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嬗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2014-03-29 09:49黄倩倩孙启耀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许渊冲译者译文

黄倩倩 孙启耀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翻译研究的嬗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黄倩倩 孙启耀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近年来,翻译的主体性研究不断受到冲击,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日益兴起。此研究在《春晓》的两个译本的基础上,以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为背景,重点对翻译实践中的主体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解析。结果发现,主体间性理论对于译者进一步明确原文与译文中的“能指”和“所指”,还原作者主体的意识形态、原文本主体的概念意义以及满足读者主体的视野期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实践

1.引言

随着主体性哲学中主客二元对立模式问题的兴起,人类的主体批判意识逐渐增强,一个主体如何与其他主体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体间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并备受翻译界关注(宋晓春 2006)。然而,翻译界对主体间性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思辨性讨论阶段,如葛校琴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意识结构以及马斯洛关于人的“五个层次基本要求”等出发,指出人格结构、意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主体的需求等均是多元的,而翻译实践的过程也必然出现多元主体的特征(葛校琴 2008);周美凤也曾介绍主体间性理论和宏观分析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明确提出翻译实践的多元主体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翻译模式(周美凤 2008);常晖和黄振定曾分析西方的主体间性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关系,阐释了翻译中主体间的关系提出“从主体间性新视角看翻译中的主客辩证关系”(常晖,黄振定 2011)。鉴于将主体间性这一认知范式和翻译理论应用于具体翻译实践和翻译成果的分析少之又少,本文将以《春晓》的两个译本为例,着重对翻译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进行理论解读。

2.翻译的主体性

主体性(subjectivity)是一个哲学范畴,由主体(subject)这一概念引申而来。主体性在中世纪经验哲学中是指属性的承载者,接近于“实体”的概念;到了近代,主体被称之为意识的统一性,与“我”或者“自我”基本同义(张艳丰 2007)。翻译实践中,翻译家普遍认为,由于文化差异,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不能完全忠实于原文,或者如果完全忠实于原文会导致语义分歧、文化碰撞等问题,因而,传统翻译观念中译者的“仆人”地位不断受到挑战,译者主体常常“忠实”而“叛逆”地翻译译文,试图在“忠实”与“叛逆”的两极中找寻翻译的主体性。

翻译界对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杨武能早在1987年就提出过翻译的主体性研究,之后多次重申翻译主体性研究的重要性,并得到许钧、谢天振等人的大支持。2003年《中国翻译》杂志专设“翻译主体研究”一栏,使翻译的主体性研究成为翻译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杨武能 2003)。根据网络版2003年到2012年《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通过输入主题词、关键词“翻译主体”,作者检索到相关期刊论文14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文论证充分、颇有深度。从现有成果来看,对翻译主体性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一、翻译的主体意识;二、翻译主体的界定;三、译者主体性(胡牧2006)。对以上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的有杨武能、许钧和张艳丰等。杨武能(2003)主要从文学翻译方面探讨了翻译的主体问题。他认为翻译的主体是人,也即作者、译者和读者,提出把译者作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克服译学研究见物不见人的弊端。许钧(2003)在《论翻译》一书中就“谁是翻译主体”进行讨论,并给出当今对翻译主体存在的四种看法,即,译者是翻译主体;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原作者、译者、读者均为翻译主体。可见在不同意义观的指导下,翻译家对主客体的关系,尤其是对原作主体、作者主体、译者主体、读者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也不同,这也暗示了翻译实践中的多元主体特征。张艳丰(2007)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深入探讨了译者认知图示和审美请所带来的翻译策略以及译文文本的差别,提出翻译的多元主体性。

毋庸置疑,翻译的主体性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它使译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掘,同时也正名了译者的身份,开阔了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然而,此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将翻译主体等同于翻译主体性;无视翻译主体受动和被动层面的探讨;无视译者主体的规范性制约等问题。由于翻译界对翻译主体和翻译主体性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翻译家在对相关领域进行研究时常常出现术语上的模糊化,导致主体意识不明。主体不仅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也是客观世界的反应者,因此,翻译实践中译者主体具有自我意识能动性也有意识层面的被动性,即,译者可以能动的表达自己所认识的世界也需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二者共同存在于翻译实践中,不可缺失。由于以上等因素,翻译界日益关注翻译的主体间性,本文将对翻译的主体间性进行主要探讨。

3.翻译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叫交互主体性,指各个主体之间平等共在、相互沟通、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征,是人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以主体间的形式而存在,主体间性是各个主体间的共在(杨春时2004)。由于翻译活动的多元主体特征,翻译活动不再是主–客关系,也不再是主-主关系,而是一种主-客-主关系。吕俊(2006)认为,在此关系中,主体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复数的认知主体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实现的关系系统。因而,翻译的主体间性不仅仅是指作者主体-作品主体-译者主体之间的关系,也不仅仅是作者主体-译者主体-读者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多元主体关系。至此,翻译实践活动不再是作者主体的独白、作品主体的独白或读者主体的多种阐释,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多元主体之间的跨越时空的积极对话(夏锡华2007)。翻译不仅仅是单纯的语码转换而是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协商的过程。在这种对话、交流与协商的过程中,作品主体、作者主体、译者主体、译文主体、读者主体,翻译发起人主体、出版商主体、赞助人主体等,都会参与到翻译活动中来。多元主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处在主体间性的关系网络之中(李明2006)。

3.1 翻译中主体间的多元互动

3.1.1 译者主体与赞助主体

赞助主体,也即赞助人,通常是指需要译文的人。以勒菲弗尔(Lefevere)所定义的翻译赞助人概念而言,赞助主体主要关注作品的意识形态、出版、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它可以是宗教团体、阶级、政府部门、出版商、大众传媒机构也可以是个人势力(Lefevere 2001)。赞助主体提供译文,发出翻译指令,限定译文目的、功能、读者对象以及所使用译文的时间、场合等等,因而,译者主体与赞助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毋庸置疑。但是,由于译者主体本身的能动性,译者主体可以选择采用赞助主体所建议的语言风格、提供的词库范围等等,也可能动地与赞助主体所推荐的相关人员(通常为翻译顾问)就译文本身的特性、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个人见解进行协商,以求在贴近原作的基础上,较好地满足双方利益需求。就《春晓》的两个译本而言,翁显良译文由北京出版社发起,而许渊冲译文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发起,两个出版社所给出的相关指令、译文的目的、功能等必然存在略微差异,加之翁显良(1981)倡导“诗言志,赋诗言己之志;译诗则言人之志,这就要求以作者之心为己心”,而许渊冲(1987)主张诗歌翻译应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以上因素致使二者在对《春晓》进行翻译过程中也存在差异,即翁显良的译文更加贴近孟浩然所表达的原文意境,而许渊冲的译文则更偏重于传达原诗的“音美”。

3.1.2 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

哈贝马斯认为在言语行为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通常以某种交际目的为导向,以语言为媒介,以求寻得交际主体之间的认同。他还指出此认同是以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间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为基础所达到的主体间的知识共享、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符合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Habermas 1986)。

从翻译的角度而言,由于作为源语言符号的原文主体不具有确切的自鸣性,译者主体处理原文本时就需对原文的创作者,也即作者主体进行全面了解,不仅要了解作者主体的生活经历还要对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持有的生活观念、倾向的语言风格和审美特色进行全方位、透彻的了解和研究,以求在翻译过程中如实传达原文作者的思想情感。另外,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以译者主体对原文的理解力为基础,译者主体对原文的把握程度越深,翻译过程越顺利,而译文也相对较好。孟浩然少成家世儒风,勤学书剑,广交朋友,以期援引,却三次进京不得推荐,感慨“世俗皆自媚,流俗寡相知。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而后隐居鹿门山终生与诗书为伴(蔡阿聪2004)。与孟浩然相似,翁显良与许渊冲也都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早年也都曾因政治因素遭到迫害,人生经历坎坷曲折。《春晓》的两位译者虽与孟浩然所处时代相距甚远,但他们却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使得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在主体间性的历史相遇,构建了译者主体和作者主体的视界融合。

3.1.3 译者主体与原文本主体

文本自身不是一个静态的自为物,而是存在于语言文字之中的一种他为物,是一种生成状态,其本身没有稳定的“所指”,而只存在于话语的运动之中(Roland 1989)。文本的意义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其阐释需要依靠译者主体的个人理解。在此我们以孟浩然的《春晓》及两个英译文本为例(参见附录)进行分析。由于诗歌本身的象征性,其“能指”和“所指”并不存在指定的对应关系,因而,在对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对原诗的阐释和解读、译者主体的翻译经验以及译者主体所倾向的翻译策略等共同决定了其对原诗主体的语言转换。孟浩然首先描写其初醒时的瞬间片段,而后从春天的一个侧面谈起,描写春之盎然,即处处鸟啼、潇潇风雨,最后表达了其叹春、伤春之情。此诗不仅韵律优美、对仗整齐而且朗诵起来朗朗上口,短短二十个字,把作者的爱春、咏春、惜春、叹春、伤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翻译过程中,翁显良先生注重原诗的意义,成功地传达了原诗的叹春、伤春之情,尤其是后两句的翻译把作者为花草担心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而许渊冲先生在翻译过程中,采用AABB的韵式,传达了原诗的音韵美,使得译文对仗整齐,另外其在并采用抑扬格的基础上,采用与原诗近似的尾韵,不失原诗的意蕴,可谓“音美”和“形美”的同一。

3.1.4 译者主体和读者主体

翻译实践中的主体间性要求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建立对话关系,因为译者的存在价值在于为读者主体生产有效的译文(杨武能2003)。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应首先与头脑中的读者主体进行对话,不仅要了解其所需所求,而且应充分考虑其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美心理等等。译者主体只有与读者主体进行良性沟通才能了解其审美取向以及视觉期待才能穿越时空、跨越语言,竭尽所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主体所描绘的意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在对唐诗《春晓》的翻译过程中,两个译者主体都及其关注读者主体的重要性。翁显良先生在其著作《意态由来画不成》中提出自己的翻译观“意态由来画得成”,“得作者之志”,“用汉语之长”,以及“求近似之效”等,认为翻译应当是在领会作者观点、写作手法以及特殊涵义的基础之上,尽量发挥译语的语言规律、语言优势对译文进行重新构思在创作,以求目的读者更好地体会原作者思想和意图。而许渊冲先生则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其翻译目的论,即知之、好之、乐之。其中“知之”是指知道、了解目的读者;“好之”是对目的语言及目的读者的喜爱;“乐之”是与目的读者在欣赏层次所达到的共鸣。许渊冲的翻译目的论直至读者主体,以求通过目的语与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3.2 翻译中主体间交往的规范性制约

翻译实践中的主体间性不仅包括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作品主体、翻译赞助人主体、读者主体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各主体间在交往过程中的规范性制约问题。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翻译实践中各交际主体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受不同的认知模式引导,即便是对同一事物的观察也会因视角不同产生极大的分歧,因而,在翻译活动中,各主体间需接受一定的规范和规则制约。因而,为了使得各个主体间交往的顺利进行,此交往行动的参与主体必须遵循相应的社会规范,理性地交往。哈贝马斯曾提出“交往理性”,即交往活动需合理。他还将交往活动置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背景之中,认为交际主体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言说方式与不同世界建立起不同的关系。每一种言说方式都蕴含着独特的有效性要求:即对客观世界的断言式陈述要真实;对社会世界成员的调节式交往话语要正当;对个体主观世界的内心情感表达话语要真诚(Habermas 1986)。译者主体与赞助人主体之间,译者主体需在赞助人主体的制约下进行翻译,但译者主体可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赞助人主体协商,以求共赢;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之间,译者主体可在自身意识形态状况、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性地选取译文,当选取了译文之后,译者主体应对作者的一切相关行为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求尽量还原作者主体本意;译者主体与原文主体之间,译者应竭尽所能准确把握原作的意义、语言风格、语言特点等等;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之间,译者主体应以目的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尽量满足其期待视野。在翻译实践中,个交际主体之间应遵循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的有效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约束个体性的过分膨胀,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通过彼此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磨合、相互协商,达到彼此间的相互认同。

4.结语

文章在《春晓》的两个译本的基础上,重点对翻译实践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解析。通过以上研究,作者发现:首先,由于自身的狭隘性和原文本中“能指”的动态性,主体性不能解决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细微问题;其次,较之主体性,主体间性理论可以更好地阐释译者与翻译过程中的其他主体间的关系,其中,主体间性理论对于译者进一步明确“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还原作者主体的意识形态、原文主体的概念意义以及满足读者主体的视野期待的作用。在顺应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这一研究新趋势下,本文不仅为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补足,而且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Habermas,J.(1986).Reason and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I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Volume 1[M].Cambridge:Polity Press.

Lefevere,A.(2001).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London&New York:Rout1edge.

Roland,B.(1989).From Work to Text[A].In R.C.Davis&L.Finke(eds.)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The Greeks to thePresent.London:Longman Inc.

蔡阿聪(2004).孟浩然的性格与其人生悲剧的关系[J].中州学刊(2)。

常 晖,黄振定(2011).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J].外语学刊(3)。

葛校琴(2008).论翻译家个体之多元主体性[J].外语研究(1)。

胡 牧(2006).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 —— 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J].外国语(6)。

李 明(2006).从主体间性理论看文学作品的复译[J].外国语(4)。

吕 俊(2006).翻译学 —— 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宋晓春(2006).论翻译中的主体间性[J].外语学刊(1)。

翁显良(1981).译诗管见[J].中国翻译(l)。

翁显良(1985).古诗英译[M].北京:北京出版社。

夏锡华(2007).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J].国外理论动态(5)。

许 钧(2003).论翻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许渊冲 (1987).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许渊冲(2007).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杨春时(2004).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杨武能(2003).再谈文学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3)。

张艳丰(2007).翻译主体性的界定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周美凤(2008).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

附: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

译文1: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This springmorning as a awake Iknow,

All around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Isensed its fury,

How many,I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翁显良1985)

译文2:A Spring Morning

This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woke up till I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fallen flowers!(许渊冲2007)

2014-5-8

黄倩倩(1989-),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

孙启耀(1957-),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

猜你喜欢
许渊冲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许渊冲英译杜甫诗歌中的译者声音及其文化认同
摔得挺美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