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某抗震墙结构形式住宅设计

2014-02-08 09:5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层间剪力墙抗震

刘 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一、工程概况

此建筑为一公寓住宅楼,总长53.10m,总宽17.40m,总高度41.70m。其中地上十四层(含一层阁楼层),坡屋顶局部电梯机房、水箱间各一层,地下一层。地下室一层层高3.0m,主楼一至十三层层高3.0m、阁楼层层高3.05m,坡屋顶电梯机房层高4.8m,水箱间层高3.3m。其中地上部分为住宅,地下部分为库房。总建筑面积为12125.39m2。本公寓住宅楼有5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地下室和地上部分防火等级分别为一级和二级。

二、自然条件及地质情况

本公寓住宅楼为Ⅲ类场地,中等液化等级,建设地点为太原。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设计地震分组属于第一组,特征周期值查表得为0.45s,抗震设防烈度I为8度,相应的取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K=0.2。自然条件取值:基本风压值为0.40kN/m2(R=50),基本雪压值为0.35kN/m2(R=50),按照国家气象资料取值冻土深度为0.80m。自上而下场地基土各主要土层的工程地质特性见下表:

表1 土层的工程地质特性

工程场地从大的地貌上看属于汾河冲洪积平原,组成岩性为人工填土、湿陷性粉土、粉土及粉质黏土。地下水稳定水位介于现地表以下3.5m至5.15m之间,属孔隙潜水,年水位变幅约1.0m。在Ⅰ类环境下,地下潜水对本结构地下部分有中级腐蚀性,对本结构中的钢筋没有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场地为稳定场地,地基为均匀地基。

三、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

根据相应的工程勘察报告,若采用天然地基,则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又由于场地为中等液化地基,为消除液化并提高承载力,须对地基进行处理。经各方面因素综合考量,最终确定采用CFG(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插打砂石桩复合地基,桩的施打顺序为先砂石桩后CFG桩。经计算分析,其中插打的砂石桩采用桩径D=0.4m,正方形布置,间距S=1.2m,有效桩长L=12m,为消除液化,采用振动沉管成桩法。而其中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CFG桩采用正方形布桩,桩径D=0.4m,间距S=1.2m,有效桩长L=18m,桩体混凝土强度C15,采用长螺旋钻孔压力灌法,且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470kN,取值不小于350kpa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根据场地地质情况、主体结构荷载及形式等,此建筑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厚700mm,且基础混凝土垫层为100mm的C15素混凝土。

四、结构主体设计

1.结构选型

考虑到此建筑为公寓住宅楼,建筑布局相对来说不需要很灵活,在功能上不需要大空间、大层高、大柱网,同时兼顾建筑良好的抗侧力性能等方面的因素,最后确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整体刚度大,抵抗侧向变形能力强,抗震性能好,满足经济、安全、合理等各方面的要求。具体设计时采用了完全对称的布局形式,以使两个方向的抗侧刚度接近,且在多处形成了不完全封闭的筒体,剪力墙延竖向贯通建筑全高,在开设洞口处设置连梁,墙端设置边缘构件。依据相应规范,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2.主要荷载取值

表2 设计采用主要活荷载标准值 kN/m2

另外,施工检修集中荷载取1kN/m、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取0.5kN/m。

3.主要结构材料选取

表3 主要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同时,受力预埋件的钢筋均采用国标Ⅰ级、Ⅱ级、Ⅲ级钢筋,预制构件的吊环按照混凝土规范的要求均采用HPB300(Ⅰ级)钢筋。本建筑±零米以下内隔墙采用黏土实心砖,要求强度等级为MU10,水泥砂浆要求其强度等级M7.5;±零米以上内隔墙和外隔墙均采用A3.5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合砂浆砌筑,要求砂浆强度等级M5.0,且砌块容重≤6.0kN/m3。控制砌体施工质量等级为B级,满足基本建筑要求。

4.主要受力构件尺寸取值

表4 主楼结构主要构件尺寸 mm×mm

另外,对于纯剪力墙结构,同样需要给予重视的是对于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按照规范的要求,对于此建筑,其底部加强部位位于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其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部位位于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而四层及以上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即可,具体做法和要求应符合高层建筑规范7.2.14~7.2.16条的规定。在此不再详述过程和结果。

5.计算结果分析

(1)位移比

基于楼板刚性假定,在考虑偶然偏心条件下,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X向为1.05,Y向为1.19;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X向为1.03,Y向为1.18。位移比不超过1.2,不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风荷载作用时的内力组合下,层间最大位移值与楼层的平均位移值的比(Ratio)是:X轴—1.04,Y轴—1.03;最大层间位移值与平均层间位移值的比(Ratio)是:X轴—1.03,Y轴—1.05,满足规范要求。

(2)层间位移

计算时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同时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X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354<1/1000;Y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161<1/1000,均能满足高层建筑规范3.7.3条的限值要求。

(3)剪重比

底层水平剪力与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比值:X方向为6.48%;Y方向为6.50%,均大于抗震规范5.2.5条要求的楼层最小剪重比3.20%。因此计算结果满足相应要求。

(4)刚重比

进行结构整体稳定验算:其X方向的刚度重量比值EJd/GH2为17.16;Y方向的刚度重量比值EJd/GH2为16.71,都不小于1.4,能够满足国标规范《高规》第5.4.4条的整稳计算公式,也都不小于2.7,因此可不再考虑P-Δ效应对结构所产生的不利因素。

(5)周期比

表5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计算结果

本建筑基于扭转为主的Tt和基于平动为主的T1之比是0.7801/0.9073=0.8598<0.9;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为负0.084度;其有效质量系数:X向97.73%;Y向97.60%,满足要求。

五、结语

以上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本建筑采用抗震墙结构形式比较合理,满足了建筑经济、安全、适用、美观的总体要求,结构计算结果比较理想。

(1)加强底部加强区剪力墙配筋,减小竖向构件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

(2)根据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对薄弱部位进行加强,满足“大震不倒”;

(3)抗震墙布置位置合理,符合力学原理和要求,并设置多道防线,使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满足“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4)采用二元复合地基,节约成本,处理方式灵活可靠,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整体结构抗震墙布局合理,结构构件截面尺寸适当,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1]方正.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J].四川建材,2011(3).

[2]王遂峰.某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J].福建建筑,2011(10).

猜你喜欢
层间剪力墙抗震
沥青路面层间剪切性能研究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基于双向精控动态加载系统的路面层间联结性能测试仪开发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层间组合隔震结构随机动力可靠度分析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