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6岁儿童龋齿差异性的调查研究

2014-02-09 08:34钟桂英
教育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龋率龋病龋齿

钟桂英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龋病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也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重点防治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三大疾病之一。[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龋齿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由于地区差异、生活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儿童的患龋率及其差异性可能有所不同。本文选取天津市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完成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天津市儿童患龋齿的现状及其差异性,从而为制定预防和减少儿童龋病的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幼儿园及儿童家庭提供适宜的预防龋齿的教育建议。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天津市市区及郊县随机抽取了3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各随机抽取45名3~6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本次共发放问卷135份,收回有效问卷117份,问卷有效率为86.7%。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1.儿童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2.儿童的龋齿状况;3.儿童的出生状况;4.儿童的饮食习惯,包括是否喝饮料、是否挑食、睡前是否吃东西;5.儿童的卫生习惯,即餐后是否漱口。

二、结果与分析

在被调查的117名儿童中,患龋人数为46人,占总人数的39.3%;未患龋人数为71人,占总人数的60.7%。

(一)不同人口学特点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

不同性别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如下:男童中患龋人数为23人,占42.6%,女童中患龋人数为23人,占36.5%。男童的患龋率比女童微高,经统计学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502>0.05),详见表1。本结果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相一致。[2]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而幼儿园对儿童的饮食作息安排做了统一规定,男女儿童之间卫生习惯、饮食方式和饮食结构相差不大,因此性别之间的患龋率实质上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年龄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如下:3~4岁儿童中患龋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13.6%;4~5岁儿童中患龋人数为14人,占总人数的37.8%;5~6岁儿童中患龋人数为29人,占总人数的50%。经检验,儿童的年龄与其龋齿患病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4<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患龋率逐渐上升,其原因在于: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饮食习惯有所变化,有些儿童喜欢吃甜食而不爱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而且儿童还未形成很好的保护牙齿的意识,刷牙时若缺少家长督促就敷衍了事,或者刷牙方法不正确。2.儿童随年龄的增长,乳牙暴露于各种致龋因素的概率增加,且幼儿牙弓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扩大,形成生理间隙,牙与牙的接触点丧失,食物残渣易残留,容易导致菌斑形成。

表1 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二)不同出生状况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

117名儿童中,8人是早产儿,其中患龋人数为4人,占早产儿总人数的50%;109人为足月儿,其中患龋人数为42人,占足月儿总人数的38.5%。早产儿的患龋率比足月儿高,但经统计学检验,两者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526>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出生状况儿童龋齿的患病情况比较

(三)不同饮食习惯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

被调查的117名儿童中,45人挑食,其中患龋人数为24人,占挑食总人数的53.3%;72人不挑食,其中患龋人数为22人,占不挑食总人数的30.6%。挑食儿童的患龋率远高于不挑食的儿童,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4<0.05)。原因在于钙、磷、蛋白质、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均可增强牙齿的抗龋力,而挑食会使得儿童营养不良,引起儿童牙釉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使得牙齿容易被酸腐蚀,发生龋齿病。

当问及儿童是否会喝饮料时,有109人会喝饮料,其中患龋人数为44人,占喝饮料总人数的40.4%,还有8人不喝饮料,其中患龋人数为2人,占不喝饮料总人数的25%。会喝饮料儿童的患龋率高于不喝饮料的儿童,但经统计学检验,两者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91>0.05)。

在睡前是否吃东西的情况中,70人会在睡前吃东西,其中患龋人数为33人,占睡前吃东西总人数的47.1%,47人在睡前不吃东西,其中患龋人数为13人,占睡前不吃东西总人数的27.7%。睡前会吃东西儿童的患龋率远高于睡前不吃东西的儿童,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5<0.05),详见表3。这是因为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同时碳水化合物也是细菌的食物之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酸,并合成多糖,其产生的有机酸促成了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同时使得牙体硬组织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积聚,从而有助于龋齿的形成。[3]

表3 不同饮食习惯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四)不同口腔卫生习惯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餐后会漱口的儿童有90人,其中患龋人数为35人,占漱口总人数的38.9%,27人在餐后不漱口,其中患龋人数为11人,占不漱口总人数的40.7%。餐后会漱口儿童的患龋率微高于餐后不漱口的儿童,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不显著(P=0.350>0.05),详见表4。

表4 餐后是否漱口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患龋率逐渐上升;有挑食、睡前吃东西等不良习惯的儿童更容易患龋齿。所以龋病预防应从小抓起,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建议

由于儿童龋齿的发生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的过程,且儿童不懂得预防龋齿的重要性,因此,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在饮食习惯方面,应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相关研究表明,钙、磷、蛋白质、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均可增强牙齿的抗龋力。[4]家长应学会为儿童合理搭配食物,将食材用不同的方式烹调,尝试将儿童不喜欢吃但是有营养的食物做成不同的样式,确保儿童能够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此外,还应适当地选择一些粗糙的、富有纤维质的食物,使牙面得到较好的磨擦,促进牙面清洁,以便有效地抗龋。家长应培养儿童从小养成少吃甜食、零食,多喝白开水,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要让儿童多吃鱼、肉、蛋类,多吃奶及奶制品、蔬菜、水果等。

其次,在卫生习惯方面,应教育儿童从小养成餐后漱口、睡前刷牙的好习惯,刷牙方法要正确,应顺着牙缝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在儿童还不能自己刷牙的时候,可由家长用柔软毛巾或绒布擦洗牙齿。此外,家长要随时对儿童的口腔卫生及牙齿发育生长情况进行监护,定期(每年至少2次)带儿童去做口腔健康检查,因为检查有利于早发现龋齿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龋蚀进一步发展。

最后,身体锻炼对于儿童的牙齿健康也非常有帮助。因为增强机体抵抗力,也可增强抗龋齿能力。所以,应多带儿童去户外运动,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兴趣,鼓励儿童适当参加一些运动项目。

[1] 陈川碧,陈海琼,刑存乔.三亚市2354名2~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30-4332.

[2] 李开莲,林元姑,张秋金.龙岩市153名学龄前儿童龋病情况分析[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6,10(10):22-23.

[3] 胡运苑.儿童龋齿发病规律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74-75.

[4] 岳松龄.食物、糖、营养素与龋病[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8):419-423.

猜你喜欢
龋率龋病龋齿
儿童乳牙龋病的研究进展
滁州市南谯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效果评价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婴幼儿龋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
河南省中小学生1991年至2010年龋齿患病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