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市场化越要监管

2014-03-28 08:38尹绍斌
财政监督 2014年7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会计信息监管

●尹绍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于会计行政监管工作者,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会计监督与企业自主经营之间的关系,加强会计监督工作,是一系列至关重要且现实的问题。

一、会计监管不能丢

市场经济体系讲究的是,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可以说,市场经济体系是一种崇尚自由选择的经济运行体系。那么,还要不要监管?观念上,人们容易把监管与干预相混同,这同样也困扰我们政府监管部门。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着力解决政府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问题。

会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领域,涉及每一个经济细胞,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对优化投资环境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保障经济信息质量和增强国内外投资者信心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会计监管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大的责任。

二、会计监督不越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财政部审时度势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安然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调整会计监管模式、强化政府监管,财政部顺应时势收回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职能。目前,会计监督基本形成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两手抓的会计监督格局。应该说,会计监督近年来对企业的监管不断强化,似乎又回到了八十年代“财务大检查”时期的原点。这种回归,是否合理?会计监督又该如何定位?

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会计监督的定位与政府职能的定位是一脉相承的。就政府与市场来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提出“守夜人”的概念,是一种“小政府”的概念,并没有太多经济管理职能。与“小政府”相对应的,自然就是“大政府”,政府占据政治主导、操控经济、全面介入市场活动。而历史和实践表明,这两种极端的理论设想都存在较大的弊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关键是,政府要着力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市场经济维度讲,政府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有两方面:一是弥补市场机制失灵;二是为市场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创造公平的竞争起点。因此,作为会计主管部门,财政部应该不断加强会计监督工作,有效肩负起“打击舞弊造假事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重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三、会计执法不放松

会计监督作为一种行政执法的具体形式,其职能指向应该是大力打击会计违规违法行为,积极维护会计秩序。某种意义上说,会计监督是裁判员,而非运动员;是经济警察,而非企业经营管理者。当前,会计执法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一是执法依据不完备。譬如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追责,除非审计失败上升到司法层面,否则很难追责,不利于行政监管有效实施。二是执法力量单薄。执法人数不足,专业技能欠缺,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三是执法不到位。一方面,会计检查覆盖面不足,影响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会计检查难以揭示所有问题,即使揭示出来的问题,会计查处也不能到位。因为种种问题的存在,会计违规造假事件屡屡发生,影响了公众的信任度,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会计监督尽管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走在会计执法的路上,明确职能定位,以会计执法为己任,不断健全会计法规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力量,探索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加大会计监督查处力度,提高会计违规成本,多做扬善惩恶、打击舞弊造假的实事,少做沽名钓誉、追求声势的表面文章,会计领域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会计信息监管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监管和扶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