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术40例分析

2014-03-24 16:39毕国庆邹龙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慈济医院急诊科湖北荆州434007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36期
关键词:荆州市心肺插管

毕国庆,邹龙(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慈济医院急诊科,湖北 荆州 434007)

心脏骤停(CA)是目前急救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急诊行有效CRP对患者生存率及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心脏骤停行CRP的40例患者进性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探讨各种因素对复苏的影响,总结其中的经验及教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40例均为2013年院前心肺复苏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2~94岁。CA的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4例,风心病5例,扩心病3例,肺心病4例,病毒心肌1例,其他心脏骤停3例。

1.2 CA的判断依据[1]

意识丧失;抽搐;大动脉(主要指颈总动脉)无搏动和心音消失;呼吸停止;瞳孔增大,对光反射消失;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心室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等方法。

1.3 方法

现场快速评估,确定患者心脏骤停后,医生及家属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地面,迅速通畅气道,于胸骨中下1/3处持续性胸外按压,频率大于100次/min,按压深度为4~5cm,通气与按压比例为2∶30。护士上鼻导管并以氧气包加压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静推辅助心肺复苏药物治疗,使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检测生命体征。准备除颤仪及时除颤,并行气管插管准备,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治疗。如心跳及血压恢复,及时就近转至医院绿色通道,进行下一步高级生命支持。

1.4 心肺复苏疗效及成功标准[2]

①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②心跳及自主呼吸恢复;③四肢抖动;④瞳孔回缩。心肺脑复苏成功的标准:意识恢复,经CPR处理及后续的综合治疗,有确定指令运动,生命体征平稳。

2 结果

40例中抢救成功5例,死亡35例。19例10min以内开始实施抢救,21例均在10min以上开始抢救,成功率为12.5%。

3 讨论

3.1 过硬技术人员及优良抢救设备是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因素

我科是荆州市先进急救分站,每辆救护车配备齐全,均有: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气管插管、呼吸机、吸痰器、氧气瓶。医务人员都具有丰富急救经验,每个急诊医生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等抢救技术,医护之间配合熟练默契,能分工协作。科室医护人员,定期行急救知识学习,夯实基础,加强急诊抢救流程知识掌握,尤其是CRP、电除颤、气管插管技术,并定期考核,技术过硬。对每位心脏骤停患者,都能准确判断,并以[2005]《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标准执行。心脏骤停患者,最早的心肺复苏至关重要,科室医护人员处理此类患者第一时间给予患者CRP及电除颤,除颤频率单向360J,双向200J,通畅气道,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肺复苏药物辅助治疗,保证患者能最大化复苏可能。复苏结果表明过硬急救技术及先进抢救设备是保证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3.2 进一步完善简化急救流程,缩短初始复苏时间至关重要

心跳骤停大多数发生在院外,心肺复苏时间对复苏效果至关重要。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了“生存链”概念[3],我科接到120通知后,以最快速度出诊,此40例出诊时间平均为1min,平均到达现场时间约11min,大部分由于交通、地域的影响,救护车到达现场不能及时行心肺复苏及其他抢救措施。接诊40例患者中有家属报告地址不详细30例;路上堵车、被抢道等8例;周围地域复杂司机不熟悉路况2例,到达“120”指定位置后位置不准确需跟患者家属联系所在具体位置,耽误了抢救时间。而心脏骤停患者获得CRP最有效时间是5min以内,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并简化急救流程,“120”接诊人员应快速准确报告患者所在位置,积极建立120急救绿色通道对心肺复苏成功至关重要。

3.3 倡导全民学习急救知识,缩短CPR开始时间及时给予基础生命支持也相当重要

心脏骤停后最佳复苏时间为4~6min以内,每延迟抢救1min,存活率下降10%;延迟到10~12min,生还者不足20%。绝大部分患者意外发生在院外,接近第一现场一般是患者家属或其他社会人群,而国内急救知识知晓率较低,相当一部分人面对此种情况后不能采取有效抢救措施,致使患者不能及时得到基础生命支持。我院多次组织对荆州市区主要窗口单位行心肺复苏及急救知识讲座、教学,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尤其针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特定人群的家属积极宣教力度较大。40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家属及路人有意识行心肺复苏5例,约为10%,故积极倡导及动员全社会积极学习并掌握心肺急救知识相当重要。

总之,在心脏骤停抢救中,积极完善抢救措施,及早行有效CRP,具有丰富专科急救知识和优良抢救设备,可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9-236.

[2]沈洪.心肺复苏指南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177-179.

猜你喜欢
荆州市心肺插管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捉迷藏比赛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水和谐”城市建设——以荆州市为例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