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解释学发展概况
——从狄尔泰到伽达默尔

2014-03-12 10:33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341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7期
关键词:哈贝马斯本体论海德格尔

安 婷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341000)

众所周知,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流派众多,开拓了另一番风貌。在此之中,解释学亦是不可忽略的一支发展力量,以至于成为现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

一、 何谓解释学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阐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亦有人将其视为关于理解和解释的技艺学。解释学可分为两类,一是确立文本的精确意义内容的“探究型解释学”,二是把语言符号中的真理和指示应用于当前情况的“独断型解释学”。但需注意的是,这两种解释学并不是绝对对立的。独断型解释学采取的是客观主义的眼光,认为作品的意义是“永远固定不变和唯一的”,以发现作者的意图为旨归;探究型解释学采取的却是历史主义的眼光,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是构成物,真理内容是随时代和人的理解而改变的。总体说来,解释学在发展中产生了三次转折,具体可分为:1.由特殊解释学转向普遍解释学(由局部到一般);2.由方法论解释学转向本体论解释学(由认识论到哲学);3.由单纯作为本体论哲学的解释学转向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由理论哲学到理论、实践并重)。20世纪的西方文论家们将解释学推入到方法论和本体论的范畴之中,开拓了解释学的意义,推动了这一学科的蓬勃发展。

二、 狄尔泰的现代解释学

德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家威廉·狄尔泰被誉为“解释学之父”。他上承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的思想,使解释学成为了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与此同时,他突出语言本身在解释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因而被视为哲学解释学的先驱。

1.对施莱尔马赫解释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施莱尔马赫完成了解释学发展历史中的第一大转向,即由特殊解释学转为普遍解释学。他作为独断型解释学的代表,自然是严循客观主义的认识方法,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演变,词义总在不断地变化,加之读者对作者个性的不了解,对文本的理解定会逐渐偏离作者本意。他的解释学的目的便是突显作者的本意,对文本作正确的解释,避免误解。

威廉·狄尔泰显然受到了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影响。狄尔泰同施莱尔马赫一样,采取客观主义的解释学视角,同样认为解释科学就是解释文献的技艺学,并将恢复原意的客观性放在了首位,提出“解释学方法最终目标是,要比作者本人理解自己还要好地去理解这个作者”。同后面的许多解释学家一样,他对施莱尔马赫提出的两个解释法则大加赞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解成为可能的条件:一是人类共同的心灵结构;二是人类相同的体验形式,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表达而完成理解,从而再度体验表达中的意义。

2.作为哲学解释学的先驱

狄尔泰在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划界”问题上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晚年对“划界”的标准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即“当体验、表达和理解的网络随处成为一种特有的方法时”,人才成为精神科学的对象。由此,“体验—表达—理解”便成为了精神科学的理论构架和方法基础。

对人自身的思考,使狄尔泰的方法论解释学带有了本体论的倾向,这种倾向集中体现在他对“体验”的解释。“体验”是具有意向性的,所以体验活动总是不自觉地指向进而寻求某种意义。在这里,可以见出胡塞尔“意向性问题”对狄尔泰的影响。体验是主观的,是完成表达、寻求理解的基础,所以上述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基础可以解释为“体验”通过“表达”来得到“理解”。“只有通过我自己与他人相比较,我才能体验到我自己的个体性”,体验是理解的必要准备,虽然这对对于精神科学的客观把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不否认,它使得解释学向本体论迈出了一大步,使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逐渐向哲学靠拢。

3.解释的循环

狄尔泰在《解释学的起源》中明确提出了一切解释艺术的根本困难:一部作品的整体应由个别的语词及其组合来理解,可是对个别部分的完全理解却又以对整体的理解为前提。即所谓的“解释的循环”。

在文艺作品中,有三种相互依赖的阐释循环:单个词与作品整体;作品本身与作者心理状态;作品与它所属的种类与类型。面对这样一个历史之谜,狄尔泰认为这源于人的有限性,由于解释者自身体验的不断变化,对作品意义的解释也非一成不变。狄尔泰承认这一点,但作为方法论解释学的研究者,他更注重“理解的本质设定的界限”,即变化之中的确定性,在他看来便是“客观精神”,这种客观精神对人类来说都是具有共同性的,这便是他所注重的理解方式。

三、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伽达默尔是本体论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将解释学由方法论转为哲学。他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哲学影响较大,发展了海德格尔晚年的思想,推进了本体论解释学的发展,并建立了哲学解释学体系。后期,哈贝马斯、德里达等人与其发生一系列学术论争,也促使他反思解释学的发展。此时,他认为对文本的解释学研究不足以回答根本性的问题,于是转向实践哲学,旨在恢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生活模式。

1.哲学解释学时期

论述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就不得不提及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出版,完成了解释学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根本转变。在海德格尔看来,理解并不是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对伽达默尔理论发展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海德格尔提出了“前理解”的概念。狄尔泰曾对“体验”作出分析,认为体验是表达和解释的前提,对事物的解释总是基于自身已有的体验。海德格尔则认为,人的理解一定是主观的,因为它受制于“前理解”,即一切解释都必须产生于一种在先的理解,而解释出来的新的理解,则是进一步解释的基础。

在伽达默尔的论述中,海德格尔口中的“前经验”被称为“偏见”,且他同样认为,在理解的过程中不存在完全的客观。这里需要提及一下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为寻求绝对真理,他对所有的非本质的东西都采取“悬搁”的态度。而伽达默尔却将偏见作正确与错误的区分,视正确的偏见为合法的偏见,充分肯定它在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在历史领域中,他主要回答的是精神科学的理解问题。在伽达默尔看来,“前理解”赋予了理解者和解释者以历史性的视域,而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则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为达到这一目标,自我的视域要与其他视域交融,达到一种“视域融合”。在视域融合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效果历史”,这也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性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

在美学领域,伽达默尔提到了艺术经验里的真理问题。他从“游戏”入手,认为游戏的真正主体是游戏本身,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而为达到这种自我表现,则需要观赏者的参与。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只有当被表现、被理解和解释时才具有意义。这不同于黑格尔所论述的“艺术的过去性”。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会在被理解的当下消亡,转而成为哲学或宗教的一部分。在伽达默尔看来,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解释,正是艺术作品得以继续存在的方式,加之以理解者自己的历史性视域,艺术作品体现的总是“永恒的现在”。

在语言领域,伽达默尔坚持世界本身是在语言中得以表现的。与传统解释学不同的是,伽达默尔并非将语言视为事物的符号,而是视为原型的摹本,使语言本身就具有指示功能,消解了语言的不确定性,使人的本性向语言性靠拢,由此完成以语言为主线的解释学本体论转向。

2.对伽达默尔的批判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对于哲学阐释学的论述无疑引起了学界的轰动,亦有学人对他的学说进行批判,其中赫希、哈贝马斯和德里达三人更具代表性。

在赫希看来,解释学的任务仍是“重建作者原意”,这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从根本上就是背道而驰的。赫希认为伽达默尔过分强调解释者的“填空意义”,忽略了作者的原意,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淹没作者的本意。

德里达与伽达默尔的论争,可视之为“新文本主义”和“新解释学”之间的论争。总的来说,新文本主义宣告“人的终结”,坚持“文本”性;而新解释学却更重视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德里达看来,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仍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观,低估了言语与写作之间的差异。

而哈贝马斯的批判对伽达默尔的影响则是极大的。哈贝马斯认为伽达默尔最大的贡献是强调了解释学的“应用”作用,但他太过重视本体问题,忽略了对人文科学的认识论的探讨,而且他太过注重传统,缺乏对传统本身的反思和批判。同样的,哈贝马斯认为语言既隶属于意识形态,就应对其进行意识形态的批判,而不是如伽达默尔一样,把语言和传统从本体论上绝对化。对于哈贝马斯的批判,伽达默尔作了相应的反批判。

3.实践哲学时期

伽达默尔在后期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实践哲学上来,正如他自己所说,是由于60年代后期收到哈贝马斯的批判而导致的论争。此时,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理论和反思应用在实践的领域,恢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生活模式,“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良善的时间生活”。

四、结语

解释学自西方中世纪发展至今,已历经了三次流变,解释的对象由特殊转为一般,解释的范畴由认识论转为哲学,解释的意义及影响从艺术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在我们的研究领域中逐渐彰显其重要性。

[1]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山东出版社,1999.

[3]洪汉鼎.理解与解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哈贝马斯本体论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有没有实践哲学?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知识分子如果有一件事情不能容许, 那就是变得犬儒”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On the Phubbing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论“科技理性”下现代社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