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四春”的悲剧性

2014-03-25 11:27吴建强
关键词:探春迎春悲剧

吴建强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离石师范分校 中文系,山西 吕梁 033000)

鲁迅认为,“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P38)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认为:“个体的毁灭换来的是群体的幸福,肉体的消逝换来的是精神的长存。”[2]无论是鲁迅还是索福克勒斯,其观点均是相通的:悲剧有警醒和感奋人心的特殊功能。《红楼梦》中元、迎、探、惜“四春”的悲剧,正是如此。

一、政治联姻下的悲剧

元春地位显赫。其省亲时众星捧月的待遇,曾使宝钗欣羡不已,然而,表现的风光却掩盖不住其内心的忧伤。为仰承圣眷,“光耀门楣”,贾家把一位贤孝才德的女儿献给了皇帝。“侯门一入深似海”,更何况皇宫内院。元春的判词中有“虎兔相逢大梦归”(有的版本作“虎兕相逢大梦归”。究竟哪种说法更近《红楼梦》作者的真意,这是《红楼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在此,本文不涉及)一句,许多研究表明,这句话预示了元春的死,只不过做了巧妙的伪装罢了,对此,我们不做过多的阐述。虎兔就是指强者与弱者,古来多少后妃,孤独地在后宫中结束了一生,因而元春的结局可想而知。判词预示了元春的悲剧,而最能体现这种悲剧性的情节,便是省亲时大观园中的三哭了。这哭与泪,表达了一种说不出的痛楚与辛酸。小说描写浩浩荡荡的省亲队伍进入贾府,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3](P108),三人满心皆有许多话,但是说不出,只是呜咽对泣而已。元春为什么如此伤心呢?请听她沉痛的控诉:“许多亲眷,可惜都不能见面”,“田舍之家,齑盐布帛”得遂天伦之乐,“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当日既送我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这时不说笑,反倒哭个不了,一会我回去了,又不知早晚才能一见!”[3](P108)话虽不多,却句句刺心。“今虽富贵,终无意趣”,是元春思想上的不治之症,也是她的致命大症。几年后,她死了,死在富贵的装点下,一出悲剧宣告收场。元春这只孱弱的兔子,遇到皇帝这只饿虎,落得个如此下场,恰似从一场春梦中醒来。她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就是“今虽富贵,终无意趣”。

“三春之中,迎春最苦,迎春非不可取,却为婚姻制度所误,所遇之惨差不多不可以言喻。作者写宝黛两人,为旧制度所误,不足,则更写迎春,便可知其意了。”[4](P124)迎春懦弱,绰号“二木头”。她对什么都不大有兴趣,只求清闲少事,能在房里捧读《太上感应篇》。可是偏偏有事纠缠到她身上,她的乳母因聚赌而受罚了。邢夫人跑来问她“为何不管教妈妈”,她却说:“我说他两句他不听,也叫我没法儿,况因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邢夫人大怒:“胡说,你不好了,他原该说,如今他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姑娘的身份来,他敢不依你就来回我。”“迎春不语,只低着头。”[3](P507)这活画出迎春的怕事与软弱来。最能从侧面反映其懦弱性格的,便是其丫头司棋的陪衬。司棋为吃一碗炖得嫩嫩的鸡蛋,大闹柳家厨房,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冲破礼教的束缚,贵族的家规,家长的约束。当潘又安的情书、表记被搜出来以后,司棋并无畏惧惭愧之意,一人做事一人当。最后司棋以一死对抗贪财的封建家长。司棋的果决勇敢,更反衬出迎春的懦弱。迎春的懦弱,注定了她婚后的悲惨结局。迎春嫁给孙绍祖,是因为贾赦要以其偿还六千两银子的欠债。婚后,她受尽了孙绍祖的凌辱。当她向王夫人哭诉时,王夫人只是说:“这也是你的命。”这时,她才有生以来第一次表示了对宿命论的抗议:“我不相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3](P569)然而不信又能怎样?也只有用眼泪来发泄所受的痛苦罢了。她不能也不敢起来争执是非,勇敢反抗,或者勇决地自裁,以解脱无穷的磨难。她什么都不能,唯有委曲求全地忍受着,仅仅一年,就被折磨而死。但是在那样的社会里,迎春即便不死,又有什么样的路可走呢?

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下的悲剧

论者都认为探春命运算不错,她的远嫁是因祸得福,其实不然,探春也是个悲剧性人物。红学专家刘梦溪把她称作“一朵带刺的玫瑰花”[5],的确十分形象。她虽庶出,却并不像迎春那样懦弱。她处处维护自己主子的地位,就连以毒辣著称的凤姐也要畏她三分,便是太太也得让她一二分。这说明这朵玫瑰花确实是扎手的。在文中最能体现探春性格的,便是其主事荣国府与打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这两件事说明,探春一心要维护将倾的封建统治大厦。目睹这座封建大厦就要倒掉,她充满了严重的不安和无限的焦灼,恨不得马上出去立一番事业,支撑将倾的大厦,竭力使其不倒,或倒而复存,纵然大的作为不成,尽其所能为其添砖加瓦,也算尽忠了,所以,对封建制度来说,探春是其真正的忠臣孝子。可是“一座躯体烂到骨头里了”,她想救治也是无能为力,所以只好愤愤地发牢骚:“咱们倒是一家亲骨肉呢,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古人曾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3](P517)这是想挽救封建统治,但又无可奈何的痛苦悲鸣。有时她甚至希图毁灭,但死又能怎样?历史不会因为一个顽固的少女留恋过去而停下自己的脚步。封建社会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探春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因此她的立一番事业的抱负,将永远无法施展,她的为封建统治建功立业的愿望,也将永远无法实现。“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这才是探春的真正悲剧。

惜春是贾敬之女,贾珍之妹。因母亲早死,父亲又出家修道,所以她留在贾母身边,同三个姐姐在一起生活。在她开始懂事的时候,贾府已开始衰落。她看到了一切难以想象的红尘苦恼,于是“死定下一个出家的念头”[3](P776),以至于为了出家,竟然绝食抗争。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种结局,不是宿命的安排,而是社会的驱使。贾府由盛而衰,三春的悲剧结局,使她认识到,人生纵有桃红柳绿,也是好景不长。三个姐姐的不幸而去,给惜春的打击非常大,林黛玉的死,又使她深感女人之艰辛,正如水月庵的姑子所说:“虽不能成佛成祖,修修来世或者转个男身,自己也就好了,不像如今托生了个女人胎子,什么烦难委屈都说不出来。”[3](P790)所以她决定不走姐姐们的老路,尤其不愿走迎春那样的死亡之道,于是跳出火坑出家了,想以此改变自己身为女人的可悲命运。但殊不知,就在她出家的那一刹那,悲剧已然形成:“人生是悲剧——人对事对人,往往不能了解,到能了解的时候已是时过境迁,悲剧已是形成,无可挽回了。”[6](P330)

“四春”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不管她们幼小时如何在父母面前承欢,成年后都逃脱不了封建礼教的枷锁。侯门尚且如此,更何况平常百姓家,所以,旧的制度不灭,女性永无光明的前途。

参考文献:

[1]鲁迅.再论雷峰塔倒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安琦.索福克勒斯悲剧与现代西方悲剧创作[J].学术交流,2012(9).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4]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5]刘梦溪.红楼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畅广元,李西建.文学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探春迎春悲剧
伟大的悲剧
迎春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探春:可惜不是男儿身
最美探春是吐蕊
探春理事
何迎春
让我们携手迎春
近视的悲剧
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