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2014-03-25 14:01胥丽卿
科技资讯 2014年3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建议教学改革

胥丽卿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对会计英语教学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会计国际化对高职院校培养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探讨了目前会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英语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51-01

1 会计英语双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1 会计英语课程设置和定位不清

在高职院校中会计英语的课程定位不是太明确,会计英语往往只定位于一门单一的专业英语课程,没有把专业和英语的运用明确联系一起,使得会计英语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教授会计英语课程时大多没有弄清楚教学目的和课程定位,上课只是像课程翻译,练习一下专业术语,将专业英语课程当成英语课一样来讲解,错误地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在单词或词组的学习上,从而混淆了专业英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的区别。

1.2 教材选择滞后,缺乏国际性

在进入WTO以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作为高职院校,为培养学与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必须把这些新思想、新文化显现在日常的教材中来。遗憾的是,会计英语方面的绝大多数教材却没有做到这一点。现行的大多数会计英语教材只是纯粹的中文会计书的翻译本。另外,高职会计英语课程应该突出“职业”与“技术”的特点,而目前高职院校所选择的教材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1.3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陈旧

高职院校中会计英语师资非常薄弱,缺乏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很少有既精通会计专业又精通基础英语的教师。因此造成了会计专业好的教师无法让学生用英语来做会计分录、会计报表;基础英语好的教师又不能解释清楚专业术语和会计准则。这就形成了教师糊糊涂涂地教,学生朦朦胧胧地学,使得学生在学习完会计英语课程后仍然无法独立用英语做会计报表的情况出现。因此,我们需要高素质的双语教师,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做到让英语与会计专业很好地融合,建立一个符合高职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体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

2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改革相关建议

2.1 定位好会计英语课程安排和发展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掌握国际先进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急需既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又熟练掌握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果高职会计英语课程安排和定位上能够把会计学和英语相结合,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在开设会计英语课程前,学生需要学习一部分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如会计基础、国际会计、会计核算等科目。同时学生在学习会计英语课程之前还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把会计英语课程开设到二年级,此时大多学生已经通过了高等学校基础英语能力测试。在课时安排上也应该给予充足的课时,会计英语已经成为学习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很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覆盖面也较广,只有保证足够的课时量才能使课程正常有序的进行。

2.2 教材选择要具有全面性和国际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会计英语在教材的选用上,尽可能使用原版教材及配套练习,保留语言的原汁原味。目前高职院校院校所选教材五花八门,有些教材内容是由国内中文资料直接译成英语,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便于了学生理解,但失去了语言上活泼新鲜、浅显易懂的需要。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较大差异,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也有很大差异,选用原版教材或者原版英文资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英文特有的表达方式尤其在需要阅读英文文献资料或按照资料实际操作时,很容易就能理解运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还需要注重会计知识的扩展。比如一些英文的会计专业资料,如凭证、上市公司的年报等,教师通过用实际的案例来丰富教材的实用性和生动性,让同学们产生兴趣。而大多数国外的会计教材都是由若干的实例组成,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2.3 加大引进或培训优质双语教师,督促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应该加大专业英语课程的师资引进和培训力度,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会计业务及英语基础的水平,这样才能建立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上尽量采用双语教学,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的英语水平限制,全英语教学不符合实际,因此教师采用英语授课时,尽量选用符合学生程度的用语并用中文辅助授课。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会计英语教授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变革,做到少翻译,多练习;轻概念,重术语;会提炼,懂流程。“少翻译,多练习”,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是做简单的翻译,而是要多实际操作。“轻概念,重术语”,指的是在日常教学中,不需要在概念上多花功夫,而是要让学生掌握会计术语,特别是英文的会计术语。教师需要多花功夫在学生的会计专业术语的学习和理解中,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会提炼,懂流程”,指的是教师要能够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会计原理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提炼归纳公式、图表来代替书中复杂的大段描述内容。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循环流程,从分析经济业务到登日记账、分类账、过账,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结账这一流程。可以用某一具体公司为例,让学生了解其某会计期间内全部的资料,让学生具备用英文处理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会计英语课程的改革应注重于会计英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取及拓展会计英语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课程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根据会计行业的具体岗位要求,结合英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培养社会所需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茜,朱英.高职会计英语教学困境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4(21):383.

[2] 田伟若.高职双语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1(2):160.

[3] 张弛.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课程教改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132.

[4] 袁红波.会计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23):21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建议教学改革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