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学生管理中如何正确发挥微博的作用——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2014-04-08 02:21马清杰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同学

马清杰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中山 528458)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最早于2006年的美国出现。2009年,新浪微博登录中国,成为我国最先运营的微博实体。据统计,我国目前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经接近 4亿,平均每月有1600万人注册。加之腾讯微博等多种类型的微博的出现,我国微博的使用用户更多。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具有使用轻便、获取和传播信息容易等多种优点。同时,微博也是表达个人感情,传递社会信息的最新媒介。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通过发布文字、视频、图片及网页链接等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通过互相关注他人,来与其进行沟通与信息的共享。从而使得微博的使用显现出及时性、互动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时代先锋,对于新鲜实物具有接受速度快、操作实践强的特点,而根据统计,在当今的微博用户中,有一半以上的用户为高校的在校学生。广大高校学子业已成为了当今社会微博使用的强大用户群体,为此,各高校如何利用微博开展有利于学生的管理,以及如何应对微博等先进的通讯设备对于高校学生的教育功能,业已成为不少高校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主要课题。而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基础能力较差,学生个人的控制力有限等条件,对于学生玩转微博而带来的挑战,显得更为严峻。

一、微博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便利

1.微博等高技术含量的通讯设备,能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针对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学生互相关注,通过对学生实时状态的更新,了解学生关注的动向,如果出现异常心理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干预。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发生。

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通过微博的互相关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再加上一些网络语言的使用,可以抵消一些同学对于教师工作中严肃的印象,从而为师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对于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

3.为学生管理工作开拓广阔的空间

微博的登录方法简便,操作简单,能够随时随地共享他人实时状态信息,因此,关注学生使用的微博,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便利。也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这种相关沟通与关注,开拓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4.促使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开拓思路,积极进取

面对一群90后紧跟时代潮流的学生,如何不被时代发展的前沿科技所抛弃,并且逐步开拓自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锐意进取,紧跟时代潮流,不要放弃对高科技的融入工作。在接收高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为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5.有利于学生间的思想监督,遏制不良思想蔓延

作为新传播媒体的微博,其所共享的信息并不一定全部都是积极的、健康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也有一些是我们所抵制的三俗信息。还有一些学生在心情低落或者面对困难时所袒露出的心声。面对此类信息,可以通过师生之间互相监督,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关注动态,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广东理工微博开通情况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是2005年成立的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的国家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坐落在伟人故乡——中山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多科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现有9大院系,共9739人,分布于广东中山、广州、佛山南海三个校区。

高校学生是能够紧追时代潮流,并且敢于追逐前沿时尚的群体,微博的出现,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感情表达和信息传递的媒介。同时,这也为高校从事学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此,广东理工全校上下积极鼓励全校各部门及院系、班级开通微博,利用微博积极传递和宣传学校相关信息。截止2014年初,广东理工职业学院9大院系及5大机构的各个部门,共开设微博19个,同时,校级社团机构及部门开设微博38个。校园微博已经深入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广东理工学院微博开通情况

三、我校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1.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我校中山校区全体在校大学生展开,跨度达3个年级,问卷共发放500份,其中纸质问卷200分,电子问卷 300份。共回收问卷 468份,回收率达93.6%。调查问卷涉及我校三个年级学生使用微博的方方面面,具体情况如下:

(1)我校学生使用微博状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回收的468份有效问卷中,使用或者有自己微博账号的同学有454人,占 97%,不使用或者没有注册微博的同学只有 14人,占3%。说明我校学生的微博使用率是非常高的。

(2)我校学生微博登录客户端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中使用微博登录方式,大部分是电脑和手机上网同时使用的,其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72%,只是在电脑上刷微博的比例为24%,只使用手机上微博的比例仅为4%。这一方面能够说明我校学生中电脑的普及率之高。

(3)学生使用微博关注信息情况。根据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出,接近73%的学生比较关注时政要闻,能够对当今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一些官方的微博进行了解和跟踪,并能随时表达自己的见解。居于次位的就是对娱乐八卦信息的关注,占到了69.4%,民生热点占64.3%,生活资讯占61.7%,朋友动态占57.8%,学校信息占49.4%,文学艺术占43.6%。其他相关占24.7%。

4.学生每天使用微博的频率。如图显示,在统计调查的同学中,每天花费在微博上的时间小于半小时的同学仅占18%;花费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比例为33%;每天花费一小时以上的比例为42.1%;,每天刷新微博两个小时以上的占6.9%。

(5)学生每天更新微博次数调查。根据调查数据,以及对学生面对面的了解,我校学生每天微博的更新数量有近40%的同学表示使用微博是希望完全自主表达自己个人情感,与同学或朋友互相交流。有47%的同学是转发社会热点话题、文学艺术、名人明星动态。也有接近8%的同学表示自己更关注班级微博、学校微博所发布的新的动态。还有5%的同学表示,微博账号申请之后,就很少再登录。

从被回收的468份有效问卷及其统计数字分析来看,我校学生微博使用状况极为普遍,对于微博的关注度也极高。但是,就学校开展学生管理上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如何利用好微博等新技术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服务,是各高职院校应该被重视的问题。

四、如何利用微博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基于微博这种新传播媒体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我校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现实调查,如果能够积极对微博的使用状况做到趋利避害,发挥微博在大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会大大提升微博在学校的使用效率。这不仅仅是学校相关部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积极关注的重点,也需要学生、社会等多方共同来探讨和支持,从而使微博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中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一)社会方面,应积极引导正确的微博舆论导向

科技进步为人来带来技术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微博的使用,在传递和表述个人感情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下三俗信息、虚假信息的弥漫。如何在信息量极大、舆论高度分散,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对高校学生使用微博状况进行把控,这需要社会所有人士共同参与,为使用微博最为普遍的广大学生提供网络的净土。

(二)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微博信息发布的监控和防御

通过人们对微博的转发功能,其传播的强大效应构建了网络的舆论场和信息场,形成了强大的监督力量。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大量的信息的传播,或者一些不满现状的目的人士的言语攻击,甚至是一些不法分子的非法言论,一经微博的转发,便会借助网络的放大镜功能,通过微博等多媒体传播发送出去,从而刑场有影响力的网络力量。从而成为谣言传播与散布的温床。因此,当此类问题出现时,政府应该在第一时间内为老百姓消除顾虑,掌握事态的主动权。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积极做好防范工作,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在处理舆情危机事件时,不仅要重视事后的补救、控制工作,更应该做好事前预防控制工作,及时监控社会舆情。

(三)学校方面

1.积极树立学生正确的微博使用观念。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具有言论自由。政府通过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普通公民具有言论自由。但是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面对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传播媒体等新宠儿的出现,法律对其的监管与控制力度已经难以步调一致。我国法律甚至规定网络诽谤信息被转发500次、浏览超5000次可判刑。 虽然这种强硬的措施的实行,在高校实属罕见。但对于学生中日益出现的不良言论,作为学校应该积极予以引导,督促学生朝着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

对此,学校应该在相关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程)上加强对学生此类信息的传递,通过课程讲解、案例分析,多渠道来向学生做好学生使用微博的引导工作。同时,学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院系领导和辅导员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制,大学生微博舆情监控和处理等相关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和调整大学生的微博行为,坚决抵制网络上的暴力、黄色、反社会等不良信息,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微博环境。

2.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关注热情。广大高校学生对于微博的使用,关注热情较高,投入较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抓住微博“关系”和“互动”的两大特点,持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能积极引导学生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部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如,学校可以通过自身官方微博,摒弃以往那种十分正式的、官方的、冷冰冰的空气,给学生一种有思考、有回应、有参与的官方微博。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网络语言和自己人观念的使用,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的用心。这样更能唤起同学们的热情,巧妙地激发学生对于学校的关注热情。对于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地使用微博具有重要作用。

3.积极发挥党团带头作用。要在学校相关部门开设微博的基础上,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责任监督,积极发挥学校党组织、各党支部、校团委等部门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强化功能。同时,要加强基层党团部门的责任意识,使最接近学生的院系团总支能够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在网络上共建好微博之家。让各位学生深刻体会到学校的温暖。

(四)个人方面,学生应加强自律,自觉遵守相关道德准则,在使用微博的同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面对一些低俗、不法的信息后,应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敢于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确保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干净有效。

[1]曾习.以微博为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今日中国论坛.

[2]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Z].法释〔2013〕21号.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同学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