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M模型安徽省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2014-03-25 01:50魏旭
关键词:渔网集群竞争力

魏旭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安徽省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的发展经历了由手工纺织到机械生产加工,由个体户经营到区域集群化经营,销售市场由国内到海外的过程。改革开放几十年间从起初的产业集聚到如今的产业集群飞速发展,槐林镇渔网产业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安徽省槐林镇拥有近150家一定规模的各类渔网生产、制造和加工的企业,拥有超亿元企业3家,产值超千万元企业48家;目前从业人员约1.9万人。拥有各类渔网织机1650余台(套),拉丝线350条,渔网定型机36台,年产锦纶丝48 000吨,成品渔网39 000吨。2011年度,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27.4%。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渔网渔具产品出口交货值9.8亿元,同比增长18.6%。渔网产业工业总产值50多亿元,占槐林镇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占当地经济总收入的65%左右,是槐林镇重要的经济支柱。作为我国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安徽省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拥有着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所拥有的共同优点和不足,[1]同时也具有区域特色的集群特征。[2]安徽省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一新经济形势下,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实现集群飞速发展,促进集群转型,延长集群生命周期,[3]对产业集群进行竞争力体系分析,找出集群竞争力的组成成分和影响因素,[4]对集群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一、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和研究

目前,对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有许多成果,从模型角度来区分的话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波特(1998)的竞争优势理论中认为:生产要素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需求状况、企业战略、机遇作用和政府作用这六个因素是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就是“钻石模型”中的六个组成要素,[5]主要是以国家为研究对象,从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评价和分析。二是以帕—吉 GEM模型为主线的有关延伸和研究的方向。帕—吉GEM模型是Tim Padmore和Hervey Gibon两位加拿大的经济学研究专家为了解决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指标体系宏大,不能适用与区域产业集群,因而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如图1所示 “基础” 、“企业”、“市场”是GEM模型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三个基本因素对同时又可以细分为六个小因素,即基础因素对分为“资源”和“设施”两个因素;企业因素对分为“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两个因素;市场因素对分为“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因素。[6]除了GEM模型,还有一些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张辉(2003)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由学习能力、资源最优配置能力、规避集群发展的阻碍因素的能力组成。[7]李勇(2004)认为企业根植性、创新能力、机构分布密集性、企业目标、企业文化及制度等六个方面是构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8]龚双红(2007)从国家和政府、集群和群内企业这三个层面上去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和阐述。[9]

图1 GEM模型

二、GEM模型运用

(一)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二级指标权重

对二级指标因素进行专家打分,再将结果组成互相比较的判断矩阵,即取得一个指标分值对另一个指标分值的比值,构建出与之对应矩阵图,并通过AHP计算公式得出二级指标因素的权重。

(二)对GEM模型进行量化处理

1.对GEM模型中的二级指标因素进行赋值打分,运用EXCEL求出每个二级指标因素的平均得分。将二级指标得分与自身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对应的一级指标得分。把所得到的一级指标得分代入到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因素对数值。

PairScore=(D2i-1+D2i)/2

2.把所得结果按照下列公式进行GEM模型的量化处理

GEM=2.5×[∏i=1.3(D2i-1+D2i)]2/3

根据量化结果,对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并得出对应结论。在此把量化得分250分作为平均值,如果产业集群的6个一级指标因素得分都在平均值5分左右,GEM模型的得分为250分左右,那么我们可以把该集群竞争力水平定义为处于全国平均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10]

三、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一)数据处理

1.数据的收集是模型的最基本内容,要设立相应的调查问卷。文章根据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具体特点选取了“基础”、“企业”、“市场”为三大因素对,“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为六个一级指标因素,同时包括26个二级指标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对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问卷调研。问卷发放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针对竞争力体系中二级指标因素重要性进行专家打分;二是对二级指标因素对比同行业的优劣程度进行问卷调研,优劣程度用1至10,从“很差”到“非常优秀”等不同层级来进行判定,发放对象为渔网行业专家学者,槐林镇渔网行业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行业人员。问卷于2013年7月至8月间,共发放问卷50份,实际收回48份。问卷根据AHP评分标准,收集专家打分结果,建立出两两对比的判断矩阵。

2.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上述矩阵的权向量,查表,用CR=CI/RI<0.1对结果进行验证,得出各个因素的对应权重。通过对收集数据进行筛选统计,求得各个因素的指标权重。

3.通过对调研问卷的二级指标因素得分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自的平均分值,根据对应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求和计算出6个因素得分,得到表1中的一级指标因素得分。

4.对一级指标因素得分根据模型量化步骤进行量化处理,最终求得基础得分为5.57,企业得分为5.39,市场得分为6.30,GEM总得分为328.93,超过平均水平,各级指标因素得分如表1所示。

(二)结果分析

安徽省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得分为328.93,超过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市场得分最高,对槐林渔网产业集群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广阔的国际市场也是让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在近10年内取得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基础和企业的得分略高于平均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11]下面根据结果数据并结合当地调研的具体情况,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1.资源

资源得分为5.09分,处于一般水平,其主要是“人力资源” 和“原材料来源”阻碍了该项的总体评价。根据当地调研情况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当地的渔网市场也受到影响,导致渔网产业集群的规模出现倒退和萎缩,企业进行裁员,导致本地劳动力大量外流。经济危机过后,企业复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12]截止2012年底,槐林镇总人口为7.2万,劳动力人口约为4.3万人,其中长期从事渔网产业的劳动力人口比例占了三分之二,每年企业都会出现招工难的难题,可见劳动力缺乏将是影响资源得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槐林渔网产品的原材料——锦纶6切片,没有自己专门的生产企业,都是从集群外部购买,价格因素无法控制,近年价格持续上涨,因为供应缺少或不及时影响企业生产。

表1 槐林渔网产业集群竞争力权重及指标值

2.设施

设施得分超过平均水平,主要由于其“专业设备”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作用。槐林渔网历史发展悠久,从开始的手工到现今的机器生产,经过一步步的改良和创新,渔网生产设备在同行业中是比较先进的,在行业内拥有着不错的竞争优势,同时槐林镇渔网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支柱,是槐林镇的重要收入来源。截止到2012年度,渔网产业工业总产值50多亿元,占槐林镇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占当地经济总收入的65%左右。槐林政府近年来一直大力发展渔网产业。但是由于地域限制,槐林镇没有高校、研究所等人才机构,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科研人才缺乏,没有良好的科研环境。

3.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

该项目得分为5.06分,处于一般水平,“辅助行业”水平较低,安徽省槐林镇渔网生产原材料锦纶6切片缺乏自主生产能力,都依赖于从集群外引进,而相关的辅助产业产品,如渔具、新型鱼浮、网箱等衍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也比较缺乏,产业链不完善,集群资源无法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时集群内企业协作能力较差,缺乏相互间的交流和学习。

4.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

该项分数一般,槐林镇渔网企业和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一样,都是由中小企业为主体组成的产业集群,规模不大,[13]目前槐林镇从事渔网加工企业482家,规模以上企业60家,产值亿元以上3家,千万元以上48家。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规模企业较少,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份额差距不大,技术创新动力缺乏。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企业规模不大,但是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激烈,大量企业家拥有极高的创业热情,并且愿意学习、吸收先进技术,推进自身企业发展。

5.内部市场

该项得分较高为5.59分,其重要因素是“国内市场份额”以及“顾客品牌信任度”,安徽槐林渔网系列产品在全国渔网市场占有率很高,目前约占国内渔网市场总销量的28%,顾客对于槐林渔网有很高的认知度。但是槐林渔网缺乏自主品牌,销售市场混乱,没有形成统一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不利于槐林渔网争夺有限的国内市场。同时自主品牌缺失,也不利于集群内部团结和发展,制约集群内部交流合作和树立良好的企业根植性。

6.外部市场

外部市场的评分是所有评分结果中最高的。安徽槐林渔网销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很高,目前槐林渔网已远销俄罗斯、芬兰、乌克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俄罗斯渔网市场是安徽槐林渔网销售的重要市场,俄罗斯是安徽槐林渔网的最大出口国,一般安徽槐林渔网生产总量的20%都会出口到俄罗斯,是俄罗斯渔网进口总量的80%。国际市场上供小于求,这种市场现象,是安徽槐林渔网产业集群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受到阻碍,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是制约安徽槐林渔网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也是目前槐林渔网产业集群的重要战略之一。

四、对策与建议

2012年,槐林镇渔网正式被授予“中国渔网第一镇”的光荣称号,这让人们真正认识到槐林渔网发展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商机,槐林镇渔网拥有良好的发展优势,槐林人需紧随当今经济动向,努力发展,争创更大、更好的成绩。

(一)缩减成本,提高竞争力

劳动力缺失和原材料来源的缺乏是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削弱渔网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事渔网产业人数占据了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二的比重,企业要注重对槐林镇周边城镇进行招工,扩大招工范围,降低本镇劳动力比重,降低劳动力成本。并且槐林镇企业要注重原材料的引进渠道开拓,太少且固定的原材料来源易导致垄断市场的形成,要扩大企业间信息交流和共享,寻找更多的原材料引进渠道。另外通过引进新技术,在本镇建设一批自主开采原材料的源头企业,让集群拥有独立的产业链。

(二)加大技术创新及科研环境建设

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可以充分利用安徽本土高校、科研院所等有利条件,通过建立企业学校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并在地方设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等,通过生产、学习、研究、合作的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政府要积极鼓励创新,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建立新科技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信息共享的共同品牌。集群技术创新是安徽槐林经济更高、更快、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实现企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重要保证。[14]

(三)注重渔网新产品研发

安徽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目前在产业链的上游产品如原材料——锦纶6切片没有自己专门的生产机构,都是通过集群外市场购买,消耗资源成本,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引进该技术,在集群内建立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节约成本,而其下游的延伸产品如渔具、新型鱼浮、网箱等系列产品均还有很大扩张发展的空间,通过加大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产品自主研发和创新团队,开发新型产品,将产品做大、做细,拥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补充和完善产业链。

(四)建立有示范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

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中目前存在的如金华、华泰等几家骨干企业都是目前比较有潜力的中型渔网企业。政府可以围绕渔网产业这一特色产业,对几家有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植,通过项目推动、招商引资等一系列发展政策,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争取好的发展机遇,早日发展为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五)加大区域品牌建设

安徽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目前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不错的市场份额,销售量也有可喜的成就,顾客对槐林渔网信任度也很不错,但是品牌建设缺乏,没有自己的统一品牌,槐林镇渔网产业集群应抓住2012年正式被授予“中国渔网第一镇”这一重要契机,加大品牌创建宣传,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渔网产品销售市场,并对集群内企业进行整合,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其他企业相辅的销售框架,让槐林镇渔网用一个统一的销售品牌进入渔网销售市场。

参 考 文 献

[1]王缉慈.中国产业集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13.

[2]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M].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2:47-54.

[3]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87-122.

[4]朱英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3(5):15-17.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6-121.

[6]Padmore T,Gibson H.Modelling system of innovation:II,a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J].Research Policy,1998,26(6):625-641.

[7]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71-74.

[8]李勇,史占中,屠梅曾.企业集群的内在特性与竞争力[J].开发研究,2004(2):33-35.

[9]龚双红.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温州论坛,2007(2):28-31.

[10]杨建梅,杨静.评价企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及其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9):23-26.

[11]张经强.经济扩散与产业梯度转移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25-40.

[12]陈金波.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3):48-52.

[13]张聪群.产业集群升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3-14.

[14]唐利如.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45-60.

猜你喜欢
渔网集群竞争力
爸爸的渔网
透视渔网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渔网”来了,快跑!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日本竞争力
独创的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