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的现状和对策

2014-04-07 09:41田立立林金杏陈懿斐魏晓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福利动物实验

田立立, 林金杏, 陈懿斐, 高 诚, 魏晓锋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 201203)

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的现状和对策

田立立, 林金杏, 陈懿斐, 高 诚, 魏晓锋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 201203)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础,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实验动物的广泛使用,实验动物福利问题日益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本文综述了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可能的对策,旨在为我国今后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中国; 实验动物福利; 现状; 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验动物作为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仪器”和材料,其使用量和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实验动物的饲养、使用等引起广泛关注。在思考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同时,实验动物福利理应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在实验动物福利方面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做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是立法、管理, 还是科技投入、技术应用等, 都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针对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提出在实验动物生产和应用中的实验动物福利, 并有效的和国际接轨, 推进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就中国实验动物福利的现状做一综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健康发展并上一个新台阶。

1 实验动物福利的内涵和意义

实验动物是人类为了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专门培育的一类动物。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和精密仪器,作为人类的替代者,它们也能够感受机体的疼痛和精神的痛苦,也有基本生存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1]。动物实验对于人类社会和科技发展意义重大,尽管长期以来备受争议,但是问题的关键早已从用与不用转移到如何用,实验动物福利的核心得以确立。实验动物福利,简而言之,即“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这一概念最初是动物福利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和延伸,其前提是满足科学研究,在可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实现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实验动物保护,注重不良因素的控制和条件改善[2]。通过对人类自身在自然界的定位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关系的把握,思考生命及其尊严。基于此,兼顾实验动物的双重属性,平衡生命尊严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构成了实验动物福利的科学本质。

实验动物福利是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人文发展带来的一个新问题。实验动物福利工作的好坏,不仅反映了实验动物学科建设的成就,也影响着生物医学研究的准确性、社会性以及国际公众的认可程度。探讨和研究实验动物福利,一方面有助于该学科人员合理明确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会有助于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养。从而对实验动物应用领域中涉及福利和伦理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评价,保证科学研究过程中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我国在该学科的地位,突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和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学术壁垒[3]。

2 国际实验动物福利概况

国际上自从1822年第一部动物福利法诞生以后,随着实验动物学科的蓬勃发展,实验动物福利早已成为国际文明社会的发展趋势。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实验动物福利方面的投入巨大,立法和管理相当的成熟完善,大致的发展情况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学思想

实验动物福利的提出主要是源于伦理学层面的考虑,国外许多学说都有涉及,这无疑推动了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法国思想家史怀哲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思想认为所有生物都有“生存意志”,人类应该在享有自己特殊权利的同时担起保护的责任。彼得·辛格1975年发表《动物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一种新伦理学》一书,提出人类应当以平等的态度考虑和动物间的关系。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认为人类拥有的权利同样适用于动物。生态伦理学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动物, 强调动物存在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

2.2 实验动物福利的立法

英国实验动物管理法律体系十分完备,其特点重在关爱动物, 倡导动物实验替代法研究和科学进行动物实验。1822年英国通过第一部动物福利法即禁止虐待动物的马丁法。1980年代,英国又先后制定了《动物保护法》、《善待动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美国的实验动物法规十分完善, 先后有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1866年), “动物福利研究所”(1951年)和美国动物保护协会(1954年)。1963年,美国公共卫生署出版《实验动物管理及使用指南》,1966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动物福利法》。欧盟各国家有专门保护动物福利的法令法规,设有负责动物福利的部门,并成立了欧洲动物福利协会。亚洲一些国家也制定了有关法律保护实验动物福利, 如日本的《实验动物防虐待法》、《动物保护管理法》等, 提倡3R原则和善待实验动物[4]。韩国制定了《动物保护法》。菲律宾在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制订了《动物福利法案》。

2.3 实验动物福利的管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实验动物福利的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任何涉及实验动物的科研教学项目都要经过严格的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学评价审查。美国通过立法,经由各种官方或民间渠道, 对实验动物及其应用条件是否合乎法律规定进行监督调控。欧洲实验动物科研生产和供应等由行业性组织、民间团体或民间协会分别执行, 实行许可管理。实验动物福利审查由政府派员在多个国家进行。国际实验动物评估与认证委员会(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AAALAC)是一个权威的评估和认证动物饲养和使用标准的国际机构,它要求在生物科学、医药领域人道、科学地对待动物。该机构的宗旨就是保护动物福利,保证科学研究的有效性、持续性,表明对人道护理动物的真正承诺[5]。

2.4 动物实验的3Rs原则

英国动物学家Russell 和微生物学家Burch于1959年提出了动物实验的3Rs原则,即替代、减少和优化。该原则的出现早于实验动物福利技术体系的形成,立足于动物实验,与实验过程中的动物福利关系密切。替代和减少直接降低了实验动物的用量,优化则减少了实验过程对动物的伤害[2]。综合来看,3Rs原则以及方法技术减少了实验动物使用量。得益于法律制度建设、研究机构运作、验证体系完善、多渠道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同步发展,国外3Rs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6]。

3 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的现状

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囿于经济条件、社会伦理认知程度和科技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较大,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生物医药的发展,我国日渐成为实验动物使用的大国。实验动物的福利研究和立法已经引起高度重视。早在1988年,国家科委就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01年修订时增加了“实验动物福利”一章,提出了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7]。2002年,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布了《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科技部颁布了《关于善待动物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实验动物福利为核心内容,提出了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模式[8]。该《意见》以提高实验动物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维护动物福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出发,从饲养管理过程、运输过程、应用过程等方面对如何善待动物给予指导,并制定相关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实验动物的福利工作的发展。

各省市科技主管部门根据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规范实验动物福利研究工作,构成了我国实验动物福利法规体系的重要部分。北京市、湖北省、和广东省等先后通过人大立法发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这些法规文件的发布对于提高实验动物福利水平和推动实验动物伦理审查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目前尚无实验动物福利方面的专门法律,有关内容分散在相关条例、办法、细则和规定之中,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保护的法规体系的雏形[9]。

此外,中国大陆地区已有40多家单位通过AAALAC认证。AAALAC认证通过标志着实验动物管理质量标准的国际认可, 同时也促进了实验动物福利工作的开展和完善。许多科研和教学单位都成立有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委员会。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而且卓有成效。

4 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存在问题和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实验动物福利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和国外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依然淡薄,社会伦理科学的发展极不平衡,严重制约了实验动物福利思想体系的形成。在实验动物生产、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实验结果而忽视实验动物福利的现象。文化水平和观念障碍影响了动物福利的深入人心,即便知道去用或者是如何去用,却和合理的使用相去甚远,至于更进一步的虐待也不足为奇[10]。同时,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的基础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应用还不够,理论的落后和欠缺制约了实践的进行和经验的积累,实验动物福利的实现和后续的技术评估只能是纸上谈兵。经济层面考虑,实验动物学科的资源投入力度不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手段不够先进,基础研究的步伐跟不上,制约了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此外,我国的实验动物福利立法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独立的实验动物福利法。虽然有相关的管理办法和一些条款,但不成体系且过于笼统,可操作性较差,介乎道德和法律之间,缺少明确的处罚规定和制裁措施,长远来看,对于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意义不大。

4.2 对策和建议

针对国内外实验动物福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内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我国实验动物福利水平,可以从下面一些地方入手进行调整。

4.2.1 增加经费投入 开辟资金渠道,加大实验动物福利研究经费的投入。争取国家财政的经费和支持。国家或者地方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和“863”等计划要加强对实验动物福利研究的扶持。加快实验动物产业化,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和吸收社会资金。主管部门和地方机构应纳入科技公关、产业发展等计划,有条件的应建立专项支持资金通道。

4.2.2 完善法制化管理体系 制定实验动物福利法规,使实验动物福利审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验动物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的规章和技术标准,实验动物学界加强对技术规范和指南的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制度;建立省级和直辖市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明确执法机构,建立执法队伍,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11]。

4.2.3 加强动物福利科学研究体系和技术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实验动物福利科研队伍; 引进国外成熟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国情具体实施,在应用中创新; 建立教学和培训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和规范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如潘华等[12]提出的规范化操作与视听教育,立足于实验动物福利,有效提高了教学和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为实验动物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和进修机会,促进科学管理; 依托各省市的实验动物学会,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实验动物福利研究的健康发展[13~14]。

4.2.4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实验动物组织的合作交流,引进和吸收国际实验动物福利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标准化体系和管理经验,寻求国外在该领域的合作研究,同时宣传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保护我国的知识产权和实验动物资源[9]。

4.2.5 加强实验动物管理 发展动物实验替代技术加强实验动物饲养、使用等过程中的管理。如非人灵长类动物群居性强,需要模拟其野生状态下的需要,适当提供娱乐设施,控制饲养环境和密度,减少其恐惧和孤独感[15]。胡樱等[16]研究发现蓝色光照和小夜曲干预能减少制动小鼠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这对于从环境修饰方面改善实验动物福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动物实验替代技术的应用既符合实验动物福利的要求,又能够降低实验和生产的成本。体外技术,组合实验、数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等都可部分的替代动物实验,从而既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又减少实验动物用量[17]。对于无法替代的情况,试验优化和人道措施很有必要。如刘艳霞等[18]在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复制中采用温和的冰水刺激造模方法,既提高了成功率,又兼顾到实验动物福利。王守立等[19]在围手术期给予实验用犬充分的多模式镇痛,使实验动物舒适的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充分体现人道主义关怀,有效提高了实验动物福利。

5 结语

维护实验动物的基本福利是人类善待动物的理性升华,也保证了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可靠的实验结果,是我国生命科学走向世界的需要。将实验动物福利融入生命科学研究,使两者相得益彰、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人类对实验及所有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体现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对人类社会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我国开展和深化实验动物福利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社会伦理、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领域,是新时期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现。相信实验动物福利健康发展将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进步,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1] 史小平, 王禄增, 王捷, 等. 试论动物福利概念及实验动物福利内涵[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4, 14(5):309-310.

[2] 杨斐, 胡樱. 实验动物学基础与技术[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314-353.

[3] 贺争鸣, 尚昌连, 王禄增, 等. 关注和提高实验动物福利[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4, 14(6):381-383.

[4] 陶雨风, 刘忠华, 毕玉春, 等. 国内外实验动物管理体制及法规条例的比较[J]. 实验动物科学, 2011, 28(4):46-51.

[5] 史光华, 吕京, 程树军. 关于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工作的思考[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 32(1):73-77.

[6] 贺争鸣, 邢瑞昌. 对我国3Rs研究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的探讨[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5, 25(1):59-61.

[7]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实验动物管理条例[Z]. 1988.

[8] 科技部. 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Z]. 2006.

[9] 朱德生, 曾林, 贺争鸣, 等. 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发展战略与十二五生命科技发展需求及对策的探讨[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21):57-60.

[10] 王平, 魏睦新. 论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之保障[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43(2):106-109.

[11] 彭韬. 中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1.

[12] 潘华, 张秀英, 宗启伟, 等. 浅谈动物实验规范化操作技术与视听教育[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 32(3):234-237.

[13] 贺争鸣, 李根平, 李冠民, 等. 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实验科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14] 戴丽军, 冯媛瑜. 浅议从业人员素质与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发展的关系[J]. 实验动物科学, 2012, 29(1):40-41.

[15] 高建峰, 谢莉萍, 陈健东, 等.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福利与AAALAC认证[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6):465-467.

[16] 胡樱, 许兰文, 杨斐, 等. 音乐、色彩干预对制动小鼠福利的影响[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7, 27(2):71-76.

[17] 程树军, 焦红. 实验动物替代方法原理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18] 刘艳霞, 赵莹, 刘蕾, 等. 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复制与评价[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 32(2):165-169.

[19] 王守立, 祝钧, 祝云利, 等. 犬胫骨骨折内固定围手术期镇痛疗效观察[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 32(1):56-59.

Q95-33

B

1674-5817(2014)01-0075-04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1.018

2013-08-19

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15B03); 上海市科委平台建设项目(13DZ2291200)

田立立(1986-), 男, 硕士研究生, 从事实验动物环境检测和研究工作; E-mail: skyrope@126.com

魏晓锋(1980-), 男,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E-mail: wei.xf@outlook.com

猜你喜欢
福利动物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最萌动物榜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动物可笑堂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