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正则理念 关爱学生心灵
——高职高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的思考

2014-02-05 14:12程媛媛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困难家庭政治

程媛媛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师范学院,江苏镇江 212300)

秉承正则理念 关爱学生心灵
——高职高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的思考

程媛媛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师范学院,江苏镇江 212300)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职高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的必要性,以“秉承正则理念、关爱学生心灵”为主线,依托团体心理辅导协会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从“知、帮、建、辅”四方面入手,探讨高职高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的实施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高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

伟大的教育家吕凤子先生资助众多贫寒学生,将“对教育者要公平,人人都要受教育”的“正则”理念洒满校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不仅要加强物质资助,更要注重心理辅导。在新时期,秉承吕凤子先生的“正则”理念,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疏导,对于消除高职高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负性情绪、形成积极自我、提升主观幸福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做了大量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有不同的设定和选择,主要侧重于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研究、心理疏导实施的可行性及途径分析、加强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价值等方面问题的探讨;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以思辨(经验概括)模式为主;从研究结果来看,研究有共识性,即认为在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尊重受助者主体性、承认其差异性、解决其心理困扰,促其全面发展。

杨芷英从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出发,分析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探讨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1]。李万锦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疏导,要着眼于理念转变和方法革新,以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承认差异性为基点,以分层教育为途径,正确引导、科学疏通、拓展载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周茹探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现状,提出采用“5E”疏导法(榜样引导疏导法、启发诱导疏导法、激励规劝疏导法、环境熏陶疏导法、体验内化疏导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教育和引领,促其思想道德整体水平的提高[3]。何小刚借鉴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提出通过建设心理疏导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流平台,在化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4]。陈思坤认为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以引导学生增强心理调适和心理承受能力,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5]。解秀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心理疏导的可行性、意义、实施途径等进行探究,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具有目的的同一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教师心理疏导能力,利用学生会、团组织、班干部、心理委员等学生团体发挥其骨干作用[6]。傅云认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契合人的本性,充分体现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尊重,是育人、育心、育德的全方位综合教育活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7]。

2 加强心理疏导的必要性思考

2.1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以下问题:从学校、社会道德规范方面要求较多,从个体需求及权利方面考虑较少;关心群体思想状况较多,关注个体精神活动较少;生硬的教导、指导和灌输较多,科学的渗透、引导和疏导较少[8]。同时,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理想信念错位、诚信观念淡薄、感恩意识缺乏、奉献精神缺失等亟待解决的思想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社会价值导向偏移(重视思想解困,忽视精神扶贫)、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失重(注重经济解困、忽略思想育人)、教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工作中情感投入不足(重“约束”、轻“疏导”)有关。将心理疏导运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知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及时、高效地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2.2 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说理教育为主,强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尊重民主原则、理性原则,强调正面教育、科学“说理”,与“压服”“说教”“灌输”相对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但相对而言,方法较单一,无法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困扰,易忽视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从而使说理变成说教。心理疏导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思想上的困惑,通过疏通、引导方式,为其理顺思想困惑,清除心理障碍,助其提高思想觉悟,建立正向行为,这更能适应教育对象多元化的需求。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向:首先,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体现从单向到双向的发展趋势——由注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单项注入特点)到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交流(双向互动特征);其次,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体现从认知到人格的发展趋势——由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群众到把人格的总体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再次,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体现由遵循民主原则到秉承关怀原则的发展趋势——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过程中,疏导者除了遵循民主原则外,还提出关怀原则,将体谅和关心原则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9]。

2.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10]。该学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要遵循人的心理规律,从人的心理、思想、意识的内在联系入手,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的科学性。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和发展。首先,从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来看,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将思想规范、政治规范、道德规范等社会意识内化为研究对象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因此,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倾向,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其次,从研究过程来看,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其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进行合理心理疏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过程的中心环节。再次,从其研究方法来看,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形成过程始终与人的心理过程,即认识、情感、意志紧密联系,与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存在内在联系。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必须遵循心理引导、心理共振、心理相容、心理互换、因人施教等心理学原则[11]。

2.4 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该学生群体普遍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存在自卑、敏感、过度自尊等认知偏差,紧张与焦虑、偏执与敌对等负性情绪严重,人际关系上孤独离群、社交回避、自我封闭。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认为自己学历不如本科院校学生,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又因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彷徨、无奈。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群体加强心理疏导,对积极自我的形成、负性情绪的改善、正向行为的建立具有普适性。

3 实施途径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职高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一条主线”“两大载体”“三个阶段”这三个方面探析其实施途径。

3.1 “一条主线”:以“秉承正则理念,关爱学生心灵”为主线

著名教育家吕凤子先生提出的“正则”教育理念是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之魂,是传承的办学宗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能否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工作质量的标准,而不仅仅是顺利完成学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其物质帮助,更要重视对其心灵的关爱。因此,心理疏导要以“秉承正则理念,关爱学生心灵”为主线。

3.2 “两大载体”:依托团体心理辅导协会和志愿者服务队伍的表现,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其次,建立全方位、立体化三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网络体系:以班级、学生会、社团、志愿者服务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级心理保健网(面)、以各系部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级心理保健网(线),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为三级心理保健(点)[12]。再次,健全思想政治心理疏导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心理疏导服务:利用QQ群、电子邮箱、微博媒体等网络媒介,由专业心理学教师或学校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辅导员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4)“辅”:将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相结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业心理学教师、参加过心理疏导培训课程的辅导员对有需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同时,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团队合作训练、人际沟通训练、演讲比赛、模拟招聘会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形式,促使学生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开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视野,提高其心理境界。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依托团体心理辅导协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两大载体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认知偏差、家庭期望与就业压力较大、学习动力强大但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加之社会支持不当,使其普遍存在负性情绪严重、人际关系困扰、主观幸福感缺失等心理问题。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让成员参与各类游戏来获得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体验,从而积累生活经验,在经验中学习、从经验里成长。在团体心理辅导协会中,成员具有同质性,有类似的生活经历,这有助于同质性团体成员摆脱对贫困、自我、社会、他人的错误认知,协助成员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效能感,形成“积极自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孤儿院、养老院等,开展志愿者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接受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在帮助他人过程中奉献爱心、感知快乐、缓解心理压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3.3 “四个方面”:从“知”“帮”“建”“辅”入手

1)“知”:知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由专业心理学教师设计调查问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知其所想,急其所需。在问卷调查阶段要特别考虑到这些学生的敏感性、隐私性,比如在问卷调查环节,可采取对全班学生调查,然后再选取调查样卷中涉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卷做样本;或是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问卷调查时采取匿名调查法,这样可以获得真实的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帮”:帮学生了解资助政策,使其相信公正的存在。开展生源地贷款政策宣讲活动,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减免学费的规定和实施、助学贷款发放、支付宝还款、奖学金的评定等相关政策、各类助学金的评定和后期跟进管理教育,普及征信,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信公平、公正的存在。

3)“建”:建立健全学生心理疏导网络体系,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首先,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德育档案,及时了解他们受助前后

[1]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104-108.

[2]李万锦.践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考[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130-135.

[3]周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E”思想教育疏导法刍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2-24.

[4]何小刚.心理疏导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7):136-139.

[5]陈思坤.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价值统一性[J].理论导刊,2012(6):75-77.

[6]解秀华.大学生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高校辅导员学刊[J].2009(2):45-47.

[7]傅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J].管理观察,2009(15):254-255.

[8]寇红江,段海超,王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着力点[J].思想政治教育,2009(11):50-52.

[9]佘双好.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89-96.

[10]姜相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1.

[11]童彭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70-286.

[12]靳江丽.高职高专学生资助工作应重视情感关怀和人本诉求[C]/陈虎.江苏资助育人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5-110.

〔责任编辑:张 敏〕

Inheriting justice and caring m ind—Reflections on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financial-need students 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 Yuan-yuan
(Danyang Normal School,Zhengjiang College,Danyang 212300,China)

Based on the domestic scholars'existing researches on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poor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order to probe into and discuss the ways of implementing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hould be centered on“inheriting justice and law and caringmind”,group counseling work and construc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tea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G456

C

1008-8148(2014)01-0087-03

2013-10-23

程媛媛(1983—),女,江苏镇江人,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困难家庭政治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家庭“煮”夫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