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清明、端午:古代都邑赋中的节日镜像

2014-03-25 11:27涂敏华
关键词:菖蒲民俗活动

涂敏华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都邑作为某区域乃至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必有商贸、外交与饮食、娱乐、休闲等活动。都邑百姓及各类商贾游客、民间艺人等流动人口,是各类民俗文化活动的主体和参与者。他们的活动为都邑的繁盛,增添了光彩。都邑的文化传统正是由这些民众传承下来的。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大规模移民,这些移民所带来的其原住地文化习俗与移居地习俗的相互融合,丰富了都邑的人文背景。在这个意义上,被定格于都邑赋中的民俗节日镜像,便成为很好的都邑文化记忆,是一个都邑社会生活的再现。

一、上巳(祓禊)

上巳祓禊很可能就是春游的源头。这个民俗在春秋时期就存在。上巳日(上巳本意是指每月上旬的巳日)包含三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水边洗濯,洗去宿垢,表示祛除灾祸;二是招魂续魂,驱秽迎祥;三是趁春光美好去踏青,男女交游。

上巳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周礼·春官·女巫》云:“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汉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1](P816)《后汉书·礼仪志上》曰:“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絜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絜之矣。”[2](P3110)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不一定在三月巳日了。《晋书·礼志下》云:“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3](P671)当然民间有些地方依然沿用巳日祓禊。此外,还有秋天祓禊的,如刘桢《鲁都赋》云:“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游。”[4](P160)可见在鲁国,祓禊是个全民参加的节日。亦有正月祓禊的,扬雄《蜀都赋》云:“尔乃其俗,迎春送冬。百金之家,千金之公。乾池泄澳,观鱼于江。”[5](P282)“迎春送冬”之际,百姓出游。《西京杂记》云:“正月上辰,出池边空灌,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6](P159)二者时间相近。描写正月和秋天祓禊的都邑赋极少,大部分是描写春天祓禊,但无论在哪一日,其内在蕴涵是一致的。

此节日兴盛于魏晋,文学作品也反映出这一盛况。魏晋至唐的民俗赋和其他诗文中表现上巳节的,明显多于其他时期。南北朝时,因北方民族的影响,上巳活动增加了骑射内容,宋以后逐渐衰落。上巳也是男女交游的好时节,后来成了踏青春游、宴饮聚会的盛大聚会。上巳时节,春水淙淙,人们从长久单调的冬天走来,脱去厚重的衣物,迎向解脱的春天,内心自然是轻松欢悦的。此时男女盛装出游,尽态极妍,歌舞游戏。张衡《南都赋》对此就有详尽的描述:

于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轸,祓于阳濒。朱帷连网,曜野映云。男女姣服,络绎缤纷。致饰程蛊,偠绍便娟。微眺流睇,娥眉连卷。于是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白鹤飞兮茧曳绪,修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翩绵绵其若绝,眩将坠而复举。翘遥迁延,躃蹁跹。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弹筝吹笙,更为新声。寡妇悲吟,鹍鸡哀鸣。坐者凄欷,荡魂伤精。[7](P396)

车马并行,来到水边,盛服出行的男女,趁着和熙春阳,无比热闹,齐僮唱南歌,赵女起郑舞,轻举慢退,盘旋起舞。彼时“群士放逐,驰乎沙场。鱼不及窜,鸟不暇翔。尔乃抚轻舟兮泛清池,乱北渚兮揭南涯。汰瀺灂兮舩容裔”[7](P397), “日将逮昏,乐者未荒”。徐干《齐都赋》有云:“青阳季月,上除之良,无大无小,祓于水阳。”[8](P145)男女老少,齐聚“水阳”,因为那里阳光更充足,更温暖些,这与张衡的“祓于阳濒”的描述一致。

此节日在大都邑尤受重视,如杜甫《丽人行》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名句。至宋以后,上巳节虽然因被其他大节的光彩盖过而显得黯然,但并不代表此节日彻底在民间消失。明代陆舜《广陵赋》云:

上巳佳日,花朝令晨,于野在郊,会亲及邻。男射天球,驰马走解,女斗页子,舱窗睹赛,伊其相谑。春风无赖,芍药赠愁,少嗔多怪。[9](P31)

由这段记载可知,人们在春天的郊外“会亲及邻”,男女欢会。另,关于此节招魂续魂的相关记载较少,仅见章綎《宣阳赋》:“草见踏青之心,兰禊招魂之巳。”[10](P1078)值得一提的是,上巳这个民俗在北方都邑赋中提及较多,最南至浙江绍兴(会稽),而华南地区的赋作中则极少表现。这大概是因为在上巳节全盛时期的魏晋,华南大片土地上还聚居着蛮夷土著,而宋明以后华南都邑兴起时期,上巳祓禊节俗已经衰落;还可能与华南地区天气四季如春有关,南方不如北方冬春对比明显,南方人对春天的期待,对踏青的渴望,远不如北方人强烈,所以这个节日在南方也就不那么受人重视了。南方唯《儋耳赋》有“三月三日,采药纷纷”[11](P19)之句,人们不再去水边洗濯歌舞,而是去采药。采药可能也与祛除秽气,迎接吉祥的寓意有关。

二、清明(寒食)

这也是自周代起就有记载的一个古老节日。寒食,即清明前一天禁火煮食,以寄托对亡者的哀思。也有清明节前三天甚至提前一月禁火的说法,但这种情况较少,一般是清明前一天禁火冷食。因为寒食和清明只相隔一天,人们常常将两个节日合而为一。清明节是举国上下全民投入的传统节日,从古至今都是国人的重要节日之一。清明祭扫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祖先崇拜是中国人的三大崇拜之一,祭祀祖先也是国人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体现了中国人崇敬祖先的优良传统。

赋作中有关清明节的描写和上巳节类似,路上熙熙攘攘,士女如云,如 “清明墓祭,士女如云”(《儋耳赋》)[11](P19),“清明墓祭……游人如织,山高路险,过客所危”(《镇南州赋》)[12](P637),俨然一幅士女出游图。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上坟,但也附带一些娱乐活动,比如荡秋千、踢蹴球、拔河等,如宋代葛澧描写杭州的《钱塘赋》云:

当其阳和焕发,景物华鲜,值清明之后,或禁火之前,依依之绿野无际,茸茸之芳草连天。扑春欢之燕乳,啼春恨之莺迁。汀蒲岸栁之袅娜,红葩绿萼之芊绵。都人士女,妒艳争妍。鞚香鞯,拥翠軿。阗郛溢郭,累迹差肩。骈衍佖路,要遮鲜扁。水畔迟迟,问谁人之祓禊。林梢隐隐,知何处之秋千。[4](P161)

赋以极富文采的词句,展现春光烂漫的清明节前后,男男女女摩肩接踵,去郊外祓禊、荡秋千的情景。马致远散曲《(双调)新水令·题西湖》中记载元代杭州寒食节云:“暖日宜乘轿,春风堪信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向人娇杏花,扑人衣柳花,迎人笑桃花。来往画船游,招飐青旗挂。”[13](P19)这种娱乐活动,似与祭奠先人应有的肃穆和感伤有异,但这种异趣却在南方和北方的都邑赋中有相类似的呈现。在节日活动描绘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往往更注重对女子情态的描摹,如明代陆舜《广陵赋》云:

清明寒食,罢市上坟。家家扫墓,如荼如云。哭泣半假,言笑真切。幼女粉黛,寡妇红裙。一抔黄土,谁个销魂?才收声而破靥,刚掩涕而微醺。此展墓而匡坐,彼藉草而倾尊。[9](P31)

这段赋文,仿佛令人看到一幅图画,远景是看不清表情的人群,近景是一个女子身影的特写。无论是否出于创作的自觉,至少它反映了身为男子的作者的视角。民俗活动中,祭扫似乎只是一个形式,而以祭扫为由的出游娱乐,则成为实际的重点。当然,也有真切地为先祖及亡者感到悲伤的,如《吴陵赋》:“乃尔风雨寒食,烟火清明,展墓祀先。空首儿孙,遴以嫠妇孤儿之泣。”[9](P40)展现出清明时节“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风雨凄凉之色。有的地区除了上坟之外,还“遍折杨柳”(《镇南州赋》)来祭奠先人。

三、端午

与上巳在南北方受都邑赋重视的情况不同,南方都邑赋写端午节的,明显比北方多,而北方都邑赋则几乎没有直接表现端午节的。陆舜《广陵赋》是都邑赋中对端午节民俗活动描写得最完整详尽的一篇,赋云:

五日龙舟,争先竞渡。八方旗帜,中流萧鼓。(驾邗涛以瀯灅……)满邻人于墙头,盖观者其如堵。抛鹅鸭于中流,争夺标之如惊。饰龙头于鹢首,藏儿童于屋柁。方胜于宜春,……泛白水之菖蒲,解轻波之角黍。飞续命之五丝,绩佳吟于万楚。[9](P31~32)

可见在明代扬州,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驱邪活动和民间游艺竞技活动:赛龙舟,抢水里的鹅鸭,儿童“躲午”,挂菖蒲,喝菖蒲酒,佩戴五色缕,吃粽子,作诗吟咏等。端午之由来有不同的说法(如为纪念屈原,为躲五月毒月等),因而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就有相应的不同形式,如陆舜所记录的广陵人过端午可谓“各体兼备”:既避邪祛毒,纪念了先贤,又娱乐了自己。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云:“楚大夫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14](P234)吃粽子纪念屈原,而抢水鸭、水鹅,赛龙舟,则象征抢救投江的屈原,以表达对古圣先贤的追思,故《大同赋》作者借鹭先生之口说“龙舟因乎楚乡”[15](P689)。儿童“躲午”习俗则源于民间认为五月为毒月,因而把孩童藏起来,不使外出,以防被毒气沾到,未满周岁的幼童常到外婆家去“躲午”。挂菖蒲,喝菖蒲酒,是为了祛毒防病。结五色缕佩戴的做法,自汉代就开始了。《后汉书·礼仪志》:“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2](P3122)五色代表五方:黄为中央,属土;青属木,主东方;白属金,主西方;红属火,属南方;黑属水,主北方。它们之间的相应,使世界秩序稳定和谐。民间很多地方把这种五色缕命名为“长命缕”、“续命缕”,认为孩童长年佩戴可保平安。佛教也有以五色线结缕随身佩戴,以驱邪纳福的做法。佛教金刚乘教义认为,人应拥有五种智慧,才能觉悟成佛。可见,佩戴五色缕是阴阳家学说、佛家学说深入到生活领域的体现。这些节俗活动同样在各地盛行,陆舜《吴陵赋》描写明末清初江苏泰州端午节云:“旧有楚风,菖蒲火酒,……续五丝之综综。既插艾而簪花,酣男女于内宫。”[9](P40)池显方《大同赋》云:“端午则飞凫竞渡,夺标櫂纷。”[15](P689)而《儋耳赋》云:“五月端午,角黍相遗。襟悬香袋,臂系彩丝。”[11](P19)可见海南儋州端午节还有互相馈赠粽子的习俗,人们不是喝菖蒲酒,而是戴上装有诸如朱砂、各种香药的香囊。总之,各地过节内涵相同,基本形式一致,只是个别地方做法稍有异趣。由此可见,都邑赋中展现的端午节,至少包含三个功能:避邪祛毒起到保健作用,纪念先贤以宣扬传承儒家忠孝伦理,民众游艺以自娱。这也正是都邑民俗文化内涵之所在。

要之,都邑赋对传统岁时民俗的细致全面描画,使得这些民俗节日活动和景象成为都邑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都邑民众的民俗生活面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都邑赋中的岁时民俗画面,成为都邑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历史文献价值。

参考文献:

[1]阮元.周礼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陈元龙.历代赋汇[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5]龚克昌.全汉赋评注·前汉[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6]吕壮.西京杂记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7]龚克昌.全汉赋评注·后汉[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8]俞绍初.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王叶衢.海安考古录[M].扬州:扬州古籍书店,1962.

[10]宣平县志[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

[11]彭元藻.儋县志[A].中国方志丛书[C].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

[12]李毓兰.镇南州志[A].中国方志丛书[C].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

[13]吴战垒.西湖散曲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14]林家骊.吴均集校注·续齐谐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15]林学增,等.同安县志[A].中国方志丛书[C].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

猜你喜欢
菖蒲民俗活动
冬季民俗节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民俗中的“牛”
端午节令,明辨菖蒲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民俗节
室雅菖蒲清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