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地热水开发与利用方案探析

2014-04-07 03:40赵宾现
陕西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临潼区规划区开采量

赵宾现

(西安市临潼区水务局 陕西 西安 710600)

1 概况

位于西安市东部的临潼区,总土地面积915km2,全区现辖14个街道办,4个镇和5个乡,人口70万,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属温带暖热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591.1mm,地势南高北低,山区、塬区、平原由南至北依次分布,自南向北呈阶梯状降落,平均海拔高度410m。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均属渭河水系。全区共有地热资源量2443.28×1012kcal,其中新生界热储地热资源总量为2418.67×1012kcal,基岩裂隙热储资源量为24.61×1012kcal,可开采总量 2.473×108m3。

2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骊山温泉自6000年前姜寨先民始,延续至今。临潼温泉被广泛开发利用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以后逐渐形成高潮。特别是这两年,吸引投资数十亿元,全区各景点年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2亿元。温泉以其独特的价值带动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温泉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据2006年统计,全区地热流体年开采量113.54×104m3,温度 41.4℃~68℃。华清池温泉周围已凿15眼地热井,可开采利用的地热井有10眼,年开采量51.55×104m3,水温40℃~68℃,占年总开采量的45.4%。各地热井主要用于浴疗、洗浴、游泳健身和旅游观光。

2.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2.1 地热水开发利用不平衡,不利于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

主要表现在:①勘查区地热井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Ⅰ-1、Ⅰ-2区的东部和Ⅱ-1区的西部,目前华清池附近就有6眼地热井在开采利用,距华清池不足1.5km,地热流体年开采量 44.98×104m3,加上华清池年开采量,共106.97×104m3,占全区年总开采量的94.2%;而Ⅱ-2区、Ⅲ区和Ⅰ-2区西区尚无地热井。②在小寨——代王断裂以北规划区,目前仅在城区开采2000m以浅热储,而城区2000m以深热储和其它地段尚具有较好的地热开发潜力,有待开发。

2.2.2 无序开发现象较严重,缺乏保护

目前,临潼区华清池温泉及其周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沿骊山山前已建温泉疗养院7个,地热流体在观光、水疗、洗浴、游泳健身等项目上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但日益扩大的需求量也给华清池温泉及其附近地热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已流淌数千年的华清池温泉目前仍在超采。如果不注重保护,这一历史名泉将面临泉枯景败的境地。

2.2.3 粗放式的开发,使得地热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临潼地热流体特别是华清池温泉含有许多有益的矿物质成分,特别是氟在全区、碘和偏硼酸在局部和华清池的氡含量达到了命名医疗热矿水浓度,水质优良,但目前大多仅用于普通洗浴,利用层次较低,浪费较严重,没有充分体现出优质温泉的价值。

3 地热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据《临潼旅游发展规划》,临潼区温泉沐浴、疗养及文化体验接待人数要由“十五”期间年平均20万人次发展至2020年100万人次,是“十五”期间年接待量的5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收入以“十五”期末0.1亿元为基数,每年递增15%。据此概算,至2020年,地热流体资源年需求量约200×104m3,新增开采量约87×104m3。规划期内共开采地热流体资源量约0.25×108m3,占地热流体资源总量的10%左右。为使地热资源能够持续开发,并走向良性循环,应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走梯级开发,综合利用,采灌结合的发展道路。

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编制了临潼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4.1 指导思想及原则

坚持地热资源开发与旅游建设协调发展,注重科学合理地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使地热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力争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相统一。充分挖掘骊山温泉的文化内涵,以体验皇家温泉,感悟皇家温泉文化为主题,大力发展温泉休闲旅游产业,树立“秦风、唐韵、御温泉”三大旅游特色品牌,实现打造“中国第一景区”的战略目标。

4.2 规划基本原则

在地热资源开发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必须与临潼区经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相适应,结合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旅游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原则,强调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地热资源利用要充分体现能源利用的合理化和有效性,注重梯级开发,综合利用,尽量避免资源浪费,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相统一。

4.3 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依据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热储分布规律,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可划分为控采区和勘查开发区二个规划区。

4.3.1 控采区

该规划区范围:东起陈家窑,西至芷阳水库——海家庄一带,北界分两部分,西区以海家庄——北程村为界,东区以小寨——代王南断裂为界,南至骊山山前断裂,包括了Ⅰ-1区的东区,Ⅱ-1区的西区和Ⅰ-2区东区2000m以浅热储。著名的华清池温泉即位于该区南界。该区现有可开采井10眼,井间最大距离1800m,最小仅200m,主要开采深度1500m~2000m以浅热储。目前,地热流体水位埋深在82m~126m,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华清池温泉流量较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在缓慢减小。为保护名泉长流不衰,应加强对地热资源的管理,严格控制华清池温泉及其周边地热井的开采量,严禁超采。

4.3.2 勘查开发区

控采区以外的规划区,包括Ⅰ-1区的西南区,Ⅰ-2区2000m以浅热储,Ⅱ-1区东区,Ⅱ-2区和Ⅲ区及骊山山前东区基岩裂隙热储。该区内目前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处于空白。为达到合理评价开发,科学规划管理地热资源的目的,拟在不同地区开凿不同层位地热探采结合井。

①基岩裂隙型热储。沿骊山山前断裂东段布设1眼地热探采结合井,开采基岩构造裂隙热储。

②新生界孔隙型热储。可分别在Ⅰ-1区西南规划区、Ⅰ-2区规划区、Ⅱ-1区东区规划区、Ⅱ-2区规划区、Ⅲ区规划区分设1眼探采结合井,进行开采。

4.4 地热资源利用规划

计划到2020年规划期末,将地热流体的开采量控制在200万m3/a以内,地热流体的水位降控制在1.5m/a以内,地热井总数控制在34眼以内。根据临潼地热资源的特点,结合临潼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地热资源开发可分为华清池温泉文化观赏区、骊山温泉康体疗养区、秦风温泉休闲度假区、唐昭应温泉旅游城、渭河温泉生态度假区、中国御温泉之都核心区六个功能区,将文化与地热开发相融合,大力开发温泉文化观赏体验项目,建设集园林观光、大型歌舞表演、温泉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提高温泉开发利用档次。

4.5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

以临潼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为依托,带动临潼温泉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把临潼建设成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温泉洗浴、疗养科研等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现代旅游城市,是临潼区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而开发利用和保护好临潼温泉地热资源是实现这一战略决策的关键,为此,特提出下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措施:

4.5.1 加强对控采区的科学管理

为使温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①对华清池及其周围地热井采取严格合理地限量开采措施,严禁超采,防止温泉流量进一步减少和水位下降;②在外围区域修建温泉水厂和传输管道,调配周边地热流体来满足控采区内的需求量;③在其周边,利用报废地热井或开凿回灌井开展回灌——开采试验,以达到持续开采利用的目的。

4.5.2 开展开采—回灌试验

为使地热资源得到持续开发利用,至规划期末,规划在华清池附近和城区布设回灌井3眼,年回灌量为30×104m3,其中Ⅰ-1区布设2眼,回灌第三系热储,年回灌量20×104m3;Ⅰ-2区布设1眼,回灌上第三系热储,年回灌量10×104m3。通过开展回灌试验工作,进一步勘查区内的地热地质特征,探求持续开发新生界热储的有效途径,为下一步在全区开展回灌工作奠定基础。

4.5.3 提高地热能利用率,减少地热流体开采量

除采取回灌保护措施外,尽量采用梯级开发利用方式,降低尾水排放温度,提高地热能利用率,以减少地热流体开采量。

4.5.4 加强地热井动态监测工作

建立地热流体的动态监测网络,以掌握地热流体开采量与水位水温和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准确评价地热资源,及时调整或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和地热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提供基础资料。2007年已在地热井陆续安装了3套自动监测装置,初步建立了水量、水位、水温动态监测网络。

5 结语

地热水既是清洁的新能源,又由于其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而成为珍贵的医疗矿水资源。临潼区地热水利用源远流长,2008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御温泉之都”。为提高临潼区温泉(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地下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根据目前全区地热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科学编制开发利用规划,以确保地热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根据地热流体利用规划比例测算,每100万m3地热流体可创年经济效益5750万元。规划期内全区共开采地热流体2500×104m3,总产值可达14.375亿元。至2020年,地热流体年可开采量约200×104m3,年产值达1.15亿元。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临潼区规划区开采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陕西临潼区:常态化开展“田间课堂”
秦陵一号铜马车
再谈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乡高锶天然矿泉水特征与开采量估算
塞罕坝林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规划探讨
大城市周边山区小城镇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讨
城市规划区内涵的演进及其多元化解构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点研究
利用统计分析法预测地热水可开采量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新疆石油开采量总额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