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14-04-10 10:26翟科峰曹稳根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应用型实训

翟科峰,段 红,曹稳根

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翟科峰,段 红,曹稳根

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存在重视不够、结构不合理、教师经验不足及评聘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完善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可采取加强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作用,加强对实训教师培养,完善评聘体系和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以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实训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教师队伍;培养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蓬勃兴起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型院校师资的整体素质。在发达国家中,应用性教育已经将实训课程纳入高等院校教学的关键环节,实训教师比例已超过教师总数的一半,可见实训教师在应用型高等院校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应用性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高等应用型院校在对学生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上,主要依靠实训教师的指导。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应用型院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实训教师队伍,是社会与应用型高校各部门值得深入思考与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1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训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拿工具不如拿粉笔的”“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操作”“重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教师的定位还停留在重视学者型的专业教师、轻视实训教师的状态,实训教师感觉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重视[1]。高校对实训教师岗位的要求仍定位于看管实训设备、组织实训材料、看管学生等,很少参加真正的实训教学工作[2]。忽视了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训教学教师获得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也较少;忽视了教师在企业行业的实践经验,使他们的实践水平难以提高[3]。

1.2 实训教师数量不足,缺口较大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完成,主要依赖实训教师。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实训课程是关键的教学环节。而我国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实训教师大多数是理论课教师,真正具有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数量并不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双师型”教师专门从事实习实训课教学的比例只有8.26%。国家教育部早在2000年4月就提出,合格的师资队伍中“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的比例应达到60%以上,兼职实训指导教师的比例应达到所有实训指导教师的20%以上。另外,由于资金的限制,也不可能从外界大量聘请兼职教师或者让本校教师在企业进行长期的培训。因此,实训指导教师一般还是直接来自于原理论课教师,真正具有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数量十分有限。

1.3 实训教师的结构不合理,实践经验不足

实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存在着缺陷。据调查,实训教师学历偏低。一般是本科、硕士学历的偏多,博士学历的非常少。还有些高校现任实训教师一般是中低级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也很少,特别是真正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制造能力的“双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更少[4]。另外,本科院校中原有的实训教师大多数是由师范类教师转型而来,他们与社会实际工作联系较少。而新入职的教师大都直接来自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后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因此,实训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偏低,开展实训教学工作的能力有限。

1.4 实训教师职称的评聘系统还不完善

实训教师在职称评定系列中还没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单列职称系列[5],无法科学地评定实训教师的资格和水平,无法落实应有的待遇,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实训教师与理论课教师显著的区别在于实训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学水平,还要具备应用技术的能力及教学方法。有些高校为了解决教师职称问题,套用高校理论课教师的职称管理和评聘方法,为实训教师评聘技术职务,但实训教师与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是有一定差距的,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这样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着应用性教育的健康发展。

2 实训教师培养方法研究

2.1 明确实训教师在实训项目中的定位

同等地对待实训教师与专业授课教师,肯定并明确实训教师的作用。从源头上解决实训教师落后于授课教师的身份差异问题,可以有效地改变实训教师的工作态度,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实训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实训教师队伍的素质。笔者认为,赋予实训教师一定的教学任务,这样,既能将专业授课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又能将专业授课教师与实训教师相融合,专业授课教师也可以配合实训教师完成相关教学任务。

自2011年以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行“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制”,这是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启动的一个重大教学改革项目。该项目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主要内容,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人才为目标,给实训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实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身的业务水平、技能水平决定着实训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

在实训过程中,不仅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将管理、设备维护纳入实训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实训教师有了明确的设备、仪器使用目的,会更科学、合理地进行设备的维护,以便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2.2 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校内模拟与企业相似的实践场所,根据市场需求和现实情况,保持实训基地设备与时俱进,让学生在实训车间使用的工具、材料、设备与日后在工作岗位上使用的基本同步。宿州学院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建立了生物技术、制药、化工等相关实习实训中心,并实行实训教师一对一管理,实现了实训基地专业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结合,保证了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行,无论是教学还是对实训教师的培养都起到了突出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利用好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深入企业生产实际,查找自身教学环节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之处,关注企业需求和技术难题,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宿州学院实训教师承接了一些企业的技术难题,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联合攻关。利用寒暑假派实训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训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搭建了与校外实训基地密切协作的平台。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求实训教师积极参与,尽量为实训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明确实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这样,才能体现出实训教师的主体地位,进而增强实训教师的优越感。

2.3 加强实训教师的培训

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专业教师从学历、经验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实训教师培养方面还略显不足。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资源培养专、兼职实训教师。

首先,学校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实训教师进行培训,还应当鼓励实训教师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对实训教师的培训上可以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所学专业和从业经历有针对性的培养,如到企业中进行锻炼、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培训等。近年来,宿州学院开展了“双师”素质认证工作,促进了“双师型”队伍建设,激励专业教师投入到实训教育中,逐步形成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实训教师队伍。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中的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讲座,与实训教师交流、研讨。可以聘请知名教授做兼职教授,定期对实训教师开设专题讲座,提高实训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3]。还可以派教师到企业中锻炼,及时了解自己专业目前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企业对各工作岗位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需求。这样,可以构建较为全面的交流平台,在实训教学中,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补充所需技能,把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2]。

2.4 建立并完善实训教师的考核与奖励制度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与考核奖励制度不完善也有着较大关系。现有的教师考评制度在建立时多面向于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而对于专职实训教师的考核方法不完善,对实训教师的现实状况考虑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重视实训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评价与考核,完善实训的评估与反馈体系。评估与反馈可由培训专家、受训人、学生等共同进行,特别是学生,作为实训结果的直接受益人,对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最有发言权[6]。对优秀的实训教师在进修培养、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制定科学的实训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激励作用,以激励每位实训教师积极认真地开展工作,将他们打造成为真正合格的实训教师。

[1]吴传全.浅谈职业院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2(20):204

[2]杨宏宝.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J].科技向导,2012(6):127

[3]王丽荣.高职实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1,14(5):206-208

[4]王增强,陈开君.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实训教师教学能力[J].机械职业教育,2009(1):61-63

[5]周刚.高职院校设立实训教师职称系列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7(12):57-58

[6]何学武,刘新荣.高职教师实训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业时空,2010,6(3):36-38

2013-19-30

宿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szxyjyxm201131);宿州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项目( szxyzdxk200901)。

翟科峰(1981-) ,安徽无为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1.031

G715.1

A

1673-2006(2014)01-0108-03

(责任编辑刘小阳)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