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辅导员博客建设的热推广与冷思考

2014-03-21 05:33刘永华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博客辅导员大学生

刘永华

(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大学生辅导员博客建设的热推广与冷思考

刘永华

(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随着2013“中国梦·育才梦”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大赛的推进,辅导员博客进入到发展高潮。文章总结了2005年以来辅导员博客建设的成效和凸显的问题,提出了辅导员博客建设必须实行团队建设的主张。作者认为只有加强辅导员博客建设才能符合人才发展的要求,才能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才能打造辅导员博客精品,才能发挥博客的思政教育功能。

高校辅导员;博客;思考

近年来,各高校思政系统的同行一直在探索网络思政工作的方法,许多高校要求辅导员开通工作博客,并将辅导员博客建设纳入学生工作。辅导员博客建设从个人尝试的初级阶段进入到自上而下组织推进的关键阶段。2008年,教育部首次设立 “十佳辅导员博客”。2009年,首次将 “普及辅导员博客”列入工作重点。2010年教育部向高校配发《辅导员博客工作手册》。2011、2012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分别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博客大赛,2013年 “中国梦·育才梦”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大赛将辅导员博客建设推向高潮。但是,由于精力、知识、技术有限,辅导员在博客维护、博客育人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许多辅导员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定位工作博客的建设目标、维护工作博客、博客更加引人等方面存在困难,这就需要对博客建设进行冷静思考。

一、辅导员工作博客的建设成效

1、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互联网的开放性、盲目性及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应用网络平台和技术,还要从网络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发挥网络交流的特点和优势[1]。辅导员博客以个性化、开放性和交互性的优势,满足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和新要求。首先,博客的评论和回复功能,顺应了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模式,促进了辅导员和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为辅导员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了基础。其次,辅导员利用博客的公开性就某些事件或话题进行剖析、评论和启迪,大学生通过自主浏览博客接受教育,参与评论和讨论,减少了说教的强迫性,降低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逆反情绪和排斥心理,更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提高了学生事务管理的效率

辅导员博客既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场域,也是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平台。首先,辅导员可以通过博客发布完整详细的通知、文件、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避免通过学生干部或飞信传达信息的碎片化而影响工作的落实效果。其次,辅导员可以利用博客的交互性,收集学生在落实通知、文件和开展活动时遇到的实际困难,征求学生的建议,及时作出指导或调整,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辅导员可以利用博客强大的链接功能,将学校的学工处、教务处、招就处等网站连接到博客首页,方便大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通知、文件和政策,下载相关表格进行填写,提高了学生事务办理的效率。

3、促进了辅导员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博客的教育使命和服务使命,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探索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规律,掌握最新知识和先进理念,有效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首先,辅导员博客能够长久保留辅导员工作的轨迹,有助于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复总结和评价,对自己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进行反思,通过实践——反思——实践的螺旋上升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同样,辅导员博客展现了辅导员和所带学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增加了辅导员的成就感。其次,辅导员博客的建立,有效拓宽了辅导员职业圈[2]。辅导员通过博客共享知识、交流经验,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与情感交流,不仅促进辅导员群体素质的共同提升,而且能有效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最后,辅导员通过博客将自己的日常工作,成长历程和工作成果一一呈现出来,有助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对辅导员工作加深了解,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自2005年以来,辅导员博客建设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200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博”导人生——上海高校辅导员优秀博客文集》,201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博”出精彩——上海高校辅导员优秀博客文集》,201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立德树人 “博”导人生——2012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博客文集》。涌现了一批优秀辅导员如复旦大学包涵、上海交通大学凌惠、重庆大学袁莉、泰州学院朱以财等,有效促进了辅导员队伍建设。

二、辅导员博客建设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博客建设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现象

由于辅导员工作较繁杂,加上部分辅导员对辅导员博客的育人和服务功能持怀疑态度,不少辅导员虽然按照学校的要求开通了博客,但却无心经营,导致博文数量少、博文更新慢、博文内容单调,与学生互动少等现象。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辅导员博客抽样调查显示,博文更新率平均每周一次为15%,平均每月一次为50%,一月以上未更新为35%;博文数量在10篇以下为20%,在10-30篇为55%,30篇以上为25%;博客访问量在500人以下为15%,在500-2000人为60%,2000人以上为25%;原创博文比例为60%,转载或发布通知等为40%[3]。以上数据说明辅导员博客建设呈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趋向。

2、辅导员的网络素养有待提高

网络素养,指人的基本素养中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4]。对于一般网民来说,网络素养是指以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判别防护的能力。对于辅导员来说,网络素养是指驾驭和运用网络、依靠网络开展思政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这就要求辅导员能有效运用网络技术、具备良好的受众意识和教育理念,做好网络安全监督的网络素养。首先,辅导员的网络技术水平不够高。由于专业等原因,辅导员未能充分挖掘辅导员博客的强大功能,网络流行语言应用缺乏,图片、音频、视频的使用概率低。导致辅导员博客样式单调、内容陈旧、语言古板,互动缺乏,降低了辅导员博客的吸引力和育人功效的发挥。其次,辅导员的网络素养不高还体现在受众意识淡薄。许多辅导员博客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博客内容过多的是辅导员的工作生活感悟,对大学生关心的专业发展前景、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内容较少。辅导员博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媒介,其受众意识不仅仅在于情感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能否更好地服务受众,尤其是当受众针对辅导员工作提出意见时,能否及时地听取并给予反馈。最后,辅导员的网络安全监督意识需要加强。在今天的数字化网络时代,网络安全监督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网络素养。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注重博客账号的加密工作,注重博文信息的甄别和把关工作。防止他人利用辅导员博客发布虚假、违法言论,营造健康的舆情氛围,将辅导员博客打造成健康向上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

三、对辅导员博客建设的思考

为了更好发挥辅导员工作博客的育人功效,解决辅导员博客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强辅导员博客的团队建设是必然的选择。辅导员博客的团队建设通过整合专兼职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骨干、优质校友等力量,采取 “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教师+学生干部骨干”等形式组建团队,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和就业指导等为基点建立工作博客,实现博主在知识结构、时间精力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满足学生需求。这既是对辅导员博客的个性创意的保留,也是对辅导员知识经验、精力局限的有效开拓。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能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通过科学组合,有利于博客建设的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以2010年受到中央领导人特别批示的湖南大学为例,湖南大学率先进行了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过 “辅导员+学生干部”的组合方式共同创建了团体博客,如 “金大团”、“凝聚态”,“菁华土木”,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凝聚了人气。截止到2013年9月22日,团体博客 “菁华土木”http://uzone.univs.cn/blog/1453893.html,日志总数:1695,评论总数:14000,浏览总数:293892。

建立辅导员、学生、家长之间的多方交流机制。辅导员之间在博客中可以进行理论研究,实现资源共享;进行难题探讨,实现经验分享;进行情感互动,实现思想分享。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在博客中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剖析学生的心理变化,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交流,为家长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的平台,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

结语

加大对辅导员工作博客的宣传,增加学生对辅导员博客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师生感情,使双方更好地互动与交流。只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心系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 “线上思政”与 “线下思政”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辅导员博客在提高思政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学生事务管理效率,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促进辅导员博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博客团队建设。第一,整合各种资源优势,组建交叉共融的辅导员博客团队队伍,为博客建设提供绵延不绝的智力源泉;第二,明确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增强思政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第三,规范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的运行机制,确保思想和舆论引导的精准化、程序化;第四,完善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的保障机制,确保团队建设的长效性、持续性;第五,加强宣传,强化交流。增强博客团队宣传推广和便捷互动,确保博客建设的交互性。

[1]杨贤金·辅导员博客工作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刘基,王首道·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研究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3]薛徽,房志明·高校辅导员博客建设途径探索刍议[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4]孙厚纯·高校辅导员博客的建立及功效研究[J].江苏高教,2011(5).

The Hot Promotion and Cold Thinking about the Blog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Liu Yonghua
(Th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Anshun University,Anshun 561000,Guizhou,China)

With the promotion of“China Dream Incubation Dream”2013 national college instructors’blog contest,counselors blog is into the surge of developmen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bout counselors’blog practice from 2005 to now,and points that counselors‘blog team building meet to the needs of personnel training,and promoting the counselors construction,it will help to build counselors blog boutique.It will be conducive to pla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 by counselors’blog,it is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build a sustainable counselors blog.

counselors;blog;thinking

李昌礼)

G641

A

1673-9507(2014)01-0035-03

2013-10-30

刘永华 (1982~),男,贵州晴隆人,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业经营实务。

猜你喜欢
博客辅导员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博客天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