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儿肠道黏膜通透性变化及益生菌的干预作用

2014-03-01 02:26杜开先王军芳娄季宇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二胺酪酸通透性

杜开先,王军芳,罗 予,娄季宇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1]。大多数患儿为了明确诊断或病因而需住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研究表明癫痫患儿的医院感染率远高于国内外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率,也高于国内儿科神经内科组患儿医院感染率[2],对于癫痫患儿高感染率原因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推测其与患儿肠道黏膜通透性发生变化有一定的关系,益生菌干预可改善癫痫患儿肠道黏膜通透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 (ILAE)2005年提出的癫痫的新定义[3],结合病史、脑电图、影像学等资料由神经内科医师诊断为癫痫的患儿纳入研究。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平均年龄 (2.4±1.5)岁,体质量 (12.4±3.8)kg,癫痫病程 (3.02±2.48)个月,入院当日发作次数 (3.0±1.9)次;非干预组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 (2.5±1.4)岁,体质量(12.8±4.1)kg,癫痫病程 (3.04±2.45)个月,入院当日发作次数 (2.9±1.8)次。干预组在常规抗癫痫治疗同时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0.5 g/次,3次/d,口服。另选择我院体检健康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 (2.5±1.2)岁,体质量(12.9±3.4)kg。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癫痫病程、病情,3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具有均衡性。

1.2 血标本的采集与检测 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于肝素化的专用采血管,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7.2 cm)分离血浆,-20℃保存待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二胺氧化酶,酶促法测定D-乳酸水平。二胺氧化酶标准品、5型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由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生产;BIO-RAD Model 680酶标仪由美国BIO-RAD公司生产。

1.3 疗效标准 以发作频率减少的百分率为标准。完全控制:发作频率减少100%。显效:发作频率减少≥50%。有效:发作频度减少≥25%。无效:发作频率减少<2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较 3组治疗前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1个月后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干预组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较非干预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治疗1个月后癫痫控制情况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癫痫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u=1.009,P=0.313,见表2)。

表2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癫痫控制情况比较 (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epilepsy control after one month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是儿科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许能锋等[2]研究发现癫痫患儿医院感染率为39.0%,远高于国内外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率 (国际上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率为3%~17%,平均值为9%,我国为3.0%~13.6%),也高于国内儿科神经内科组患儿19.43%医院感染率,表明癫痫是儿科医院感染的高发疾病,但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证实胃肠黏膜是细菌易位和内毒素入侵的重要“门户”,肠道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内源性感染及脓毒症的基础。

目前,肠道黏膜通透性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口服示踪物法、血液指标检测法、肠黏膜形态学检查及细菌移位等,常用的示踪物主要有放射性同位素类、糖类、辣根过氧化物酶、蛋白质类及聚乙二醇等[4]。

二胺氧化酶是哺乳动物肠黏膜上层绒毛细胞中具有高度活性的细胞内酶,以小肠活性最高,在其他组织和细胞中几乎不存在二胺氧化酶,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增高提示有肠黏膜通透性发生变化[5]。人体内的乳酸主要为L-乳酸,D-乳酸含量极低,D-乳酸主要是由胃肠道细菌发酵产生的,肠道菌群中多种细菌均可产生,包括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等。正常情况下肠道固有细菌代谢、裂解产生的D-乳酸很少被肠道吸收,但是当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时,肠道中的D-乳酸可以透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浆D-乳酸水平升高[6],并且人及哺乳动物不具备将其快速降解的酶系,因此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可及时反映肠黏膜损害程度和通透性变化[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这可能与癫痫患儿反复发作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肠黏膜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肠黏膜通透性增高有关。表明癫痫患儿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增高可能是导致癫痫患儿高感染率的原因之一。

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变化与肠道黏膜的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等的破坏有关,癫痫发作时引起胆汁分泌减少或肠肝循环紊乱,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及肠道细菌过度繁殖[8];胃肠蠕动受到抑制或肠道摄氧受损,使肠道代谢下降,肠内菌群失调,革兰阴性菌过度繁殖,产生大量内毒素,损伤肠黏膜。故本研究在常规抗癫痫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对癫痫患儿进行干预治疗,1个月后,再次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较非干预组降低。结果表明,补充益生菌可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其机制为:益生菌可通过平衡肠道菌群、增强肠上皮细胞再生及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9-10]、调节肠黏膜免疫功能,从而在生物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3个层次增强肠黏膜屏障,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11-12]。酪酸梭菌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优势菌属增殖,抑制肠腔多种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重新建立肠道黏膜的生物屏障[13-14];酪酸梭菌释放代谢产物酪酸、丁酸等,是肠道上皮细胞再生和修复的重要能量底物;酪酸梭菌促进肠黏膜分泌sIgA,提高肠腔sIgA水平,参与免疫屏障[15];双歧杆菌可通过抑制肠道肥大细胞释放颗粒造成的肠道黏膜损伤[16-17],降低 Toll样受体 (TLR)2、TLR4的表达[18]达到保护肠道黏膜作用。

表1 3组治疗前后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diamine oxidase and D-lactic ac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hree groups

表1 3组治疗前后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水平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diamine oxidase and D-lactic ac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hree group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干预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二胺氧化酶(g/L)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 个月后D-乳酸(mg/L)治疗前 治疗1对照组 30 24.13±5.70 24.13±5.70 16.40±3.47 16.40±3.47干预组 64 26.85±6.64* 25.01±5.37 18.52±4.34* 17.68±3.89非干预组 56 27.44±4.88* 26.94±5.12*△ 18.89±4.45* 18.64±4.35*△F 值0.039 0.026 0.028 0.048 3.308 3.728 3.654 3.099 P值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癫痫控制情况比较无差异。表明在抗癫痫治疗过程中添加益生菌是否有利于控制惊厥发作尚需进一步探讨。

总之,癫痫患儿的反复发作可引起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控制癫痫发作、补充肠道益生菌可帮助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肠道黏膜通透性。

1 林燕妮,朱健清,陆益就,等.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分析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149.

2 许能锋,杨柳青,黄永权.癫痫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827-828.

3 Fisher RS,van Emde Boas W,Blume W,et al.Epileptic seizures and epilepsy:definitions propo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and the International Bureau for Epilepsy(IBE)[J].Epilepsia,2005,46(4):470-472.

4 刘晓昌,梅俏,许建明.肠黏膜屏障功能检测研究进展 [J].山东医药,2009,49(16):106-107.

5 Huang XX,Wang XP,Ma JJ,et al.Effects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lemented with glutamine and arginine on gut barrier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Zhonghua Yi Xue Za Zhi,2008,88(34):2407-2409.

6 侯维,孟庆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与修复 [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2295.

7 Cristescu ME,Innes DJ,Stillman JH,et al.D-and L-lactate dehydrogenases during invertebrate evolution [J].BMC Evol Biol,2008,1(8):268.

8 张燕,罗予.加味四君子汤改善小鼠肠黏膜屏障作用的研究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4):316-326.

9 Bruewer M,Luegering A,Kucharzik T,et al.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disrupt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by apoptosis-independent mechanisms [J].J Immunol,2003,171(11):6164-6172.

10 郝宁.肠道益生菌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173.

11 范妮,田字彬,孔心涓,等.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36):3745-3748.

12 谢凯元,吕小萍.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对肝硬化患者肠道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1):1314-1315.

13 汪志军,汤永志,燕飞,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7):1166-1168.

14 刘裕芳,姚洪彬.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4):494-495.

15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预防肺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研究协作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预防肺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10):732-736.

16 卢亚亚,莫清萍,张巧玲,等.双歧杆菌对卵清蛋白致敏大鼠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9):825-828.

17 肖智辉,李博.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3119-3120.

18 周国华,王为,秦稳,等.双歧杆菌对末端回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1):23-26.

猜你喜欢
二胺酪酸通透性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分子动力学模拟三乙烯二胺准晶体的可控晶体生长
戊二胺生物工业合成技术现状及发展意义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合成生物技术制备脂肪族二元胺的研究进展
生物发酵产丁二胺的定量测定
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研究
PICCO监护仪观察ARDS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盆栽与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