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中的党建思想

2014-02-05 14:12惠文娟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作风党员

惠文娟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 710116)

毛泽东是最早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革命家。他成功地疏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节点在于调查研究,基于此也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根基。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但其核心在于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它们恰恰是在党内开展各项调查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依然具有重要性,作为毛泽东思想根基的调查研究思想也将继续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将试图以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过程,说明其对党的思想路线和作风建设的贡献。同时,指明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如何继续坚持和完善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作风,以及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与党建思想的形成

1.1 调查研究思想的萌芽期

在调查研究思想的萌芽期,毛泽东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毛泽东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时,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自觉活动,但他重视学习和探索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实际问题。他早年曾先后考察了洞庭湖边的农村,又深入到工厂了解工人的生活和劳动状况。面对20世纪初湖南思想界出现的与实际脱离的风气,提出人生要踏着实际说话并从实际出发研究事实、研究真理。1920年,曾写信给周世钊,提到若要为现今的世界做贡献,就离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如何做到不离开中国地盘,就在于对其做实地的调查及研究[1]。虽说此时毛泽东不可能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党的思想路线,但其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已经萌发,为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奠定了基础。

1.2 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期

在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期,毛泽东反对党内两种错误倾向,初步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雏形。建党后,毛泽东对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等问题开展调查,从而将其上升为理论以指导革命实践。他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2],这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雏形。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从思想理论的高度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思想路线”一词,把调查研究同党的思想路线联系起来。

1.3 调查研究思想的成熟期

在调查研究思想的成熟期,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概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调查研究之风作为转变党风的基础环节。调查思想成熟的首要标志是其系统化了。1937年为克服中国共产党党内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概括阐述正确的调查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另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概括并赋予实事求是以新含义,即去研究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规律性。而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在整顿党的作风过程中明确提出要全党推行调查研究,并强调这也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3]802。可见,把调查研究和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相结合的第一人是毛泽东,他把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到检验党员党性纯否的高度上。

1.4 调查研究思想进一步发展期

在调查研究思想进一步发展期,毛泽东把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面对角色转换,毛泽东强调调查研究对党来说是极端重要的。他多次接触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主人士,直接听取他们的想法。并组织身边的警卫、工作人员利用回家时间进行社会调查,间接了解社会。这是毛泽东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等优良作风的表现。他为解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人民带来的危害,提出1961年搞一个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另外,这一阶段把调查研究工作与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充分地结合起来,即调查研究工作是从群众中集中再贯彻到群众中去。

2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中的党建思想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形成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态度,更重要的是针对党、政、军发展问题形成党建思想。

2.1 坚持党独立自主的领导原则

早在大革命前后,毛泽东就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和革命实践,总结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并指出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没有掌握对革命的领导权。后来在秋收起义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强调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中,他更加强调在红军中建立党的领导中枢,提出从政治、思想、组织上实现党的领导。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为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依然坚持调查研究,目的就是独立探索适合本国的建设道路。

2.2 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谈调查研究的意义,“论证了调查研究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基础,是实现认识与实践相一致的必由之路,是形成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前提。”[4]调查研究思想中所提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促使我党打破思想上的本本主义,成功地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破除了党在实践上对共产国际指示的迷信,使我党能够成功地带领我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另外,在深入调查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要从思想上建党,把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通过思想理论教育以达到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品格[4]。正如我党历史上两次重大的整风运动的开展,就是在调查基础上做出的正确决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3 体现党的作风建设

毛泽东在建党初期就注意把调查研究当作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但由于“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和对调查研究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党内有许多人不愿搞调查研究,已进行的调查研究也长期缺乏结合客观实际状况。对此,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历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都是极坏的作风[3]797。他认为在调查过程中要有“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可靠的材料,进而形成正确的认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如此,他的调查研究理论中提到过许多调查方法。例如:在谈到开调查会时,毛泽东强调它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5]。后来提出的“走马观花”“下马观花”等方法,总体反映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针。还强调在我党成为执政党时,我党同志需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总之,他在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发展中逐渐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

3 对当今党建思想的启示

3.1 继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三大优良作风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江泽民曾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6]。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就是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老老实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是真的实事求是。另外,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对于我党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必须开展调查活动。新时期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必然要深入到实际中、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是党自我检查、密切群众的最好途径。

3.2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党是由其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组成的,党的先进性必然要由其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来具体体现。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靠理论教育,更在于党员干部要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这就要求党员自觉地开展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党员思想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思想上、组织上开展具有效果的理论教育,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党员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做调查研究工作,要深入到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并以自己的行动带动人民群众做调查研究。

3.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升科学决策能力

首先,坚持和发扬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前提条件。各国在激烈的政党竞争中要想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是关键。党的执政能力能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很大提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党坚持做调查研究。其次,坚持和发扬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的因素包含物质、政治、群众等,但群众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已经向我们证明,我党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党的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统一起来,把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作为群众路线的工作对象。要继续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就要真正做到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从此赢得民心,以此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中的党建思想不仅在革命时代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当今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意义更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要做好引领作用,必须注重调查研究这一中心环节在党建中的作用。

[1]孙可信,于良华,佟玉琨,等.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李永玲.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泰山学院学报,2009(3):75-76.

[5]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

[6]吕书正.南方谈话以后的中国[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2:9.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作风党员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我是党员向我看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实事求是”定乾坤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