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记忆

2014-02-03 02:19杜思高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黄永玉小吃旅馆

杜思高

最早知道凤凰,是读了沈从文先生的《湘西》系列散文,那些文字唯美古旧,和着不尽的雨和眼泪,泛着浓浓的雾和潮气,打湿了小船的桅杆,诡秘野烈,甚至还带着一些盅巫的气息。

那年十月,我们去了湘西,晚秋的雨一连下了几天,把一座古城全部裹进了漾漾雨雾里。天冷得受不了,薄薄的夹衣抵御不了寒意,几个男女在店铺里,要来南方特酿的“女儿红”酒猛喝。几杯咽下,肚里立刻升腾起烈焰,暖意回升,走路却摇摇晃晃,踩在吊脚楼木质楼梯上,吱吱呀呀,感觉整个楼都在摇晃。

在凤凰古城,沿着窄窄的青砖灰瓦条石构筑的巷道漫行,仿佛穿越百年时光,一块砖石,一爿古店,都仿若凝聚着千般厚爱,散出着久远的文化光彩。瞻仰沈从文大师的故居,了解其生平,唏嘘不已。

湘西的风俗很多,泛着大山里少数民族的诡秘和奇特。参观一处展览,精致的木雕镂空床存放排列,有黑有红,颜色沉重,泛着隐隐的古旧光亮,有些床下裙边伸出凹的槽,据说是盛放眼泪的。土家族姑娘出嫁前,要狠劲地哭,哭得有板有眼,哭得肝肠寸断,哭得昏天黑地,哭得家人落泪邻居伤心,这样才能显出这姑娘的情深。哭嫁现在成了收费项目,50元听一小场,100元听一大场。我没听,怕受不了。

后来转到了一个地方,是黄永玉的老宅,宽大的展厅内,陈列着一幅幅价值连城的作品,被誉为“一代鬼才”的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他从小自学美术,文学,著有《永玉六记》《醉八仙》《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双子》等。黄永玉16岁开始练习绘画,后又痴迷于画荷,他的文字与画笔,同沈从文一样,为我们进入湘西提供了一个精神意义上的通道。

来凤凰前的头一天晚上,住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晚上,我在旅馆附近的街上踯躅,想找些食物吃。一处地方风味的小摊位亮着灯光,一把推车,几条茶几,几个小凳,形成了一个特色小吃的天地。慢慢踱过去,要了一份麻辣小吃,坐下来悠闲地品味着。稍后,一个气质优雅的女孩飘然而至品味小吃。她年龄约二十四五岁,着装时尚,脸容俊美,五官和谐精致,一双樱桃小嘴,涂着很浓的口红。湘西的寒冷和孤寂让客居他乡的旅人不由自主地搭讪,知我中原人士,开始娓娓交流,话语真诚,暖人心扉,“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夜的黑暗被语言的光芒照亮。

夜深时,回各自旅馆,怅然不舍。婀娜的姑娘同行,话语如水流,潺潺不绝,意犹未尽。晃动的树木摇曳着路灯的光芒,在她回眸向我说再见时,那一幅清纯的美目流淌出清澈迷人的目光,刷地照亮了心的世界。那一刻,她像聊斋中的狐仙一样妩媚,风情万种。

许多年后,我像《倩女幽魂》中得了相思病的书生,每每想起她如荷花胧月般的嫣然一笑,常觉有小刀在心中轻轻地割,苦痛却隐藏着。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黄永玉小吃旅馆
我是一个小吃货
《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
黄永玉的“荷花八千”
松间小旅馆
怕冷的小吃货 等
怕冷的小吃货
闯入吸血鬼的旅馆
可爱的小吃货
绘画赏析·黄永玉
黄永玉:这个老头儿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