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靖 《道德真经集解》音释考

2014-03-21 08:27杨荫冲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广韵音义平声

杨荫冲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贵州 贵阳550018)

《道德真经集解》四卷,南宋福建泉州清源山天庆观道士董思靖撰,著录于明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短字号,卷前 《序说》落款于淳佑丙午 (公元1246年),卷尾附宝佑丁丑天台谢 跋文和前恩平假守黄必昌宝佑丁巳 (公元1257年)后序。淳佑、宝佑,皆南宋理宗朝年号;理宗时无丁丑年,宝佑 “丁丑”为”丁巳”之讹。董思靖为理宗时人,本书当作于此时。谢 时任泉州知州,黄必昌宝庆间曾任广东恩平知州,也是一位理学家。董氏有见于 《老子》的前人笺释 “参错己见,注脚纷然”,反对以炼丹升仙之说解释 《老子》,遂裒集王弼、唐玄宗、陈景元、司马光、王安石、苏辙、宋徽宗、邵若愚、朱熹、叶梦得、程大昌、刘骥等诸家之说,即 《道德真经集解》。作者也并非简单地杂凑众家注疏,“是经大义,固已见于诸家,然或病其无所折衷……采摭诸说,亦间出己见以补一二。或诠其文,或逗其意,附以音释,订以异同,图便观览。”[1]可见董氏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三个方面:集注,释音,校异同。此书的 《道藏》本为最早的版本,此外还有清光绪十万卷楼丛书二卷本,也是以前者为祖本。

为了方便阅读,克服文字障碍,古人往往为经籍文本中的字词标注读音,多以 “释音、音释、音”等术语称之,习惯上叫做音义体,是传统传注体式的发展。董思靖的《道德真经集解》也继承了这一传统,“附以音释”。下面我们就来考察此书注音所包含的内容。

根据我们的统计,《道德真经集解》全书共有143条为经文所作的注音,散附于每节注文之前,个别条目增附有简要释义。①

就形式上看,为93个字头作的143条音注中使用反切66条,占46%;纽四声47条 (平声8条,去声20条,上声18条,入声1条),占33%;直音28条,占20%;“如字”3条 (其中1条同时注明如字、上声,即以上声为如字读)。

既然董氏此编跟唐陆德明的 《经典释文·老子音义》同样是为 《老子》施音,我们就可以通过摘录的经文字词相互比勘,较其异同。②

经由比对可知,《道德真经集解》与 《经典释文》所据底本并不一样,但基本上只是表现为个别语句多寡和用字的差异。如 《集解》第二十五章 “彊爲之名曰大”(12-835c),《经典释文》作 “强”;第三十一章 “恬惔为上”(12-838b),《经典释文》作 “恬澹”;第七十二章 “无狭其所居”(12-857c),《经典释文》作 “无狎”。我们把涉及音注的此类经文互异情况排除在外,结果发现两者全同音释的达到52条之多 (《经典释文》“某某反”依宋人习惯一律改作 “某某切”),39条音注或用字不同、或以纽四声改换直音和反切,而音韵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这两项共91条,占总数的64%。因而可以有把握地得出结论:董氏 《集解》明显地袭用了先出音义书 《经典释文·老子音义》。

剩余的52条音注根据性质不同约可分为两类。

(一)共见于 《集解》《经典释文》而取切各异 (9条)

1.《集解》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音注:“离,平声”(12-827c)③

2.《集解》二十八章:“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音注:“离,平声”(12-837a)

《释文·老子音义》:“能无离,力智反”,“不离,力智反”,去声。离,《广韵》“吕支切”来母支韵、“力智切”来母寘韵,平、去二读均有 “分开”义。此二例 《集解》皆只取平声。

3.《集解》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音注:“见,形甸切”(12-834b)

《经典释文·老子音义》:“自见,贤遍反”,匣母线韵去声。见,《集韵》“形甸切”,匣母霰韵去声。霰线同用,实为同音。

4.《集解》三十一章:“若美之者是乐杀人也”,音注:“乐,去声”(12-838b)

《经典释文·老子音义》:“乐,五教反,又音洛”。《广韵》“五教切”,疑母效韵去声,“喜好”义;“卢各切”,来母铎韵入声,“安于”义,与直音字 “洛”声同。《集解》只取 《释文》首音。

5.《集解》三十九章:“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音注:“珞,字当作硌,音洛,石貌”(12-842c)《经典释文·老子音义》:“珞,音络,又音历”,络,《广韵》“卢各切”,来母铎韵入声,与 《集解》“洛”字音同。《集解》辨经文“珞”字当从石旁作 “硌”,注音与 《经典释文》首音同。

6.《集解》五十五章:“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音注:“嗄,所嫁切,声嘶也”(12-850b)

《经典释文·老子音义》:“不嗄,一迈反,气逆也;又于介反。而声不嗄当作噫”。嗄,《广韵》二读:“所嫁切”,生母禡韵去声,“于犗切”,与 《经典释文》“于介切”同,影母怪韵去声,皆为 “声音嘶哑”义。此例 《集解》从《广韵》取切。

7.《集解》五十九章: “早复谓之重积德”,音注:“重,去声,再也”(12-852a)

《经典释文·老子音义》:“谓之重,直容反”。“重”字的 “重复”义 《广韵》有二读: “直容切,复也,迭也”,澄母钟韵平声;“更为也,柱用切”,澄母用韵去声。现在于 “重复”义一般取平声一读。

8.《集解》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音注:“奥,于到切。《经典释文》云:室之西南隅曰奥,谓深邃如堂奥也”(12-853b)

《经典释文·老子音义》:“奥,于六反,暖也。河上:乌报反”。《集解》所据 《经典释文》版本与今所见有别。奥,《广韵》“乌到切”,影母号韵去声,“于到切”与此及《经典释文》又音 “乌报反”同。

上列各条或据韵书、或据 《经典释文》定音,在同义异音中或取韵书的一读,或选 《经典释文》的首音或又音,显示作音人是有一定抉择的,并非对后者如数照搬。

9.《集解》六十一章:“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音注:“大国以下,及或下以取之下,音暇,自上而下也;小国以下,及或下而取之下,如字上声,本在物下也,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12-852c)

《经典释文·老子音义》:“以下,遐嫁反”。下,《广韵》“胡雅切”,匣母马韵上声,作动词 “自上而下”义;“胡驾切”,匣母禡韵去声,作方位名词 “低下”义。二读为 “上-去”变调构词。细绎经文文意及所引注文,“大国以下小国,汤事葛也;小国以下大国,句践事吴也”,均为无论本国强大或弱小都能承奉别国之义,所以 “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当依 《经典释文》取上声一读;“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指国力实强却示之以弱以笼络小国,国力本弱则承事大国以进取之,“下”均指表现出来的地位尊卑而言,都应取去声一读。《集解》则不管词性,大事小者,读去声,小事大者,取上声;“自上而下”,为动词上声,“本在物下”为名词去声,注音释义恰与词性相反。这说明在当时语音中上声动词义的如字和去声的破读合二为一,已经很难区别。“汉语的语法意义常常只需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只求经济实用,达意而已,不很强调表现形式上的外在与齐一,不象西方语言那样强调有明确的外在形式标记。”[2]所以此例只能看作注音讹误,而不是对文意有不同的理解所导致的歧异。

(二)注于 《经典释文》未作音之字 (43条)

1.《集解》三十一章:“以丧礼处之”,音注:“丧,平声”(12-838c)

2.《集解》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音注:“丧,去声,失也”(12-856c)

丧,《广韵》二读:“息郎切”,心母唐韵平声,名词“丧礼”义;“苏浪切”,心母宕韵去声,动词 “亡失”义。二读为 “平-去”变调构词。例1、2不同读音即为了区别其词性。《集解》中此类别义异音音注数量最多,无须一一列举。

3.《集解》三十九章: “此其以贱为本邪”,音注:“邪,音耶”(12-842c)

4.《集解》四十五章:“圣人之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音注:“惵,图协切,忧勤貌”(12-846c)

5.《集解》五十章:“陆行不遇兕虎”,音注:“兕,音似”(12-846c)

例3以直音字 “耶”注音,提示为作语气词被注字“邪”的异体。4、5二例皆为单纯注音。但例5兕,《广韵》“徐姊切”,邪母旨韵开口上声,指犀牛。直音字 “似”,“详里切”,邪母止韵上声。以 “似”音 “兕”,旨止同用。

6.《集解》五十七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音注:“闷,叶音莫奔切,宽裕无为之象”(12-851a)

闷,《广韵》有平去二读:“莫困切”、“谟奔切”。此处与淳字叶音,取平声一读。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从 《道德真经集解》的音释内容观察到古代的音义体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部分特点:后出音义书或者是沿袭早出音义书,或者是依傍韵书,很少有撇开前人工作而自我作古。这也从侧面说明正音意识已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文士的施音行为,不过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后代经籍中的音释数据反映出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发现,在平面的注音中除承袭早出音义书及韵书而外,往往还掺杂着作者的口语音,也正是这一部分有可能会透露出语音演变的某些现象。

作为后出的音义材料,董思靖 《道德真经集解》没有完全不顾前人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在依傍陆德明 《经典释文·老子音义》的基础上有继承、也有发展。占总数百分之三十六的数据跟陆书雷同。其余百分之六十四的材料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百分之二十七的数据音韵地位依旧,只是改变了释音的方式,如以纽四声取代切语和直音,或者仅置换了释音用字。其二,百分之三十七的注音有别于陆书,或是全新注音,或是理解跟陆氏有别,舍弃 《释文》认可的首音,于数音之中选取一读。此外尚有提示音变构词的别义异音,及同义异音材料,只不过由于后者数据不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时代语音特点。

注 释:

①为了节省篇幅起见,释音数据不再胪列。

②本文与董思靖《集解》所比对之释音出自《经典释文·老子音义》者,概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宋元递修本为据。

③文中释音数据出自《道藏》者,均注明册数、页码、栏数,以便检核,如(12-827c)即指第12册第827页下栏。

[1](宋)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A].道藏(第12册)[C].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822.

[2]万献初·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61.

猜你喜欢
广韵音义平声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
明孤抄本韵书《辨音纂要》舌音考
《广韵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
病联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