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小提琴作品中的传承、创新及先进性

2014-03-12 14:20王新乐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5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作曲先进性

王新乐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50000)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小提琴作品中的传承、创新及先进性

王新乐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50000)

中国的小提琴作品不仅吸收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各种音调和丰富的演奏技巧,而且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西方音乐作曲技法和现代作曲技术运用到小提琴创作中,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乐器性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小提琴作品中得以传承、创新,更使其具有先进性。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小提琴作品;传承;创新;先进性

本论文为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研究”(立项编号:2013BYS01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小提琴自16世纪初期作为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诞生在西方,其音乐创作至今已经历了近500年,而中国人从事小提琴作品的创作,有曲谱可考的第一首作品是1920年1月,杰出的科学家、小提琴爱好者李四光在巴黎留学期间,以小提琴独奏形式谱写的《行路难》,至今不足百年。在这不足百年的发展中,中国作曲家以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将民族音调和民族乐器特有的演奏技法与西方音乐作曲技法和现代作曲技术融为一体,谱写了无数首广为传唱的小提琴作品,这些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直接而具体地体现了民族特性,它是音乐中民族因素的基础,也是产生、繁荣专业音乐艺术的自然土壤。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小提琴作品中的传承、创新及先进性,在推广普及小提琴艺术和进一步对小提琴艺术在学前教育等各层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小提琴作品中的传承

我国有着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和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音乐语言、结构和演奏技巧。中国作曲家正是受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甚至感染,导致他们积极地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寻找创作素材,并与西方作曲技法和现代作曲技术相结合进行创作。

(一)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作曲家根据吐尔逊卡的尔创作的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刘富荣改编的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以及塔吉克族民间音乐素材改编的小提琴曲,乐曲展现了新疆音乐独树一帜的地域特征和丰富多彩的色调。小提琴在中、高音区奏出高亢、激昂的带有浓郁的新疆塔吉克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主要主题。乐曲主体的第二部分“热烈欢舞”,基本主题是根据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改编而来。

《金色的炉台》是作曲家根据群众中流传的歌曲《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进行提炼、加工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乐曲热情奔放,反映了钢铁工人的火热生活与壮志豪情。

《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根据白诚仁的同名口笛曲改编而成的小提琴独奏曲。乐曲短小精炼,曲调热烈明快,既保留了原口笛音乐的特色,又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特性。乐曲的引子由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节奏自由、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

《我爱祖国的台湾》的音乐主题是作曲家将台湾的民歌音调为音乐素材谱写成的。

(二)对民族乐器演奏技巧的传承

在《我爱祖国的台湾》的展开部分中,用小提琴半音级进模仿琵琶曲《十面埋伏》中的“绞弦”手法,把乐曲层层推向高潮。在《苗岭的早晨》中用小提琴模仿二胡、口笛的滑音、颤音、华舌等特殊演奏技巧,展示了妙趣横生的“鸟鸣”、惟妙惟肖的“芦笙”。在《恩情》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中,用了拨奏模仿“冬不拉”的弹奏;用连续的快速顿弓获得笛子的“花舌”效果。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小提琴作品中的创新

在中国作曲家的小提琴创作中,都是有意识的对西方的曲式、和声、旋律构成等作曲技法、小提琴传统演奏技法和中国传统音乐调式体系、民族旋律、民族乐器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性使用和融合,敢于探索、大胆创新。

比如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中,作曲家运用了现代作曲技术,吸取了“狂想曲”自由多变的结构原则和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在《茨岗》中的某些创作手法, 大胆采用“散板—小快板—散板—快板—急板”的速度布局,在不同音区、不同调性、不同力度、不同节拍上交替变换,使整部作品既富有对比,又具有强大的结构凝聚力。形态各异、情绪不同的多个旋律的组合,使作品在表象上具有了典型的自由、多变的“狂想曲”的结构特征,但是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脱离对核心材料的控制,既展示了令人目眩的小提琴技巧,又蕴涵了动人心弦的音乐情感。作曲家还广泛运用增二度特性音程和装饰性半音进行、模仿“冬不拉”的四音和弦拨奏。时而用敏捷快速的跳弓,时而用结实响亮的顿弓,时而出现铿锵有力的切分节奏,时而又出现相隔十六度的大跳弓,再加上生动的装饰音和泛音,以及打指方法的运用,使作品不仅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乐器性能,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中,作曲家陈钢大胆使用新的创作手法,在小提琴协奏曲中第一次使用琵琶。历来传说王昭君在出塞途中弹奏琵琶以吐心曲,在作品的展开部中运用了大段琵琶独奏,小提琴以拨弦应和,乐队则衬托出宁静的月夜般的背景,描写昭君梦萦家园,遥望故土,在颠沛流离的塞外独操琵琶的情境,深刻地表现了昭君深明大义的情操和对故土的热爱,使作品在感情表现的广度和深度上,有着更深层的刻画。琵琶与小提琴相辅相成,这在中国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中是第一次。

2005年作曲家陈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表现技法上不断大胆尝试,根据昆曲《牡丹亭》中最为著名的一折《游园惊梦》为题材创作了以小提琴、钢琴和昆曲相结合的三重奏《惊梦》。该曲以钢琴模仿古琴为主,小提琴与人声做呼应扮演柳梦梅的角色,其中有昆曲的念白作为过渡,将小提琴在关键的乐段中向昆曲靠拢。在舞台表现方面,昆剧演员不穿戏服出场,但要穿有昆剧标志性的水袖,在歌唱演员不唱的时候,要以戏剧中的身段进行表演,这样既保持了昆曲的味儿又使作品在风格上得到了统一。

三、融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小提琴作品的先进性

小提琴是西方音乐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它可以随意地改变发出音的音高,产生滑音、振音等不同的音响效果;它可以在运弓上加以调整来改变音的力度和长短;它可以通过对运弓的控制来改变所发出音的音色;它可以同时发出四个音的和声形成七和弦;它利用把位的不同,可以在不同的琴弦上奏出同一个音的不同音色;它采用是十二平均律,因此它可以任意转调……它具备同时改变音的所有要素,而这种音乐效果的产生,是任何传统乐器都难以做到的,这就是小提琴乐器本身的先进性。中国作曲家正式在掌握了小提琴乐器本身先进性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将西方的作曲技法、小提琴传统演奏技法和中国传统音乐调式体系、民族旋律、民族乐器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性使用和融合,创作出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小提琴作品,这些作品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乐器性能,又展示了令人眩目的小提琴技巧、蕴含了动人心弦的音乐情感。

民族民间音乐直接而具体的体现了民族特性,它是音乐中民族因素的基础,也是产生、繁荣专业音乐艺术的自然土壤。具有浓郁民族音调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蜚声中外乐坛,在国外被翻译成《THE BUTTERFLY LOVERS》,它超越了民族、超越了时代,寄寓了中国人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求,讴歌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永恒的人性美。如今《梁祝》成了中国的象征,凡是练习小提琴的人,一定都以会拉奏《梁祝》为乐事。日本小提琴演奏家西崎崇子的演奏,使具有中国民族音调的《梁祝》更趋国际化……一位马来西亚华人说过:“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

具有中国民族音调的小提琴作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深得大家的喜爱,使得小提琴这一西洋乐器在中国得到了广泛普及。具有中国民族音调的小提琴作品为世界小提琴曲目的丰富发展做出了特别的贡献,也为中国小提琴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大了它的艺术魅力。能够传承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在艺术的表现形式、审美观念还是在相应的文化意识中,恰恰是因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本身蕴积的巨大能量,才可以与西方音乐文化的撞击、启发下绽放出新质文化的异彩。许多孩子在学前时期便开始学习小提琴,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会伴随孩子们的一生,“音乐,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

[1]赵家圭.《在创造中国气派的小提琴曲的道路上》.载《人民音乐》,1979.2.

[2]洛秦编著.《小提琴艺术全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7.

[3]钱仁平编著.《中国小提琴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1.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作曲先进性
论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渗透与开展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篆刻
逐梦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邀你来我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George Gershwin
关于毛泽东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几点探索
伍光辉作曲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