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临床治疗分析

2014-03-28 21:32何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肌麻痹肌无力甲亢

何军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贵州贵阳 550014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临床治疗分析

何军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贵州贵阳 5500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08年1月-2013年9月本院及贵州铝厂职工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疾病分型以及症状表现,给予对症治疗方案,并对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将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患者共分为5类,根据疾病类型及临床症状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方案进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经积极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好转出院,其余患者其症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具有病情复杂、分型复杂、症状复杂等临床特点,因此,患者在入院后需先进行确诊,再给予针对性的方案治疗,才能获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临床;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是指甲亢伴发肌肉病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将该病分为慢性与急性发病两种,又根据其发病特点、病变部位等方面,将其分为甲亢性周期麻痹、甲亢伴重症性肌无力、慢性甲亢性肌病、急性甲亢性肌病以及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五种[1]。将近年来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疾病分型、临床特点、治疗措施等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08年1月-2013年9月本院及贵州铝厂职工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71:49,年龄在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23)岁;病程在6-180d之间,平均病程为(37±11.14)d。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疾病史、眼部检查、肌电图检查等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其中,甲亢性周期麻痹31例(25.83%),甲亢伴重症性肌无力10例(8.33%),慢性甲亢性肌病66例(55.00%),急性甲亢性肌病6例(5.00%),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7例(5.83%)。

1.2 方法

根据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患者的疾病分型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方案进行治疗:

⑴甲亢性周期麻痹者31例,多为男性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多以四肢软瘫、下肢轻瘫、呼吸困难、闷气为主,且在发病时,血钾含量降低至1.2-3.1mmol/L。在入院后,根据患者体内血清钾的浓度,快速地给予适当的补钾措施。针对血钾丢失严重者,行静滴式补钾,针对血钾丢失较轻者,行口服补钾。同期再给予合理地抗甲状腺药物。

⑵甲亢伴重症性肌无力10例,此类患者临床症状表现除了甲亢症状外,其受累骨肉肌还伴有晨轻暮重,体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的现象。且大部分患者出现累及眼肌、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症状,经CT检查,还有7例患者出现胸腺增生、胸腺瘤,另3例患者胸腺未见明显异常。由于此类患者发病多存在有免疫功能异常和免疫方面缺陷,因此,临床治疗中为降低患者的复发率,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采取他巴唑、溴化新斯的明等西药抑制T3、T4合成的同时,给予相应的中医辩证治疗,以改善低频电刺激电位衰减、减少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产生,并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针对胸腺异常严重者,若治疗效果甚微,则需考虑行胸腺切除术[2]。

⑶慢性甲亢性肌病66例,患者多表现为下蹲、起立以及上楼困难,临床症状多以轻度肌萎缩、明显肌萎缩、四肢肌肉酸痛、两大腿肌肉疼痛等为主。患者均行抗甲状腺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根据期临床症状表现加用维生素B、蛋白合成剂、三磷腺苷、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

⑷急性甲亢性肌病6例,患者起病急,病情也较为严重,伴有心动过速、高热、恶心呕吐症状,且病情迅速进展成为肌麻痹。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抢救,及时吸痰,呼吸困难者及时切开气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抗炎、抗感染、营养支持、抗甲状腺等对症治疗。

⑸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7例,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均为复视和重度浸润性突眼,突眼度在17-22mm之间,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肿胀肥厚,且大多数患者眼球活动受限。经眼球CT检查,显示患者内直肌、双侧上直肌、外直肌、眼外肌多有增厚肥大现象。首先,采用新期的明试验,鉴别重症肌无力。之后,给予对症治疗,给予抗甲状腺药物,以有效控制住甲亢,同时实施免疫抑制剂以及细胞毒作用药物干预。针对病情较为严重者,或对药物有过敏者,也可采取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3]。

2.结果

所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方案,治疗结果分别为:⑴甲亢性周期麻痹:31例急性甲亢性肌病患者在积极治疗后,于3-48h内肌麻痹症状消失,体内血钾含量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且经过甲状腺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甲亢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经实验室检查患者体内FT3均恢复至正常范围,随访半年中,无死亡及复发例数。

⑵甲亢伴重症性肌无力:10例甲亢伴重症性肌无力患者中,有4例行胸腺切除治疗,患者甲亢得到有效控制,其余6例患者亦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四肢肌力恢复至IV级,终好转出院。

⑶慢性甲亢性肌病:66例慢性甲亢性肌病患者经积极治疗,有39例肌萎缩、肌无力症状消失,其余27例患者均好转。

⑷急性甲亢性肌病:6例急性甲性肌病患者中,有4例因病情危重,最终抢救失败而死亡,另2例通过积极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

⑸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7例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患者经治疗后,其眼肌麻痹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讨论

综上所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临床表现多变,一部分患者以肌病作为首发症状,也有患者在甲亢症状出现一段时间后才会发生肌病症状,这种现象也极容易在临床治疗中造成误诊、漏诊。而为了降低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患者的漏诊、误诊率,患者在入院后医生应详细地观察其临床症状,并进行全面性检查以便于确诊,再给予针对性的方案积极治疗,才会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1]王翠娟,樊继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发病机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8(4):243-245.

[2]闫凤霞,于向民,潘晓亮,等.消瘿强肌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大鼠的形态学观察[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1):40 -42.

[3]刘勇.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肌电图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 ,1 (1):24-25.

R581.1

B

1009-6019(2014)09-0173-01

猜你喜欢
肌麻痹肌无力甲亢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生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研究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以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Titin抗体检测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