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技术发挥失常心理机制研究

2014-04-04 23:12陶李军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练员竞技运动员

陶李军,李 海

1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

1.1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激烈的竞争性是健美操竞赛最为显著的特性。健美操竞赛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为了夺取最终胜利而与竞争对手拼搏、一较高下的过程,这意味着比赛过程中存在着个人内在的、队员间的、团队间的不同竞争。竞赛中的竞争不仅是指身体素质、技战术能力的较量,当然还包含心理素质方面的竞争。比赛时伴随着身体或心理的紧张性,各种内外部刺激引起的紧张反应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

对于健美操运动员来说,健美操竞赛是一种有别于平时训练的特殊环境,在这个特殊环境中运动员必须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来保持与特定环境间的协调关系,即个体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健美操运动员只有在这个特定环境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来适应各种各样的现实变化,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潜能,并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1.2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状态

现实生活中运动员有3种竞技发挥状态:失常、相对正常、超常。竞技表现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所获得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展示与发挥,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能力,或称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

健美操比赛时,运动员一般会有3种心理状态,即最佳竞技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不良的心理状态。最佳心理状态指心理和身体均达到最佳状态,在运动中具体表现为注意力集中、竞争意识强烈、比赛目标明确、在大赛的压力下仍能毫不费力地高度集中注意力、控制能力较强、达到忘我境地。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运动员对胜利充满渴望与信心,精力充沛斗志旺盛肌肉力量增大,应变能力强,排除一切干扰因素,达到所期望的技术水平和战术要求,有的甚至是超水平地发挥;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起阻碍作用,产生消极影响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动作效果,限制了运动员技战水平的正常发挥,致使运动员表现失常,造成比赛的失利。

2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发挥失常的心理因素

运动员理想的比赛心理状态由任务挑战性和个人能力的平衡、清晰的反馈、注意集中在当前任务、明确的目标、自我体验、控制感、动作自动化以及忘我8个维度构成。但在健美操比赛实际情况中,并不是每位运动员都能达到理想的比赛心理状态,以下挑选出比赛发挥失常的部分内、外部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2.1 影响心理因素的内因

2.1.1 意志和自信心

竞技健美操每套操一般在1′30″左右,属高强度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意志力是技术和战术在困难条件下得到正常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

有坚强意志的运动员往往自信心都比较好,运动员目标设置要合理,目标实现与否,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自信心。目标的心理定向也会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如果运动员将目标在心理上定向为第一名或者一定要第几名,那么一旦对手表现优秀、发挥出色,就会造成他的心理紧张程度加剧,导致运动员最佳比赛心理状态缺失,使其动作变形和失常,直接影响他的技术发挥。

2.1.2 气质与性格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性特征,气质不仅影响着感情的表现,也影响着其他心理过程,甚至影响性格特点的表现。健美操运动员在性格上如果具备了反映在情感上的稳定乐观、积极向上和反映在意志上的坚毅、果断的优点,那么在健美操比赛中更容易控制自我的身体和心理,能冷静面对比赛中的意外事件,能坚强、勇敢的直面比赛时的挑战与困难,并能随机应变,使技术应用自如,使自身的健美操竞技水平得以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不同气质表现也对竞技能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影响心理因素的外因

2.2.1 动机与情绪

动机是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动因,是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健美操运动员只有具备明确、稳定的比赛动机,才能在比赛中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投入到健美操比赛中去,并且会发挥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竞技健美操是以复杂、协调动作为主的项目,如果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时有较高的动机水平,运动员在精细技术动作上容易失误,较高的动机水平也不利于运动画面的联想,不利于运动员正常水平的发挥。高动机水平与运动员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追求过高标准有关,与个人过高的抱负水平有关。有些运动员为了实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成绩,或者想很好地表现自己的竞技能力,往往给自己过多压力,这种过高的动机水平不但对比赛发挥没有任何好处,反而造成比赛失利。

情绪是实现人的需要和动机之间关系的反映。运动竞赛中的情绪包括竞赛的责任心、态度、赛前状态及竞赛状态。良好的情绪能产生增力性。情绪还会对意志表现产生直接影响,意志薄弱的运动员受情绪的影响尤为明显。不良的情绪不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竞赛水平,而且会对体力和战术思维能力产生影响。不良的情绪刺激会引起机体的运动机能和植物性机能的显著障碍,使运动员体力下降、战术思维受到抑制。这就是情绪通过体力和思维对技术、战术水平发挥作用,间接影响运动竞赛水平的表现。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也有多重,健美操运动员训练过于劳累未恢复、旧伤复发、教练员的不当言行、运动员家人的不支持等都会导致运动员不良情绪的产生,从而影响到比赛的正常发挥。

2.2.2 应激与注意力

应激即应急刺激。任何一个运动员赛前机体的调动速度都会影响比赛成绩,相应的赛场应急刺激会引起一系列的应急反应。往往唤醒状态维持在最佳状态才会使运动员更好地处在个人的最佳功能区,在这个唤醒状态下运动员个人的发挥才处在最佳状态,过低或过高的唤醒都会影响运动员的内部情绪,进而影响比赛的成绩。这就是常说的假U形假说,即运动员处在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在中等唤醒水平工作效率较高;处在较高唤醒水平工作效率下降。赛场的不确定性,参赛运动员对当前的或预计的具有潜在威胁的竞赛情境产生的担忧,如果运动员对自身情绪体验、认知表征和生理变化不了解或不能掌控,在比赛时也极易产生失误,不能发挥正常水平。个人的注意力的品质也会影响健美操运动员的发挥。对健美操项目而言,注意力狭窄内在型的运动员较注意宽泛外在性的运动员更为适合。注意力狭窄型的运动员,注意的空间范围小,对象数量少,是善于集中注意的类型,健美操比赛时,能排除一切来自内外的干扰,在紧张的比赛场合上不会为场上热烈的场景分心,不会为内部念头或不良的情绪动摇。这样,就使得健美操运动员不至于在比赛中出现发挥失常现象。

2.2.3 紧张和焦虑

紧张和焦虑属于情绪状态中的一种,是许多运动员在比赛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健美操运动员的紧张反应可能是有益的、积极的,也可能是不好的、消极的、适度的紧张反应能使运动员更加集中注意力,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反应速度、不适宜的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过度的紧张会干扰人的感知、思维、记忆等认识活动。保持适度的紧张是完成健美操比赛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焦虑会让健美操运动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者会使运动员的内疚感和失败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恐惧的情绪状态。焦虑的产生是因为运动员由于能达到目标但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焦虑主要有主要有个体焦虑和社会焦虑。它包括紧张、担心、不安、忧虑的感受以及自主神经激活或换醒。如有些运动员给自己定的比赛结果期望过高,一定要夺得冠军或者前几名,于是比赛时总担心自己不能如愿以偿实现目标,结果由于自己给自己压力太力,引发了赛前的焦虑,制约了自己竞技水平的发挥,然而越是重大的比赛,运动员对比赛的期望就越高,对失败的恐惧也越大,把握性就越小,想赢怕输的矛盾心理给运动员自己形成心理负担,引起紧张情绪。

紧张也是造成焦虑的因素之一,身体方面的过度紧张往往是焦虑情绪的体现。在健美操比赛中,当运动员的焦虑超出了一定程度,会带来肢体的高度紧张,导致肌肉缺乏弹性,技术动作僵硬,与音乐节奏不吻合,表情麻木等,有时焦虑会使运动员胆怯、退缩,但这种退缩被运动员强烈的比赛欲望所阻止,这意味着运动员用一种反应抑制了另一种反应,结果就好像同时踩了变速器和刹车阀一样的矛盾,严重影响运动员动作和技术的完成质量。造成紧张的原因有多种,教练员平时不注意对队员进行心理能力的训练,只注重技能、素质训练,影响了运动员参加大型比赛的适应能力,往往在大型比赛中感觉压力过大,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紧张和焦虑的心情,运动员对周围的环境及观众、比赛的激烈程度产生了不适应的心理,这些都与比赛经验有关。缺乏比赛经验的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差,导致在比赛中发挥不稳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比赛时的心理状态也是运动员比赛时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竞争心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保证了运动员技术和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现代健美操运动的竞争性越来越强,参赛运动员的心理因素直接关系到比赛成绩。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失常的心理因素有很多种:不适宜或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会干扰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运动员不适宜的动机程度和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比赛目标的确定和决心;健美操运动员意志不坚定和比赛时自信心不足时会影响运动员准确的观察与判断,使运动员很难达到适宜的兴奋水平,容易出现技术动作失误;胆汁质和多血质气质类型较粘液质类型和抑郁质气质类型的健美操运动员更加符合健美操运动的项目特征,在比赛中更加兴奋,不会缺乏热情与能力,能充分表现自我的气质特点;不适宜的唤醒状态会使健美操运动员不能处在自己的最佳功能区域,运动员对自身情绪体验、认知表征和生理变化不能掌控,极易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与比赛成绩。个人的注意的品质也往往会影响健美操运动员的发挥,对于健美操运动而言注意狭窄内在型较注意宽泛外在型运动员更为适合,注意宽泛外在型运动员注意力宽泛,比较难集中,在比赛时容易受外界影响分心,影响自身竞技水平易出现失常状态。

3.2 建议

3.2.1 拓宽运动员心理培训的内容

运动员比赛时良好的竞技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各种比赛训练获得的,所以教练员应该拓宽健美操运动员培训的内容,让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全面发展,让运动员在比赛时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正常发挥竞技水平或超水平发挥。

3.2.2 提高教练员的理论素养

强化教练员的训练心理学理论素养,首先应重视心理训练的意义和作用,把心理训练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常抓不懈;其次是注重心理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健美操教练员不仅要学习一般的心理学知识,尤其要注重心理训练方法的灵活运用,如专门意志力训练、赛前模拟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自信训练等,

3.2.3 注重心理选材

传统的健美操运动员更加注重身体结构与身体素质,很少注意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实际上,在健美操运动员选材时也要注意其心理素质是否符合健美操运动这一特征,如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与性格、兴趣与爱好、注意的类型、意志力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

3.2.4 其他

教练员是训练队伍中的核心人物,并担任了多重角色,无论是比赛、训练,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会同时出现的,教练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有很大影响,所以教练员自己各方面都要做好榜样、处理和运动员的各种关系。教练员和运动员也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教练员要多给运动员人文关怀,把自己的位置和运动员的位置平等看待,可亦师亦友,帮助运动员解决各方面的困难,让运动员无后顾之忧。尽心尽力的拼搏、奋斗,共同在运动竞技场上散发光彩。

[1]吴官龙.竞技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杜,2005.

[2]李 慧.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心理因素的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6(1):65-67.

[3]董好杰.浅谈比赛中心理因素与竞技状态的关系[J].科教文汇,2008(3):35-36.

[4]李永宪,顾 乡.自信心在竞技运动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1):74-77.

[5]赵静晓.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特征和调节[J].法制与社会,2008(18).

[6]熊 焰.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教练员竞技运动员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