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4-03-30 17:33雍容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干部理论思想

雍容波

(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000;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长沙410205)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是毛泽东党建思想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干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干部基础。在新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仍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内容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在干部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深刻的阐述。

(一)干部教育目标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干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适应战争年代的要求,毛泽东从革命性的角度,着重强调干部教育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素质问题,提出要造就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纪念题词,他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他要求培养“革命的”干部,并从革命信念(具有政治远见)、革命目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革命情操(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革命意志(不怕困难、坚定的、勇敢向前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实际精神)等几个方面对干部教育的质量提出了很高标准。毛泽东曾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1」527

(二)干部教育原则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革命理论,提出了科学的干部教育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毛泽东干部教育实践是实事求是的,无论从开办湖南自修大学到农民运动讲习所,还是从创办苏维埃大学到延安时期的抗大,实事求是都其精髓。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是其干部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它指导着干部教育的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跟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等作斗争,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群众,并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使党员干部的行动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方面包括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包括与人民群众联系起来,用理论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群众路线的核心。毛泽东特别强调群众路线就是要让群众了解、掌握并实践党的理论、方针、路线。党的干部脱离群众不仅表现为在生活上脱离群众,更表现为在理论上脱离群众。党的干部教育的中心就是让党的理论在群众当中得到实践,用生动的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观点。毛泽东所使用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打土豪、分田地”等语言是何等简洁、形象,他把党的理论、方针、路线变成了群众的语言。所以,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原则,还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之一。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毛泽东积极倡导并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1934年,毛泽东在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就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303这也是干部教育的总方针。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的劳动观点,在革命战争的艰苦时期,各革命根据地一直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1938年春,毛泽东在给抗大师生讲课时专门谈到了“劳动”的问题,认为抗大学生边学习边劳动是克服抗大办学困难的重要办法。后来又主张抗大学生“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并认为“这就是抗大的作风,足以战胜任何敌人。”「2」15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决了经济困难,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砥砺了干部品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干部教育的方法

毛泽东总结干部教育方法有两点,一是“挤”,二是“钻”。“挤”就是要挤时间,“钻”就是要钻研业务,对问题的深入了解。他说:“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用这两个法子来对付它,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1」182毛泽东还强调要“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学习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4」因此,有了“挤”与“钻”的学习方法,有了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科学方法,才能取得进步与成功。

二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对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问题有着深刻的阐述,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

1.加强党的宗旨教育

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要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结合起来。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开始就非常关注国家的命运,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就被同学们称之为“时事通”。当今大学生读书要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也要学学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多关心时事政策,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但对于某些腐败干部来说,党的宗旨教育工作没有做好,原因不是不了解国家政策,而是思想观念上出了问题,把个人、部门利益放在了首位,把自己凌驾于人民之上,一心只想着当官做老爷。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毛泽东非常重视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党的干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增强无产阶级意识,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高校人才济济,但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则有一个政治方向的引导问题。高校领导要把好政治这一关,不但自己要践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加强对师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比如,以宣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主题,开展知识讲座、演讲赛、辩论会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年轻人自觉树立远大理想,不迷恋于蝇头小利或沉迷于物质享受而精神空虚。

3.加强科学理论教育

毛泽东不但自己非常重视哲学的学习与运用,而且对党员干部也要求严格。毛泽东曾经在给李达的信中建议他“对一些哲学的基本概念,利用适当的场合,加以说明,使一般干部能够看懂。要利用这个机会,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5」相比之下,当今的领导干部们太忙了,忙于会议、忙于文件,可谓“文山会海”,真正能静下心来学习运用哲学的并不多。哲学的学习与运用,不仅能帮助提高高校领导的管理效率,促进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学好哲学能让人们对于自身以及所处的这个世界有全新的认识,看问题更加全面、深刻。

4.加强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温良谦恭让、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高校领导干部的伦理道德观很容易感染并影响广大师生。如果高校领导干部既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又能传承传统伦理道德,养成谦恭、简朴的良好习惯,坚忍、刚毅的意志,嫉恶如仇的情感,这样的领导则深受师生爱戴。对于普通师生党员来说,也只有加强自身的伦理道德修养,才能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5.加强艰苦奋斗作风教育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至今仍然教育着广大干部群众。目前日子虽然好过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高校领导干部不论在学术上还是社会上都有比较大的话语权,如果他们能带头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则会教育影响一大批党员干部自觉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高校人才培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要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2011年中国成人高考,湖南岳阳某高校竟然出现了枪手蔚然成风的现象。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很多人成为金钱的奴隶。校园的一方净土也难逃离金钱的腐蚀。当枪手,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信仰哪去了?作为一个老师、学生应有的操守哪去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大学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大师的首要标准是创新。高校必须注重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并脚踏实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和研究,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实干家。但就是由于创新力不强,单纯模仿又能获得高额利润,才导致山寨文化的流行,抄袭现象屡禁不止。高校党组织可以催生文化创新机制,用激励措施鼓励师生党员们带头创新,充当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使创新的理论成果服务于社会,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产品和创新型人才。

(三)高校人才培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当今高校师生都需自觉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在教学上,老师讲课不拘泥于书本上的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加强教学实效性。比如:在课堂上,老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课后,老师通过微博、QQ、电子邮件或者促膝谈心等方式与大学生沟通,了解大学生、服务于大学生。另一方面,学生真正走人社会,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等走入社会打工,体会社会中的人情冷暖,锻炼为人处事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实习、见习,增加实践动手能力等。

(四)高校人才培养要注重调查研究和实践锻炼

毛泽东主张“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高校领导干部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才能了解学生动态、学校管理状况。大学生也只有找机会多参加调查实践活动,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发展创新性思维。比如大学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就可以通过事前设置调查问卷以及准备好资料,然后在实践调查过程当中,深入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把自己锤炼成为有用之才。

(五)高校人才成长需要“挤”与“钻”的学习方法

发扬钉子精神,就可以发扬“挤”与“钻”的学习方法。也有学生埋怨要学习的课程多,又要应付各种等级考试或各种从业证书的考试,还要参加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等,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读“闲书”,更别说阅读经典原著了。但如果学会了“挤”与“钻”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将很多零星的时间汇集起来,看很多有益的书籍,并且肯钻研,沉下心去想问题,这样的做学问的态度,将来一定会成功的。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滕纯.毛泽东教育活动纪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1.

[5]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87.

猜你喜欢
干部理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