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

2014-03-29 09:49潘冰冰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西藏大学西藏教学效果

潘冰冰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0)

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

潘冰冰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0)

作为基础必修课程,目前西藏的六所高校都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英语》。本论文取西藏大学拉萨校区的在校本科生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对西藏的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笔者自己的解决建议。

西藏大学;大学英语;现状;对策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正在经历跨越式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对西藏的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西藏的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优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涉及到外语,尤其是对英语的更高要求。

1.教学现状和特色

西藏大学拉萨校区包括新老两个校区,老校区有文学院、师范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思政部、工学院(计算机专业)五个学院;新校区包括工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五个学院,新老校区合计九个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是所有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前2年的必修课程。目前西藏大学(以下文中“西藏大学”均指西藏大学拉萨校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为9320人。除少数专业(如工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为5年制以及专科3年制),现在校生为2010届至2013届4届学生。大学英语的教学涉及到2010届学生1698人、2011届1713人、2012届1771人、2013届2029人。少部分学生修日语或者不修大学英语课程。

1.1 教学现状

1.1.1 分级教学 西藏由于其历史、地理和社会的原因,整个基础教育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导致每年学校招收的学生英语水平十分低下,层次较多。部分区外生源的英语基础较好,部分区内生源的英语较差,甚至一些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为零。2005年之前,西藏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按照系别进行分班,在同一班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水平较高学生厌学、水平较低学生抱怨跟不上的情况;2005年9月开始西藏大学正式实施在同一院系中按入学成绩进行分班教学,按高、低两个大层次进行分级,即以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作为依据。一般而言,150分为满分,高低班的分班分数介于80至90分之间,根据当年高考的具体情况而定。以2011年为例,当年应修大学英语课程的1702名学生,除文学院藏语新闻播音主持25名学生,其他1688名学生的英语平均分为72.98分,当年的英语高低班的分水岭为80分,即80分以上(包括80分)编入高班,80分以下编入低班。同时分班不以自然教学班为依据,而是按学院编班为主,两个学院至3个学院混编为辅助,利用这样的手段将成绩在同一段的学生编入同一相应教学班。

不同级别的班级使用不同的教材,其中高班使用《大学英语 精读》、《大学英语 听说》;低班使用《新概念英语》)、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按照不同的学习进度、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期末考试按照不同的班级使用不同的试卷;从2005年起,西藏大学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安装了多媒体,至2007年所有教室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信息。

分级教学中,学生可以向教学管理部门提出转班的申请。一般情况下,原则上的转班鼓励学习上进步较大、或者英语科目高考失利的学生自己提出申请,由低班转向高班。而由高班转向低班在一般情况下不得到允许,其审核过程要比低转高严格,要经由较长时间,比如一个学期的任课教师观察,确认申请学生无法跟上的情况下写出证明,才能完成学生高转低的第一步。

1.1.2 评价体系 西藏大学的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由: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试+期中测试+自主学习 六大部分形成,占整学期评测分值的40%。在大学英语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向学生解释该评估方法,对学生形成约束力。终结性评估包括:1.大学英语命题小组进行的期末纸质考试,占测评分值的60%;2.大学英语4、6级考试。大一下学期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达568分(即以710分满分作为标准,达到一百分制的80%)或六级考试425分的可以申请免修大二的大学英语。

2005年教改开始至2009年,每届学生在达到《教学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比例在逐年提高。2005年至2009年之间4届经历了西藏大学英语教改的大学生在 “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比例为全部学生的42%:14%:9%;2006年的比例为45%:16%:11%;2007年的比例为45%:17%:12%;2008级的比例为47%:19%:13%;2009级的比例为50%:19%:14%。2010级后未进行统计。其余学生未达到相应的要求(肖铖2011)。

1.1.3 教材使用 西藏大学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为保证西藏大学的本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经过一线任课教师深入的调研和科学的论证,决定选择适合西藏大学学生实际的教材。同时根据分级教学的要求,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教材。目前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选订了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董亚芬主编,一、二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了《新概念英语》(一、二册)。使得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

1.1.4 教学条件 从2005年起,西藏大学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安装了多媒体,至2007年所有教室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信息。2012年,大学英语被列入西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教师们制作了PPT、多媒体课件以适应特色教学。

1.2 教学特色

1.2.1 三语教学 西藏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在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既要学习汉语,还要学习藏语和英语。藏族学生在整个大学人数中的比例为50%左右。以2011届学生为例,当年录取学生人数中涉及到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人数的1739人(实际报到入学人数为1677人)中,藏族学生人数为793人,占全部人数的45.6%,汉族学生为896人,占总人数比例的51.5%,其他民族50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9%。对于藏族学生来说,除藏语是自己的母语以外,他们的第二语言是汉语,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必须先学好汉语。英语作为第三语言的习得对大部分藏族同学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他们必须在三种语言当中做转换。但同时,长期的汉语学习也对他们第三语言——英语的习得有一定的好处。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便于他们对所学语言进行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联想。而且藏族学生性格开朗,能歌善舞,这些特点在他们学习英语过程中表现为吐词清晰,音域广阔,善于表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授课的英语教师根据藏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强化藏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连续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英语,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语法和文化知识。对个别班级汉语基础很差的藏族学生,要求老师能够用藏语和英语进行双语教学,便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针对汉族学生较多的班级,也适当增加一些藏语,为他们以后在西藏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肖铖2011)。

1.2.2 西藏特色文化教育 为了适应西藏大学生(不分生源)毕业后超过93%留西藏工作的情况,大学英语教学单位2007年申报了《西藏传统文化英语读本》这一教材的编撰,并于2010年完稿,现已投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使用。里面涉及到西藏文化和汉族文化、西方文化的对比,给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同时增补了相关的西藏传统文化知识。教师们也在教学环节中增加了西藏特色文化的英文讲解部分,并体现在自制的PPT中。

2.存在问题

2.1 目前使用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西藏大学所使用的两套教材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没有针对西藏特殊文化的相应资料。对于约50%学生为少数民族的院校,没有针对性、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同感(肖铖 2011)。尤其对于西藏农牧区的藏族学生而言,这些教材存在巨大的文化疏离,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2 大班教学

下图是使用spss软件对目前在校的2010至2013届4届大学英语分班情况的分析。表1-1中显示的班级数表示4届的全校大学英语分班情况,全校4个年级合计103个班级,高低班分别为39和64个,占百分比的37.9%和62.1%。图表1显示的是这103个班级各个班的人数情况,可以看出班级人数集中在每班50人至每班90人之间,4年的班级人均数为69人。这样的大班教学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存在很多的负面影响,如无法实施小班教学的口语和听力练习,学生人均参与程度低等。

表1-2、1-3、1-4、1-5分别展示了2010届到2013届各个班级人数的具体情况,2010年人均数为22个教学班,班级人均数73人;2011年26个教学班,班级人均数为64人;2012年25个教学班,班级人均数69人;2013年30个教学班,班级人均数71人。从班级数量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西藏大学也希望使用增加教学班级的手段来减轻教学压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的趋势下,增加教学班并没有真正解决大班教学的问题,只是将班级人数尽量控制在75人之内。

2.3 低班英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对于占大学英语班级大比例的低班而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没有较为合适的教材使用。以2011届学生为例,1713名学生中,包括25名播音主持班的学生,低班人数为953人。因为未获得该班的高考英语分数,所以以下分析未包括该班的情况。

表2-1显示,2011届大学英语编入低班的学生人数为953名,高考英语平均分为49.5。 离散值偏态(skewness)为1.004,大于1为高度偏态分布,即大部分低班学生的高考成绩集中在均值左右;其峰度(kurtosis)为1.133,为尖峰,即表示离散程度较小,学生的高考成绩大部分集中在均值49.5附近。图表2的箱型图显示的2个高分极值是艺术学院的学生。由于艺术学院学生入学分数相对较低、各专业有较多的社会实践等特殊情况,该学院学生直接编入一个班进行教学。

图表3显示,低班的学生中,区内藏族学生人数为723人,占低班总人数的占了75.9%。如何提高低班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应当从这占大比例的藏族学生的教学方法入手。

2.4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衡。以2013年下半年为例,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大学生人数为3800,在岗专职大学英语教师为14名,师生比例高达1:271。55个班级,每周220学时,在每位教师平均学时达12时/周的情况下,还有52学时,即13个班的课无教师上。在这样严重师生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大班英语无法保证质量。并且由于教师的紧缺,对于教师外出进修、学历提升甚至是学术交流都处于有机会无时间的状况,从而使教师们的学术、科研等方面相比其他高校同专业滞后,无法真正形成教学科研相长的良性局面。

另在职称结构上,西藏大学公共外语教研室在编人员18名,副教授1名,讲师15名,助教2名,严重缺乏高职称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很多适应方法都是教师们在一边教学中一边摸索出来。

3.解决方案

为提高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该课程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改革阶段。第一阶段为2004年分级教学作为校级教改项目立项,迈出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第一步,也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教学效果;第二阶段为2011年另一校级教改项目“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这一项目中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使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尤其是针对区内生源的藏族学生如何在大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以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两年的试验证实该方法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能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全校范围内稳步推进该方法应当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阶段为2012年,大学英语被列为西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一线教师在制作的课件和教案中加入了西藏特色的文化介绍,用来弥补现用教材上的不足。

西藏大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大学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使得教育改革顺利地展开和进行:1.学校为大学英语的改革提供了应有的资金和相应的倾斜政策,这是教改成功的前提;2.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与到大学英语的教育改革中,借鉴内地院校大学英语的先进管理方法,结合西藏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研适合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师们也在这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同时西藏大学的这支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有着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更保证了英语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3.认识到英语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也在逐年提高,这就更加推进了教改的顺利进行。几年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大学英语教师积极参与,为西藏大学英语教育的课程建设、考试模式、试题形式、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更适应西藏大学特殊情况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述的教学改革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西藏大学也推出了一系列方法来解决:

3.1 聘请教师缓解师资压力

为解决师资紧张的问题,经由西藏大学教务处批准,大学英语教学单位审核,聘请的大学应英语授课教师主要来源有:西藏大学在校研究生和西藏大学其他院系教师。以2013年为例,上半年的专职大学英语教师12名,12名外聘教师中研究生8人,其他院系教师3人,外单位人员1人;2013年下半年在岗专职教师14人,外聘教师13人,其中研究生12人,其他院系教师2人。这一方法大大缓解了专职教师的授课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去。

但这一方法在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其不易监督管理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体现在外聘教师组织性比较松散、教学情况反馈不及时、班级教学连续性差等问题。

3.2 学生助教

为解决大班的作业批改困难、课后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少等问题还是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2013年下半年西藏大学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批准通过了英语专业班学生担任大学英语班英语助教的申请,从旅游与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班中挑选出45名英语基础扎实、听力、口语、写作各方面较强的学生协助任课教师。半学期的试行已经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

3.3 深化分级教学、自编教材

目前高、低班的2级教学尽管已经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但还是不能更大程度地适应西藏大学学生英语差距大的情况,教学单位提出深化分级教学的设想,实行“高、中、低”3级教学,并集合一线教师合编具有针对性的低班大学英语教材。

4.结语

由于地域、生源的特殊性,西藏大学的教学工作不能生搬硬套其他高校的方法,但是也不能完全闭门造车,在借鉴其他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西藏大学教职员工为探索出更适合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手段从未中断过他们的努力,多年的研究已经让西藏大学的英语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后西藏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一定会慢慢走上成熟的道路从而获取丰收的果实。

肖 铖(2011).西藏大学校级教育研究与改革申报书.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Z].西藏大学。

2014-8-21

猜你喜欢
西藏大学西藏教学效果
都是西藏的“错”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神奇瑰丽的西藏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西藏:存在与虚无
西藏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
西藏大学2014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