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分析的海军英语视听语料应用研究——以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英语》教学为例

2014-03-29 09:49汪静静邱采真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语料海军学习者

汪静静 邱采真 姚 丹

(1,2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33;3中国人民解放军91801部队训练处电教资料室,上海 200433)

一、引言

二战后至今,英语逐渐担任国际交流通用语的重任。20世纪70年代早期,国际科技和经济交流的深入发展推动英语学习向目的性和适用性极强的专业英语教学发展时,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从此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ESP研究进入发展史上的一次突破,即研究者认为ESP课程的设计过程首先应该是界定目标情境,然后仔细分析该情境中的语言特点,利用分析得来的结果构成ESP课程大纲,这一过程被称为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提出标志着ESP走向成熟;需求分析的介入,使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目标情境中有了轻重之分,ESP分析研究继而进入学习技能分析阶段。经历30多年发展,当前ESP研究领域没有一种主导性理念,各种观念还处于不断的交织碰撞中,但ESP作为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已经取得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严玲2011)。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ESP领域各专业分支迅速发展,除早期一枝独秀的科技英语和商务英语之外,旅游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传媒英语等都逐渐成为ESP领域内耳熟能详的代表性概念。总之,ESP发展历程表明现实需求是主要推动力量,也从更深层次的“需求”角度解释了各专业分支的ESP课程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或回答了“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的思考,即不是需求是否“存在”,而是对需求的“意识”(Hutchinson ﹠ Waters 2002:53;转引自严玲 2011:78)将 ESP 和 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通用英语,简称EGP)区分开来。这也体现需求分析在ESP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既然ESP课程更关注与“需求”相关问题的解决,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需求分析将有助于阐述课程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外语教学实践应该建立在对教学对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而需求分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束定芳 2009)。《海军英语》是为满足我国军事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针对提高海军院校学员听说能力为主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而开设的课程。《海军英语》是在海军院校学员学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英语课程,属于ESP范畴,其教学内容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桂力民2001)。本研究以海军工程大学2012级73名高级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四级与六级前后进行了两次需求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学员对提高海军英语听说能力为主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需求随着EGP需求实现变得具体和强烈,而不是对军事英语学习的传统观点,即军事英语学习只满足于关注军事词汇习得。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和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应用视听语料提高海军英语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以听说为主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此种尝试得到积极反馈与认可,即《海军英语》课程结束后的第三次问卷调查表明学员从视听语料的有效应用中受益匪浅。本文具体阐述了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海军英语视听语料应用及其价值。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确定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以便能引起教师的重视(束定芳 2010)。需求分析的结果也是学校确定教学相长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束定芳2009)。本研究旨在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在《海军英语》课程开始前了解学习者ESP学习需求情况,探索选择和应用视听语料在提高《海军英语》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及提高听说能力为主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

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下2012级高级班的73名学员。高级班两年英语课程中设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包括:第一学期为大学英语学习方式适应和各方面能力迅速提高阶段;第二学期为围绕课程学习,完成大学英语四级考核目标阶段;第三学期为围绕课程学习,完成大学英语六级考核目标阶段;第四学期为《海军英语》课程学习阶段。

3.研究方法和过程

在需求分析领域中,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主要用于收集定量数据。鉴于《大学英语》与《海军英语》的课程设置情况,问卷跟踪调查能够反映学习者对两门课程的需求变化和关联,从而有效指导相应教学方法的实施。

基于需求结果分析对《大学英语》EGP教学方法的启示是什么?《大学英语》与《海军英语》的问卷调查能反映出什么需求变化?EGP的教学方法是否也适用于解决《海军英语》ESP问卷调查反映的问题?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三个阶段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充分利用问卷调查发现问题、指导与完善实践、形成建设性思考。课程开设前的第一次问卷调查目的在于通过需求分析了解教学对象对《大学英语》具体的EGP学习需求和初步的ESP学习需求,直接指导相应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第一学期结束后、四级与六级通过后的第二次问卷调查目的在于通过需求分析了解EGP教学方法实施反馈,以及教学对象EGP学习需求的具体变化,用需求分析结果帮助分析EGP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ESP教学,探索如何提高下一个阶段《海军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海军英语》课程结束时的第三次问卷调查目的在于帮助了解和总结、对比ESP和EGP教学实践成果,形成《海军英语》ESP教学模式的建设性思考。

三、调查发现及思考

1.听说为先的客观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平衡

2012年10 月份在高级班《大学英语》第一学期开课前进行了第一次问卷调查,旨在课程开设前了解学员的基本学习和需求情况,为教学提供积极参考。问卷中,对于“进入大学前,影响你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问题,仅次于74%学员选择“高考升学”选项外,46.6%学员认为“对于英语国家娱乐方面(如电影、音乐等)的兴趣”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能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占39.7%,“了解英语语言思维方式”占20.5%,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占17.8%。对于“进入大学后,影响你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问题,仅次于86.3%学员选择“四、六级考试”,58.9%的人认为“提高听说为主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41.1%人选择“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此外,95.9%在“听、说、读、写、译”技能中更看重“听说”能力提高。对于“如果六级通过后,你在最后一个学期更想获得什么方面的知识”,只有30.1%关注军事英语或海军英语,更多选择还是关注听说能力再提高和获得更多的英美国家文化知识。

数据表明:第一,直到大学教育,若干年英语学习的主要动力最终归结为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高考升学压力。相对于十几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时间非常短暂,但是四、六级考试与“高考需求”一样再次成为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并且,“四、六级需求”比“高考需求”表现得更加突出,似乎有种“短痛快”的感觉。第二,除了“考试需求”,大学前后学习者表现出的其他个人需求变得更加具体与现实,层次提高,即需求从兴趣的初级感性层次上升到了对语言文化的更多关注和了解的更深层次需求。第三,伴随“考试需求”的提高听说为主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需求增强。其中,听说能力的提高突显为学习者最渴望在短时间内也是希望未来能够得到提高的技能。第四,学习者在EGP开始时已经具有了ESP学习目的初步需求。

进一步研究和考察数据,本文发现需求变化背后隐含的问题。首先,与其说“考试需求”是一种习惯性压力,也是一种习惯性动力,这是教学实践始终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因此,教学实践需要充分发挥这种客观需求的压力和动力作用。但是,“四、六级需求”比“高考需求”同为考试需求,前者的比例相对后者却上升了很多。本研究认为这种需求变化趋势反映了长期以来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目的的习惯性认知。进一步理解这种习惯性认知,还需要将上升变化趋势的分析与其他需求变化的分析结合起来考量。具体讲,伴随“考试压力”需求增强的同时,其他方面的个人需求也在提升。这反映了个人需求与客观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程度其实在加大。对于教学实施来说,需求分析结果要求首先思考如何在客观需求和个人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既保证客观需求的实现,也充分尊重和考虑个人需求的满足。

2.视频语料在EGP教学中的应用

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陈冰冰2009)。既然上文的需求分析表明《大学英语》EGP教学需要保持教学客观需求和学习者个人需求之间的平衡,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把充分、合理应用视听语料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首先,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现代科技下的视听语料唾手可得,是教学不可忽视的资源(Sherman 2009)。尤其是,在脱离英语为母语的社会环境下,英语视听语料可以直观地再现语言的实际使用和交际功能的应用。视听语料的真实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可以引起学习者更多关注,使得学习者对相关学习内容和信息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正如Jane Sherman指出,有力提高理解力的重要方面就是视听维度,尤其体现在语用情景下(Sherman 2009)。其次,EGP开课前的问卷表明,仅次于考试目的,学习者学习英语更多出于对视听语料的高度兴趣、关注和投入。事实上,当今年轻学习者对互联网上开放分享的视听语料(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娱乐方面)早已驾轻就熟,早在课堂外把自由使用视听语料作为英语学习经历的重要部分。因此,视听语料走进课堂教学,可以让学习者的个人需求与考试需求的实现相辅相成。第三,传统教学环境下简单的互动模式和信息形式使得教学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实现受限,具体表现在信息交流不够充分、交流方式不够灵活、资源共享率较低等不足之处。但是,作为一种语言模型(language model)(Sherman 2009),视听语料在语音、词汇、语法、句法、语篇等语言特征方面丰富多彩地呈现语言实际应用和各种各样的语境,这些往往是传统教科书和课堂所不能企及的。同时,视听语料可以将学习需求延伸到课外,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第四,视听语料也是英语语言文化的窗口,这也符合提高以听说为主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学习需求。

视听语料介入既可以满足听说为先的教学客观需求,也可以在增强注意力、激发兴趣和主动性方面满足个人学习需求,是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问题的关键是视听语料究竟对英语课堂教学会发挥什么样的价值。基于教学实践,本研究对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视听语料进行了总结。第一,视听语料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为使用语料的前提条件。第二,真实、或尽可能接近真实交际的视听语料优先,题材不拘一格,主要包括新闻、纪录片、电影、访谈等等。第三,掌握简单易操作的音影和图像技术,处理视听语料,合理控制课堂使用时间(一般为2~3分钟)。从技术角度看,清晰的视听语料优先,以更好地增强对语言学习的“刺激一反应”效果。第四,优化语料分类。可以按交际功能或语言能力训练对视听语料进行分类。第五,视听语料的编排和设计。视听语料可以与说、译、写其他语言能力相结合呈现和利用,可以通过讨论等合作性活动来充分利用。第六,视听语料的选择、处理和应用是比较繁琐、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所以,视听语料教学应用不仅是个人长期工作的积累,也是集体贡献和分享的工作。集体智慧和努力可以最终促成经过周密考虑和精心设计的教材,或视听语料库。第七,重视视听语料的课外拓展和分享,利用校园网或局域网建立视听语料交流、应用、测试和互动平台,使其成为学习者课外学习和综合评估的重要部分。

3.视听语料在ESP教学中的延伸与应用

2014年9 月份在高级班《大学英语》结束,学员通过四、六级后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旨在获取对视听语料教学应用的反馈,以及进一步了解学员《海军英语》ESP需求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1%的学员非常认可视听语料在英语课堂上的作用,认为科学有效地利用视听语料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大大地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动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听说积极参与性,丰富了课外学习,等等。65.4%的学员认为四、六级考试之后显著提高的是听力能力。对于“影响你坚持练习听说的因素是什么”问题,48.1%的学员选择“自身兴趣”,34.6%的学员选择“教员的教学方法”,29.8%的学员选择“迫于考试压力”。此外,绝大多数的学员日常通过视听设备练习听力;对于训练英语听力的材料更多选择英文歌曲、电影、新闻、科普片、纪录片等;95.2%的学员愿意坚持关注教员推荐的TED视听材料。这些统计结果表明视听语料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平衡和同时实现客观需求和个人需求平衡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此外,问卷调查进一步显示,76.9%的学员认为影响听力的最大障碍是“词汇量不足”,其次是语速、语音和语调。除了“社会、文化”作为主要选项,把“军事”作为平时训练听力的素材占55.3%。关于“在军事英语学习过程中,你最希望老师或学习给你哪些帮助”问题,主要回答是,推荐好的听力练习材料、多推荐英语歌曲和电影、推荐一些好的英语学习网站、利用网络平台多上传各种级别英语听说材料,等等。这些数据表明以听说为主的专业英语学习需求将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学习需求。军事英语的典型特征就是军事术语与词汇,学员词汇的困难在《海军英语》ESP课程学习中会更加突出。因此,结合上一次阶段教学实践的积极反馈、进一步的需求分析结果,以及提高《海军英语》ESP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需要,本研究认为EGP视听语料应用可以延伸到ESP教学实践中,还应侧重于以下应用:

首先,相对EGP,《海军英语》ESP内容紧密与专业内容相结合,相比简单的口述解释和书面阅读,保证视听语料与ESP的绝对相关性和真实性可以增加学习者对专业方面知识的直接认知,帮助学员在真实语境中掌握军事专业术语。

其次,在EGP阶段接触军事英语或海军英语方面的视听视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习者在ESP阶段的陌生感,为其ESP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已有研究表明:可以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增加军事英语真实语料,这与通用大学英语视听说材料一样能够帮助学员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同时还能帮助学员尽早掌握更多的军事英语术语,提高军事英语交流能力(严灿勋 2010)。

第三,现实军事需求决定了交际功能和专业领域的视听语料需要突出利用,以提高海军学员英语交际能力,满足对外军事交流需求。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望和要求也相应提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需要做出更大贡献。民族、宗教矛盾的激化、国际恐怖主义和其他跨国犯罪的蔓延、大规模武器扩散等等也要求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开展军事外交,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承担的国际责任。海军是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肩负出访、联合军演、护航、救援、反恐等重大职能。国家安全利益维护以及国际安全合作、军事外交、维和行动,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的国际责任等都是推动海军外语ESP教学研究的现实军事需求。

第四,视听语料在ESP教学中需要关注国际化视野的提高和跨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输入。在当今开放日益频繁、对话愈加广泛的时代,海军既担负军事斗争任务,也担负着越来越多的和平外交任务,与世界各国的军人和平民进行全方位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掌握一门语言实质上就是掌握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马蔚兰2000)。海军经常有出访任务,因此提供不同英语变体的音频和视频或多语种视听语料平台可以帮助学员尽早熟悉未来任职需要将面临的陌生情况。原版的视听语料可以增强学员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认知与了解,培养学员的国际视野和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真实、生动的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资料,可以让学员在今后的外事活动中增加异域环境的熟悉感,减少文化冲击,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总之,国内外现实需求意味着海军院校的英语教育既面临时代机遇,又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视听语料的直接介入可以提高海军院校的ESP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ESP课程结束后的第三次问卷表明,学员对课程教学最满意的就是,除了课本之外教员使用的生动的辅助视听语料。

四、结束语

需求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运用与所起的作用影响着语言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它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束定芳2004)。现实需求是外语教学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向各专业分支迅速发展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现实需求推动下的海军英语也势必成为ESP的重要成员。《海军英语》课程已不是词汇语法的“纸上谈兵”教学,在需求的推动下逐步发展为语言技能训练、知识训练、文化训练的课程。需求分析理论和现实情况传达的信息是,合理充分地使用视听语料是保证《海军英语》课程内容丰富、目标明确、针对实用、效果明显的教学实践。

Sherman,J.(2009).Using Authentic Video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陈冰冰 (2009).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

桂力民 (2001).浅谈海军初级指挥院校中“海军英语”的课程建设 [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3)。

马薇兰 (2000).海军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J].海军院校教育 (1)。

束定芳(2009).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果经验对我国大学应有教学改革的启发[J].外语教学与研究(6)。

束定芳 (2004).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束定芳,陈素燕(2010).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专业导向”英语教学模式的调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严灿勋,刘慧敏,王德军(2010).军校大学英语课堂加强军事视听语料教学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

严 玲 (2011).专门用途课程建构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语料海军学习者
晓褐蜻
我的海军之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封面人物·杨海军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海军协议1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