

[5] Rose, I. Nels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Wave: Gambling Will be Outlawed in Forty Years [A]. Eadington & Cornelius. Gambling and Public Policy [C]. Ren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Gambling, 1991, 65-86.

[6] Dunstan, Roger. Gambling in California [M]. California Research Bureau, California State Library, 1997, CRB-97-003.

[7] Grote, Kent & Matheson, Victor. Should Gambling Markets be Privatized? An Examination of State Lotte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3).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Paper 2. http://crossworks.holycross.edu/econ_working_papers/2.

[8] Durham, Steve & Hashimoto, Kathryn. The History of Gambling in America [M]. Boston: Prentice Hall, 2010, 5-37.

[9] Eadington,William R. The Legalization of Casinos: Policy Objectives, Regulatory Alternative and Cost/Benefit Consideration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6, 34(3): 3-8.

[10] Herrmann, Denise von. The Big Gamble: The Politics of Lottery and Casino Expansion [M].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2002, p72.

[11] McGowan, Richard A. Gover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aming Industry [M]. 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1.

[12] 俄勒冈州彩票官方网站.http://www.oregonlottery.org/About/Lottery101/History.aspx.

[13] Dave Gram, Associated Press, States consider privatizing lotteries (N), USA TODAY, 2008-1-20.

[14] Office of the legislative Auditor, State of Minnesota. Evaluation Report: Gambling Regulation and Oversight, 2005 (EB/OL). http://www.auditor.leg.state.mn.us/ped/pedrep/0502ch4.pdf.

[15] 马光远.“彩监会”绝非根治彩票弊案之良策[EB/OL].http://maguangyuanboke.blog.163.com/blog/static/10469061820099158575 326/.

[16] 王长斌. 澳门博彩法律制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7] 西安彩票宝马案真相大白后要重“补”与“救”[N]. 南方都市报,2004-05-10(02).

猜你喜欢
州政府公信力彩票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丢失的中奖彩票
噜噜猪买彩票
“公信力”和“公信度”一样吗?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彩票摊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