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论坛开幕式欢迎辞

2014-04-09 01:20程幼金
关键词:文化论坛理工学院黄石

程幼金

(湖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尊敬的郭远东主席、各位嘉宾、同志们:

金秋十月,正是秋风送爽、硕果满枝的季节。今天,艳阳高照,碧空万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嘉宾相聚在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湖北理工学院校园,隆重举行第三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论坛开幕式。我谨代表湖北理工学院党委、行政和全校2 万余名师生员工,对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湖北理工学院的建设、发展给予的热心关怀、无私帮助和鼎立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黄石缘矿冶而建,因矿冶而兴,是华夏青铜文明的发祥地,素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美誉。三千多年来,黄石地区矿冶炉火生生不息,矿冶文化薪火相传、底蕴深厚。矿冶文化是黄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黄石的城市根脉和灵魂,是黄石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基础和动力源泉。当前,黄石正在围绕“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奋力前行,推进矿冶文化研究有助于汇集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更好服务于黄石城市转型发展。本次矿冶文化论坛的主题是“矿冶文化:矿冶城市与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契合黄石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黄石城市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相信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碰撞、真知灼见,一定会给黄石的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良策。本次矿冶文化论坛必将成为一次助推黄石转型发展的学术盛会。

湖北理工学院是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支持下不断成长起来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建校39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人才质量为生命线,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下设19 个教学院(部),开设93 个本、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 万余人。学校现有4 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 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3 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 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201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一直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声誉美校,秉承“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全校上下同心协力,围绕上质量、上层次、上水平、创特色的“三上一创”战略目标,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新成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2009年获批建设的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于2010年、2012年先后两次承办了由黄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主办的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论坛,并于今年组织承办第三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论坛。大型学术活动的举办,既有力支撑了“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申遗和黄石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又促进了中心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矿冶文化研究逐渐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近5年来,矿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承担各类科研课题70 余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0 余项,地厅级项目20 余项,项目经费共计137 万元;承担横向合作项目48 项,项目经费118 万元;2013年,该中心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矿冶文化虚拟博物馆项目1项,获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40 万元;由我校建设的“矿冶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评审,并荣获全国三等奖;《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设有“矿冶文化研究”栏目,该栏目2010年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后,2012年又获“湖北省期刊特色栏目奖”。目前,该中心正在加强与省内外矿业城市相关机构的联系与交流,积极筹建“矿业城市联谊会”。本次论坛期间,将召开“矿业城市联谊会”成立大会,进一步拓展矿冶文化研究范围和搭建新的交流平台。

坚持办好中国(黄石)矿冶文化论坛,是我校“三上一创”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我校将继续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盛会。参加本次矿冶文化论坛的既有老朋友,也有刚结识的新朋友。你们的到来,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矿冶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希望你们经常来我校指导工作、交流学术心得,希望你们今后能够一如继往地关心、支持我校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预祝第三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事业辉煌!

2014年10月25日

猜你喜欢
文化论坛理工学院黄石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江苏理工学院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常熟理工学院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理工学院简介
第四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 2019中国航海日“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
美好瞬间2018第二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