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2014-03-12 03:13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理论工作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周 杨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过程,但大多很快销声匿迹,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与中国社会的主体力量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获得不断发展,就是因为掌握了主体力量。尽管如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问题的研究还缺乏足够重视,特别在当前我国面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的双重问题背景下,更需要我们提高对主体的认识。因为再先进的理论,只有与主体相结合,内化为主体自己的思想,才能影响和指导主体的行为。

一 正确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概念

哲学上关于主体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直到17、18世纪以后近代哲学家才开始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主体概念,由此开始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唯心主义把主体看作精神性和观念性的存在,认为客体是由精神性主体所创造的。旧唯物主义从人的自然存在方面对主体作出规定,他们虽然认为精神和意识只是主体的特性,但却把主体看作是孤立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1]3的论断。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是人,但并非任何一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主体,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即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具体而言,主体具有以下几个属性:(一)物质的属性。主体是指人,包括由人组成的社会集团,而不是指某种精神,这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人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物质世界,并且只有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二)意识的属性。人是有意识的,它的行动或行为一般是有目的和计划的,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三)实践的和社会的属性。这是主体最本质的属性。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类只有通过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改变周围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离开了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综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概念,即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在理论上认识和行动上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人及其组织。因为主体具有多种形式,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个人主体,即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具有核心领导地位或是作出突出贡献的个别人,如领袖人物;二是社会主体,即以共同的活动为基础而结成的人们的总体,如人民群众;三是集团主体,即按照一定的信仰、目的和利益组织起来的共同行动的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相应的作用,如阶级、政党、团体等。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也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实践着马克思主义的人们的整体,它是由人的多种复杂社会关系构成的。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类型及功能地位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各个部分的属性不同,他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处地位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他们的地位和所起作用进行正确分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他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领袖人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举旗手。历史唯物主义者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同时,也肯定了杰出个人(特别是领袖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面对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环境,英明的领袖能及时发现矛盾、调整政策。他们具有普通个人所不能起到的重大作用,正是这种作用决定了他们在群众主体的结构中处于领导的地位。具体而言,领袖人物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纵观我们党的历史,无论是在革命建设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还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之时,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领袖从来没有动摇过。正是由于党的领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始终坚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清除了障碍,不断推动其健康发展。第二,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上正确回答和应对中国与世界、现实与未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映出时代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是在以革命和战争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共产党领导人,以敏锐和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为全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第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立与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创造者,我们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新观点和新结论往往是新型理论形态的核心支柱。如毛泽东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正是这些具备较高理论水平、较强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党的领导人,带领着中国人民去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使我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主体。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主体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第一,党的先进性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共同的理想信念的阶级性的政治组织。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规定性,也是其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区别。党所具有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本质要求,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根本的力量源泉等方面。第二,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是理论创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集中全党和人民智慧进行理论创新,推动理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作风和优良传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发挥着两方面作用:一方面通过组织和领导,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从感性进入到理性,使中国人民的实践成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对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思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批判和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水平,并以此制定出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推进理论创新。第三,党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敢于创新的理论品质是革命建设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获得顺利发展与党所具有的大无畏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品质不可分割。邓小平把其精辟地概括为:“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2]368

(三)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其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少数精英群体向广大群众转化的过程。这不是一个自发自觉的过程,必须要通过群众的实践活动。第一,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实践力量。一个国家仅有先进的理论并不能取得胜利,只有真正觉醒了的群众行动起来,并作为根本的实践力量,才会有真正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缺少人民群众的参与,就难以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实践。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也是从群众中来,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第二,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认识力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素材和依据。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是孕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肥沃土壤。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方式。因此,中国共产党历来就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激发和培养人民群众发挥这种历史创造性。第三,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是对理论正确性检验的根本依据。人民群众的实践和认识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材料,中国共产党对这些原料加工和提炼所形成的理论究竟正确与否,最终还得由人民群众的实践去检验。例如,面对国内外对毛泽东开辟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质疑,人民群众用他们的成功实践对它的正确性进行了有力的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立足群众实践和经验创建理论,再通过群众实践对其进行检验和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

(四)理论工作者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工作者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和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献的考据与文本的训诂。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欧洲色彩,因此在传入中国时就面临着两个重要转换,不仅要从外文文本转换为中文文本,而且必须把其内容中包含的欧洲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转化为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3]534,这不是人民群众或是党的领袖能独立完成的,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和思想素养的人才能做到。文化素质较高的理论工作者自然就承担了这一任务。他们最先在中国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分布在高校、党校、各级社会科学院和各个党政部门,成为一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他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学重新进行研究、考证和校勘,加强了翻译的准确性,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他们把翻译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改造,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第二,理论的探索与演绎。理论探索与演绎离不开丰富的专业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理论工作者先后在各个领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科学发展观问题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凭借他们所具有的缜密思考和科学论证的优势,使经验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理论工作者就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第三,体系的创建与范式的推演。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仅是教育者和宣传者,也是组织者。在理论创新上他们侧重于从哲学高度把实践创新中的理论成果加以系统化和体系化,侧重考虑的是理论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使其具有逻辑连贯性和内在统一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化和体系化方面,理论工作者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邓小平的许多讲话是针对某些具体情况有感而发,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将这些零散的思想片段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正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努力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广大理论工作者运用自己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提出了不少有新意和有影响的理论创新成果,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化和体系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功能的激发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各部分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提高其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就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发挥领袖人物的举旗手作用。领袖人物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举旗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因此,提高这部分人的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个人素质的提升是领袖人物作用发挥的基础。邓小平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他曾说:“我希望党中央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决定,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2]368第二,完善的党内民主集中制是领袖人物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虽然领袖人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全党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所以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带动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努力奋斗,党内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为此,我们要坚决地反对个人崇拜。因为个人崇拜不仅严重破坏党内民主,使党员主体意识受到压抑,而且容易使党内产生严重的个人集权专制倾向,最终导致党的决策的重大失误,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害。第三,为培养年轻领袖人物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一个伟大艰巨的事业,领袖人物必须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因为年轻人富有活力和激情,具有创新精神,通过对他们的培养,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因此,领袖人物在选人方面要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努力从学习、工作、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要不拘一格地选用年轻人,大胆任用有知识、懂业务的年轻干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有人。

(二)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巩固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中国共产党具有的先进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马克思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主体的作用,为充分发挥这一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必须提高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第一,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一个政党要想保持先进性,就一刻也不能离开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性,就必须要好读和读好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书籍,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书籍,同时还必须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紧跟时代步伐,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与活力,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第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关键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特别是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更要自觉地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第三,发扬敢于突破陈规、改革创新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继续发扬敢于突破陈规、改革创新的精神。这要求我们党必须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潮流,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分析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思想特点,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寻求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发展。

(三)提高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中国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由精神向物质转化的根本基础,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能动作用,促进这种转化的顺利实现。第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最根本的前提是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不仅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第二,加强科学文化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群众。一个国家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科学思想一旦形成理论体系,并同亿万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教育人民,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民,善于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武器,这是今后我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第三,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作为人民群众的一个特殊群体,青年学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共青团员或中共党员。面对近年来出现的80后、90后问题,应发挥多种传播媒介的作用,从小为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目前,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是较为单一的授课或讲座方式,应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当然在宣传过程中要重视将马克思主义与青年学生特点相结合。青年时期作为个人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显著特征。他们的性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经验少、知识浅,但同时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这些特征强烈地影响着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确立。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袭,可能导致心智相对不成熟的青年学生所吸收的文化与我国社会主导文化相偏离。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化引领青年文化,用青年的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准备好后备力量。

(四)提高“三个意识”,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创新作用。第一,提高理论工作者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面对纷繁复杂和日趋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理论工作者所产生的对社会问题及其已有理论的怀疑和思考的态度。一个理论工作者要想进行创新首先必须具备问题意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工作者不只是宣传员和播音员,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关注和研究现实问题上,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的学科体系与教科书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贡献。第二,提高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即理论工作者有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向前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它针对的是少数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困境时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态度。为实现传承文明、传播真理、弘扬理性和育化心灵的崇高使命,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以对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不惧风险、敢于探索,努力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方针、政策的形成作出重要的贡献。第三,提高理论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都对理论工作构成了新的挑战。为完成理论创新的使命,理论工作者必须努力加强自己的创新意识。这不仅需要理论工作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而且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的实际,保持思想的活力和思维的敏感度,对社会关注、群众热议的话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理论创新的可能性,并抓住机遇进行准确的理论把握,从而推动理论创新的发展。

结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推陈出新,更需要人们的薪火相传,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其进行不断地研读、传承和创新。在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起主体意识,明确主体范围,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及主体三方面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发挥主体的潜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注释:

①梁树发教授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中,按照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作用,把理论家分为三类:“一类是政治(实践)—理论型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类是理论—政治(实践)型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第三类是学理型或学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这里的理论工作者主要是指学理型或学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理论工作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化对新时代理论工作者意识形态责任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理论大众化视域下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旨趣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