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4-03-22 08:13王朝辉
关键词:盈利性柔性竞争

王朝辉

(辽宁大学商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战略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朝辉

(辽宁大学商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从战略柔性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出发,构建包括能力柔性、资源柔性、结构柔性、文化柔性四个维度的战略柔性模型,并验证其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战略柔性的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维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盈利性有显著影响,文化柔性次之,结构柔性的影响并不显著;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维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性具有显著作用,结构柔性和文化柔性维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性没有显著影响。

战略柔性;成长性;盈利性

进入21世纪,全球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顾客需求趋向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业边界与企业边界日益模糊。特别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正在快速改变着行业竞争的性质。企业面临的环境具有高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如果还继续秉持静态的、线性的传统战略管理方法,无疑将会丧失竞争优势,降低企业绩效,进而走向衰败。

另外,企业在投入资源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也形成了战略刚性,这种战略刚性表现为组织结构僵化、成功路径依赖以及缺乏创新意识。而战略柔性正是为了克服战略刚性并能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而提出的战略管理观点。战略柔性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战略能力,能对企业的能力、结构、资源、文化等战略柔性要素进行动态调节。因此,企业为了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维持竞争优势并提高企业绩效,应该大力发展战略柔性。

目前,虽然战略柔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已有相关研究大多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国内学者王永贵等人(2003)对战略柔性与企业竞争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其他学者从战略柔性的构成维度方面对持续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还乏善可陈。本文从战略柔性的四个构成维度(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结构柔性、文化柔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力图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一、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战略柔性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和探讨。Ansoff(1965)、Bppink(1978)、Aaker和Macarenhas (1984)、Harrigan(1985)、Sanchez(1995)、Matusik和Hill (1998)、Abbott和Benerji(2003)等学者从企业外部环境视角对战略柔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战略柔性是对快速变化、不确定的环境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应对的能力。Kogut(1985)、Galbraith(1990)、Evans (1991)、Bahrami(1992)、Hayes和Pisano(1994)、Lei,Hitt和Goldhar(1996)、Buckley和Casson(1998)等学者从企业内部结构的可调整型、变革性视角对战略柔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战略柔性是对企业资源进行重新确定、重新构造和重新配置的能力。

国内学者也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的视角对战略柔性作了讨论。龚代华和陈荣秋(1999)、王迎军和王永贵(2000)等学者认为,战略柔性是企业对外部环

境变化所采取的决策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该观点强调,战略柔性是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变化、制造变化的能力。候玉莲和王迎军(2003)等学者认为,战略柔性是企业内部结构的可调整性、可变革性。该观点强调战略柔性是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重新组合,以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本文认为,企业为了应对这种高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环境,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企业绩效,应该转变战略管理思维,适时地做出战略调整,以柔性的战略思维来应对迅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目前的战略柔性研究流派众多,对战略柔性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其内涵具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将战略柔性定义为:企业为了应对环境变化,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内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并对内部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组合,以达到适应变化、制造变化的目的。

二、研究假设

在对战略柔性的维度划分方面,国内外学者均有不同的划分依据及标准。国外学者如Abbot和Banerji (2003)从企业整体战略出发,将战略柔性划分为市场柔性、生产柔性、竞争柔性三个维度;Dibrell等人(2007)从战略计划角度出发将战略柔性划分为程序常规化、战略的程序和内容的校准、管理柔性、战略准则四个维度。目前,为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是Sanchez的划分标准,他将战略柔性划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两个维度。国内学者如祝爱民(2006)将战略柔性划分为市场柔性、技术柔性、管理柔性等三个维度。

从以上关于战略柔性的维度划分可以看出,国内国外学者均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战略柔性的维度进行了划分,对战略柔性的维度划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综合考虑战略柔性的基本构成要素和中国企业情境,尝试性地将战略柔性划分为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结构柔性、文化柔性四个维度。资源柔性是指企业资源短缺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闲置资源并创造性地运用潜在资源的能力;能力柔性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对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能力;结构柔性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组织结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文化柔性是企业文化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调整价值观、行为准则来适应柔性战略的形成和实施。

资源柔性可以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时间,节省企业的转换成本,为企业进行战略调整赢得时间,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能力柔性可以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以自己所具有的核心能力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结构柔性可以加快反应速度,节约决策成本,加快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文化柔性通过员工业已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促进战略思维的转换和实施,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动态性或复杂性。学术界通常认为,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战略柔性会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积极影响。国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如Abbott(2003)对美国的227家跨国企业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会产生显著影响。国内学者苏中峰和李垣(2008)研究认为,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影响,而战略柔性对创新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目前对的战略柔性的研究大多只是从战略柔性整体层面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研究,而缺乏从战略柔性的构成维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研究;因为战略柔性是一种与其他生产要素伴生存在的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存在一定难度。本文针对上述缺陷,力图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力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根据以上分析,按照本文对战略柔性的维度划分,本研究假设战略柔性的四个维度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结构柔性、文化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性和盈利性均有正向影响。

图1 企业竞争优势构成维度模型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主体部分主要采取李克特7级评分法,被调查者均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被调查者对问卷中有关战略柔性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描述进行打分,共分7个等级,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本次调查共设计问卷380份,对北京、上海、天津、大连、沈阳等地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调查,涉及制造、电子、能源、医药等行业。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

309份,其中有效问卷261份,问卷回收率为81.3%,有效回收率为68.7%。

本文主要探讨企业战略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影响,而战略柔性的各个维度的形成程度在不同的企业背景特征之下会有所不同。为了更准确地探讨战略柔性各维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根据对以往国内外学者关于战略柔性与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情况,本文将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表1 问卷设计表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采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修正后题项总相关系数、探索性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对变量间关系进行检验。

本研究利用SPSS17.0对战略柔性各维度及竞争优势进行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剔除或调整部分信度过低、交叉载荷与公因子方差较低的测项。调整之后各维度题项的Cronbachα的值都不低于0.7,整体KMO值达到0.91,信度较好。(见表2)

表2 题项调整情况及效果列表

由表3可以看出,本文所研究企业的盈利性好于成长性,但总体都比较低(均值为2.18和1.52),生存状况并不理想,这可以用我国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具有高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来解释。在战略柔性的四个维度中,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得分相对较高(4.02和4.21),文化柔性的表现最差(均值为2.59),说明我国企业在寻求和发现机会的能力、整合内外部资源即利用资源方面表现较好,但组织内部的学习能力及组织的重塑性较差。此外,各维度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体现了战略柔性各维度的协同性。

本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能力柔性显著正相关(如表3所示),说明与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有更充足的资源和高效的管理团队来进行资源整合、战略重组,更容易占有资源,抢占市场。企业发展阶段与结构柔性、能力柔性和文化柔性都显著相关,从而印证了企业能力的形成具有渐进演化性的特征。

表3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与平均提炼方差(AVE)的平方根

本研究发现(如表4所示),战略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盈利性和成长性的解释力度达到41.3%和33.5%,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等其他内生变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盈利性和成长性的解释力度为5%

和7.8%。本研究表明,战略柔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表4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与平均提炼方差(AVE)的平方根

战略柔性的四个维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性和盈利性均有正向影响,但各维度对成长性和盈利性的影响效果不同。在盈利性方面,能力柔性(p=0. 000〈0.01)和资源柔性(p=0.000〈0.01)对盈利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文化柔性(p=0.005〈0.05)次之,而结构柔性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而加入控制变量之后,能力柔性(p=0.000〈0.01)和资源柔性(p=0.000〈0.01)的影响作用依然显著,而文化柔性(p=0.013〈0.05)、结构柔性(p=0.038〈0.05)的作用得到提升,对盈利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成长性分析方面,在未加入控制变量之前,只有能力柔性(p=0.000〈0.01)和资源柔性(p=0.000〈0.01)的影响显著,而其他因素均不显著;在加入控制变量之后,除了能力柔性(p=0.000〈0.01)和资源柔性(p=0.000〈0.01)的影响依然显著外,企业规模(p=0.002〈0.05)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其他变量虽然显著性有所提升,但均不显著。

五、结果讨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从战略柔性的四个维度(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结构柔性、文化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盈利性方面,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对盈利性和成长性均有显著影响,文化柔性次之,结构柔性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在成长性分析方面,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性具有显著作用,结构柔性和文化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性没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将战略柔性与企业竞争优势联系起来,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战略柔性作为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战略管理手段,对企业竞争优势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同时不能忽视结构柔性和文化柔性。总之,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应该有效地利用战略柔性来维持企业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企业绩效。

本研究对战略柔性四个维度(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结构柔性、文化柔性)的选取并不一定科学,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本研究仅采用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样本数量不够大,可能存在误差,影响结论的准确性;本文量表的设计虽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但在题项的设计方面还存在不足,也可能削弱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总之,本文关于战略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随着研究的深入,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的加以修正。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战略柔性的其他维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来进行实证研究,以对现有模型进行完善。在研究范围方面,可以扩展到其他更多的行业,对其他行业维持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M.Porter,StrategyandtheInternet[J].HarvardBusinessReview, 2001(3):62-79.

[2]Evans.J.S.FlexibilityinPolieyformation[J].Management&Organization,1997,27(2):71-94.

[3]Koh.A.OrganiZationallearninginsueeessfulEastAsianfirms: PrinciPles,Practices,andProsPects[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 andsocialChange,1998(58):285-295.

[4]HarriganKR.VerticalIntegrationandCorporateStrategy[J]. 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85,28(2):397-425.

[5]EvansJS.StrategicFlexibilityforHighTechnologyManeuvers[J]. 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1991,28(1):69-89.

[6]侯玉莲.不确定性环境中的战略柔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1-73.

[7]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3):94-103.

[8]刘力钢,李军岩,邹德新,等.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柔性战略透视[J].软科学,2009(6):98-104.

[9]王迎军.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8(1):33-37.

[10]林亚清,赵曙明.基于战略柔性与技术能力影响的制度支持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4(1):46-53.

【责任编辑 李 菁】

F270

A

1674-5450(2014)06-0062-04

2014-08-24

王朝辉,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盈利性柔性竞争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汽车经销商盈利性分析方法
感谢竞争
基于政策性和盈利性视角下湖南省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研究
关于企业商业模式转换的研究
银行利润持续性研究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