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2014-03-08 08:29肖绍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杂音瘘口患侧

钟 伟,肖绍文

0 引 言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是一种少见的以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的颅内血管病变,由于解剖结构上的特殊,自然愈合的概率很低,临床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7例TCCF的临床相关资料,以探讨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7例TCCF患者资料,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17~59岁;外伤至入院的时间为30 d~5年,外伤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为2 d~22个月。37例患者外伤原因包括车祸伤27例,钝器打击伤4例,高处坠落伤6例。

1.2 临床表现 3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搏动性突眼、眼睑水肿外翻及颅内血管杂音,其中3例于伤后即出现患眼失明,17例伴视物模糊,14例伴患侧眼球运动障碍,5例伴头昏、头痛,5例伴复视。

1.3 脑血管造影检查 37例患者均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37例患者中左侧TCCF 16例,右侧TCCF 21例。37例患者共有瘘口38个,1个瘘口36例,2个瘘口1例。11个瘘口位于C3-C4交界处(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前升段),24个瘘口位于C4水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水平段),3个瘘口位于C4-C5交界处(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后升段)。静脉引流方向:单纯眼上静脉引流20例,混合引流17例,其中眼上静脉+岩上、下窦14例,眼上静脉+皮层静脉+岩上、下窦3例。

1.4 治疗方法

1.4.1 术前准备 Matas试验:本组病例术前均能耐受Matas试验(即压迫患侧颈总动脉2次/d,每次30 min,均未出现意识障碍、肢体麻木无力、抽搐等症状。)

1.4.2 麻醉及路径 本组病例均采用神经安定加穿刺部位侵润麻醉。路径采用Seldinger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在数字减影(DSA)监视下,施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1.4.3 治疗材料 2009年以前材料选用法国Balt公司生产的可脱性乳胶球囊及Magic球囊微导管,使用8F动脉鞘及导引管。2009年以后改用法国Balt公司生产的可脱性硅胶球囊“金球囊”(Goldballoon)及Magic球囊微导管,使用6F动脉鞘及导引管。

1.4.4 术后处理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患者神志、语言功能、肢体运动、是否能听到颅内轰鸣音、患侧眼眶杂音是否再现。②对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者,给予控制性低血压。③3d内尽量不要活动,防止球囊移位,瘘再通。

2 结 果

37例TCCF患者共行39次血管内栓塞治疗。30例患者在成功地闭塞了瘘口的同时保持了颈内动脉的通畅,30例术中使用可脱性球囊1个19例、2个7例、3个1例、4个2例、5个1例;1次栓塞成功29例,2次栓塞成功1例,2次栓塞成功的患者行第1次栓塞时,成功地闭塞了瘘口,同时保持了颈内动脉的通畅,于术后第2天出现颅内血管杂音复发,复查发现球囊塌瘪,瘘口部分再通,予压颈实验1周,症状未缓解,行第2次栓塞,成功闭塞了瘘口,同时颈内动脉保持通畅,术后颅内血管杂音消失,临床症状缓解。37例患者中7例患者闭塞了瘘口的同时闭塞了颈内动脉,有3例每例均使用了3个球囊,其中1例第1次栓塞成功地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保持通畅,颅内血管杂音消失,于术后第2天颅内血管杂音复发,复查发现球囊移位,瘘口部分再通,再次行栓塞治疗,但球囊进入困难,建议患者改行弹簧圈或生物胶填塞治疗,但患者无法承担高额费用,选择闭塞颈内动脉;有4例每例均使用了2个球囊,其中1例有2个瘘口。7例闭塞了颈内动脉的患者或因瘘口过大无法完全闭塞瘘口,或因瘘口过小球囊无法进入瘘口海绵窦腔内,同时又因经济原因而选择了闭塞颈内动脉。

37例患者中,颈内动脉通畅率81%,术后2例患者出现头昏、头痛加重、血压升高,出现脑水肿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予控制性低血压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颅内血管杂音均消失,眼球突出、结膜充血、眼睑水肿、眼球运动障碍、头昏、头痛等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3例患者伤后即出现患眼失明,经治疗视力未能恢复,其余患者的视力均不同程度好转。

术后随访21例患者,其中闭塞颈内动脉者4例,因患者原因,未能再次入院复查DSA,无法获得相关影像学资料。21例患者均采用电话形式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2年。栓塞后,所有患者颅内血管杂音于术后当即消失;眼睑水肿外翻于术后2~3周消失;突眼于术后3~6月消失;视物模糊于术后2~3个月好转;眼球运动障碍于术后半年内恢复。至随访日患者均无颅内轰鸣感、突眼、视物模糊、眼球运动障碍、头昏、头痛等障碍,4例闭塞颈内动脉者中亦无失语、偏瘫等脑梗死表现。

3 讨 论

TCCF是指颅脑外伤引起的动脉与海绵窦之间的异常动静脉直接沟通。外伤原因主要有车祸伤、打击伤、坠落伤等。据上海华山医院冷冰等[1]报道,TCCF可分为三型:Ⅰ型为仅有颈内动脉系统供血,而无颈外动脉系统供血;Ⅱ型为除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有供血外,还有同侧或对侧颈外动脉的分支供血;Ⅲ型为双侧独立的由颈内动脉主干供血的TCCF。本组病例均属于I型。

由于解剖结构上的特殊,TCCF是一种少见的以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的颅内血管病变,自然愈合的概率很低,如任其自然发展,TCCF会导致功能障碍,例如失明及偏瘫,部分病例进展迅速,短期内导致神经功能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2]。因此,TCCF的临床治疗尤为重要。TCCF治疗的目的在于闭塞瘘口,消除颅内杂音,改善脑部血供,使眼球回缩,保护视力。其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可靠地封闭瘘口,同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3]。目前,经股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是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4-5]。

在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前,须行全脑血管造影,它可以提供供血动脉的来源、瘘口的位置和大小、静脉引流方向及脑动脉盗血情况和对侧脑动脉代偿情况,指导介入治疗,为介入栓塞提供定位依据[6]。判断瘘口位置可采取下列方法[7]:①压迫患侧颈动脉,经椎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经后交通动脉逆行充盈瘘口。②压迫患侧颈动脉,经健侧颈内动脉造影,对比剂经前交通动脉逆行充盈瘘口。借此以了解前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及瘘口位置。术中根据瘘口大小、开口方向选择合适的球囊进行栓塞。球囊内充盈等渗非离子对比剂,其浓度为200 mgI/mL,该浓度与血浆等渗,保持球囊呈充盈状态3周。在此期间海绵窦内血栓逐渐形成,并将球囊包裹在内,即使3周后球囊萎缩亦无球囊移位导致瘘口再通。

本组37例患者颈内动脉通畅率81%,临床治愈率100%。栓塞成功的标准为:①球囊位于海绵窦内、颈内动脉腔外;②海绵窦不再显影;③颈内动脉血流通畅;④血管杂音消失。

本组病例中2例均于术后第2天出现球囊塌瘪或移位,由于术后时间较短,海绵窦内血栓尚未充分形成致使瘘口再通。对于这种情况,可先行压颈处理,在此期间,血流阻断,有利于血栓的形成,部分患者通过压颈处理后可达到治愈,也有部分患者须再次栓塞。本组2例复发者中其中1例经再次栓塞治愈,同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术后2例患者出现脑水肿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考虑患者于栓塞术前长时间处于全盗血状态,当球囊闭塞瘘口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时,患侧大脑半球血流量骤增,导致颅内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不能适应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而导致的脑水肿、脑肿胀甚至脑出血。经对症处理症状大多于24 h后逐渐消失。

在必须闭塞颈内动脉时,一定要耐受术前Matas试验及术中颈内动脉暂时闭塞实验达30 min,方法是将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10~20 mmHg(1 mmHg=0.133 kPa)后,在患侧颈内动脉瘘口处放置一枚球囊连同瘘口与颈内动脉一同闭塞,持续30 min,观察患者语言、定向力、计算力、肢体肌力情况;同时行对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观察前后交通代偿情况。左右两侧大脑中动脉区动脉达峰时间差<1 s,作为代偿充分的指征。对于不能耐受闭塞实验者,绝不能闭塞颈内动脉;只有同时耐受术前Matas试验及术中颈内动脉闭塞实验才能闭塞颈内动脉。经随访,本组7例闭塞了颈内动脉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但亦有报道称即使是代偿良好的,TCCF在闭塞颈内动脉后仍可出现脑缺血性并发症,如面瘫、偏瘫、失语等[8],因此,牺牲颈内动脉必须非常慎重。

因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栓塞成功率高,且操作简单、经济、疗效可靠,是治疗TCCF首选方法。同时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也有一定的局限性:①有一定的颈内动脉闭塞率,Higashida等[9]报道的234例患者,12%的患者无法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②球囊早泄、破裂导致术后复发;③球囊脱落误栓塞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主干;④球囊压迫海绵窦内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因此,对于一些复杂病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和栓塞材料。

[1] 冷 冰,宋冬雷,周良辅,等.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影像学分型的探讨[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1,9(3):252-255.

[2] Hayashi K,Suyama K,Nagata I.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complicated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case report[J].Neurol Med Chir(Tokyo),2011,51(3):214-216.

[3] Wang W,Li YD,Li MH,et 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s: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J].J Clin Neurosci,2011,18(1):24-28.

[4] Teng MM,Chang CY,Chiang JH,et al.Double-balloon technique for embolization of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0,21(9):1753-1756.

[5] Annesley-Williams DJ,Goddard AJ,Brennan RP,et al.Endovascular approach to treatment of indirect carotico-cavernous fistulae[J].Br J Neurosurg,2001,15(3):228-233.

[6] 姚瑞红,赵 卫,易根发.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3):237-240.

[7] 肖绍文,张超元,杨雷霆,等.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10):648-649.

[8] Debrun GM,Viñuela F,Fox AJ,et al.Indications for treat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132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s[J].Neurosurgery,1988,22(2):285-289.

[9] Higashida RT,Halbach VV,Tsai FY,et al.Interventional neurovascular treatment of traumatic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lesions:results in 234 cases[J].AJR Am J Roentgenol,1989,153(3):577-582.

猜你喜欢
杂音瘘口患侧
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莫让杂音乱阵脚
超声下瘘口压迫加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肱假性动脉瘤17例临床改良探究
更 正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瘘口定位与内镜手术21例分析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微氧渗透辅助负压封闭治疗在食管癌三切口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大功率短波发射机杂音指标维护探析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站立位听诊:排除儿童病理性心脏杂音的可靠方法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