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学生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4-02-05 21:53丛征途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标准分医科状况

李 硕,丛征途

(1.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辽宁沈阳110001)

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学生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李 硕1,丛征途2*

(1.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辽宁沈阳110001)

目的:调查当前医科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了解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66名医科大学生进行评估。结果:医科大学生的SAS、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40.49±11.91、44.83±11.63,其中分别有27.44%、36.10%的学生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分≥50)。不同性别、年级和城乡类别的学生在SAS、SDS中的标准分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分别为城镇和乡村学生的情绪状况差异不显著,有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焦虑;抑郁;医学生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环境中,同时,他们是情绪丰富但不够稳定的青年群体。医学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与普通大学生比较,他们具有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更繁重的学业压力。因此,医学生心理状况越来越受到高校工作者的关注。为了培养更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对医学生进行抑郁、焦虑情绪调查。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中国医科大学2011级(大二)、2012级(大一)七年制临床医学生300名,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剔除不合格问卷34份,获合格问卷266份。266名学生中,一年级137名,二年级129名;男生88名,女生178名;生源地为城镇175名,生源地为农村91名,平均19.45±0.75岁。

(二)研究方法。

应用Zung焦虑、抑郁量表(SAS、SDS)以匿名方式进行调查。

统计分析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症状的学生占全体的百分率(筛选标准为: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0者为“无抑郁”症状,≥50但<60者为“轻度抑郁”,≥60但<70者为“中度抑郁”,≥70者为“重度抑郁”);应用SPSS 13.0分析并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群体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的标准分平均值。

二、结果

医科大学生的SAS、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40.49± 11.91、44.83±11.63,其中,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分≥50分)的学生占全体的比例分别为27.44%、36.10%。

(一)各群体间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1.各群体间抑郁量表(SDS)评分比较。不同年级、性别、城乡类别的学生的SDS标准分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各群体间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不同年级、性别、城乡类别的学生的SAS标准分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二)各群体间存在明显抑郁、焦虑情绪学生评分和所占比例的比较。

1.各群体间存在明显抑郁情绪学生抑郁量表(SDS)评分和所占比例的比较。不同年级、性别、城乡类别的存在明显抑郁情绪学生的SDS标准分均值和所占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3)。

2.各群体间存在明显焦虑情绪学生焦虑量表(SAS)评分和所占比例的比较。不同年级、性别、城乡类别的存在明显焦虑情绪学生的SAS标准分均值和所占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3)。

三、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得分<50,情绪状态尚好;36.1%、27.44%的学生存在抑郁、焦虑情绪;0.75%、0.75%的学生抑郁、焦虑情绪较严重。提醒教育工作者对于少数情绪异常者应给予关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此外,医学生的SAS、SDS总粗分平均值分别为32.68±9.52、36.19±9.30高于一般人群29.78±10.07、33.46±8.55[1],说明医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较严重,应引起高校关注。

各群体学生抑郁、焦虑状况差异不大,可能是由于七年制大一大二学生均处在低年级,学科门类相似,并处于相同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所面临的压力基本相同。一般认为,社会经济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农村的学生可能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易形成封闭自卑的心理。但本次调查中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的抑郁、焦虑状况程度并不显著高于城镇组,与霍德春等人[2]对医学生所做调查的结果不同。可能农村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快速,城乡差异逐步缩小。各群体的存在明显抑郁、焦虑情绪的学生在SAS、SDS中的评分及在各自的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同样均差异不大,说明其抑郁、焦虑状况相似,需要同等程度的关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科大学生抑郁、焦虑状况比较明显,但其严重程度不及师范类大学生突出[3]。其原因可能是,七年制医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要低于师范类学生;本次被测对象为医科大一大二学生,平均年龄低于师范类大学四年学生,压力感可能较小。

综上所述,医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加强发展朋辈心理支持工作等以提高对医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程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13-24.

[2]翟德春,潘秀丹,李慧英,等.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92-93.

[3]赵碧玫,谭 怡.师范专科学生焦虑状况调查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4(4):55-58.

Investigation of Anxious and Depressive Status in Grade One and Two M edical Students

Li Shuo1,Cong Zhengtu2*
(1.Seven-year Program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Liaoning,China;2.Student-Affairs Department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Liaoning,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xious and depressive status inmedical students.Methods: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se 266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were assessed by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Results:The average score of thesemedical students is 40.49±11.91 in SAS,44.83±11.63 in SDS.27.44%and 36.10%of these medical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 anxiety and depression,which take up a comparatively large proportion.There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DS and SASaverage scores of students varying in grades,sexes and places they were born(P>0.05).Conclusion: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students varying in grades,sexes and places they were born have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s.Some students have comparatively sever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xiety;depression;medical students

R395.1

A

1002-1701(2014)07-0007-02

*通讯作者

2013-07

李 硕,女,七年制临床医学系在读,研究方向: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研究。

10.3969/j.issn.1002-1701.2014.07.004

猜你喜欢
标准分医科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探究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医者难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