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精神家园建设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2014-04-09 05:31叶美芬张建霞刘艳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湖州广播电视

叶美芬,张建霞,刘艳娟

(1.湖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湖州 313000;2.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浙江 湖州 313000)

一、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

所谓开放大学,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座谈会上说:“成立国家开放大学,绝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换牌,而要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战略转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1]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2012年6月,上海组建了以上海电视大学为基础的上海开放大学;7月,国家开放大学成立;此后,云南、江苏、广东的开放大学也相继成立,其它省也积极筹建。

开放大学基本上都是依托以前的广播电视大学来建设的。30多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过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系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开放大学是电大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型,它以开放、灵活、全纳、终身为基本理念,探索以新技术推动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的育人模式,将使开放教育从边缘化状态走向主流教育平台。”[2]与原来的电大相比,开放大学建立了严格而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积极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探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现阶段,开放大学正在积极探索将学校建设成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并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新型大学。

二、开放大学精神家园建设问题的提出

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的发展,再加上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转型过程,每个学校在教育制度、课程体系、学习模式、学分银行等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念研究成果。尤其是上述几个先行的开放大学,已经有了完善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制度。但是,之前的开放大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很少涉及 “精神家园”问题。原因在于,与全日制高校相比,开放大学的“开放性”、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性”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如何建设精神家园,如何促使师生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取向,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这是从事开放教育或电大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开放大学或电大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不容乐观,还没有形成如全日制大学所具有的“大学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缺乏校园归属感

开放教育“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自主性、自由性。但是,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难以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氛围,难以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因此也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二)学校文化建设滞后

由于电大教育一直是非主流教育,因此,电大在建设过程中一直有重教育体系搭建而轻文化建设的取向,重事务性工作而轻软环境建设的取向;对学生的培训也看重“实用”的目标,忽视大学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开放大学“大学精神”缺乏鲜明特色

当前,开放大学或电大在提炼“大学精神”的过程中,都提出了“海纳百川”“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等等。但与全日制大学相比,这些精神难以体现开放大学的特色。还有些开放大学提炼的如“有教无类”等等,其实只是办学理念,严格来说不是大学精神。

三、关于大学精神家园建设的国内研究综述

精神家园是指“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大学的精神家园建设即培育大学精神,属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关于大学文化,顾秉林院士是这样认为的:“广义上的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大学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整个大学教育;狭义上的大学文化主要指大学精神,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3]

学者郭建锋(2008)在《建设高校精神家园,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中提出:精神家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自立于大学之林的自信与根本。精神家园应该包括六方面的内容:(1)社会主流的思想;(2)先进的文化;(3)仁智双彰的大学者作为精神导师;(4)良好的校风;(5)严谨的科学管理制度;(6)优美典雅的环境。宫丽(2011)在《精神家园论》中提出:精神家园是一个由文化体验、心理状态、情感方式、认知模式、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在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并坚守精神家园尤为重要。蔡颖(2012)在《试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提出: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学校被社会认同的基本特色。它主要包含了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德育、教风与学风等内容。虽然,各位学者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综合来看,精神家园应该包含文化、时代精神、校风学风、情感方式、价值体系等内容。

在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转型过程中,许多开放大学学者的研究也曾涉及到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问题。王宁宁(北京,2012)认为,北京开放大学主流文化精神内涵包括四个方面:(1)有教无类、服务大众;(2)开拓创新、锐意改革;(3)美美与共,共创共享;(4)国内示范,国际交流。王海啸(四川,2012)提出:开放大学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集中体现在开放大学的校训上。校训是开放大学师生的向心力、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开放大学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延伸了大学的范围”,[4]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开放大学的校训必须体现兼容并包、开拓创新的特征。

综上所述,精神家园的构建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十分重要。精神家园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的认同。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国内外对于“开放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精神家园的研究还很少,并且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

本文在总结湖州广播电视大学“四融合”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开放大学“四融合”的理念,旨在对开放大学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四、湖州开放大学通过“四融合”建设精神家园

在各地纷纷创建开放大学的背景下,湖州广播电视大学也正在积极探索新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模式。经过3年的探索,湖州电大形成了“高职院校、开放大学、社区大学和农民学院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彰显了地方办学特色。在这个多教统筹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湖州电大以开放为平台,逐渐打造“四融合”校园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品牌。

(一)依托开放平台,融合职业文化

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融共生是开放性办学的重要特点,是彰显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方式。根据开放教育的特点,学校职业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即教职工层面和在工在学的学生层面。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1)教师以“三育人”工作为抓手,学生以“评优”为抓手。通过方案设计、过程考核、评比表彰等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员工为人师表、行为示范。广大学生崇德开放、自强成才。(2)通过制定《湖州广播电视大学师德规范》,进一步引导教职工德才兼修,规范从教行为,并以此推广至开放学生。(3)通过在校报、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开设专栏,挖掘、宣传好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使广大教职工树立志存高远、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形象。

(二)立足开放平台,融合社区文化

湖州社区大学于2008年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广播电视大学挂牌成立。它的成立使学校又多了一份教育的职责与使命。由此,立足开放平台,融合社区文化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校秉承“满足政府、社区和学习者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种类教育的需求”的服务态度,激励引导一部分骨干教师从事社区教育,遴选一部分优秀学生担任社区教育志愿者,逐步建立起一支社区文化建设的队伍。湖州社区大学以社区教育项目为抓手来推进社区教育,打造“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社区文化。自开办以来,开发打造了“父母大讲堂”“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悦读湖州”“健康大讲堂”“人文大讲堂”“蓝领大讲堂”等品牌项目。与此同时,湖州社区大学还成立了“金洲分校”“久立分校”“南方通信分校”“永兴特钢分校”“尤夫高新分校”等,在“送教进企业”的同时,把企业文化也纳入了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借助市内市外、校内校外、纸媒电子媒等多种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并提升了社区文化的影响力。

(三)拓展开放平台,融合乡村文化

湖州电大于2010年成立了全省首家地市级“农民学院”,把课堂搬到了广大农村,建成了“乡间学府、田间课堂”。由此,拓展开放平台,融合乡村文化便成为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学校打造了“省市校乡,农科教技”四合一的特聘师资队伍,整合了一支由浙江大学、市农技推广人员、电大教学研究人员、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组成的专家队伍,在 “送教下乡”的同时,将校园文化传播到了广大农村;另一方面,学校着力培养“学历+技能+创业+文明素养”四合一的农民大学生,开展“学历、技能、创业、文明素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湖州农民学院通过开展农民学历教育、技能培训,通过认定教学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来培养复合型、立体型的美丽乡村建设实用人才,使农民大学生所在的创业合作联盟逐渐形成“爱知识、爱文明、爱创业”的新型乡村文化。为了使这种文化根植于农村,学院推出了实践教学模式,以促进农民大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学院还创办了乡村图书室、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等项目。这些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而乡村文化则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

(四)提升开放平台,融合与传承电大文化

电大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一种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相融合的独特文化风格。电大开放教育多元办学的方式,以导学与自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就是一种混合了传统面授学习加人文关怀、现代网络教育加价值取向的汇集学习和文化素养的形式。在全面推进开放大学的背景下,我们仍需提升开放平台,融合与传承电大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电大人”的内在人格品质。在当今的网络教育时代,网络学习平台、网上校园等形式也已成为电大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学习平台和网上校园等可以成为网络文化宣传、情感文化培养的综合性平台。这些平台可以使“电大人”找到归宿感,可以引导“电大人”的群体意识和人文价值观念。同时,还应该强调,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电大文化,并使之成为开放大学精神家园的文化基础。

总之,开放大学秉承了传统的“有教无类”教学理念,倡导和推进“全民学习”,利用网络等科技媒体为广大群众传授知识。面向农村、面向社区使开放大学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电大文化建设、教师职业文化建设使开放大学有了最坚强的后盾;远程教育方式、多种平台交流使开放大学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总之,在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中,湖州广播电视大学正在努力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通过“四融合”打造开放大学师生们的精神家园。当然,开放大学精神家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比全日制大学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需要全体电大师生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并且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只有建设好共有的精神家园,电大以及转型后的开放大学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1]方志刚.开放大学的新课题: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中国远程教育,2012,(1).

[2]王宁宁.北京开放大学文化内涵与探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3]李树林.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以及大学文化概念比较辨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6).

[4]王海啸.四川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美与时代,2012,(12).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湖州广播电视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