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

2014-03-29 09:49吕京郑艳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树人师德立德

吕京郑艳

(1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2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6)

大学英语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

吕京1郑艳2

(1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2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6)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始终。掌握有效策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发掘教材,渗透德育,注重“文化育人”,树立“四爱”“四情”理念,培育创新精神,提高英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策略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要永远回答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论述要求教育不仅要“增智”还要“育德”;教师不仅要“上好一堂课”,还要“培养好一个人”。也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英语教师应紧密联系专业实际,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切实增强立德树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唐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立德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内蕴,高校英语教师亦是如此。作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理应做到德艺双馨。(一)德行高尚。这是为师之核心。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英语教师要做大学生的楷模,事事应给大学生做出榜样。慎独修养,通过教师的道德、人格感化大学生。(二)学识广博。英语教师应该博览群书,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国学底蕴,具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汇通中西”。朱熹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务,皆所当学。”英语教师只有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素养,才能够设身处地地以大学生的思维水平来把握知识点,寓教于乐,用精巧的点拨打开大学生的智慧大门。(三)关爱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与美德。英语教师应时时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从人生理想到生活琐事,对大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四)明确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的时期,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授学业,更要催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英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神圣责任。(五)平等公正。这是教师道德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人威信的基础,也是处理师生关系和正确对待大学生言行的客观规则。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大学生,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发展,也会赢得大学生尊重。(汪慧英2013)

二、“立德树人”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紧迫性

立德树人不仅是高校思政课的重大使命,也是大学英语等课程的神圣职责。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部分高校英语教师仅仅片面地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及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一)自省自律意识的缺乏。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个别教师认为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毫无瓜葛。教师自身道德水平不高,对道德修养既不重视也不主动提升,忽视或者漠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自身主体意识的缺失。高校英语教师丰富的语言及文化资源在传递中华文化、沟通中外文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优势,有利于在基于对“彼”的丰富了解基础上推广“己”之文明。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实践主体看,高校英语教师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生力军之一。然而受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指引,一些教师只按照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去教书和科研,这种运行方式窒息了教师的个性火花,忽视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有些教师或由于才华得不到施展,造成教师内心的失落感和挫败感。其实,教师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学术创新和研究上,教师自身的乐观主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面对困难坦然处之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情感、幸福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成长都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李捷2013)

(三)教师评价标准的偏移。课堂教学仍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对学生思想品德、专业学习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教师的工作称职还是优秀,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与其承担的主要任务相一致。目前在许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课时量大,四六级等级考试压力大,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够科学,主要表现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严谨,指标设计不尽科学,尤其对教师教书育人方面的要求体现不够,造成教师之间只有教学工作量的差别,质的区分度不高。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师生交流不足,毫无疑问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师创新能力的欠缺。受传统教学的长期影响,导致教学模式雷同,教学方法单一,知识更新迟缓等等。随着信息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教师必须适应知识发展和改革的要求,通过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吸纳,使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要求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还要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去感染、引领学生,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然而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模式和思维难以对固化的内容予以更新和变革。长此以往,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必然不足。

(五)教师学术道德的失范。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使命需要师德教育必须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只有通过良好的师德,言传身教,才能内化为“师风”。只有把良好的师德传递给学生,才能培育出既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又具有高级英语水平的现代化人才。可近年来,受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影响,师德建设也遇到了新挑战。为了获取学术地位及相应待遇,一些教师采取某些不正当的交易行为;突破了教师的道德底线,使教师学术道德失范。

三、英语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的措施

英语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语言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英语教学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一)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大学英语教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任课教师。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英语教师队伍不可或缺。任课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示范和影响。让学生立德先要自己立德,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英语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心正方能身正,“德”源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流露。这种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求英语教师养成符合师德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别注意克服那些容易对学生立德树人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经常对照师德要求反思自己的育人行为,自觉摒弃那些不符合师德要求的做法。英语教师的师德修养与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成效。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道德纯洁和道德完美,在塑造人这种称之为教育的最微妙的范围内,实质上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惟一前提”。 (蔡汀,王义高,祖晶200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这是对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2014)

(二)发掘教材,渗透德育。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英语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要素,是德育的载体,也是德育的隐形教材。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不同于中小学阶段。大学阶段除了学习语言文学知识外,学生也应注重思想文化的学习、道德观念的培养。这个阶段的英语教材都具有思想性,尽管大部分教材都体现了人类共有的“真、善、美”;但同时,它们不免或多或少反映了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观。这些教材若能恰如其分地应用,会润物细无声,很好地配合我们的立德树人教育。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2版)第1册第4单元“The American Dream”(美国梦),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英语语言知识层面 “The belief that in their country anyone can become successful through hard work and enterprise.”教育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积少成多,有见解、有思想、有创意、合理规划人生,干事创业;同时还要向学生对比讲解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差异。美国梦可以让你从小木屋走向白宫 (from log cabin to White House),在中国勤劳(hard work)和才能 (talent)亦能实现你的人生梦想,同时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相互融合。路,就在你的脚下。再如圣经(The Bible)和基督教,英语文化会有体现,部分外教在课堂授课、课下辅导中难免谈到,年轻学生可能出于好奇,或许在学习圣经文化时也会涉猎该内容。但教师应讲清在我们国家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容许借宗教宣传邪教,千万不能因为误信邪教而荒废人生,甚至走上利用宗教危害国家安全的道路。

(三)注重“文化育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人类所推崇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顾顺奎2005)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王冀生2005)与“实践育人”不同的是,“文化育人”具有环境育人的渗透性特点。“文化育人”的途径主要体现在高校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育人等方面。高校通过努力加强学风、校风和教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等,从隐性方面感染学生,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把德育与体育、美育、智育有机结合起来。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入党宣誓”、“中国梦·大学梦·我的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热情;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西部农村志愿行”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说,“文化育人”始终将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寄托在促进学生人格的升华和思想道德的提升上,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隐性途径。

(四)树立“四爱”、“四情”理念。“四爱”、“四情”即爱专业有痴情、爱学生有真情,爱工作有激情,爱国爱校有深情。高校英语教师热爱自己的专业,痴情于专业领域的研究,这样就能做到忙而不累,乐而忘忧,就能做到“忙并快乐着”。大学是学术机构,大学教师要搞学术,要做学问。不搞学术,没有学问,就不可能提高教学水平,不可能出科研成果,也难以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所以,学术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高校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是教师获取知识的源泉。教育学专家查有梁先生曾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激情投入,才能做到引领学生用创新思维,探索新知识,拓宽新视野,才能使高等教育得以发展。

心系学生,关爱学生。爱因斯坦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他们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诚地对待学生;用自己的厚德博学去激励学生,才能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很好结合。高校教师只有真情热爱学生,自觉地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才能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才会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增强敬业意识,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国是民族的灵魂,是至高无上的品德。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爱校是师生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每位英语教师的爱国情怀是通过爱校日常工作行为习惯得以具体体现。如在教学中适时宣讲“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校训,倡导“励志笃行,止于至善”的校风,“求真循理,慎思知明”的学风等。

(五)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些人错误认为,大学英语教育是通识教育没有创新。其实英语教师更要强调这门学科的智慧,强调基本学术思想、思维方法,努力为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当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成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动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时期的英语教育要大力弘扬创新理念和创新文化,助推充满生机活力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倡导和树立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倡导和树立追求卓越、自主创新的精神,倡导和树立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精神,使全社会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楼胆群2013)

四、结语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之本,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承载着历史的教育使命,高校英语教师要依靠“立德树人”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坚持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蔡 汀,王义高,祖 晶(2001).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五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顾顺奎(2005).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J].嘉兴学院学报(2)。

李 捷 (2013).以人为本: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理念[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6)。

楼胆群(2013).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观[J].观察与思考(5)。

汪慧英(2013).论立德树人与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内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2)。

王冀生(2005).大学之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习近平(2014).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8-30

吕 京(1971-),男,四川苍溪人,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与教育教学管理。

郑 艳(1975-),女,四川安县人,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与教育教学管理。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2013年度课题(项目编号:W LWH 13-17)和“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2014年度课题(项目编号:CJSD14-005)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树人师德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