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化过程中民族“文化血型”的传续
——以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制陶为例

2014-04-08 15:37李守雷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制陶西双版纳陶器

李守雷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 666100)

论现代化过程中民族“文化血型”的传续
——以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制陶为例

李守雷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 666100)

文化是人类积极适应生存环境、改造生存状态的成果表现。傣族传统制陶反映了傣族传统社会形态,衬托出傣族人家的生活状况,渗透着傣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傣族传统制陶受到现代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和工艺的冲击,积极吸收先进制陶工艺,添加新的民族元素和地域特色,同时保留下了傣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凝聚着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合力。

现代化;文化血型;傣族制陶

文化是人类积极适应生存环境、改造生存状态的成果表现。各民族群体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积累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兼具共性与个性,共性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决定性影响,表现出与其他民族相同的时代特色;个性则是反映该民族的地理生态、物产风貌、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等状况,彰显民族标识的“文化血型”。民族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消长,尤其是以现代化为旗帜追求标准化、统一性的历史车轮,碾碎了民族文化的一个个传统,吞噬着一例例鲜活的民族“文化血型”。现代化对于当今社会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历史必然,但现代化并不注定与民族文化势不两立。寻找两者恰当的切合点,促使现代化为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而传统民族文化也将为现代化点缀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以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制陶为例,探究民族传统文化在经历现代化的洗礼中如何保留和发展自身特色,传续民族“文化血型”,见证傣族人民在现代化浪潮中创造的又一个神奇。

一 傣族传统制陶工艺

傣族传统制陶是指前工业社会傣族群众所掌握的制陶工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民族文化现象。“由于前工业社会陶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已不仅仅属于物质文化范畴,仿佛成为一种符号,透过它可以看到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许多现象。”[1]在前工业社会,傣族传统制陶普遍存在于傣族村寨,制作技艺参差不齐,但都反映了当时傣族社会形态,衬托出傣族人家的生活状况,渗透着傣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将名目繁多的傣族制陶技艺凝结为最经典的术语,就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2006年5月22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发布,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慢轮制陶技艺携手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等12种传统陶瓷制作技艺成功入围。

传统慢轮制陶可分为4个主要工序。第一是陶土的准备,取土后晾晒,用碓舂细,筛去杂质,和水揉成泥团。第二是制坯,慢轮制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取适量陶土置于转盘上,用木拍拍成圆饼状,作为器物底部,脚指拨动轮盘,作顺时针转动,左掌弯曲为垫,右手取泥条捺于圆底之上,双手挤压泥条筑成泥圈,依此方法接上第二圈,两道泥圈从内侧斜接,共接四至五圈,最后一圈叠加一根泥条以加厚器物口沿。削去口沿多余的泥,然后用左手托住器物内壁,右手持木拍轻轻拍打,接着用长方形木刮修整口沿,脚指拨动轮盘,再以左手为垫,右手持半月形木刮从器物内壁由下而上进行刮磨整形,左手逆时针旋转转盘,右手持湿布轻抹口沿,使其平滑美观,完成坯体半成品。第三是成型,在晾晒过程中,对器物拍打成型,待半干后,将器物放回到转盘上,脚指拨动轮盘,左手持鹅卵石衬于内壁,右手持素面拍由下而上进行拍打,借助鹅卵石外推力使器物腹部外鼓,然后换成条形纹、折形纹或方格纹木拍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拍打,用湿布将内壁和口沿抹一遍。第四是烧制,此间烧陶使用“平地堆烧”法。在平地上用树枝和木片铺成窑床,将陶器排放在窑床上,然后在陶器的上方和四周用稻草盖好围拢,再用和好的泥浆抹在稻草表面,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薄壳窑体。在窑体一角开一个小洞用于点火,点火后,在窑体的顶部和周边戳5~10个出烟孔,将点火口用泥封闭。通过封闭火势旺的出烟孔和重新戳出烟孔,使窑体燃烧均匀。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燃烧,窑体的泥壳开裂,整个窑体垮陷,说明陶器已经烧成。窑体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800℃,烧成的陶器呈砖红色。傣族传统制陶工艺能制作平底罐、圆底罐、水壶、茶罐、灯、器盖等生活用品。

二 现代化对傣族传统制陶的影响

现在西双版纳傣族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只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制造业、旅游业和餐饮业等第二、三产业已成为西双版纳的经济支柱。第一产业也由单一的稻米种植,发展到橡胶、香蕉、茶叶、甘蔗等多元化生产;生产活动逐渐向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金属、玻璃、瓷等制品以其轻巧、方便、耐用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完全取代了土陶制品。普通傣族家庭已使用电磁炉、燃气灶烧水煮饭,而陶罐也不再适合这些炊具设施,即使是用木材作燃料,铝制、铁制盛器也以其更好的传热性能替代了笨重易碎的陶罐。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浸染着傣家儿女的思想观念。以前把会插秧种地、纺线织布、制作土陶视为傣族姑娘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标准,而现在的傣族女性追求能自立、有眼界、会做生意的品格。年轻傣族女性不愿意再持守诸如制陶等民族传统技艺。

在自然经济时代,慢轮制陶主要是傣族妇女在农闲季节从事的一项家庭副业,以贴补家用。虽然制作陶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市场(赶街子)交换,但在市场交易中还普遍存在着以物易物的情形。制陶者经常将陶器无偿馈赠给亲友邻里,并有一些村寨专门以徭役的形式向当地土司贡纳日用陶器和赕佛用的宗教礼器。当时,傣族传统制陶还没有达到专业化、产业化阶段,进入现代社会,傣族传统制陶遭遇到市场经济的激烈冲击。因为慢轮制陶纯属手工制作,制作者除了提高熟练程度外,生产效率很难有质的飞跃,这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产品不具有价格优势。慢轮制陶很难进行标准化的批量生产,陶器的造型比较单一,而在且陶器修饰上只有几种用木拍拍印的篮纹、折线纹或方格纹等简单图案,很难运用其他修饰方式增加文化表现力,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审美需求。

单就工艺本身而言,傣族传统制陶在陶土、稻草、木材以及相对劳动强度方面都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工业革命促使机械化的普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世上再没有人类未涉足的处女地;市场经济培养了人们的商品意识,世间万物都具有了价值。前工业社会,西双版纳地区还存在许多未开垦的荒地和茂密山林,人们可以随意在荒地上挖用于制陶的陶土,到自家的薪火林里砍伐木材,在现代化的洗礼之下,西双版纳的土地得到充分开发,平坝变成了建筑用地和种植香蕉、辣椒、甘蔗、商品粮的农业用地;山林也变成了茶山和橡胶林。陶土只能在农闲季节到勐罕、勐养、大勐龙等偏远乡村购买。平地堆烧窑是用长杆稻草围盖陶器做成的,现在稻谷收割普遍机器化,稻草在收割过程中就被打碎了,不能用来做窑体。相对于采用机械动力的现代制陶,纯手工的傣族慢轮制陶明显费工费力,劳动强度相对较高。这也成为傣族妇女不愿意从事这项传统技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现代化为傣族制陶添加新元素

“一个民族要实现现代化,其社会结构、意识形态都会出现极大的变迁。其中民族文化的变迁尤为复杂,往往是现代化与民族化、现代性与传统性交织在一起。”[2]现代性发现了更深沉、更亮丽的传统性和民族性;在现代性的对照下彰显了民族性和传统性的特色和价值。传统性和民族性经受住实践检验、历史考验而保留下来的精粹是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性的基础和脊梁。傣族制陶经受时代潮流的淘洗,积极吸收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添加新的民族元素和地域特色,同时不得不舍弃某些传统格调。现在,不论是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号的傣族传统慢轮制陶还是采用快轮工艺的傣族新式制陶都渗透着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合力。慢轮制陶借鉴现代造型工艺,采用某些现代机械部件,表现了传统工艺吸收现代元素。快轮制陶沿用传统的陶器造型,采用傣族传统图案和地域特色图案,说明现代性继承了传统文化内核。

傣族制陶适应社会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其一,生活化向专业化的转变。在前工业社会制陶是普通傣族妇女从事的家庭副业,是傣族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傣族制陶生活化的社会条件发生了变迁,只有一部分专业人士才能掌握,从街头巷尾进而登堂入室,脱离“草根文化”的范畴,成为“专家”的符号象征。这反映了傣族陶器社会需求性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傣族制陶应是专业化和生活化的结合,逐步恢复它的生活性,让它再次进入平常百姓家。而这种生活性并不是一种回归和倒退,而是在更高层次上与傣族社会相融合。从而使傣族制陶重新扎根于人民群众的丰腴沃土,使傣族制陶的传承和发展获得连绵不绝的社会支撑。其二,实用性向艺术性的转变。傣族传统陶器主要是人们日常使用的平底罐、圆底罐、土锅、水壶等生活用具和佛教礼器。这些都是人们进行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不可缺少的器具,主要体现其实用价值。现代社会已有更为轻便耐用的铁、钢、瓷、玻璃制品替代了陶器的实际功用。“民族文化受现代化影响,他们中的某些实物文化、行为文化甚至不乏观念文化都或多或少的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某些礼节仪式、风尚习俗等行为文化层面,部分道德、宗教、审美等观念文化层面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3]傣族陶器在失去其实用价值后,转变为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标识物,突出了艺术性和审美性。尤其是,快轮制陶运用器形、雕图、镂空等现代工艺多方位展现傣族文化和亚热带地域文化特色。陶器的实用性已退居次要位置,变得更为抽象化。其三,制作过程的分工协作。傣族传统制陶都由傣族妇女独立完成。男性有时在运送陶土、准备烧陶燃料等体力工作上提供一些帮助。但进贡给佛寺的礼器和寺院饰品必须由男子制作,禁止女性参与。总体而言,傣族传统制陶没有明显的分工协作。而现代傣族陶器制作在陶土准备、快轮拉坯、陶器修饰、烧制等工序都有明确分工。最后,手工捏制向模具制作的转化。以前,制作用于进贡佛寺的建筑饰品主要是手捏成型。而吸收了现代工艺的傣族制陶开始采用模具印坯成型。简单的饰品可以依次经过印坯、脱模、修整等程序一次成型。而结构复杂的大型饰品可以分解为几个部件分别印坯成型,然后再将几个部件组装粘接。模具制作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保证了产品的统一规格,提高了劳动效率。

傣族制陶成为凸显西双版纳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符号。不论是旅游市场上出售的陶器纪念品,还是用来盛装普洱茶的陶罐,或者是在宾馆、寺院、傣族民居上的陶器饰品,都与西双版纳的民族文化、宗教、物产、风情相互映衬,共同镌刻着西双版纳的地域名片。傣族陶器通过其形状、图案、线条等外在表现形式,传承着傣族独特的文化血型。

[1]汪宁生.云南傣族制陶的民族考古学研究[J].考古学报,2003(2).

[2]黄小钰.傣族民间制陶工艺的存续与变迁——以西双版纳曼斗村和曼阁村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8.

[责任编辑自正发]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al typ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The example of Xishuangbanna Dai pottery

LI Shou-lei
(Xishuangbann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nghong 666100,China)

Culture is the outcome in the process human adapted to and improved the environment where they lived in.The Dai traditional pottery reflects the traditional social pattern of Dai,shows the Dai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contains the Dai People's national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taste.The Dai pottery embodies the force of modernity and nationality,impacted by the moder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way of life and the technology,added advanced pottery craft actively and new national element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while retaining the essence of the Dai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ization;Cultural type;Dai pottery

C912.5

:A

:1008-9128(2014)06-0017-03

2014-02-19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Y400);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XYZ1218)

李守雷(1980—),男,山东泰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宗教社会学。

猜你喜欢
制陶西双版纳陶器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初探——以景洪市曼阁村和曼斗村制陶工艺为例
YUNNAN
西双版纳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