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市场自由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驱动力和推广价值分析

2014-03-25 05:02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办学教育

李 灿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广东 广州 511325)

一 WTO规则下的国际教育市场自由化背景

教育市场的开放,关系到国家主权的维护、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以及对本民族教育产业的保护,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部分国家,尤其是经济和教育水平都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其教育市场时,态度极为谨慎保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不愿意参加教育服务贸易的谈判,教育服务领域也成为当时WTO所有领域中,参与签订“减让协议”国家最少的一项。有些发达国家即使愿意承担对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但在某些方面也因为存在“部分限制”的条款,而尚没有全部无条件开放。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入世后,中国即取得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并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得普惠制等特殊优惠待遇。WTO规则的核心之一是贸易自由化、市场化,在WTO的规则下,教育是一种产业,教育存在市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人力、技术、商品、服务、知识和信息等资源的跨国流动,也必然导致教育的国际化,这要求各国加强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迫使各国开放教育市场,从而形成各国都可以利用的全球性市场。

在WTO成员国中,最早开放教育服务市场,而且开放力度最大的是美国、欧盟12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而在2001年中国签订入世协议,成为了第40个签署“教育服务减让协议” 时,同时承诺开放教育服务市场。“中国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源于1985年,当时,时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副校长的黄大中教授一手促成了天津财经学院和该校的MBA跨境合作办学项目”[1]。自中国入世后,教育市场的开放力度,合作办学的发展态势都较前有明显的提升。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2004年宁波诺丁汉大学成立,“该校是中国教育部认证的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中国政府定义其为中外合作大学,英国政府定义其为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校区。学校实行全英文教学。教材及专业课程设置、师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均采用英制。颁发与英国诺丁汉大学一样的文凭。截至2013年12月,六届毕业生中10%的毕业生被世界排名前10的大学录取(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2013年留学世界排名前10的学生比例达到20.3%。目前学校正朝着精品化、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前进。”[2]

二 中外合作办学的驱动力分析

驱动力,是心理动力学中的一个名词。如果说“发展教育国际化”是一辆汽车,领导力(即政策引导政府扶持)是方向盘,执行力(即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是轮胎,那么,驱动力便是发动机。以下将通过分析中外双方发展跨境合作办学的驱动力来解读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合作办学和跨国教育输出的初衷。

(一)发达国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过剩

发达国家原有教育水平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再加上这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过剩,因此,发达国家积极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同时,发达国家在输出其教育产业的同时,也能够推广其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加大其对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较多的发达国家开放了教育市场。“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教育“商业存在”,特别是市场准入开放力度的承诺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他们往往是制定服务贸易规则的主导国家,像美、英、法、德等10个主要教育服务提供国,近年来每年招收海外留学生总数已超过150万人,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和亚非发展中国家。”[3]

(二)发达国家的高校受到国内削减经费的影响,不得不通过跨国教育输出来缓和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

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了英美等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萎靡,政府财政赤字严重,就业率剧降,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暴跌,所以各发达国家纷纷做出了缩减教育经费的举措,例如:在2010年11月3日,英国政府出台的布朗报告宣布,从2012年起,英格兰大学学费将上调为每年6000到9000英镑;而“美国加州在2012年出现财政危机后,州政府给出两个提案,一个方案是削减教育支出,削减教学时间或考虑辞退部分教师,包括华裔教师;另一个方案是提高销售税。最后经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学生和老师的极力争取,事件解决以议会通过了调高加州消费税的30号法案结束。”[4]从以上的两个例子我们多少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由于国内教育经费紧缺,急于输出教育,拓展全球教育市场的端倪和内在需求。

(三)欠发达国家自身的教育水平落后,尤其是高等教育不能充分而有效地满足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积极发展跨境合作办学,开放教育市场,加速本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交流与合作,消化吸收、利用创新,从而有利于提高本国教育的水平、为本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引入国际先进而国内紧缺的技术发展本国生产力,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开放程度,并最终达到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的目的。

三 中外合作办学的推广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打破国内传统的教育体系和目标标准化模式,增加中国教育供给的多样化和选择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市场自由化,教育必然走向国际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各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竞争也日益激烈。通过合作办学,中外教育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对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意义重大。目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融合型模式、嫁接型模式和松散型模式。中外办学双方通过联合办学,互派教师,互认学分,资源共享,常态交流,实现共同发展。目前国内生源减少给身处高等教育链条末端的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合作办学,打破国内传统的教育体系和目标标准化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我国传统的比较单一的政府办学模式,引入“弹性学制、末位淘汰制和完全学分制”等管理理念,从而有利于形成竞争,优胜劣汰,这对于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培养多种多样的具有国际化的先进人才提供了土壤。

(二)有利于加速建设国内紧缺新专业,促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发展、通过搭建国际高端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无缝对接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就是要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办学双方通过专业遴选,主要立足于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基因科学等前沿专业和学科,开展办学试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进国内紧缺而在外方处领先水平的专业,引入国外成熟的课程模块和先进的外文原版教材,整体优化国内的教学体系、聘请国外优秀师资直接参与教学工作。双方通过常态交流,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互访,实地考察外方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教学和管理方法,此外,通过互相开放教育资源(OER),依托现代远程技术实行资源共享;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加大学生出国游学的推广力度、交换比例和访问频度,这都对学生开阔眼界、接受多元化熏陶颇有裨益,从而逐步构建起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并对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无缝对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引进市场手段进行合作办学项目推广,拓宽筹资渠道,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办学经费压力

自1999年以来,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实施扩招的教育改革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升到2013年的30%,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成功过渡。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毛入学率达到40%。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告了“教育投入要占到政府预算4%”的这个目标已经在2012年底实现。然而,在2013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两会期间向财政部发问,要求回应2013年教育经费为3.8%,而事实上并“未达标”的问题。由此看来,高等教育在今后的较长时间内将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政府的办学经费压力依然比较严峻,拨款“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经费缺口问题依然存在。单纯地依靠传统政府办学的方式是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因此,为了缓解高校的办学压力,高校领导应摒弃“等、靠、要”的思想,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大胆引进市场手段进行合作办学项目推广,拓宽筹资渠道,从而缓和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的矛盾。

(四)促进我国教育市场的开放化,增强我国教育的自我更新和修复能力

中外合作办学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通过教育市场开放,打破我国和国外办学方的“隔膜”,鼓励中外双方之间的学历、学位和学分的互认,支持专业人才流动,取消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垄断,引入优质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入自由选课制、完全学分制和末位淘汰制,通过消化吸收,有机嫁接、利用创新并加以推广,能有效补充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对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及我国教育的自我更新和

修复意义深远。

文化教育带有普世性的规律,教育是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最具有普遍性的平台。WTO所倡导的教育市场自由化原则,以及通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开放教育市场,打破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壁垒,积极应对国际教育市场抢摊教育资源的激烈角逐、跨境合作,联合培养,博采众长、共创双赢,这对“增加中国教育供给的多样化和选择性、缓和政府办学经费压力、提高国内科研能力、推动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促进国内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地球公民”等方面意义颇深。因此,对于跨境合作办学,我国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洋为中用,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与时俱进,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有序、有利的发展。

[1] 叶光煌.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6,(6).

[2] 宁波诺丁汉大学[EB/OL].百度百科,2014-03-02.

[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关于WTO教育服务贸易的背景资料[N].中国教育报,2002-05-11.

[4] 刘东波.加州深陷财政困境[EB/O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qyyj/article_2013090591329.html,2013-09-05.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办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