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联章组诗的整体性

2014-03-18 07:10杨海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名作欣赏 2014年32期
关键词:结构特征杜诗故园

⊙杨海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关于杜甫联章组诗的整体性

⊙杨海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联章组诗是杜甫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创作中,杜甫有意将联章组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经营、布置,使得整个组诗脉络贯通,犹如一篇。然而直至明末清初,杜甫联章组诗这一整体性结构特征,才被杜诗专家王嗣奭所认识,并在其《杜臆》中首次进行了揭示。然而王嗣奭这一开创性见解,至今未被学界充分认识。杜甫联章组诗被任意割裂、摘选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本文对王嗣奭就杜甫联章组诗所做的创造性论述进行了阐释,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杜甫联章组诗王嗣奭《杜臆》整体性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歌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小学到高中直到大学,都会要求学生不同程度地学习杜诗。在高中及高中以上层次的教材中,又都会选入杜甫的《秋兴八首》《后出塞五首》等联章组诗。在教材以外的各种杜诗选本及唐诗选本中,《秋兴八首》等联章组诗往往也不可或缺。

联章组诗是杜甫诗歌中极具特色的诗歌表现形式。之所以称之为联章组诗,而不简称为组诗,是因为杜甫在创作这些组诗时,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经营、布置的。组诗中的每一首诗都是整个组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首诗之间,相互衔接,前后照应,使得整个组诗具有浑融一体、犹如一篇的艺术效果。

杜甫的联章组诗既有联章古诗,又有联章律诗。最具代表性的联章律诗,当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客居夔府西阁时创作的《秋兴八首》。这八首诗是杜甫精心创作的一组联章七言律诗。组诗中的每一首诗都是整个组诗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不可随意互换,更不能任意摘选。然而自宋至明,尽管各种杜诗注本汗牛充栋,却从未有杜诗注家对《秋兴八首》的整体性结构特征进行过阐述。屡屡出现的是一些杜诗注家对《秋兴八首》的任意摘选与割裂。比如明代钟惺、谭元春所著《诗归》就只选了《秋兴八首》之“昆明池水汉时功”一首,钟惺还就此特别强调云:

《秋兴》,偶然八首耳,非必于八也……今取此一首,余七首不录。①

在钟惺看来,《秋兴八首》只是“偶然八首耳,非必于八也”,这表明他对《秋兴八首》的整体性结构缺乏正确认识。直到明末清初,王嗣才在其《杜臆》中,对《秋兴八首》的结构整体性进行了揭示:

《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拆去一章不得,单选一章不得。②

第一首乃后来七首之发端,乃三百篇之所谓兴也……山上则丛菊两开,而他日之泪,至今不干也;江中则孤舟一系,而故园之心,结而不解也。前联言景,后联言情;而情不可极,后七首皆胞孕于两言中也。又约言之,则“故园心”三字尽之矣……其二:“望京华”正故园所在也。望而不得,奚能不悲?……其三:公在江楼,暮亦坐,朝亦坐。前章言暮,此章言朝,承上言光阴迅速,而日坐江楼,对翠微,良可叹也……且追论当初,同学少年往往有去而为尊官者,只是轻裘肥马,贪一时之光荣,而忘社稷之长计,其误国可胜道哉!故有下章。其四:遂及国家之变……其五:极言玄宗当丰亨豫大之时,享年富尊荣之盛……其六:此章直承首章以来,乃结上生下,而仍归宿于故园之思也……其七与后章俱言秦中形胜。③

又云:

起来发兴数语,便影时事,见丧乱凋残景象。“故园心”三字固是八首之纲,至第四章“故国平居有所思”,读者当另着眼;“故国思”即“故园心”而换一“国”字,见所思非家也,国也,其意甚远,故以“平居”二字该之,而后面四章,皆包括于其中。如:人主之荒淫,盛衰之倚伏,景物之繁华,人情之逸豫,皆足以召乱;而平居思之,已非一日,故当时彩笔上干,已有忧盛危明之思,欲为持盈保治之计,志不得遂,而漂泊于此,人已白头,匡时无策,止有“吟望低垂”而已。此中情事,不忍明言,不能尽言,人当自得于言外也。此八章总结。④

脉络分明,首尾相应,八首竟一首矣。真增减一首不得,颠倒一首不得,何世乃有止选一首、并选一半者,殊失此本色。选杜诗又岂容易哉!⑤

清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评杜甫《秋兴八首》云:

道他是连,却每首断,道他是断,却每首连,倒置一首不得,增减一首不得,固已。然总以第一首为提纲。盖先生尔时所处,实实是夔府西阁之秋,因秋而起兴。下七篇话头,一一从此生出,如裘之有领,如花之有蒂,如十万师之号令出于中权也。⑥

清王夫之所著《唐诗评选》,不但将《秋兴八首》全部选入,而且评云:

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体尽失矣,选诗者之贼不小。⑦

张笃行、金圣叹、王夫之对《秋兴八首》“脉络分明,首尾相应”,“倒置一首不得,增减一首不得”,“自成一章”,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结构的认识,与王嗣“(《秋兴八首》)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拆去一章不得,单选一章不得”的观点完全一致。此外,清佚名《杜诗言志》⑧、清吴瞻泰《杜诗提要》⑨、清范廷谋《杜工部诗直解》⑩等亦对《秋兴八首》的结构整体性做出了类似的阐释和肯定。王嗣及清初杜诗学者对《秋兴八首》结构整体性的认识,对于深入理解《秋兴八首》十分重要,当视为杜诗诗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整体性结构特征不只体现在杜甫的联章律诗中,其联章古诗也同样如此。《后出塞五首》是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创作的一组联章五言古诗。对于此组五言古诗的整体性结构特征,钟惺、谭元春同样缺乏清晰的认识。在《诗归》中,他们只选了五首中的三首,即“朝进东门营”“献凯日继踵”“我本良家子”。钟惺评“朝进东门营”诗云:

出塞前后,于鳞独收此首,孟浪之极。⑪

钟惺认为,明李攀龙(字于鳞)对杜甫前后《出塞》只选一首的做法是极为轻率而不严谨的。钟惺的批评难免五十步笑百步之嫌。针对钟惺、谭元春等对《后出塞五首》任意摘选的做法,王嗣指出:

其五正与第一章相为首尾。首章主进,志在立功,尾章主退,志在立节,此国家两不可无,而公意归重于后一人也……五章一气转折到底,选者如何去取!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暂居同谷时,创作了联章七言古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王嗣评云:

七首脉理相通,章节俱协,要摘选不得。第一章“有客有客”,而次章以“长长”继之,分明一宾一主相对。⑭

公诗凡一题数首,必有次第,而脉理相贯。⑮

综观可见,以整体眼光认识、分析杜甫的联章组诗,已成为王嗣对杜甫诗歌的一种理性认识。此种认识深刻体现于他本人的杜诗研究成果之中。其所著《杜臆》虽为杜诗选评本,但对于杜甫的联章组诗则一律选足,绝不摘选。此种做法正是源自王嗣对杜甫联章组诗整体性结构特征的理性认识。

在杜诗的编选和教学实践中,对于杜甫联章组诗的整体性结构特征,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应以整体眼光去把握、理解杜甫的联章组诗。在编选教材时,即便由于篇幅限制,而不能将杜甫联章组诗全部选足,亦应在教学参考用书和学生自学读本中将未能选入的诗歌补足。在讲授杜甫联章组诗时,教师亦应对杜甫联章组诗的整体性结构特征加以强调。那种对杜甫联章组诗任意摘选,对其整体性特征忽略不提的做法,是简单而轻率的,是违背杜甫创作本意的。

①(明)钟惺、谭元春著,张国光、张业茂、曾大兴点校:《诗归》(卷二十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3页。

⑤⑧⑨⑩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第26页,第26页,第27页。

⑥(清)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卷三),台湾大通书局,1976年影印宣统二年顺德邓氏排印本,第357页。

⑦(清)王夫之选评,王学太校点:《唐诗评选》(卷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⑪(明)钟惺、谭元春著,张国光、张业茂、曾大兴点校:《诗归》(卷十七),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1页。

⑬(清)杨伦:《杜诗镜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作者:杨海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唐代文学。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结构特征杜诗故园
论莫言小说的复线式结构特征
嫦娥的思念
高原鳅属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信息
论东巴文对称型字组的结构特征及音义功能
李轶贤
好事近·故园之恋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贫困无田杜太守
春日
浅谈高考数学中的审题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