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与语言教育》评介

2014-03-25 08:00郭放杨梅
关键词:语言学语料库学习者

郭放,杨梅

《语料库与语言教育》一书由香港科技大学Lynne Flowerdew教授撰写,2012年出版。Lynne Flowerdew教授多年从事语料库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著作颇丰。这本书是在亲历的多次国际会议的基础上,总结了作者十五年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经验而写成的巅峰之作。该书是国际丛书系列《应用语言学研究与实践》之一,是反映语料库语言学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的前沿性著作。该书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历史背景、研究方法、跨学科属性以及语料库在科研和教学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最后,本书从十个不同角度选取了研究案例进行分析,为我们开拓了视野,指明了有待研究的前景和方向。下面简述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对本书进行简评。

一、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和语料库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关系。第三部分论述了语料库在研究和教学领域的应用。第四部分介绍了一些研究案例和重要资源。

(一)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由前三章组成,介绍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回答了什么是语料库?为什么用语料库?为什么不用语料库?这三大问题。首先介绍了语料库的定义。引用不同语言学家对语料库的不同定义,指出语料库是“社会制品”,具有社会语用属性,对语料库的研究能揭示特定话语群体的社会语用行为。作者还将语料库与数据库、互联网进行区分。其次,作者指出使用语料库的理由是它能提供频数、搭配、类联接以及词汇-语法模式等信息。最后,作者概括了语料库的局限性,如大小、语境特征、软件工具等的局限以及解读的困难。

第二章回顾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历史和概念背景,追溯了它演变的阶段,最后剖析了乔姆斯基和语料库的争论。作者把未使用计算机的语料库成为“公元前语料库”,把机读语料库成为“公元后语料库”,回顾了语料库从最初的纸质版本到后来的机读版本的演变过程。作者列举了语料库语言学与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区别,并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内省直觉和真实语言;合乎语法性和可接受性;创造力和程式化等几对概念。最后做出总结,语言学家们并不把这两个阵营看成敌对的双方,而是接纳两者的优缺点,兼收并蓄。

第三章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的五个主要研究方法,即英国传统的新弗斯学派方法和研究语法的概率方法,系统功能语法,多维度方法和社会语言学方法。新弗斯学派主张建立由完整文本构成的未赋码的开放语料库,运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研究短语。其代表人物是Halliday,Sinclair等。而概率方法学派主张建立由抽样文本构成的赋码语料库,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研究短语。其代表人物有Quirk和Leech等。系统功能语法和Sinclair的短语学方法形成对照。前者把语言看成纵聚合网络,把词项当成研究的终点。后者把语言看成线性的横组合序列,把词项当成研究的起点。多维方法基于Biber的朗文语法项目之上。Biber从LOB和 LLC中抽取了129个语言特征,确立了文本变化的维度。本章最后探讨了诺丁汉学派的社会语言学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剑桥和诺丁汉英语话语语料库(CANCODE)。同时,这种社会语言学方法还结合了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和对话分析等理论进行话语研究。

(二)语料库语言学的跨学科属性

第二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关系。第四章澄清了语料库分析与话语分析的区别,探讨了分析书面语库、口语库和多模态语料库的不同方法。本章从语料库语言学的定位入手,综述了语言学家们的不同观点。 Sinclair和 Tognini Bonelli(2001)认为它是一种理论和催化剂,加速了语言学理论各方面的变化。

Aarts(2002b)把它看成方法论。McEnery,Xiao 和Tono(2006)采取折衷观点,认为上述两种观点无本质区别,但侧重于方法论。作者指出最好把语料库语言学看成一种方法论而不是纯理论。然后,作者对比了语料库分析和语篇分析的区别。书面语话语分析主要有基于体裁的方法、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方法、研究具有语篇功能的语言装置(如搭配,类联接,词串,元语篇等)的方法、基于批评性话语的分析方法。口头话语分析有韵律法、修辞法。多模态语料库有系统——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和情景话语分析法。

第五章探讨了语料库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关系。作者从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入手,介绍了两种范式,即交互范式和变体范式。在交互范式中,主要是进行对话分析和人种志分析。在变体范式中,通常进行方言学和英语变体研究。在本章结尾,作者提出了社会语言学驱动的语料库分析的局限性。第一,语料库研究不能适应社会语言学的大规模的社会变迁的需要。第二,如何用现有软件为社会语言学的数据(包括元数据)进行编码。第三,在语料库编篡中,社会语言学的抽样程序很难做到全面详尽。

(三)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和教学实践

第三部分介绍了语料库在科研和教学领域的应用,由第六,第七,第八章组成。第六章讨论了语料库语言学在科研领域的运用。首先,作者讨论了英语作为世界语的定义和地位,介绍了相关的语料库以及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地域性的英语变体。然后,作者探讨了商业和护理领域中各类话语的特点以及跨文化商业交际中的口语语用失误。在法律语言学领域,语料库主要用来进行证人陈词文本的作者归属性判定和法庭话语分析。语料库文体学则是语料库和文体学结合的产物。作者举例说明了如何通过语料库进行关键词、短语和语法分析来验证文学批评的观点,拓展文学批评的视阈。语料库运用于翻译主要通过平行语料库、可比语料库和多语语料库来进行。研究的主题大多围绕翻译共性——简化、显化和规范化来展开。在学习者语言研究方面,欧亚地区建立了学习者的书面语和口语库,用以进行对比中介语分析和二语习得研究。本章最后提到了语料库在词典编篡和语言测试领域的运用。

第七章介绍了语料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语料库在教学中的间接应用体现在为研究者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提供资源。其直接应用体现在学生和教师进行数据驱动学习(DDL)。然后作者谈到DDL的实施障碍,包括不适用的语料库及其工具,学习者缺乏策略训练等。目前,用于教学的语料库较少,比如学习者语料库(包括儿童母语语料库),其它外语的语料库和多媒体语料库等。在翻译教学中,语料库主要用在两方面,(1)学会使用语料库进行翻译,即在翻译过程中利用语料库这一工具和方法来查找语言学信息。(2)学会通过语料库学习翻译策略,即为了加深学习者对不同翻译策略的理解而研究翻译过程。在教师教育中,教师运用语料库可以(1)进行语料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的训练;(2)通过课堂语料库的分析获得教学信息;(3)利用语料库教授语法书和词典中没有的语言知识。最后探讨了语料库在文学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第八章通过十个案例从不同视角阐释了如何把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和工具运用到不同的体裁、语境、地区和领域的分析中去。每个案例的结尾都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不足之处和尚待研究的领域。

(四)重要资源

第九章提供了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的重要资源,包括书籍、论文集、国际期刊和相关网站。

二、简评

该书为我们提供了语料库语言学在国外的教学、科研领域发展和应用的综合概述。内容涵盖面广,引证丰富,凸显了语料库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热点问题,如搭配、词串、语义韵、批评性话语分析、专门用途英语和外语教学等。书中的某些创新性观点对国内语料库研究有以下重要启示。

第一,在语料库建设方面,作者指出目前二语习得领域的学习者语料库研究绝大多数是跨越不同层次学习者的横向研究,应该开展历时的纵向研究来补充横向研究的不足。国内建的CLEC和SWECCL语料库都是跨越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作文语料库,用于横向比较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语言差异。为了研究同一个学习者群体在不同时期的语言习得发展规律,就需要建立学习者历时语料库。

第二,在语料库应用于教学方面,作者指出对语料库的直接应用滞后于间接应用,即学习者和教师运用语料库进行数据驱动学习(DDL)滞后于研究者和材料编写者对语料库的应用。作者分析指出DDL的实施障碍主要是(1)不适用的语料库和检索分析工具;(2)学习者缺乏策略训练。国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把语料库直接运用于外语教学还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这一方面是因为学者们研发的语料库和课堂教学有一定差距,多数语料库都是为语言研究和词典编撰而建,从主题适用性和词汇难度来说,这些语料库都很难直接用于教学。另一方面,缺少合适的软件将语料库资源转化为可用的教学资源。所以,国内学者需要多方协作、开发适合教学的小型专用语料库,开发便于使用的、界面友好的检索分析工具和辅助语言学习软件,加强外语教师和学习者的策略培训,使语料库真正服务于外语教学和学习。

本书也有不足之处。本书第二部分的结构安排欠妥,尤其是话语分析方法的分类显得杂乱。首先,第二部分的大标题和章节小标题不一致。第二部分由第4章和第5章组成。第二部分的标题是“The Nexus of Corpus Linguistics,Textlinguistics and Sociolinguistics”,而第 4 章的标题是“How is Corpus Linguistics Related to Discourse Analysis?” 作 者 从“Textlinguistics”突然跳跃到“Discourse Analysis”,而未作任何说明。这种术语表述的不一致令人费解。其次,作者在论述书面语库、口语库和多模态语料库中的话语分析方法时,把书面语库的分析方法分成:(1)基于体裁的方法;(2)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方法;(3)具有语篇功能的语言装置;(4)基于批判话语分析的方法。这种分类的标准和层面不统一,使得分类重叠混乱,导致研究支离破碎,难以做到详尽全面。这种分类还导致论述的焦点有时偏离到对话语分析的不同类型的解释之上。作者如果按不同的方法类型(如基于体裁的方法,基于修辞的方法等)或者按不同的分析焦点(如文本特征,文本结构,文本和语境的关系等)来分类论述,就显得结构清晰了。

但瑕不掩瑜,这是一部实用价值很强的优秀专著。作者用丰富的实例和引证来阐释概念和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了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语料库语言学及其最新发展趋势有所把握。本书还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指明了前景和方向,必将促进语料库语言学在国内外蓬勃发展。

致谢: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李文中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1]Flowerdew Lynne.Applying corpus linguistics to pedagogy:a critical evalu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4(3).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9.

[2]Sinclair,J.McH. (ed.).How to Use Corpora in Language Teaching.[J].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4.

[3]潘璠.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与教学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语言学语料库学习者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