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探论

2014-03-22 08:21雷青松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化农村

雷青松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广西桂林 541003)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探论

雷青松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广西桂林 541003)

城镇化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城镇化的关键是推动小城镇建设。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当前,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小城镇、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强化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发展现代乡村社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等,对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的现代化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农村城镇化;小城镇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乡村社会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城镇化的关键之举是推动小城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不仅能够引领和辐射周边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农民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在乡村建设中长期注重经济效益,相对忽视社会效益,特别是当前面临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使农村现代化因素同城市比较相差甚远。文化因素、价值因素、意识因素是农村现代化因素的核心。在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亟须更新和转型乡村社会传统的文化和价值惯习,需要用农村现代化思维来解决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破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难题,将农村公共文化引上健康发展轨道,进而推动农民富裕梦、幸福梦以及农村稳定梦、繁荣梦的最终实现。

一、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在契合

(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于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时至今日,学界对城镇化的解读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尚无统一的界定。但是无论学者从哪个角度考察城镇化,其基本内容都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实现农村人口向非农化转型;其二,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其三,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增加小城镇数量并因地制宜地扩大城镇规模;其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村的信息和交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其五,在农村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娱乐,促进农民的市民化、现代化。综合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离不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首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农村城镇化的合理推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集聚,给城镇的社会管理造成压力,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城市文明意识,使之在健康的文化熏陶中自觉破除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其次,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撑。任何城镇都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真正成为城镇。因此,合理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转移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稳定和谐,还能够通过城镇化平台大力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转变建房筑路、整顿村容村貌等为主要特征的建设思路,树立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主要标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从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树立和谐包容的城镇化精神,将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有机统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再次,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价值体现。农村城镇化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令世界瞩目。但是,城镇化率不等于城镇化的质量水平,我国农村的小城镇建设依然处于低层次、低水平阶段,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此外,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忽视,对农民缺乏必要的城市意识、现代化意识培育,造成农村被城镇化、农民被市民化的被动局面,这样的城镇化因良好价值取向的缺失,很难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现实基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为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证。要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应该涵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思想道德建设、文学艺术创作、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发展制度、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乡镇文化为特点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能够正确引导农村城镇化发展方向。农村城镇化与大城市建设不一样,大城市离不开高楼大厦、宽阔的道路、城市精神等,农村城镇化更需要乡村气息、地方特色、城镇精神等。因此,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须重心下移,一是公共文化建设内容要以乡镇文化为重点,注重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得到的文化生活。其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品位和质量。农村公共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为农村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为农村城镇化注入文化气息、人文精神,通过文化建设,可提高农民的市民素质和现代化意识。实践证明,人的问题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解决人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就是解决农民全面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规范日常行为惯习、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激发农村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提升农村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二、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同构化现象严重,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动力不足

近年来,农村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我国城镇化率日渐提高的重要原因。我国的小城镇包括县级市(县城)、集镇、建制镇等,其特点、优势是数量多、分布广、投资成本低、建设潜力大,但缺陷是规模小、布局分散、建设水平低、功能不齐全。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点,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约束型模式,在这一固化的模式下,各地小城镇建设出现千篇一律、千城一色的同构化现象,地方政府、各类组织、不同群体和个人在市场潜规则里进行利益博弈,导致严重的形式主义、盲目开发等弊端,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千篇一律、千城一色的同构化小城镇建设模式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不良影响不言而喻。一方面,同构化小城镇建设模式破坏了已有的乡镇文化。部分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走遍大江南北甚至出国学习借鉴所谓外地经验、外国经验,把本地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标记、民族特色标记等抛开,代之以所谓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致使富有地方特色的乡镇文化流失。另一方面,失去地方特色同构化小城镇建设,消解了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动力。

(二)农村居住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难以持续

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源泉。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为农村人口的大量聚集和农村小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升了农村小城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功能定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重要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期,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市场环境的变迁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国家逐步取消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导致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日渐下降,加上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不能适应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求。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户籍制度的管理日益宽松,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到城市务工,有的甚至在城市安家落户,他们本应是小城镇和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人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易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并在长辈教诲下对乡土文化有特殊感情,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培育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随着青壮年农民常年外出务工或定居城市,加之日渐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农村居住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将日渐削弱,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将难以持续,进而影响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村庄数量锐减,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根基削弱

根据有关统计显示,从2005—2009年,全国村委会数量逐年减少,平均每天减少20个行政村,平均每年减少7 000多个村委会[1]。在快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将有大量村庄伴随农村人口大批外迁而消失。当然,农村的城镇化发展必然造成村庄减少。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当地实际,盲目把大量农村人口城镇化,由此引起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诱发干群矛盾,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事实证明,农村城镇化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因此,不能把农村城镇化理解为表象的、浅层次的城市建设,应该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嵌入农村城镇化中。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城镇化政策的误解和认识偏差,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赶农民进城、赶农民“上楼”的现象,由此造成大量村庄被撤并。这样既造成了城镇发展的新难题,又制造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矛盾。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视角来考察,传统乡村很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如果任由不科学的城镇化造成村庄过度撤并,将动摇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农村城镇化也难以持续发展。

(四)农村公共文化管理机制缺失,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政府错位

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乡改镇”、90年代全国范围乡镇合并和21世纪初期第二次乡镇合并,导致很多地方不断修改小城镇建设规划,规划制度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严肃性,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乡镇数量减少了,乡镇行政机构合并调整了,而地方政府对文化管理的职能却没有进行科学调整,使得部分原有乡镇文化设施方面的规划难以实施,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利用,一些地方乡镇文化设施闲置,严重阻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开展。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长期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思维,使得公益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农民自己筹资完成。此外,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历史古迹被盲目改造、保护不当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开发性破坏。

三、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小城镇,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找准定位

早在1986年,费孝通先生就开始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类型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他将比较典型的江浙、广东等地的小城镇发展加以比较,总结出三种不同特点的传统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他认为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所在。他还把苏南的吴江所辖集镇划分为5种类型:农村商品流通中心(震泽镇)、农村家庭手工业中心(盛泽镇)、农村政治中心(松陵镇)、农村休闲文化和旅游中心(同里镇)、农村交通枢纽(平望镇)等。这种划分法为我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色的多样性决定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路径的多样性,每个地方都应根据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独有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小城镇,合理定位小城镇的发展类型和发展重点,解决各地传统小城镇建设同构化的问题。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找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并合理设计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化小城镇。在这方面,有些地方进行了有益尝试,云南省有关部门在旅游小城镇建设中提出了民族文化建设型、历史遗存保护型、生态环境营造型、特色经济培育型、复合型五种开发模式[2]。

(二)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激发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农村城镇化不能走传统的将农民集聚到城市的老路,而应该在农村建设小城镇,就地转移和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既是缓解城市发展所要承载的巨大人口压力,也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使农村小城镇发展辐射到周边农村,这样一来,农民就可以就近务工,既能打工赚钱,又能照顾到一家老小,有利于家庭稳定。同时,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还可以为本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如我国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多数实现了就地转移,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集聚人力资源;既推动了本地农村城镇化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但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合理布局相关产业;制定公平合理的制度措施,引导和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小城镇以及周边村庄的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要对农民进行必要的技术和相关岗位的培训,以便在当地企业中找到合适岗位;大中城市要带动和扶持农村小城镇发展,为乡镇和村庄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强化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

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必须强化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乡镇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最基层,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对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国家已经明确要求,要把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以及公益性文化活动都纳入国家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文化活动,这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才能够顺利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才能建立对大众免费开放的农村图书馆、文化站、书屋等。其二,政府要重视乡镇基层文化站建设,特别是乡镇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注重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选拔和经常性业务培训,提高待遇,使他们扎根乡村,宣传党的农村文化政策,并组织贴近农民实际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日常的文化需求,增强党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其三,政府要正确引导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时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把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且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物资源的保护,通过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深度发展。特别重要的是,“政府要担起挖掘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继续加强图书下乡、电影下乡等以往手段的有效性,探索新的更优的方式和途径,如举行民间文艺活动比赛,发展文化旅游,把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严厉打击非法和腐朽的封建迷信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市场”[3]。

(四)发展现代乡村社会,实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对社会的有效整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如何推动现代乡村社会的持续发展,发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整合功能,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首先,发展现代乡村文化,用乡村文化整合农村社会。现代乡村社会的价值认同、道德体系和社会规范,具有引导和整合民众个体行为的社会功能;其次,积极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活动,顾及民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激发民众享受公共文化娱乐的热情和兴趣,增进民众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从而达到对农村社会的整合。再次,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充分考虑民众的多样化利益诉求,积极疏导农民市民化的心理焦虑,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从而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整合。

(五)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筑牢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

从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一般而言,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难免出现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一些市民因为苦于城市的污染、喧嚣和拥挤,可能重新返回乡村生活。由此,城市文化中心、休闲娱乐、居住等功能将逐步转移到条件成熟的城镇。因此,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解决逆城市化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繁荣现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以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视角来看:其一,在保护农村已有的健康休闲娱乐文化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开发各地传统的特色文化,大力发展农业文化和农村文化产业。其二,要保护和发展农村建筑文化。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是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应以牺牲农村已有的建筑文化和特色村庄为代价。其三,要加强良好的环境体制建设,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作为农村公共文化的带动人,大力组建农村文化社团。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培植文化自发发展的土壤是极其重要的,单靠国家力量从外面强制的‘嵌入’农村社会的文化形式,难以在农村社会这块沃土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形式。一旦国家力量从农村社会撤出,这种根系不够发达的文化,就极容易凋谢”[4]。其四,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社会的包容和谐、诚实守信、团结友善,从文化软实力建设上打造符合地方实际的美丽乡村,为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刘涛.浅论文化产业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J].小城镇建设,2010(5).

[3]曾珊,曾祥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的重建[J].湘潮(下半月),2010(12).

[4]王平.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发展衰落的生态解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4(1).

D422.6

A

1672-3805(2014)04-0024-05

2014-04-15

雷青松(1978-),男,中共桂林市委党校讲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小城镇城镇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乡的城镇化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