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英译的“折中”策略
——评大卫·杨《杜甫:诗的一生》

2014-03-31 06:05
关键词:葛洪杜甫译者

贾 卉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7)

杜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杜甫号称“诗圣”,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诗歌艺术上是一个集大成者,博采众长,全面继承了自《诗经》以来我国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不仅众体兼备,而且非常讲究诗歌的表现艺术,深受后世推崇。诗人观察世界的独特角度和人文精神,引起各国学者的极大兴趣。其中美国汉学家,特别是诗人翻译家的译介,进一步使杜甫的诗作从古代走到现代,从中国走向域外,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杜甫诗翻译史上的最新译作是大卫·杨选译的《杜甫:诗的一生》(Du Fu:Life in Poetry),2008年由克诺夫出版社出版,2010年再版,在亚马逊网站也深受海外读者好评。

大卫·杨,1936年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耶鲁大学文学博士,诗人,翻译家,是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的名誉教授,从事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创作研究和翻译工作。他著有10多本诗集,包括《光和影的田野》(Field of Light and Shadow),《黑色的拉布拉多犬》(Black Lab),《白色窗前》(At the White Window)等,曾获古根汉基金会以及国家艺术捐赠奖等多种奖项。他对中国古代诗人的作品很感兴趣,出版了杜牧诗英译选集《秋江泛舟》(Out on the Autumn River:Selected Poems of Du Mu),晚唐诗人鱼玄机诗歌全译本《行云归北》(The Clouds Float North:The Complete Poems of Yu Xuanji),以及在《当代五诗人》(Five T’ang Poets) 中翻译了杜甫的 16首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出版了数本散文选和文论。

大卫·杨被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艺术发展道路和人文情怀所感染,他多年来阅读和翻译杜甫诗歌,对译文反复推敲,形成最终译作。他明确指出在诗歌形式方面采用“折中”的方法,但其它方面也能看到作者调和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努力。

一、博采众长,诗传结合

杨善于吸收各家之长,他阅读和参考了包括艾斯库、洪业、萨克、雷克斯罗思、霍克斯、华岑、亨顿、艾黎等众多译本。他对洪业最为推崇,在脚注里注明了洪业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诗歌的编号,向他表示敬意,并且多处引用洪业的评论。杨模仿并力求丰富以华岑和辛顿为代表的编年体形式。对于其他译者的翻译成果,杨也乐于引用与评论。在《月夜》一诗的注解中,杨引用辛顿的话:“这也许是中国最早表达对妻子思念之情的诗歌(this may be the first Chinese Poem to address romantic sentiments to a wife)”。①David Young,Du Fu:A Life in Poetry.New York:Alfred A.Knopf,2010,P.69.他还夸奖艾黎翻译的《登慈恩寺塔》效果不错。②同上,P.55.新译本对其它旧译本的引用从另一侧面揭示源语文本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查阅其它文本获取多重的艺术享受。

在诗歌的选材上,杨从1400首中选取了170首最能凸显杜甫的形象,最能反映杜甫的整体生命历程和性格特征的诗篇,记录了诗人生活的轨迹,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使杜甫的一生在其诗歌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正如他在前言中写道,“如果我们西方读者能好好地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参与到他一生的旅途,能增长智慧。”③同上,P.xiii-xiv.

虽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传记,但是全书以杜甫的经历为脉络,分为11个章节:《早年在东部》、《回到首都》、《战争和叛乱》、《困居首都》、《团聚和收复》、《漂泊》、《草堂》、《更多动乱》、《东到夔州》、《缙绅农夫》和《晚年》。每章对杜甫的生活轨迹和思想做了不到半页的精辟的概括。例如在第一章中,杨介绍了杜甫科举考试失利,然后从长安游历到扬州,后到洛阳,结识了比他年长11岁的享有盛名的诗人李白。两人深厚的友谊对杜甫艺术成就起到重要的作用。杜甫一直有隐士情怀,想和李白一样云游四海,但还是由于年轻、对仕途的追求和经济的原因,未能付诸实施。④同上,P.1.

译文扉页的地图标出了杜甫生平的活动范围。前言简要介绍了杜甫的成就,杜甫诗歌的取材,杜甫与儒家、道家和道教的关系,也描述了译者的翻译思想。脚注围绕诗歌进行注解或评论。例如,杨在《赠李白》的注释中进一步说明杜甫当时归隐田园的志向。《春夜喜雨》注解的是:不愧为经典之作(deservedly a classic)。⑤同上,P.136.这些副文本浑然一体,简洁凝练,有效地帮助西方读者进一步理解杜诗。

二、双行体诗,意象突出

对大卫·杨来说,翻译是他和其它语言、时空的作家进行深层对话的途径。杜甫的人格个性和生命历程深深地吸引着他。这位美国诗人翻译家穿越到原诗人的世界,重走原诗产生的创作过程,使用符合当代英语读者欣赏情趣的有效手段,努力再现杜甫的独特声音和人生观,让英语国家读者读起来舒服和觉得有吸引力,正如他在致谢中提到“译诗成诗”(bring the poems into English as poems)。⑥同上,P.222.

在杜甫诗歌翻译史上,对于诗歌格律的处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一种认为:自由体诗歌不受原文格律的束缚,更有助于传达原著的思想和情趣,而另一种则坚决主张:格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译者必须采用适合它的韵律和押韵的手段把原诗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还力求使每行的音节数目相同,或基本相同。国内的杜甫诗译者多采用格律诗,代表性的有吴钧陶①吴钧陶:《杜甫诗英译一百五十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和许渊冲②许渊冲:《杜甫诗选》,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等,而国外的译者多采用自由诗体,参见雷克斯罗思③Kenneth Rexroth.One Hundred Poems from the Chinese.New York:New Directions,1956.和辛顿④David Hinton,The Selected Poems of TU FU.New York:New Directions,1989.。

杨在序言中明确阐释自己的翻译策略,他说:“多年来我得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将每行中文诗处理成一个自由诗节,采用以双行体的形式,尽量少用标点符号。这种方法可以反映出源语的一些形式特征(比如,大量的对句),但又不被源语的规则所束缚。这种规则在一种语言中很自然,换成另一种语言就很别扭”。⑤David Young,Du Fu:A Life in Poetry.New York:Alfred A.Knopf,2010,P.xii.以《旅夜书怀》为例⑥同上,P.213.,

细草微风岸, A light wind stirs the fine beach grass

危樯独夜舟。 the tall mast stands over this lone night boat

星垂平野阔, the stars hang close above the level plain

月涌大江流。 the moon bobs along in the great river

名岂文章著, will poems like this over bring me fame?

官应老病休。 age and sickness bar me from holding a high office

飘飘何所似? drifting,drifting here what am I really like?

天地一沙鸥。 a lone sand gull somewhere between earth and sky

从形式上看,杨译杜甫诗采用自由体,不拘泥于原作严格的格律框架,为了保留原作格律体的形式美,译者采用双行体的形式进行弥补。译者用自由流畅的语言重解杜甫诗歌,是译者的再次创作,有助于表现原作的精髓。诗句简洁自然,文字凝练,每行只有4到5个单词,富于节奏,琅琅上口,可读性极强,符合当代译入语读者的审美情趣,容易被他们接受。

从意象上看,《旅夜书怀》是杜甫的一首名篇,于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运用大量的意象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杜甫作为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从实处入手,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但也运用庞大而独具特征意象群,借眼前真实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内心感情。诗歌意象的选择和组合,带着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风格特征。首联第一、二句是采用意象并置的方法构成,即意象按同一时、空顺序叠加,意象间“细草、微风、岸、危樯、孤舟”没有任何关联词,但内部联系是很明确的。这几个意象的并置,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幅凄婉、荒凉、寂寞的画面,更好地体现出在“旅夜”这一特定环境之下生命主体的内心感伤。但是由于汉语文法上的自由,而用这样的语言创作的诗歌具有含而不露、余味无穷的特点,一旦加上英语的显性连接手段,原诗的内涵就会被不同程度地破坏。虽然译者遵循英语语言特点重新编码,但是原文的主要意象仍然得到了保留。

颔联“星、野、月、江”这四种意象的排列,散发出大自然的一种悠悠不尽的灵气。这一远景在首联一组近景的映衬下,将时间、空间融入其中,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生命主体更清晰地感受到自然静穆的引力和那永恒的生命力自身所不可回避的柔弱和渺小。“垂”和“涌”二字的使用更是历代为人传诵。“垂”译文用hang close一词来译,“涌”译为bob along,都十分生动传神。诗的尾联以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来比喻自己,表达了漂泊无依、孤寂凄凉的伤感。“天地”是苍茫无穷的宇宙,“沙鸥”在宇宙的参照下是渺小的生命个体;“沙鸥”之前的“一”字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渺小。译文a lone sand gull和earth and sky保留了“沙鸥”孤独飞翔于广阔“天地”的意象。

三、显化典故,解释点评

杜诗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用典自然丰富。勒菲弗尔提到文学翻译(包括诗歌翻译)能够富有成效地传播文化资本(circul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①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A.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P.6.杨并没有使诗句淹没于长篇累牍的注释中,而是对一些能体现杜甫性格特征和思想经历的重要文化因素加以保留,比如地名和人名。为了让译入语读者了解富含中国文化色彩的典故,他采用拼音加解释的显化方式,并且在脚注里对一些难点进一步做出说明,比如晋代著名炼丹家,金丹道教始祖葛洪的形象出现在《赠李白》的颔联中:②David Young,Du Fu:A Life in Poetry.New York:Alfred A.Knopf,2010,P.18.

秋来相顾尚飘蓬,

Autumn again and you and I are thristledown in the wind

未就丹砂愧葛洪。

We haven’t found what Ge Hong found-the fabulous elixir That makes a man immortal

痛饮狂歌空度日,

I drink,I sing,my days are passed in vain

飞扬跋扈为谁雄?

Poets are proud and disgraceful and nobody knows quite why.

杜甫取笑李白“未就丹砂愧葛洪”——在求仙炼丹方面未有所成,一定会愧对精于提炼“神仙丹药”的大师葛洪。原文的形象在译文里并没有变成抽象和概括,而是采用拼音加解释得以保留。译者注解“葛洪,参见第89首”。于是第89首《为农》一诗的译文再次提到葛洪,虽然原诗的后两句“锦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中“葛洪”并没有出场,但杨译化隐为显though I wish I could be like Ge Hong/that man of ancient days/who held an office but still went out/in search of life’s elixir!。③同上,P.128.注解部分解释了杜甫妄想能像葛洪一样既能做官又能云游天下炼丹采药。译者进一步评论:杜甫虽然归隐为农,但仍然渴望从政。两首诗前后呼应,有很强的连续性,解读和展示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心路历程。

不可否认,诗歌翻译中免不了译者会添加自己的诠释,进行改写。最后一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借描写李白一生傲慢、放荡不羁,自比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能和抱负。杨的译文大意是:诗人是骄傲和不光彩的,没人知道为什么。译文有点过头,杨的改写应该是根据他自己对杜甫其人其诗的整体了解,再或许古今中外的诗人有着共同的不被理解的悲伤之情。

四、结语

大卫·杨既与原作者杜甫进行跨越时空的情感上的交流,同时作为一名美国现代诗人,也充分考虑到了当代的诗学观念和读者的接受能力。《杜甫:诗的一生》分章节介绍诗人的生平,选用诗歌贯穿作者的一生,采用自由诗译法,简洁精炼,极富节奏感,如同原创的英文诗那样自然流畅,但又忠实于原文,意象鲜明。对突出杜甫个性的文化典故显化处理,注解部分适当加入对诗歌内涵和点评,传播了文化资本。译作的再版说明其受到译入语读者的认可。美国诗人翻译家的“折中”策略对我国古典诗歌走出去有一定启示,如果能够与英美诗人翻译家合作,译文在符合译入语当代诗学观念的情况下,保留原作的主要精神和文化内涵,促进了英美译者和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接受与认同,对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语社会的译介和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葛洪杜甫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杜甫改诗
THE 1,500 YEAR WAR
杜甫与五柳鱼
地方特色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初探
杜甫的维稳观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葛洪《肘后备急方》诊治卒死类急症经验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