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树脂桩核修复牙齿残根残冠56例疗效观察

2014-04-03 03:37房红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牙合残冠全冠

房红梅

(嘉鱼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 嘉鱼 437200)

随着口腔材料的发展,人们对牙齿缺损的保存修复要求及美观要求也日益提高。玻璃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冠修复材料被逐渐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中,其相对保守的牙体预备,良好的力学特性及美学性能使其成为美学修复的一大趋势[1]。2010~2011年我科应用纤维树脂桩核修复系统修复牙齿残根残冠5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对象为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科做残冠残根修复的患者56例,共72颗上前牙。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19~37岁,平均26.3岁。所有病例修复前均进行了完善的根管治疗,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制备桩核,最后用烤瓷冠全冠修复。

1.2 材料

高强度的HAGER miraf post纤维桩和配套的根管预备钻,高强度LuxaCore Auto-mix Dual流动树脂核材料,3M Adper prompt自酸蚀粘接剂。

1.3 修复方法

根据患者牙根粗细,选择配套的根管预备钻头进行根管预备,牙本质肩领高度至少保留1.5mm。备桩达根长的2/3~3/4,保留根尖4~5mm,以保证封闭根尖[2]。均匀涂抹3M Adper prompt自酸蚀粘结剂于冠部剩余的牙体组织、根管内牙本质及纤维桩表面,15s后再用光照射10s。把LuxaCore Auto-mix Dual流动树脂材料注入根管内,然后把纤维桩也插入其中,进行40s的光照。粘固完成后,应用处理剂对牙本质表面进行处理,在其上堆筑双层的复合树脂形成核的外形,且光照使其固化。在修复桩核完成后按常规预备基牙,通过取模、比色,再制作全冠修复体。烤瓷全冠试戴、调(牙合)、抛光,患者满意后用玻璃离子粘结烤瓷冠。

1.4 评价标准[3]

成功:患者无自觉症状,咀嚼功能正常,牙龈颜色正常无牙周袋,修复体无松动,叩诊无不适感,X线片根尖区无阴影或病变无进展。失败:有自觉症状,不能行使咀嚼功能,牙龈红肿有深牙周袋,牙根折断,修复体松动或脱落,X线片显示根尖周有病变,符合其中一项者为失败。

2 结 果

本组56例患者72颗患牙,采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技术进行治疗,1~2年后,70颗牙桩核固位良好,未发生桩折、根折现象,成功率达98.6%。另咬(牙合)痛1颗、纤维桩发生桩折1颗。

3 讨 论

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口腔桩核材料,虽然兴起的时间很短,却发展很迅速,很受欢迎,这是其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首先,纤维桩的弹性模量比较低,约为21GPa,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18.6GPa)差别并不是很大;其次,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优越的抗腐蚀性能,不锈钢、钛和氧化锆的抗弯挠曲强度都无法与之相比;另外,纤维桩的柔韧性很好,如果牙齿出现受到应力发生弯曲的情况,纤维桩会随其一起弯曲,弯曲后还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这样就避免了永久变形状况的产生。纤维桩在电镜下呈现多孔性,这个特性使得它能够为树脂粘结剂提供更大的粘结面积。同时根管脱矿层受到酸蚀处理后影响层形成一个被树脂渗进的胶原纤维网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树脂与牙本质相互扩散的区域,于是在树脂和牙本质脱矿层之间便会形成一个非常强的机械固位。处于根管内的牙本质表面必须经过恰当的处理,否则容易出现纤维桩脱落的情况。因此,在临床具体的操作中,需要仔细的进行牙本质的表面处理和树脂粘结,使牙本质和粘结剂之间形成良好的化学和机械固位。

本组中出现1例桩断裂和1例咬(牙合)痛,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残根残冠都可以使用纤维桩,对于咬(牙合)力大的患者需慎重使用纤维桩。另外,纤维桩较易从根内拆取,从而为再治疗或再修复提供可能。因此,与金属相比,纤维桩材料的强度、硬度、抗腐蚀性、抗疲劳性能均较优,且质量更轻,降低了根折的可能性,因此可替代金属材料进行残根残冠修复。

[1]陈相涛,李晓娜.桩核材料对牙本质应力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4):302

[2]郅洁云,屈志国.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6(5):562

[3]马会方.纤维桩与金属桩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7):749

猜你喜欢
牙合残冠全冠
关于牙合与咬合名词定义的商榷
暂时性(牙合)垫在重度磨耗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
大规格树木生长季节全冠移植技术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效果探讨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疗效观察
不同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
颊舌侧牙合支托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